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18 5人回答
健康咨询描述:病历如下:
1、病程五、六年,患病部位为双膝盖;
2、很早以前是腰疼,拍片说是腰间缝隙太小导致,是一种腰肌劳损;
3、后来,腰部好些了,膝盖开始疼痛,刚开始靠止痛药维持,效果还可以,但必须勤换止痛药才能持续有效,伴随身体肥胖;
3、3年前,膝关节肿胀,不能行走,去医院诊断为滑膜炎,抽了近十次脓血,有所缓解,也一直在补充钙片;
4、2年前,感到抬腿无力,下蹲困难,腿部抽筋使睡眠不好,无奈打了近十次封闭,效果不佳;
5、一年前,给膝盖拍片说是有了骨质增生,多方问讯,很多人说没有办法医治;
6、现在,状况没有改善,靠毅力维持,仍得承担繁重的体力活。
请各位专家、学者和好心人帮帮我们(我们几个儿女在外读书,还没有尽一点孝心,她的腿就成了这样,我们上学好后悔啊)!
第一次问题补充:(2007-4-20 10:25:58)谢谢各位专家学者的答复。
我们迫切想知道的是怎么开展对症治疗?在哪里治
疗?至于一些简单的方案,对我们没有实质的用处
请务必提供一些权威的信息,以便我们及时采取治
疗措施,并马上采纳答案!
盼回复!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增生性膝关节炎又称肥大性膝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是由于外伤、劳损、内分泌紊乱、新陈代谢障碍或遗传等因素,导致膝关节软骨变性或裂碎、关节囊和滑膜增厚、关节边缘的软骨和骨组织增生形成骨刺或唇样增生,产生骨赘,致关节间隙狭窄,压迫关节周围组织产生一系列症状,如膝关节酸痛、僵硬、活动不便、久站或久行后症状加重。
(1)针刺疗法
取阳陵泉、阴陵泉、鹤顶、膝下(膑韧带正中)、梁丘、血海、足三
里。以2寸毫针从阳陵泉向阴陵泉方向透刺,膝下、鹤顶用1寸毫针刺人
0.3—0.5寸,余穴用1.5寸毫针直刺1寸左右。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2)艾灸疗法
取足三里、内膝眼、阳关、阳陵泉、阴陵泉。用艾条悬灸,每次选2—3穴,每穴灸治20—30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患者觉温度舒适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3)耳针疗法
取膝、神门、交感。采用毫针强刺激,待耳部发红发热,留针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亦可采用压丸法,每次选取双侧耳穴,按压至有痛、胀、热感,并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4-5次,每次2—3分钟,5-7日更换1次。
(4)穴位注射疗法
取足三里、阳陵泉、梁丘、血海、阴陵泉。每次选用2—3个穴位,用10毫升注射器抽取当归注射液或寻骨风注射液,用5号针头快速刺入所选穴内,略作提插,待有针感时回抽无血,则注入药液。每穴1毫升,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
(5)刺络拔罐疗法
取阿是穴、腘窝处。膝关节局部常规消毒,或者以梅花针叩打穴位局部10分钟左右,以皮肤潮红渗出血滴为度,然后加拔火罐5—10分钟,吸出瘀血。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纪军)
其他答案 (4)
病情分析:
用祖传中医外科膏药外敷治疗,祖传中医骨炎拨毒膏外科膏药是运用中药归经原则,运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大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药用于肌表薄贴,所以膏药中取气味具厚的药物,并加以引药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因此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同时药物在患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此外,因膏药中有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强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可以调节肌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药物穿通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也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
你可进我们的诊室,就是左边名字下面的的诊室.在那里可以找到我们的联系方法可否.如我回答的对你满意,请及时点击"采纳答案",这是对他们热心帮助的唯一肯定,谢谢!
病情分析:
患者朋友您好:
别着急,冷静的处理,别乱投医,建议用中医的治疗方法,采用中药熬治的膏药,百年神贴.此膏药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现在药店还没有销售,这是民间的中药熬制而成,很多患者用了此药效果非常明显,抓紧治疗没有问题的.如有需要可以查看我的个人信息!谢谢信任!祝早日康复!
病情分析:
建议最好采用外用药物治疗,可外敷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活血散淤,祛风散寒的传统中医外科膏药治疗,如对我的回答满意,请及时点击"采纳答案".
病情分析:
治疗一般建议穿刺后采用外用药物治疗,贴于体表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消肿的目的。中医外科膏药是目前比较常用而且见效快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