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伤口最好这样处理好得快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磕磕碰碰的情况,小伤口出血实属正常。对于小伤口的处理还是有一定讲究的,对于这种不太严重的出血情况,人们没必要使用粉剂,使用压迫止血的方法即可。平时我们在处理各种伤口的时候,如果遇见反反复复流脓的伤口或者久治不愈的皮肤伤口应该特别注意,那么小伤口最好这样处理好得快呢?小伤口直接露着好还是包扎好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小伤口出血压迫止血即可 2.小伤口最好这样处理好得快 3.伤口不同处理方法不同 4.小伤口也会引发皮肤癌 5.小伤口不会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1小伤口出血压迫止血即可

  粉剂止血不如压迫止血

  意外受伤了,如果伤口较小,流血不多,有些老百姓随手就抓一把香灰、烟丝、炭灰、甚至泥沙等撒在伤口上。对此,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外科朱颉医生说,如果单从止血的功效而言,这些物质确实能够有效,因为这些颗粒样物质有吸附的功能,在出血的部位能够吸附渗液,并且刺激局部小血管收缩,起到暂时的止血效果。但是,香灰、烟丝、炭灰等物品,可能带有大量的细菌,甚至治病菌,容易导致创面污染,引发伤口感染。而且如果用上这些物品止血,病人来院处理时,医生还要清洗创面,清除异物才能进行止血和缝合,这些微小颗粒,增加了医生清除的困难。云南白药是一种可以口服的药物,对于伤口来说,是一种异物,在清创缝合前,同样会要彻底清除。对于出血的伤口,在到达医院前,最好的止血办法是压迫止血。方法是在出血部位的两端,根据出血部位和大小,用手掌或手指或布条等压在相关的血管上,以阻断血流而达到止血目的;或者直接用布条等压迫伤口。这种方法迅速有效而且不会带来伤口感染等风险。

  小伤口的临时处理

  朱颉医生进一步解释说,对于医生来说,小伤口的处理有标准化程序。如果老百姓意外受伤流血,可以马上用干净的纱布,覆盖在伤口上,适当加压包扎止血,防止加重感染的可能,然后尽快前往医院就医。如果身边确实无法找到干净纱布,那么选择相对干净的毛巾压迫也可。

2小伤口最好这样处理好得快

  先用消毒水清洗伤口,然后包上纱布,或贴个创可贴,这是多数人所熟悉的处理伤口的方法。然而,据台湾《康健》杂志报道,这一“常规”可能要被打破了。

  骨科医生夏井睦指出,外伤学研究发现,长久以来人们对伤口处理的观念和方法其实都是错误的。原因是伤口表面有嗜中性粒、纤维芽细胞及表皮细胞,而伤口分泌的黏液中,包含了可以聚集这些细胞并使其恢复的细胞成长因子,可促使伤口复原和皮肤再生。

  消毒水虽然可以防止伤口感染,但它也会将这些伤口复原时需要的细胞破坏,并且,包纱布或贴创可贴会吸收含有细胞生长因子的黏液,使上皮细胞不能灵活地游离,阻碍伤口复原。

  外科主治医师卢立华表示,把伤口清洗干净,比直接涂抹药水更重要。因为伤口要有大量的细菌才会引起感染,但如果伤口混合了污垢或坏死的组织,即使少量也会引起感染。

  夏井睦医生提醒,对于小且浅的伤口,处理时应先用清水或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及周围,然后用沾湿的纱布将伤口的血液及污垢由内向外清除,尽量不要贴创可贴。如果伤口较深或被生锈的东西刺伤,除了以上的简单处理外,还要使用双氧水清洗,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3伤口不同处理方法不同

  擦伤

  擦伤只是表皮受伤,伤势一般比较轻微。对于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可用碘伏、酒精涂抹伤口周围的皮肤,然后涂上抗菌软膏,或暴露,或用干净的消毒纱布包扎好,小的创口也可贴上创可贴。如果擦伤面积大、伤口上沾有污物,则必须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如果没有生理盐水,可用清水冲洗干净伤口,然后用碘伏涂抹伤口及周围组织,再涂上抗菌软膏。

