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4 6人回答
性别:男年龄:27岁
健康咨询描述:胃痛(痛起都痛起)的时候睡不着,不想吃饭,吐了2次了,
近段时间痛了几次了,这次最严重,以前都是因为晚上吃干东西多了才痛,这几天喝过2次酒,吃了点药不痛了就没有吃了,结果昨天晚上又开始痛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上周6去县医院开了(铝碳酸镁片,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吃了2天就不痛了,就没有吃了,昨天晚上又开始痛,今天去查血了,说有炎症,要明天先做胃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以后不要再痛了,真难受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根据您的描述来看我们初步判断可能是消化性溃疡
指导意见: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来看我们建议您明天先做胃镜,以便明确病因,好采取对症治疗措施.一般来说我们建议您首先戒除烟酒(如果戒不掉就尽量少抽点少喝点),少食辛辣等刺激胃肠的食物,少想烦恼事,减轻心理压力,别生气别着急,保持良好心情.这是最主要的.你必须在意这点.否则光凭用药是治不好的.当你以上都能够做到的时候,再加上以下药物三个月内即可痊愈.药物为:雷贝拉唑 1片 2次/日(口服两个月即刻停用,如烧心的厉害每次可加1片),阿莫西林 2片 3次/日(如果青霉素过敏可改服:甲硝唑 2片 3次/日),庆大霉素针剂 1支 3次/日(口服半月即刻停用,如果过敏就不要用了).还可以再加用一个中成药:荆花胃康 2粒 3次/日.以上药物均为饭前半小时口服.必须按时服用,不可随意停服,一个星期内见效.希望我的回答能解除您的病痛
其他答案 (5)
病情分析:
可能是胃炎或者消化道溃疡导致的.最好做胃镜明确.
指导意见:
建议口服藿香冲剂,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 ,654-2试试,看消化内科正规治疗.一定在当地医生开处方治疗.而且好转后一定要巩固一定的时间啊.一定要禁烟 ,酒,咖啡,茶,生冷,辛辣食物.少吃含淀粉内的食物如:土豆 芋头 粉丝 粉条 红薯等凉粉,不要吃苏打饼干等,少食多餐,定时进餐,不要吃过于坚硬和不消化的食物. 注意饮食啊,否则治疗效果不好的啊.希望给你提供建议和参考,具体诊治请在当地医生指导下进行.
病情分析:
您好,考虑胃炎或者溃疡病引起的,建议进一步胃镜确诊.一般和过热或过冷的食物,烈酒,有刺激的药物或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的患者首先要明确究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疾病,然后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
病情分析:
您目前经常胃痛,痛起来睡不着
指导意见:
建议还是尽快做个胃镜检查明确诊断一下再谈下一步治疗
病情分析: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近心窝处常发生疼痛为主的疾患.历代文献中所称的“心痛”,“心下痛”,多指胃痛而言.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医学正传》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至于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心痛症,《内经》曾指出:“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在临床上与胃痛是有区别的
指导意见:
治疗胃痛,首应辨其疼痛的虚,实,寒,热性质及病在气在血,然后审证求因,给予恰当的治疗.大抵新病暴痛,痛势急迫而痛处拒按者多属实证;久病痛缓,病势绵绵而痛处喜按者,多属虚证;寒证疼痛,喜温熨热饮,遇寒则疼增;热症疼痛,喜凉熨冷饮,遇热则痛剧;以胀痛为主,或痛引胸胁,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此多为气滞;痛处固定不移,多为刺痛者,常属久病血瘀;若烦热似饥,舌红无苔或少津者,多属胃阴不足之证.
胃痛的治法,古虽有“通则不痛”的原则,但决不限于“通”之一法,临证之时,应运用四诊八纲,详加审察,根据病者的不同情况,确立恰当的治疗方法.
1.肝气犯胃
本证按其不同情况,可分为气滞,火郁,血瘀三种类型.
(1)气滞
主证胃脘胀满,痛引两胁,嗳气频繁,噫气或失气后疼痛稍减,舌苔薄白,脉沉弦.
分析情志不畅,气郁不舒,肝气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疼痛;气病多游走,胁为肝之分野,故痛引两胁;胃气上逆故嗳气频繁,噫气失气后,气逆暂缓,故疼痛亦稍减,苔白,脉沉弦为肝郁之象.
治则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选穴肝俞,脾俞,胃俞,中脘,梁门,章门,手三里,足三里.可重用按揉背腰镇痛法,晃拨俞穴行气法,捏拿背肌理气法与推揉腹部和中法.
若痛甚而噫气呕恶者,可同取双内关,双内庭,以利气止痛;如泛呕酸水,时时嘈杂;且肝胆互为表里,肝热则胆火上乘,故见口干而苦;苔黄脉弦数乃肝胃郁热所致.
治则疏肝,泄热和胃.
选穴肝俞,胃俞,三焦俞,大肠俞,章门,手三里,足三里.可重用按揉背腰镇痛法,提拿捏背助运法,按揉腹部消积法,揉压阳阴清热法,加用推揉胸胁疏肝法(见发热).
痛甚者,可用拇,食指分别捏拿两侧血海,梁丘,如痛已缓和,肝脾未调,可用双手拇指对揉,对压两侧三焦俞,单拇指按揉中脘,以调理三焦.
(3)血瘀
主证痛有定处而拒按,多为刺痛,食后更甚,或见吐血便黑,甚则舌紫,脉涩.
分析久痛入络,络脉损伤,故吐血便黑;瘀血为有形之物,故痛有定处而拒按;食与瘀并,故食后痛剧;瘀血阻滞血行不畅故舌紫,脉涩.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选穴肝俞,脾俞,胃俞,章门,内关,劳宫,梁丘,内庭.重用按揉背腰镇痛法,晃拨俞穴行气法,捏拿背肌理气法,擦摩上腹散寒法;配用揉压阳明清热法,加用远端诱导止痛法(双拇指同取两侧内关,劳宫,梁丘,内庭).
如呕血便血不止,以药物治疗为主,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施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