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夏季热慎用抗生素

  小儿夏季热患儿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发热、多口渴、多尿、少汗。临床上患儿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38.5℃之间,天气愈热,体温愈高,给孩子服用退热药,也难使体温下降,患儿还有唇干舌燥、食欲不振、烦躁不安、萎靡嗜睡、形体消瘦等症状。要注意什么?医生建议,宝宝夏季热慎用抗生素。

目录 1.如何对待婴幼儿夏季发热 2.宝宝夏季热慎用抗生素 3.怎样让宝宝少生病 4.照顾病宝宝的7大常见误区 5.夏季热坏宝宝喝点美味粥品来降温

1如何对待婴幼儿夏季发热

  1. 饮食宜清淡 以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绿豆粥、赤豆粥、莲子粥、冬瓜粥、荷叶粥等等。食欲不振时不宜强制进食。常给孩子吃些具有解毒、消暑、止渴和利尿作用的食物、饮料如西瓜、冬瓜和绿豆汤、乌梅水、金银花露等。此外食品应新鲜、清洁,不吃变质食物。饮食宜定时定量,减轻胃肠负担,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物。

  2. 营养需充分 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鸡蛋和牛奶,要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红柿、西瓜、杨梅、甜瓜等。应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多给孩子吃高蛋白、高维生素而又易于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如乳类、蛋、肉类、新鲜蔬菜、水果 类等,适当补充含卵磷脂、脑磷脂、神经脂和微量元素锌的食物,如蛋黄、瘦肉、鱼等,以 促进小儿脑神经系统的健康发育和完善。

  3. 饮水应主动 夏天出汗较多,体内水分丢失较多要注意及时补充。可以给小儿饮用绿豆汤(选取绿豆100g,加水500ml,煮汤代茶饮,饮用时酌加白糖)可以清暑解热。

  4. 睡眠要保证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保证充足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

  5. 衣着要宽松 不要给小儿穿得过多过紧,要穿柔软、宽大的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和尿布。

  6. 居室常通风 夏季空调常开、门窗紧闭,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不利于宝宝的成长发育。建议每隔几小时通风一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患儿少汗或无汗时,可洗温水浴,每天1~2次,促使皮肤血管扩张,易于散热。对发热较高的患儿,可用温水擦身,促使体温散发。

  7. 不能贪凉快 防止室温过低、内外温差过大。一般小儿居室温度控制在28℃左右为宜。室内外温差不应超过5℃。避免小儿直接对着电风扇和空调吹风,尤其在小儿睡眠时。

2宝宝夏季热慎用抗生素

  夏季热的患儿绝大多数体温在38.5℃左右,很少超过39℃以上者,对身体组织器官的影响不大,也不会烧坏脑子。如果孩子持续超过39.5℃或40℃以上高热,并伴有惊叫、嗜睡,甚至惊厥、昏迷时,应及时去医院儿科就诊治疗。

  有些家长见孩子发热,就要医生用抗生素,认为越新越贵越好。殊不知,小儿夏季热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而是因体温调节和排汗功能不完善,机体散热差造成的。所以说抗生素不治夏季热,用了也不会见效,有时还可引发不良反应,影响孩子健康。

  因此,家长不要给患儿乱用抗生素。

  由于孩子长期发热,机体新陈代谢速度加快,消耗增加,抵抗力降低。因此,对待小儿夏季热,不要随意给孩子滥用药物,关键在于加强护理。居室通风凉爽,室温在30℃左右;每天为孩子洗澡,才开始水温与体温相当,泡一会儿后稍低体温,渐渐地使水温降至37℃,再渐渐降到35℃左右;给孩子勤换衣服和尿布,衣着以柔软、宽松、透气的纯棉衣服为宜;饮食要清淡富有营养,易于消化,在吃的乳类、蛋类、肉类、新鲜瓜果蔬菜等食物中,要天天变化花样做出孩子爱吃的可口饭菜,以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

  鼓励孩子多喝白开水,每天可喝些西瓜汁,有很好的降热作用。

3怎样让宝宝少生病

  第一、要防“火”

