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13 1人回答
健康咨询描述:我糖尿病20年病变引起双目失明有什么办法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1、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定期去看眼科医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早看到的并发症。糖尿病病程在5~10年以上发生眼底病变的约占50%以上,特别是在血糖失控的情况下。随着病程的延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成为中、老年人致盲的一项最常见的原因。同时糖尿病还可引起白内障、青光眼、角结膜病和眼肌神经的麻痹。在医院眼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门诊,我们痛心地发现约2/3的患者因严重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而致视力残疾,甚至失明,可见问题十分严峻。因此我们提倡糖尿病患者不仅要定期去看内科医生,而且要每年去看1~2次眼科医生。这样,不仅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得到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而且可改观“就诊晚、病情重”的局面,尽可能地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最大限度的保护视力。
2、怎样防治糖尿病性眼病
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首要是,治疗糖尿病,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这是根本;再进一步讲,病人一定要遵守糖尿病治疗的五条原则。即,饮食的控制;适当的运动;按时按量服药;增加爱眼、护眼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自我监测。做到了这五条,血糖才可能控制好,且不易出现眼底并发症。血糖控制好坏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有直接关系。其与血糖控制不佳者有着显著差异,但还不能完全幸免。还有患者有眼内出血,长期服用中药,中药有助于眼内出血的吸收,但不能阻止眼内病变的进展。资料表明,口服降糖药物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达24%,20年以上者高达60%;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达30%,20年以上者高达84%;为此,再次强调必需结合进行眼局部治疗。
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为什么要激光治疗?它有什么优缺点?
激光于60年代诞生于美国,它是一种有高能量、高强度以及高方向性的新型人工光源。人的眼球特别适合于采用激光治疗。激光可以很容易地通过散大的瞳孔进入眼内组织,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使用激光治疗的目的是封闭视网膜那些易出血的新生血管,并破坏眼底刺激新生血管生成的物质,使新生血管的生成减少,同时也可使已生成的新生血管退化。这样可以使相对缺氧的视网膜组织因被激光破坏后,视网膜耗氧减少,存留的视网膜组织缺氧状态得到缓解,且不再产生新生血管。大多数患者眼经治疗后,可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病变不再进展,这种作用绝非药物所能取代。激光治疗可以在门诊进行,简单方便,效果可靠,但为了减少激光治疗的反应,一般分次进行(通常4次),每次间隔1~2周。激光治疗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激光治疗的部位是有严格规定的,在视乳头(即眼部内神经集中通向眼后部之处)及看东西最敏感的黄斑部及其周围区域是激光的禁区,禁区以外可以光凝,光凝既破坏了病变区域,也破坏了部分正常区域,其结果是损害了部分有用视力,或使看东西的范围缩小,但可达到长期保存中央最有用视力的目的,即“舍车马为保将帅”,有得有失,得大于失。
4、糖尿病引起的眼内并发症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吗?
糖尿病引起的严重的眼内并发症,即玻璃体出血可以采用手术治疗,这就是玻璃体切除术。但手术也同样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即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才需做手术。例如,眼内出血时间较长(3个月或更长)又无自己吸收的迹象,而视力又很差(0.1或更低);又如,眼内视网膜被牵拉脱离而且影响视力严重等情况下,只有通过玻璃体或联合视网膜手术,清除眼内积血,将牵拉的视网膜松解剥除增殖膜而复位。玻璃体切除术也是20世纪眼病治疗上的又一大进展,尽管手术作得很成功,但由于眼内病变已至晚期,常发生视神经视网膜的萎缩,术后患眼大多数仍视力较差,事倍而功半。
5、糖尿病为什么会引起白内障?
由于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高,通过房水渗透到晶状体中的糖浓度增高。此时,由于醛糖还原酶的作用,晶状体内山梨醇通路被激活,从而产生相当多的山梨醇。这些山梨醇不能很快转化成果糖,并且不易渗透出细胞膜,因而不能通过弥散被清除,而在细胞内积聚,产生高渗作用,吸收大量的水分进入晶状体,使晶状体纤维肿胀,失去其透明性变得混浊,最终发展成为白内障。
人的眼睛好像照相机,水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照相的胶片,水晶体变得不清亮了,则称为白内障。糖尿病由于长期的血糖升高,致体内的代谢紊乱而导致白内障的发生。糖尿病性白内障分为两个类型。其一称为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常发生于青年患者(多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较少见,双眼发病,进展迅速,可短期内晶体完全混浊,视力仅余光感;其二是与普通的老年性白内障几乎一致,为糖尿病老年患者的老年性白内障。区别在于糖尿病患者比一般老年人白内障发生率要高,发生的年龄要早些,发展速度快。有许多老年患者本身糖尿病的症状较轻,未引起重视,当得了白内障,眼科做常规检查时才发现糖尿病。
6、糖尿病性白内障可以手术治疗吗?
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绝大多数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通过摘除混浊的晶状体能达到治疗目的。白内障摘除后,可恢复有用视力的80%左右,植入人工晶状体能达到更自然的屈光矫正。但也有极个别病人不能手术,最主要原因,是眼底(视网膜)坏了,对光线与颜色都不能分辨。就像一架照相机,不仅镜头坏了,连底片与暗箱都坏了,这种情况下,即使动了手术也无法改善视力。糖尿病性白内障摘除术与一般的白内障手术不同,可能有独特的潜在并发症的危险,应予以注意,如术后虹膜睫状体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恶化、玻璃体出血、青光眼恶化等。所以在白内障术后应对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变及其它眼部病变继续进行治疗。
7、糖尿病患者能否植入人工晶体?
糖尿病患者能否植人工晶体,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现代白内障手术技术的提高,不再把糖尿病患者一律作为人工晶体植入的禁忌症,也已有相当一些患者获得了良好的视力。大多数国内外研究及临床观察表明,在未发生或仅有很轻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可植入人工晶体,但眼底视网膜病变较重,植入人工晶体则不适宜。
8、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视力能恢复正常吗?
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视力能恢复正常的关键要看患者本身,眼底是否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或其它病及病情的程度。如果术前病人已经有了视网膜出血、渗出,甚至发生了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出血或视网膜脱离等,这时,即使白内障手术很成功,术后视力也不能很好恢复。另一方面,因糖尿病患者长期的糖、蛋白及脂肪代谢紊乱,身体抵抗力明显降低,手术中比正常人易出血、术后易感染、创口愈合延迟,组织反应也较大,这也是造成白内障术后视力不理想的原因。总之,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后视力能否恢复或提高到什么程度取决于患者术眼本身的眼底功能状况及糖尿病控制状况。有些病人手术后视力恢复良好,但对糖尿病控制不好,可因眼底并发症的加重而使视力再度受损,甚至失明。所以,糖尿病性白内障病人手术后仍需严格控制血糖,以维护已经获得的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