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16 2人回答
性别:女年龄:8岁
健康咨询描述:个半月
目前一般情况:晚上睡觉爱哭闹,一般到11-12点才睡.半夜醒来就哭闹.满头大汗.从4个月就吃鱼肝油和钙.为什么到现在还看不到小效果.要吃什么钙?是不是补的太少?
晚上睡觉咬牙是什么原因?
有没有治疗流口水的药?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您好:小儿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对钙的需要量较成年人大,因此要及时补充钙质,以防缺钙。如何正确补钙,应注意如下几点。
(1)是否缺钙应经医生诊断后决定,不可自作主张。
(2)健康成长的儿童,饮食正常,配餐合理,无需另外补充钙剂。
(3)小儿缺钙在出生后两个月内就有明显表现。如夜间啼哭,出汗多,食欲减退,易患呼吸道感染,贫血及枕秃等,严重者可出现手足抽搐。这时应使用钙剂治疗。
(4)使用钙剂时应与含维生素口的药物如鱼肝油等配合使用,因为它们能促进钙磷的吸收,减少尿磷排出,提高枸橼酸盐的血浓度。枸橼酸盐同钙结合成高浓度的复合物,有利于新骨的钙化。但是应注意,维生素口不可过量,以免引起持续高钙血症,继而发生钙盐沉积于各器官组织而影响其功能,严重者可影响其智力发育。
(5)小几补钙期间应忌食菠菜及乳类制品,因为菠菜中的草酸易与钙形成草酸钙沉淀;而钙剂与乳类制品同服,会产生凝块,均会影响吸收。
孩子在睡眠中有时会无意识地磨牙,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饱餐或过度兴奋之后的入睡。饱餐之后,胃肠道内积存着大量未被消化的食物,这使孩子在入睡之后,其整个消化系统仍在不停地工作。使得体内消化、吸收的连续活动仍然带动孩子的咀嚼肌肉,从而产生入睡后的磨牙。另外,孩子在过于兴奋后的睡梦中也会出现磨牙现象。
除了以上原因,如果孩子经常磨牙,有寄生虫病和佝偻病,也是孩子经常磨牙的原因。
蛔虫是一种寄居在人体肠道里的寄生虫。它在吸食营养物质的同时,还分泌毒素,刺激肠壁,引起腹痛、烦躁和夜间磨牙等现象。所以父母应在医生建议下,给孩子服用驱虫药。
另外,患佝偻病的孩子,由于体内维生素D的缺乏、矿物质钙的吸收不良。以致使孩子不仅在成长期出现方头、肋骨下缘外翻、鸡胸等骨骼方面的症状,还会出现多汗、夜惊、烦躁不安等神经系统症状,夜间磨牙也是症状之一。应及时治疗。
小儿流口水这个问题要从小儿口腔特点说起。小儿的口腔是随着生长发育而变化的。新生儿的口腔内没有牙齿,舌短而宽,两颊部有厚的脂肪层,面部肌肉发育良好,颌骨的粘膜增厚凸起。这些都是有利于吃奶时捉住奶头和协调吸吮动作的。婴儿由于牙齿未萌出,牙槽突尚未发育,腭部和口底比较浅。6—7个月时小儿唾液量分泌逐渐增加,而这时期小儿吞咽反射不灵敏,口腔分泌唾液既没牙槽突的阻挡又不会把它咽下。所以,此时小儿常出现流口水的现象,这时期流口水是一种生理性流涎,无需治疗。随着生长发育,牙齿的萌出,牙槽突逐渐形成腭部慢慢增高,口底渐渐加深,以及有吞咽动作的训练,流口水现象会好转。 值得父母注意的是,有些婴儿流涎是病理性的,预示婴儿患了某些疾病。如小儿流涎较多且伴有口角破溃发炎的,则属口角炎引起的流涎症;若伴有口腔粘膜充血或溃烂,拒食烦躁等,则称口腔炎所致的流涎症;若伴有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萎缩、咀嚼无力,这是由于消化不良、肠道蛔虫症所致的流涎症;若伴有智力发育不全、痴呆,这是脑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所致。以上病理性流涎症需到医院检查治疗,一般来说原发病因消除了,小儿流涎症也会好转或痊愈。 由于唾液中含有消化酶和其他物质,因此,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常流口水的孩子,由于唾液经常浸泡下巴等部位的皮肤,也会引起局部皮肤发红,甚至糜烂、脱皮。所以,局部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1)平时可用柔软质松敷料垫在颈部以接纳吸收流出的口水,并经常更换; (2)经常用温水清洗面部、下颌部及颈部,寒冷季节可涂油脂类护肤。
其他答案 (1)
病情分析:
睡觉咬牙可能与肚内有虫有关,可以查个大便虫卵,流口水,注意适量饮食,少吃生冷食物,此外可能与长牙有一定的关系,补钙,还须注意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