  作为孩子的母亲,防“火 ”意识要强,发现火苗,及时熄灭,避免后患。

  这里的“火 ” , 指的就是小孩子容易上的内火。老百姓常说:“小孩子就怕有火,有火才会生病。”儿童属“纯阳之体”,生命力旺,新陈代谢,生长发育迅速,容易出现阴阳失衡,阳盛火旺即“上火”的现象。而“上火”现象不仅容易发生在干燥的秋冬季,每逢换季或者炎热的夏季也是宝宝“上火”的高发期,因此这几个节骨眼儿,孩子也最能折腾家长。 要是能保证孩子体内没有火,基本上,当爹妈的也不会经常火急火燎地抱着孩子上医院了! 火,一般不是一下子着起来的,孩子的内火也不是一下子就积成病的,一般都有征兆可以发觉。 那个老中医教我:每天给孩子洗澡时或哄睡觉前注意观察孩子的几个关键地方---

  1. 肛门:小孩子的肛门正常时是粉红色的,肠内有热时,就会呈现红色,颜色越深,说明体内火越大。

  一旦发现是红色,就要给孩子吃些祛火的蔬菜或水果,比如西红柿、白菜芯、甘蔗汁、或是喝点淡竹叶水、淡藤茶什么的。 一般用梨丝、白萝卜丝、藕丝滴上蜂蜜,沁出汁来给孩子吃了、喝了就很管用了。总之,一定是孩子喜欢的,能接受的,但不要太寒性的食物。

  这时,一定记住不要让孩子吃的过饱,尤其是热量高的食物,尽量不吃,快餐更是要绝对禁止。

  2. 眼角:如果眼角有眼屎出现,说明孩子有肝火了,这时的孩子往往容易发脾气,不听话。可以给孩子用生的嫩芹菜抹上花生酱和白糖吃,也可以榨些芹菜汁,煮粥喝。

  3. 舌头:小孩子的舌头、舌边若是发红,说明有心火了。 这时的孩子通常白天爱口渴,晚上爱折腾,睡不好觉。

  祛心火的食物有很多,比如:赶上夏天,可以买鲜莲子,剥了直接给孩子吃。还有茭白和茄子,最好 素炒、蒸,不要用多油。 4. 嘴角:仔细观察,有些孩子经常口角有“白茬儿”,是口干引起的,说明有了脾火。 可以寻来柿饼上的柿霜给孩子冲水,或是买来杨桃,给孩子吃。

  要是口舌生疮、舌苔发黄,厚腻,那就赶紧给孩子吃点至保定之类的小中药,赶快把火灭了,否则,孩子很快就会给你颜色看看。

  5. 大便:每次孩子大便时,家长都应观察孩子,是否便得轻松,顺利,孩子表情如何。如果孩子很痛苦,很费力才便出来,大便又不是软黄便,同时还有口臭,那就是有胃火了。

  尽量给孩子空空胃,少吃点,喝点小米粥、百合粥,荸荠煮水或榨汁,都可以除胃火。

  6 .手心:经常牵着孩子小手时,就摸摸孩子手心儿,如果是凉凉的,潮潮的,那就放心了。如果是干热干热的,晚上还出汗,那就是有虚火了。这样的孩子,体质弱,还不能用寒性大的食物,伤着了,反而更难办。

  给他捏捏积,搓搓脚心,是个不错的办法。一般七八岁以内的孩子,是不需要用药的,只需小儿推拿就可解决问题.

  第二,防“蔫 ”

  小孩子 发烧感冒或生病之前,都有先兆,一般及时处理,多喝点热水,盖上被子,平躺休息,就会转危为安,或是减轻症状。 像霜打了的花一样,耷拉了,不爱说话了,或是莫名的烦躁不安,耍赖,都是身体不适的语言。这些小孩子不会表达,可是大人得从他们的身体语言里看出来。

  还有,判断孩子发烧是因为玩大发了,还是真的生病了,也可以从是否“蔫了”来判断,要是没事儿,孩子不难受,他就该玩玩,该吃吃,没个不高兴的。这个尺子,来判断幼儿急疹,最有效。

