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娇嫩,肠胃功能不健全,常常出现厌食、消化不良、食积、腹胀等症状,导致小儿烦躁哭闹,面黄肌瘦,免役力下降,严重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如何防止宝宝消化不良?宝宝消化不良怎么办?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目录 1.消化不良可以通过食疗缓解 2.孩子消化不良哭闹怎么办 3.经常消化不良如何轻松治疗 4.消化不良症状 5.消化不良预防保健
1消化不良可以通过食疗缓解
第一招:辛温消食
韭菜、葱姜、蒜苗、香菜等物,辛甘而温,气味芳香,能醒脾助运,温中开胃。《食疗本草》说韭菜能消食“利胸膈”;《本草纲目》指出蒜能“化积肉食”,蒜苗(青蒜)能“祛寒、健脾胃”。
要注意的是,此类食物性味过于温热,阴虚体质多虚火的人,要少吃。还有肝肾不足,有目疾的人也不宜多吃。
教你食疗促进消化 第二招:理气消食
很多人禁不住美食诱惑,进食过多,腹胀难受,这时候就需要理气消胀了。最理想食物,莫过于萝卜了。萝卜性味甘凉,归肺、胃经,能消食化积、下气宽中、清化热痰、散瘀止血;宜于食积胀满,消化不良,反胃吐酸,积滞泄泻,瘀血胃腹痛。
冬日水果中,芳甜清冽的橘、橙、柚等令人难忘,而它们的皮却是良好的理气佳品。将橘子皮洗净切丝泡茶,是良好的消食饮品。
第三招:养脾消食
脾胃就像磨坊,用来消磨水谷,化生精气血液。有部分人天生脾胃虚弱,稍稍一吃多就胃胀腹坠。如何解决呢?不妨常喝粥。
食物消化有三关:烧化,口化,胃化。靡粥细腻味淡,顺滑补虚,省脾胃的劳苦,所以最益脾胃。最佳的当是小米粥,香香浓浓的,放上一些萝卜干,滴上几滴香油,定能健脾开胃了。《本草纲目》说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另外,常喝麦芽茶可健脾和胃;吃锅巴能焦香开胃。这些简便安全的“消食”佳品值得选用。
一个人一旦出现了消化不良了,对健康是非常的不利的,甚至也会导致身体其他的毛病的,就需要想办法进行缓解治疗一下,可以采取上面的食疗办法的,因为食疗也能够促进胃肠道的蠕动,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
2孩子消化不良哭闹怎么办
哺乳期的宝宝。吃母乳的宝宝,大便金黄色均匀糊状,每天排便3-5次左右,无臭味,属于正常现象。吃奶粉的宝宝,一般大便淡黄色较多成形,有时候可见奶瓣,一天排便2-3次左右,略有臭味,这也属于正常现象。
如果宝宝出现严重吐奶、腹胀、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大便稀、有酸臭味、蛋花样粪便等,这种现象就说明宝宝有消化不良的症状了。
哺乳期的宝宝如果消化不良,应延长两次之间喂奶的时间,适当减少喂奶的次数。提供母乳的妈妈要注意调整自己的饮食,不要一次吃的太多要少食多餐。不吃油腻难消化的食物,可吃些容易消化的米粥、面食、青菜等。奶粉喂养的宝宝,不要随意改变奶粉的冲调比例,六个月以前不要随意更换奶粉。六个月以后如果奶粉换段或是更换品牌,一定要采取递增的方式,让宝宝逐渐适应。
婴儿四个月之后,宝宝需要增加辅食。家长应根据宝宝的年龄,由少到多、由流质到固体、由碎到整、由软到硬的方式给宝宝喂食。不要给孩子吃难消化的食物,新的食物不要一次吃太多,让宝宝肠胃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孩子食物要清淡少油腻,应多用炖、蒸、煮的做法,避免高油煎、炸等的做法。
饮食要规律。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有益于身体健康,宝宝饮食要定时、定量,不吃不健康的零食。餐前不吃零食、水果,如果需要吃安排在两餐之间。如果宝宝一天到晚总在吃东西,吃饭的时候就不会有饥饿感,不吃或者强吃,长期以往肠胃功能就会紊乱,就会导致消化不良。睡前至少半小时不进食,如果吃饱就睡容易积食 ,导致消化不良。
培养宝宝好的饮食习惯。好习惯有益身心,要从小养成。给宝宝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就餐氛围。不说话,不看电视,不让宝宝边吃边玩。不要在就餐前后和吃饭过程中训斥孩子。宝宝情绪不稳定和哭闹进食,容易刺激肠胃,出现呕吐和积食,导致消化不良。
