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05 5人回答
性别:男年龄:44岁
健康咨询描述:多发胆囊息肉,有几十个,前天查的,最大的0.7*0.7,目前没有症状,同时查出右肝囊肿0.9*0.9.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除手术外,中医可以治疗吗?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胆囊息肉属于良性病变,医生建议您手术是因为它恶变的几率比较大,由其是大于1.0cm的息肉,中医也能治,但并不能把息肉清除,除非它自己脱落.
指导意见:
建议定期复查B超,如果有增大现象还是切除为好.
其他答案 (4)
病情分析:
胆囊息肉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或胆囊肿瘤.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泛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亲切非结石性病变总称.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其他与慢性儿子胆囊炎相似主要同意表现为右上腹轻度周四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患者不动并无症状置疑只是德技在做多说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一般亲人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
多发病变,多伴有胆囊结石,有症状,年龄大于50岁.
指导意见:
该病应以手术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为辅
中医认为,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肝郁气滞,疏泄失常,气血运行不畅,久郁成瘀而致;二是因肠胃积滞,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蕴而化热,上蒸肝胆,使肝失疏泄,久郁成瘀而致.肝胆经络循行两胁,肝失疏泄,气滞不行故两胁胀痛;木郁克土使脾胃气滞故脘腹胀满或疼痛;湿热内蕴,肝胆气逆故见口苦咽干,烧心.舌苔黄腻乃肝脾湿热上蒸所致.本病的治疗原则应以疏肝利胆,清热泻火,健脾祛湿为主.双花连胆汤方中金银花,野菊花,黄连,龙胆草清热泻火;柴胡,制香附,青皮疏肝利胆;厚朴,前胡,白芍,甘草理气行滞,解痉止痛;茯苓,茵陈清热利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疏肝利胆,健脾祛湿之功效.
病情分析:
中医可以治疗,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中医只是辅助治疗,
病情分析:
1.关于息肉样病变的大小问题:因为超声切面的原因或测量的误差,相差1-3mm是可以理解的,同一个人两次测量都不可能完全相同.
2,关于息肉多少的问题:一般胆囊恶性病变多单发(如胆囊癌),而胆囊良性病变常多发(如炎性息肉,胆固醇息肉等),所以本案例我考虑良性病变如炎性息肉及胆固醇息肉可能性大;
指导意见:
3,关于治疗问题:
A,在我国,在胆囊壁息肉样病变的治疗上存在有过火现象(一位澳大利亚外科医生说的),即患者害怕癌症,往往积极要求医生切除胆囊,所以并不是都按照医疗常规办事.
B,我认为该患者在积极保守治疗(积极消炎,利胆,清淡饮食等)的情况下,每1-3月复查一次,如果息肉变小,变少或消失,这样往往考虑炎性息肉;
C,在积极保守治疗1-3月后复查,息肉无明显数量级变化,即小于10mm,(外科医生常以直径大于10mm为手术标准),可以每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假如是恶性病变,3月后应该长大,不长大说明是良性,这样半年复查可以了,不必多花钱.
D,如果在保守治疗1-3月后长大,并且大于10mm,而且超声高度怀疑恶性的话,应该手术.
病情分析:
假如确诊为多发性胆囊息肉 ,或体积较大的息肉 ,一般应考虑手术切除胆囊.否则 ,假如息肉恶变 ,成为胆囊癌 ,其预后极差 ,多数病人在发病数月内死亡.对于息肉较小 ,又不愿意手术者 ,应当严密随访 ,定期复查B超 ,如发生变化应尽早手术 ,现在胆囊切除可以做腹腔镜手术 ,创伤小恢复快 ,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指导意见:
你现在的直径在1厘米以下.可采用非手术及中药治疗.
平时注意: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 饮食要规律,早餐要吃好 低胆固醇饮食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食品.
但是1,切除息肉不是切除胆囊,切除胆囊就是将息肉一起切除!2,不切除危险很大,容易恶变.3,胆囊储存胆汁,切了没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