2009-12-27 6人回答
性别:女
健康咨询描述:小孩手心长红痘
未知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未治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可能是什么病,会不会是手中口病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小孩手心长红痘,口腔有没有?周围小朋友是否有手足口病?
指导意见:
不用恐慌,带孩子去医院做一下病毒检测,手足口病可能性较小,冬季发病率低.
其他答案 (5)
病情分析: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指导意见:
通型(心脾积热):发热,无汗,手足口出现疱疹,其中口舌疱疹色红,疼痛剧烈,患儿流涎较多,纳差,不能进食,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 中医治法:清热解毒化湿
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
药物:大黄3克,黄芩6克,黄连3克,五倍子6克,薄荷6克,水煎50毫升,分2次服.
普通型(湿热交阻):发热,无汗,手足口出现疱疹,口舌疱疹色暗红,疼痛不剧,腹胀,纳差,大便正常或稍溏,舌暗红,苔白腻或稍黄腻.
中医治法:辛开苦降,清热化湿解毒
方药:甘草泻心汤加减
药物:生甘草10克,半夏6克,黄芩6克,黄连2克,干姜3克,柴胡10克,藿香6克,水煎50毫升,分2次服.
重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热,皮疹,高热,无汗,烦躁,嗜睡,烦躁,易惊,或伴肢体痿软,瘫痪,舌红,苔白腻或黄腻.
中医治法:清热化湿,镇肝熄风
方药:风引汤加减
药物:大黄3克,生石膏20克,寒水石10克,滑石10克(包煎),赤石脂10克,白石脂10克,紫石英10克,生牡蛎10克,生龙骨10克,干姜3克,桂枝6克,甘草3克,水煎50毫升,分2次服.
重症加减方案:热势较盛,加用羚羊角粉;肢体阵挛重,加用薏苡仁,地龙,木瓜;便秘减赤石脂,腹泻减大黄,减生石膏用量,加用升麻,葛根;肢体软瘫,加用鲜地龙,秦艽,威灵仙,丝瓜络(湿热条辨方);后期热退减石类药物,益气养阴清热通络.
病情分析: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状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临床特征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状.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的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2-4周才能出结果,因此医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项检查.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时须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宝宝.手足口病常常表现为: 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指导意见:
临床上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结疤.
患儿尿黄.
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
如果没有合并症,手足口病患儿多数一周即可痊愈.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B,C及抗病毒药物.此外,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病症,应及时复查.
西医治疗手足口病的方法如下:
1 ) 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别注意监测血压,血气分析,血糖及胸片;
3) 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做好口腔护理;
4) 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重要脏器的保护;
5) 有颅内压增高者可给予甘露醇等脱水治疗,重症病例可酌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药物;
6) 出现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呼吸衰竭征象者,宜及早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7)维持血压稳定,必要时适当给予血管活性药物;
其他重症处理:如出现DIC,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应给予相应处理.
另外,手藓也有造成手心长痘的可能,应该及早检查治疗.
病情分析:
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具有肠道病毒感染的共同特征.从最常见的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至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均可发生.潜伏期一般2—7 d,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 d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四部曲);因为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等.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 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d左右由红变暗,然 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
指导意见:
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去医院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病情分析:
你好,这个情况极有可能是湿疹.建议到医院检查确认一下.
指导意见:
如果是湿疹暂忌食致敏和刺激的食物 如鱼虾,浓茶,咖啡,酒类,葱,蒜等.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过度洗拭,热水烫洗,肥皂水以及易使患者皮肤受刺激的动物皮毛,羽毛和其他人造纤维,玻璃丝等物质.禁止暴力搔抓,以防感染.消除种经精神因素,积极配合治疗.饮食宜清淡,多吃易消化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