  第三,防“旱”

  都说孩子水灵灵的,惹人喜爱,那还真是的,因为孩子含水比成人多,大约75%都是水!而且孩子体积总量小,要是缺一点儿水,也是不小的百分比了。所以,一般孩子生病,缺水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说,孩子在该喝水的时候,没有及时喝上水。

  一般早晨起来,孩子要喝些温水,喝点稀的,上午还要吃水果,白天出去玩,也要随身带着水,最多隔半个小时就要喝一次水。晚上睡前不敢多喝水,小孩子膀胱小,喝多水就睡不好觉了。但是睡前一个小时要喝水,这样可以把下焦的“毒素”在睡前大部排出去。 “不要等渴了再去喝水”,这是妈妈从孩子小时候就要教给孩子的喝水原则,会让他受用一辈子!因为身体有了足够的水,才能正常运转,不会出毛病。

  我牢牢记住这老中医的“三字经”,眼尖加手勤,孩子从此也很好带,不爱生病。

  这里,还要介绍我在做加拿大移民医生时,碰到的一个新疆康复科女医生传授我的经验:经常给孩子做按摩,不仅长个儿而且不爱生病。

  她告诉我的几个关键部位是:

  十个手指的侧面、手心、脚心:经常搓搓,可以祛火。 膝关节两侧:促进血液循环,关节软骨养分供给,健脾。

  从头顶正中到尾椎骨末端:这是膀胱经走行之处,促进智力发育。

4照顾病宝宝的7大常见误区

  错误观念一:有沉重鼻音就是感冒了?

  在幼儿期,特别在一岁以下,常会听到鼻子有呼噜声,像是分泌物在其中随呼吸穿梭,其实那是鼻屎,当然也是痰的一种表现(呼吸道分泌物)。而大多妈妈们会担心是不是宝宝感冒了,其实多半是多虑的。因为造成以上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只是累积了过多慢慢干黏住的鼻腔分泌物,尤其是没有发烧、活动力等变化时,更不必担心,只要养成好习惯,每天固定清洁好鼻内分泌物,便不会有以上情况发生了。

  至于什么情况才是有真正的鼻炎呢?答案是当医师发现有鼻腔内发炎,即发红、肿胀,引起鼻粘膜分泌物增多时,才能下此诊断。

  错误观念二: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

  其实,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严格意义上讲,对病毒性感冒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同时加一点抗生素来使用。实际上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

  错误观念三:有痰声就要拍背排痰?

  所谓的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咙、气管及支气管,还有肺脏,产生痰的位置可以在上述任何一处,多半是由于感染引起,例如病毒感染。当听到幼儿呼吸声感觉有痰时,应先自行判断或请医师协助了解痰的位置,痰位置可在上──即喉咙以上,或在下──即气管或肺部,若为前者,便不必要给予拍痰,反而需要认真清除鼻腔或喉咙分泌物才是;当然,若确实有气管内痰声,则需要给予规则拍痰。

  错误观念四: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感冒

  孩子经常感冒,让父母很着急,听人说这是抵抗力低的缘故,打点“丙种球蛋白”就能起预防感冒作用,但注射了一段时间,却没见什么效果。

  “丙种球蛋白”是来源于血浆提炼的生物制剂,以目前的技术还是存在被污染的危险,不是100%的安全。再则,它只对特异性免疫功能不足的其中一种球蛋白缺乏起作用,可见其提高免疫功能的能力是很有限的,更不能完全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专家提醒

  宝宝爱感冒,应找出原因是关键:营养不良引起抵抗力下降,如维生素A的缺乏;有的老人怕孩子冷,总把宝宝捂得严严实实,使孩子的耐受力很低,“弱不禁风”;多次反复使用抗生素也会使抵抗力下降;若不是以上原因,则应考虑疾病因素,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患儿也是爱频繁地感冒,这就需要先将疾病治好。

  错误观念五:有咳嗽就要吃止咳药?

