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防治三原则

  青光眼目前国内致盲眼病之一,如果治疗的不及时会严重的危害患者的视力,因此要及早发现做好预防。可能很多人对于青光眼不是很了解,会有这样的疑问,如青光眼治疗的不及时会有哪些危害呢,由于眼内压间断或持续性升高的水平超过眼球所能耐受的程度而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会出现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失明只是时间的早晚的事。那么,青光眼防治三原则?

目录 1.青光眼的治疗注意事项有什么 2.青光眼防治三原则 3.哪些人易患青光眼 4.青光眼治疗的不及时会有哪些危害 5.如何自我诊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1青光眼的治疗注意事项有什么

  1、不能急治心切,心情焦虑:部分患者得知自己患了青光眼,心情特焦虑,对治疗缺失信心,总是胡思乱想,增加心里负担,焦虑、急燥的心态很不利于病情康复。治疗的同时,有一个开朗乐观的心态,对于病情的恢复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不能过于依赖手术:很多人都认为青光眼的治疗要用手术,孰不知手术主适用于那些起病急,眼压迅速增加急性青光眼患者,手术并不能用于所有类型的青光眼,对于慢性青光眼及继发性青光眼患者,中医治疗是其最佳选择。

  3、坚持治疗,不能半途而废:青光眼患者一般需要长期治疗,但对于有些患者通过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就以为自己恢复了健康,不再治疗,过了一段时间,眼部又有不适,才知道眼压有增高了,这样吃吃停停,一是不利于病情康复,二是会延长治疗时间。因此建议青光眼患者要遵医嘱。

2青光眼防治三原则

  一、原发性青光眼

  原发性青光眼多是双侧性,但两眼发病可有先后;原发性青光眼可分成闭角和开角两种类型。

  1、闭角型青光眼

  闭角型青光眼是原发性青光眼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年龄多在45岁以上,30岁以下较少见。由于在发作时,可以出现明显的眼充血现象,故以往称之为充血性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如能在早期得到正确的处理,常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以至治愈。

  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过程分四个阶段:1、发作期;2、间歇缓解期;3、慢性进展期;4、临床前期。

  闭角型青光眼的发作常可有些诱因,如情绪波动、脑力或体力过度疲劳、阅读过久或看电视电影等。发作开始时,患者感到有些轻微的眼胀和头痛或者恶心感,白天视物呈蒙雾状(雾视),夜晚看灯光则有虹视(有彩虹围绕灯光)。病人常常在这种现象频繁出现或症状严重而不能再缓解时,方来就医。此时,眼压急剧上升,视力高度减退,以致仅存光感(患眼看不见东西,只有一些光亮)。此时,需要刻不容缓地积极进行抢救治疗,迅速控制眼压使之下降,视力可以逐渐恢复。如果没有经过正确的治疗,因为青光眼对视力的损害是不可逆的,所以经过多次发作后,视力就会越来越差,最后的结果是失明。

  青光眼发作时,一些病例往往误诊为眼科的虹膜睫状体炎,或内科的胃肠炎、偏头痛等而通过相反的治疗而使病情恶化。

  闭角型青光眼如果能早期发现,通过手术治疗可以痊愈而获得满意的疗效,但是如果错过了手术时机,则即使进行手术,效果也大打折扣。

  2、开角型青光眼

  开角型青光眼又称单纯性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病情进展甚为缓慢,而且没有明显症状,因此不易早期发现,个别病人甚至一只眼已经失明,尚不知何时起病。这种在没有症状下逐渐导致失明的眼病,就具有更大的危险性。患者年龄分布于20~60岁之间。

  症状:开角型青光眼在早期几乎没有症状,只有在病变进行到一定程度时,病人方有视力模糊、眼胀和头痛等感觉,有时也可有虹视和雾视现象。到了晚期双眼视野(眼睛看得到的范围)都缩小时,则可有夜盲和行动不便等现象出现。

  如果患者经常有上述症状,就需要找眼科专科医生进行系统的详细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如果确诊是青光眼,就须要进行正确的治疗,以便阻止视力的损害。治疗一般是先采用药物治疗,无效时再考虑手术治疗。

  二、继发性青光眼

  继发性青光眼有很多种:

  1、角膜前粘性白瘢引起的继发青光眼;

  2、虹膜睫状体炎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

  3、眼外伤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

  4、眼底血管病变与继发性青光眼;

  5、眼内肿瘤与继发性青光眼;

  6、颜面血管痣与继发性青光眼;

  7、激素与继发性青光眼;(全身或局部使用激素,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可以产生高眼压)。

  8、睫状体炎青光眼综合征;

