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28 6人回答
健康咨询描述:身体发黄 转氨酶及其他肝脏指标超出正常值15倍转氨酶到600 有长期饮酒史 半年前食欲就不好 B超检查有脂肪肝及胆结石 但无疼痛感 便血很厉害(有痔疮)
春节前最近我爸腰不好 去医院检查查出转氨酶指标太高的 直接转的内科住院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打点滴 护肝的药 医生说有可能胆结石引起 要先做胆结石手术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总觉得心里不是很踏实 想咨询一下
胆结石转氨酶可能升高15倍吗?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在历代中医文献中并无胆结石之名.但其征候表现:胁痛,痞满,疸证等早有详述.特别是<<伤寒论>>中描述的“结胸发黄”与胆石症的表现相似.中医认为,胁为胆之分野.两胁部乃肝经所主.故病虽生与胆,实与肝尤关,<<景岳全书>>曰:“肋痛之病,本属肝胆二经,以二经之脉皆循肋放也.”因胆荑附于肝,受肝之余气而为胆汁.肝主疏泄,能运气血,调情志,故肝郁则胆汁疏泄受阻,凝而为石;或因肝失疏泄,脾之运化亦受影响,水停化湿生热,湿热之邪熏蒸肝胆,至使胆亦受累,久则胆汁受煎熬,凝结成石.结石阻塞肠道,出现右胁腹痞满,胀痛,或包块按痛身目尿黄,易烦燥,口干苦;或呕吐厌食等一系列肝胆系症状.<<灵枢.胀论>>云:“胆胀者,胁下胀痛,口中苦,善太息.”成无已<<明理论>>亦云:”胁满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脉沉紧其脉大坚以涩..............“<<丹溪心法>>曰:胁痛,肝火盛,木气实,有死血,有痰流注,肝急.木气实,用苍术,川芎,青皮,当归之类;痛甚者,肝火盛,以当归龙荟丸,姜汁下,是泻火之要药;死血,用桃仁 红花,川芎;痰流注,以二陈汤加南星,苍术,川芎;肝苦急,急食辛以散之,用抚芎,苍术.血病,入血药中行血.治咳嗽胁痛,以二陈汤加南星,香附,青皮,青黛,入姜汁.胁痛有瘀血,行气药中加桃仁不去尖,并香附之类.有火盛者,当伐肝木.左金丸治肝火,有气郁而胸胁痛者,看其脉沉涩,当作郁治.痛而不得伸舒者蜜丸,龙荟快.胁下有食积一条扛起,用吴茱萸,炒黄连.控涎丹,一身气痛,及胁痛,痰挟死血,桃仁泥,丸服.右胁痛,用推气散,出严氏方;左胁痛,用前药为君加柴胡或小柴胡,亦可.
指导意见:
临床上胆石症常见有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囊结石.由于结石生成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亦殊.但胆总管结石的典型特征是绞痛,寒战高热,黄疸,早期休克;肝内胆管结石则以反复发作的右上腹部肝区闷胀疼痛为主,可伴有畏寒,发热等.但症状多不典型,往往误诊;胆囊结石病以饱餐后出现突然发作之剧烈绞痛,难以忍受为特征,临床上结合血液,X射线或胆道造影,B超等辅助检查,综合分析,是不难作出胆石症的诊断.胆石症过去都以手术治疗为主,胆效果不甚满意,近年来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可喜疗效.最大的胆结石为1.8厘米,胆管结石为0.8X0.6厘米,吃中药治疗的时间都不超过80天.
所以本人认为:治宜清泄肝经湿热,舒畅气机,利胆排石,特创以利化经验汤治之:金钱草X克,茵陈X克,白花蛇舌草X克,大黄X克,枳实X克,郁金X克,桃仁X克,......丹参X克.痛甚者加香附,生蒲黄,白芍;发热者加大青叶,连翅,蒲公英;胀满明显者加木香,川楝子,鸡内金.方中以金钱草甘淡渗利,微寒清热,为利胆排石的要药;茵陈善清肝胆之热,兼理肝胆之郁,<<医学衷中参西录>>曰:“热消郁开,胆汁入小肠之路毫无阻隔也.”两者共为本方主药.大黄泻热退黄,其含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以抑制细菌体糖及糖代谢的氧化,脱氢,脱氨又能使胆囊收缩,奥狄氏括约肌松弛,促使胆汁排出增加,故有较强的消炎,排石作用;枳实,郁金理气解郁;桃仁,丹参行瘀消积;消石化湿利小便;木香芳香宣通,能升能降,通行三焦滞气,其含挥发油及生物碱能缓解胆道之痉挛而止痛;
川楝子行气止痛,醋炙入药,能引药入肝药.诸药组合,共奏利胆,祛湿热,化石之效.本方标本同治,故投之无不效者.
其他答案 (5)
病情分析:
根据你所提供的资料,胆结石完全可以造成黄疸加重.
指导意见:
胆结石使转氨酶完全可以升高15倍,甚至更高,造成肝损害,建议你尽快给你爸爸手术取结石.不要耽误病情.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我认为你爸爸的情况不能就这样草率地用胆结石来解析,应进一步排查其他可能的病因,比如病毒性肝炎或肝硬化等.
指导意见:
建议你带他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肝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祝老人家早日康复!
病情分析:
朋友,你好!通常来说肝内胆管结石可导致肝功能异常,目前情况需在医院接受诊疗,以免延误病情,常采取腹腔镜治疗
指导意见:
治疗期间清淡饮食,多饮水,注意营养均衡,祝您早日康复
病情分析:
您好,是有可能的,建议您来正规的医院做治疗,祝您健康.
指导意见:
您好,一定不要吃油腻的食物,饮食要清淡,多喝水,戒酒,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果蔬,高蛋白类的食物,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同时多参加各种运动锻炼,加强体质;还要有科学的生活规律,不要经常熬夜,以免破坏正常的生理规律,造成荷尔蒙的分泌失衡甚至不足,进而引发其他疾病;还要保证注意休息,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与激动,保持精神愉快,以免不良情绪影响到内分泌系统,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