  裂伤

  小的裂伤,如果无明显出血,伤口干净,可以外涂碘伏,然后用消毒纱布包扎或贴上创可贴。至于有明显出血的大的裂伤、割伤或是脸上的伤口,按上述方法初步处理后还应及时到医院外科门诊就诊,尽早进行清创缝合,以减少感染发生的机会。

  砸伤或挤伤

  如果孩子被重物砸伤或挤伤后,只出现轻度的皮肤红肿疼痛,并无皮肤破损,可先观察,暂时不需处理。如果砸伤后出现皮肤破损,可按擦伤进行处理;如果出现皮肤淤紫、破裂甚至疼痛剧烈等重度砸伤和挤伤,则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

  刺伤

  孩子被细长的玻璃片、针、钉子、刺刀、木刺等所刺后留下的伤口一般较小且较深。有感染破伤风的风险,因此应尽早到医院处理。

  送孩子去医院前,父母可先做一些简单的处理。如果没有刺伤物,可以首先挤压伤口,让它流出一些血液,再外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然后外涂碘伏。如果仍有残留的刺伤物,可以用消毒后或火烧后的镊子取出,再按上述方法处理伤口。

4小伤口也会引发皮肤癌

  皮肤小伤发展至皮肤癌属罕见案例

  在门诊里,能发展成皮肤癌的小伤口案例确实不多,专家介绍,割伤本身不致癌,致癌的是由割伤引起的慢性溃疡。

  皮肤上常见的小伤口,如切菜时的口子、锋利坚硬物造成的小创伤,只要注意伤后清洁消炎,一般都会正常自愈,不会发展成皮肤癌。

  反复发脓流血的伤口最危险

  但是,少见不等于不可能,有几种皮肤伤口的情况确实需要警惕,尤其是反反复复流脓、出血的、久治不愈的皮肤伤口。

  在这些反复溃疡的皮肤伤口中,致癌风险最大的,当数烧伤后形成的瘢痕。致癌风险其次大的是放射性皮炎,指由于放射线(主要是β和γ射线及X线)照射引起的皮肤粘膜炎症性损害。主要发生在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及从事放射工作而防护不严的人群身上。

  再有就是近年来由于影视剧剧情让人们了解的“黑色素瘤”,有黑色素瘤家族史的人群、足底或会阴部等易摩擦的部位有较大的黑痣的人群,或者已经存在的黑痣突然出现增大、破溃、颜色变化等,要特别注意。

5小伤口不会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血液到血液的暴露”。我们总能碰到这样的题目。HIV被列为“血源性病原”,这也就是很多恐惧来源的地方。简单来说就是病毒要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性暴露中,病毒通过阴道或直肠的的粘膜,这些粘膜有着丰富的血管,是病毒极易进入血管系统的通道。对于共用针具的情况,就是一个人直接将感染者的血液注入他们的血液循环系统中。这些情况和表皮曾所谓的“暴露”有极大的不同。

  有些人有个小伤口暴露于别人的小伤口。无论如何这都没什么危险。首先,皮肤是一个阻止病毒的非常好的屏障。皮肤有好几层组成,而一些伤口,比如小伤口等,可以很快地从伤口内部开始愈合。所以,即使是表皮的破损/破口,病毒也不能穿透足够的深度到达血液循环系统,这是构成感染的必要条件。

  在一些非常极真个情况下,可能会有风险,比如,交通事故中的两个人,身上有比较大流血的伤口,也就是通过很深的伤口暴露于别人血液的之中。然而,再反复一次,暴露于别人很少的血液,即使有个小伤口,也不会有风险。

  医疗暴露。像抽血和静脉注射是不可能感染的。眼前,医疗专业机构不会反复使用针具。主要是由于假如他们用的话,他们将要面对更多其他疾病的感染风险,所以他们不会那样去做的。其次,现在绝大多数的针具都是一次性的,上面有防错措施保证不能被反复使用。假如你担心这些,请把它抛之脑后,这是不可理理喻的。

相关资讯
目录 置顶
目录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