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01 2人回答
性别:女年龄:45岁
健康咨询描述:做了肠镜之后的结论是溃疡性结肠炎.平时大带血和脓,肚子疼.
大约有半年的便血症状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灌肠,消炎药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有没有中药类的药可以吃,平时饮食应注意什么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你好,像你这样的情况中药来治疗效果是比较好的,你可以试一试附子理中丸,这个药物对你的症状缓解是很有帮助的.
指导意见:
平时饮食上你要注意辛辣,油腻的食物要少吃,要戒烟戒酒.按时休息.如果条件想,允许的话,你可以在家坐坐艾灸治疗,艾灸腹部的七海,关元等穴位,这不但对你结肠炎症状缓解有帮助,而且坚持艾灸可以增强你的体质.祝你早日恢复健康.
其他答案 (1)
病情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个局限在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疾病.这与结肠克隆病的肠壁内炎症性变化有鲜明区别,后者在肉芽肿样炎性过程中肠壁各层均受累.但溃疡性结肠炎时所见的病理变化是非特异性的,也可在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和淋菌性结肠炎中见到.
病变开始时为粘膜基底Lieberkülin隐窝有圆细胞和中性多核细胞浸润,形成隐窝脓肿,光镜下可见覆盖的上皮细胞染色过浅和空泡形成.电镜中可见线粒体肿胀,细胞间隙增宽以及内浆网质增宽.随着病变进展,隐窝脓肿联合和覆盖上皮脱落,形成溃疡.溃疡邻近则有相对正常的粘膜,但有水肿,成为自肉样外貌,在相邻的溃疡间变得很孤立.溃疡区被胶原和肉芽组织放纵地生长所占领,并深入溃疡,但罕有穿透肌层者.在暴发型溃疡性结肠炎和中毒性巨结肠时,这些病变可穿透整个肠壁,导致穿孔.所幸,这种类型的病变不多见,分别占15%和3%.病理变化为临床表现提供了清楚的解释.几乎每天有20次以上的血便.因为肠壁光剥,明显变形的粘膜已不能吸收水和钠,每一次肠蠕动都将从暴露的肉芽组织面上挤出大量血液.早期X线表现为结肠袋消失是粘膜肌层麻痹之故,钡灌肠中结肠短缩和僵直呈烟囱管状则是反复损伤后瘢痕形成的结果.
大多溃疡性结肠炎都累及直肠,但如病变局限在直肠则可称为溃疡性直肠炎.现在还不知道为什么有些病例的病变仅局限在直肠,而另一些则整个结肠受累.多数炎症向近端扩展,侵犯左侧结肠,约有1/3患者整个结肠受累,称为全结肠炎.在10%的全结肠炎患者中末端数厘米回肠也有溃疡,称为反液压性回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时病变区域都是相邻的,罕有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决定疾病严重性和病期的因素还不清楚,可能这些因素与免疫紊乱的范围有关.有证据表明前列腺素可能在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具有重要地位,遗憾的是还没有关于对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如消炎痛有良好效应的报道.
指导意见: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辨证分型,口服汤药治疗溃结的目的,主要是从机体内环境出发,从整体上改善阴阳偏盛偏衰的状况,临床上一般分四个证型.
(1)寒热错杂型:此型临床比较多见,特征是病情时发时止,绵绵不绝,既有腹痛喜温喜按之虚象,寒象,又有心烦,舌红,苔黄之热象,有时还有脓血夹杂,里急后重之实证.总之,病机非常复杂,寒热虚实互见,非专业中医师不得明辨,口服乌梅丸效果比较好,或者将乌梅丸改为汤药并随症加减煎服,见效会更快些.
(2)湿热积滞型:中度和重度溃结或急性暴发型溃结或慢性溃结的急性发作期多见此型.此型的特征是起病急,腹痛明显,暴注下迫,里急后重,甚至恶寒发热.此证兼有表症时要表里双解,宜服葛根荃连汤,无表症时治以燥湿清热止痢之法,可服白头翁汤等中药.对此证还应配合其他疗法,尽快控制病情.
(3)寒湿积滞型:慢性持续型溃结多为此型,此型特征是腹痛绵绵,喜温喜按,食欲不振,轻度的里急后重感.舌苔白滑或白腻.治宜温中散寒,健脾利湿之法,可以选胃苓汤,温脾汤,香砂六君子汤服用.
(4)气血不足型:溃结长期不愈,患者身心疲惫,易见此型.此型特征是气血不足,下焦虚衰,多见的症状是神疲乏力,四肢不温,消瘦贫血,腹中隐痛,下痢稀薄,舌淡脉细.治宜温补脾肾之法,可用附子理中汤,金匾肾气丸治疗.
中草药治疗:以清热凉血和柔肝止泻为主,生白芍12g,椿根皮9g,海螵蛸15g,侧柏叶15g,防风9g,赤石脂30g,甘草3g,槐花15g,水煎口服,每日一次.
(7) 保留灌肠:常用于直肠和乙状结肠炎,可减轻症状,促使溃疡愈合.氢可的松100mg溶于60ml盐水或甲基醋酸强的松40mg溶于75ml水,排粪后保留灌肠,每日1~2次.Amino-5-salicylic Acid 5g每日1次,有镇静作用.马齿苋,地丁草,一见喜,蚂蚁草,白头翁和红藤各30g,浓煎成100ml,每日1次保留灌肠,10~14日1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