  对人体而言,咳嗽是一种生理性反射,当呼吸道吸入异物,或浸润发炎,便将此讯息上传至大脑中延髓的咳嗽中枢,就引起激烈的反射运动,目的在于将气管内异物排除,因此咳嗽时会以猛烈速度,自喉咙深处把空气排出,同时一并将异物喷出。

  从上述观点来看,咳嗽是个自我保护机制,对人体是有益的。除了先判别有痰的咳或无痰的咳之间的差别外(前者应增加水份摄取,以及考虑是否使用化痰药物),另外也要考虑干咳是否引起生活上不适,如不能入睡、吃了便咳或呕吐,才需考虑用适当止咳药物。此类药物有麻醉性与非麻醉性两类,因此必须向医师仔细咨询后,才能放心用药。

  错误观念六:孩子3岁以后可以吃大人的药了

  现在大多数父母都知道婴儿要使用专用的药物。而等孩子大一些以后,有的父母就以为对大人安全的药物,小孩子也是可以用的,只要减少一点剂量就行了。殊不知由于孩子的生理与大人不同,对成人安全的药物对儿童未必安全,有时甚至是危险的。如四环素类的药物由于其强毒副作用目前被儿科淘汰;庆大霉素会致神经性听力损伤,6岁以下儿童禁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存在引起关节病变和妨碍软骨发育,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故18岁以下未成年人皆不宜用。

  又如感冒通,大人吃了没事,孩子服用后可能会出现血尿,后果严重。专家提醒:用药前一定要看清楚说明书,孩子用什么药、剂量多少应由儿科医师来决定,而不应父母自己想当然,以免出错。

  错误观念七:吃化痰药需吃到没痰为止?

  人体在对抗病毒或细菌入侵呼吸道时,会因发炎反应产生分泌物,加上剥落的上皮以及死亡的病原体等,造成痰液。当感染数日后,体内免疫系统会由各种免疫细胞负责清除痰液的工作。

  因此,有痰时以多摄取液体、将痰软化为首要之务;至于化痰药,则只在当医师觉得痰黏稠度高且多时,才需在急性期的前几天内使用,并非一直用到无痰为止。妈妈们应相信,宝宝体内本应该就有一位“清道夫”在执行勤务,只要将环境因素(包括水份摄取、温湿度等)做适当调整便可以,身体会自然痊愈的。

  以上常见错误观念,可说在门诊中天天可见,在此呼吁所有爱护宝宝的父母们,千万不要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甚至将黑白颠倒,如此反而会使宝宝的病症难以舒缓。应当在对宝宝做出处置之前,先思索一遍合理的作为,看看育儿百科,或者和您的儿科医师电话咨询,便可以为宝宝在有呼吸道疾患时,做最好又正确的保健。

5夏季热坏宝宝喝点美味粥品来降温

  荷叶冬瓜粥

  用料:取新鲜的荷叶两张,洗净后煎汤500毫升左右,滤后取汁备用。

  制法:冬瓜250克,去皮,切成小块状,加入荷叶汁及粳米30克,煮成稀粥,加白糖适量,早、晚服用。

  功效:冬瓜可清热生津、利水止渴,荷叶清热解暑。

  适合人群:适用于发热不退,口渴,尿少的病儿。

  蚕茧山豆粥

  用料:取蚕茧10只,红枣10个,山药30克,糯米30克,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蚕茧煎汤500毫升,滤液去渣,再将红枣去核,山药、粳米加入煮成稀粥,早晚各服一次。

  功效:蚕茧止渴解毒,山药、红枣健脾和胃。

  适合人群:适用于低热、神疲乏力、胃纳减退,大便溏薄患儿。

  益气清暑粥

  用料:取西洋参1克,北沙参10克,石斛10克,知母5克,粳米30克。

  制法:先将北沙参、石斛、知母用布包加水煎30分钟,去渣留汁备用。再将西洋参研成粉末,与粳米加入药汁中煮成粥,加白糖调味,早晚服用。

  功效:西洋参益气养阴,北沙参、石斛、知母养阴清热止渴。

  适合人群:适用于发热持续不退,口渴,无汗或少汗的患儿。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