  9、囊膜性青光眼;(因白内障所致)。

  三、先天性青光眼

  先天性青光眼是由胎儿时期前房角组织发育异常所引起,大多于出生时已存在。由于婴幼儿眼球壁易受压力的作用而扩张,使整个眼球不断增大,故有“水眼”之称。

  治疗:先天性青光眼一经确诊,原则上要及早施行减压手术,以挽救视觉功能。

  ※青光眼成为严重致盲眼病

  专家建议40岁以上者应定期检测眼压

  眼科专家赵家良教授指出,青光眼已成为我国严重的致盲眼病之一,而且患者一旦失明就不可能复明。他呼吁,要通过多种途径大力普及青光眼防治知识;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测量眼压,以便早期发现,合理治疗。

  青光眼是由于眼压升高所导致的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的一类眼病。我国各地对青光眼的发病情况做过多次调查。一般认为,其患病率为0.21%-1.64%。1996年在北京市顺义区进行的青光眼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0-60岁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0.87%,60-70人 群为2.09%,70岁以上人群为4.42%。据以上资料推算,我国至少有青光眼患者500万人。调查还发现,青光眼患者中双盲患者的比例为15.8%,单盲为16.9%,双眼低视力患者为22.8%,单眼低视力患者为7.9%。以此推算,我国青光眼患者中双眼失明的人数达79万人。

3哪些人易患青光眼

  1.高眼压的人容易得青光眼。这是第一危险因素,尽管早期没有青光眼性损害,随着高眼压持续时间延长,眼压基值不断升高,发生青光眼性损害的可能逐渐增大。

  2. 高度近视的人也容易得青光眼。高度近视患者中开角型青光眼发病率增高,同样开角型青光眼中近视发病率也高。近视眼对眼压升高易感,又因产生陷凹较浅,不易辨认,又因巩膜硬度低,用压陷眼压计测量眼压值常偏低。

  3. 视乳头陷凹易得青光眼。这是第二危险因素,大而深的陷凹对压力的耐受力差。双侧陷凹不对称一般是后天造成的,且与高眼压有关,陷凹进行性扩大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可发生在视野缺损前。这类人需定期检查视盘陷凹和视野,一旦出现视神经损伤即予治疗。

  4. 全身血管病易得青光眼。特别是低血压患者,容易发生视盘供血不足,增加视神经损害的危险

  5. 糖尿病容易得青光眼。糖尿病患者青光眼的发生率为12.6%,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4青光眼治疗的不及时会有哪些危害

  1、分泌过多性青光眼:临床较少见,眼压高,但房水流畅系数正常,多发于40-60岁女性,多伴有神经性高血压病,如眼压不能控制,迟早导致失明。本病实则属于一种开角型青光眼,用缩瞳剂或术后病情反而加重。

  2、高眼压症:眼压超过正常范围但对病人没有造成眼底或全身损害,仅有10%的人发展为青光眼,发病机理同低眼压性青光眼相同。此类人应密切观察,定时复查,一旦有青光眼性损害应积极治疗。

  3、低眼压性青光眼:眼压在正常范围内,但眼底已发生严重的青光眼性眼稀薄损害,主要是因自身基础眼压很低,即使在一般正常人眼压范围内但对于此类患者而方,已经很高,西医机械的把眼压作为恒定青光眼的标准,所以此类青光眼直到失明,病人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失明的,西医对此病毫无办法,手术只会加快病情发展。

  4、恶性青光眼:实则还是一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一般为青光眼术后一种并发症,临床特点是抗青光眼术后或缩瞳剂治疗后不但无效,反而视力全失或眼压更高,全身症状加重甚至于要摘除眼球才能缓解疼痛。一般发生于女性,主要是因长期使用缩瞳剂,在术后房水循环途径改变引起,因此后果极严重故称恶性青光眼。

  其实青光眼如果治疗的不及时最容易出现的危害就是失明,首先是因为对青光眼危害性认识不足,特别是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或休息后症状缓解,自认为没什么大事,丧失宝贵治疗时机,眼底视神经不断萎缩,不知不觉沦为失明,治疗也是渺茫,其次对此病缺乏了解,误诊、误治;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因伴顽固性失眠、剧烈偏头痛、恶心呕吐、心急烦躁、大便异常等症状,易被误诊为失眠、头痛、心脑血管、胃肠、神经精神病变,采取错误治疗方案,使青光眼病情没有得到诊治而失明。

5如何自我诊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1、视力下降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感到自己的视力明显下降,验光配镜视力矫正不到1.0,特别是高度近视者,戴眼镜后感觉头痛眼胀感。这是患者的诊断方法之一。

  2、眼胀、视线模糊

  患者在情绪激动或在暗处停留过久,会出现眼胀、视物模糊的症状,眼前如同有一层云雾,这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症状。多次反复出现后,有可能突然进入急性大发作期。

  3、阅读吃力

  患者在早晨起床后阅读书吃力,易出现眼眶前额胀痛和鼻梁根部酸胀。患者24小时的眼压波动幅度更大,故早晨眼压就更高,就会出现症状。这也是常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