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3 9人回答
性别:女年龄:50岁
健康咨询描述:我最近发现眼睛看不清东西了,看什么都是模糊的,看视力表也只能看到最大一个行。眼底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希望得到的帮助:眼底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满意答案
病情分析:
眼底病原因
眼球前面的角膜、虹膜、晶体等被眼科界定义为眼前节,后面的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等定义为眼后节。在眼后节的底部都称之为眼底。眼底由视网膜、眼底血管、视神经乳头、视神经纤维、视网膜上的黄斑部,以及视网膜后的脉络膜等构成,这些部位的病变统称为眼底病。
病毒性传染性疾病
1、流行性感冒:可导致视神经炎。
2、风疹:孕妇患风疹,不仅可影响胎儿的发育,还可出现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和视网膜色素改变等。
3、水痘:严重病例也可合并视神经炎。
4、疱疹:可引发视神经炎。
5、流行性乙型脑炎:可发生视神经炎,视网膜出血。
6、流行性出血热:可导致视网膜出血、水肿、血管痉挛。视网膜出血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严重表现。
7、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俗称艾滋病。
眼部的表现有:视网膜絮状白斑、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脉络膜肉芽肿、视网膜出血、急性视盘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微动脉瘤、视网膜脱离等。其中,以视网膜絮状白斑、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较为常见。
其他答案 (8)
病情分析:
眼底病原因
1、立克次氏体病
斑疹伤寒:视网膜视神经炎和全眼球炎等。
恙虫病:视网膜出血及水肿等。
2、细菌性传染性疾病
猩红热:少数病人可发生视神经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网膜炎。
结核: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近视乳头性脉络膜视网膜炎。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麻风:视网膜炎等。
病情分析:
眼底病原因
1、螺旋体性疾病
梅毒:视网膜脉络膜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
钩端螺旋体病:有一些病人可伴发视网膜脉络膜炎,在视网膜血管旁可出现黄白色絮状渗出或视网膜出血。
莱姆(Lyme)病:视盘炎、视网膜血管炎。
2、原虫及寄生虫病
疟疾:眼部症状比较少见,有时急性发作后,视神经炎可有暂时性弱视,眼底有分散点状出血,视网膜脉络膜炎。
猪囊中病:可经血流进入睫状体和脉络膜,此时囊虫可以突破囊壁窜入视网膜下或玻璃体内形成囊肿。
弓形体病:可以是先天性或后天性,眼部改变主要是在眼底后极部出现局灶性陈旧性视网膜脉络膜炎,后天性者,视网膜有散在炎性病灶及出血。
病情分析:
眼底病原因
70%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全身小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影响全身组织的供养,进而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也可以引起一系列眼部疾病,包括白内障、青光眼、眼球运动障碍等,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它可以严重影响视力的一种疾病,已经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糖尿病引起的失明者比一般人高10到25倍。据有关资料统计,糖尿病患病时间越长,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的比率越大。
糖尿病可以引发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眼外肌麻痹等多种眼病, 其中视网膜病变最为常见,晚期可致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而失明。糖尿病病程越长,视网膜发病率越高,据国内报道病程在5年以下者为38%-39%;病程5-10年者发病率50%-56.7%;10年以上者发病率增至70%-90%;平均患病率达50%-63%。眼底检查可及早发现早期微血管瘤和点片状出血等早期视网膜病变,采取激光治疗等措施延缓病变进展。
病情分析:
眼底病的原因
1、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一只眼胀痛连及同侧头痛,且多为前额头痛,因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易诱发,可伴恶心、呕吐,甚至腹泻,视力急剧下降,看灯泡光时周围有虹环等。因头痛剧烈,呕吐,看内科有时疑为脑血管病,颅内肿瘤;有的恶心,呕吐,甚至腹泻,常被当作急性胃肠炎,从而延误了治疗青光眼的时期,造成无法挽回的视功能损害。开角型青光眼也可伴有头痛,但不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严重,也应引起注意。
2、眼外肌平衡失调:隐性斜视、光聚合不全的病人,看物体时眼外肌不断进行紧张的调节,时间一长就会造成眼肌疲劳。出现头痛、眼痛、眼球压痛,同时可伴有眩晕、恶心、看错行或复视等症状。有外隐斜视和内融合不足者,主要症状为阅读不能持久,视物不清、复视、眼胀痛及头痛。其治疗应完全矫正,以加强调节,对改善外隐视所致疲劳症状有可靠疗效,同时应作集合训练。
患者伸出食指,双目注视食指,将食指由远及近,每日3次,每次50次,训练集合功能。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若为内隐斜所致头痛者,可因集合功能过强和分开功能不足,引起视远物较久时,眼痛头痛不适,立体感缺乏,休息后仍感不适,治疗宜配戴适合眼镜,屈光参差者可配角膜接触镜。
3、急性虹膜睫状体炎、角膜炎:导致眼底病的常见原因还包括急性虹膜睫状体炎、角膜炎可引起眼痛、畏光、视物模糊、流泪,也可引起同侧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