多让宝宝做适量的运动,运动才会消耗体力,宝宝吃的食物才能容易消化。不要强迫宝宝吃饭,宝宝不吃是因为不饿,有了饥饿感自然就会吃了。吃是人与生俱有的本能,不要担心宝宝会饿出病了,只有撑出来的病,没有饿出来的病。如果总是强迫宝宝吃饭,不但会对吃饭产生抵触,还会因为胃负担过重而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
对于肠胃功能弱的宝宝,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吃些妈咪爱、益生菌、金双岐等有助改善肠胃的药。如果宝宝因吃的太多,或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出现积食的情况,可给宝宝吃点儿小儿健胃消食片。但不建议把消食片做为助消化的药来吃。年龄小的宝宝,可以吃些蒸苹果、胡萝卜等助消化的果蔬。
3经常消化不良如何轻松治疗
有时候吃奶的温度,以及量掌握不好的话,往往就会发生消化不良的,当然成人中,这种消化不良,也是很常见的事了,不过,我们怎么应对呢?
有时胃不舒服、消化不良时,家里又没有药,怎么办?不妨按摩具有健胃消食作用的养生穴位,既绿色又不花钱,何乐而不为呢?那么,具体按摩哪些穴位呢?中医认为,下脘、足三里、四缝等几个穴位被称为穴位里的健胃消食片。使用方法很简单,人人都能学会。
胃口不好的人分别对这几个穴位进行按摩,每天做一两次,坚持下来,胃口就会慢慢变好。如果消化不良的问题特别严重,出现了胃部疼痛、 呕吐、腹泻等问题,可以找针灸大夫帮你在这几个穴位上扎针,效果立竿见影。下面我们分别看看这几大穴位的养生功效。
足三里穴
脾胃是后天之本,足三里就是人体里的一株灵芝仙草,用好它,几乎包治百病。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对消化系统有双向良性调节的作用,比如腹泻了按摩它可以止泻,便秘了按摩它可以通便。我们中医里有句话叫“肚腹三里留”,大致意思就是胃肠消化方面的问题,用足三里里就能治好。养胃护胃,扎针的方法效果好,按摩、刮痧等其他方法效果也一样。
四缝穴
四缝是经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四缝原本被医家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后来证实,成人使用四缝效果也非常好。所以今后只要你遇到消化不良的问题,就可以找四缝解决,按摩就行,最好是用大拇指用力掐按,效果很神奇。
下脘穴
下脘在腹部,离脾胃很近。我们中医里有个选穴原则,叫“临近选穴”,就是在病患部位的周围和附近选穴,这有点儿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意思。这种选穴方法,实践证明,效果很好。下脘和内庭相配,可以清胃泻火,消食化积。
用上面这几个穴位再加上上巨虚、下巨虚和委中,治疗泄泻效果很好。上巨虚属于大肠经,下巨虚属于小肠经,两个穴位合用,止泻功能很好。委中是治疗腹泻的特效穴位。腹泻的时候只按摩上巨虚、下巨虚和委中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4消化不良症状
1、疡样消化不良型,它以消化性溃疡的症状为特征,而又无溃疡的存在,新近研究发现常常面临应激的病人可出现应激反应,有胃酸排出的间歇性升高,加之动力障碍使胃酸对粘膜损害的作用延长和增加。因此,此型病人可因进食或服用H-受体拮抗剂而好转。
2、力障碍样消化不良型,它以胃储留症状为特征的临床表现为主,病人存在难以定位的上腹痛或不适,常由进食引起或餐后加重,同时有餐后上腹发胀、早饱、恶心或呕吐、食欲不佳等。
3、异性消化不良型,有FD症状,但不符合上述两组特征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器质性消化不良:经过检查可明确认定是由某器官病变引起消化不良症状,如肝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糖尿病等。对于这些病人来说,治疗的时候主要针对病因治疗,辅助补充消化酶或者改善胃动力来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5消化不良预防保健
1、进餐时应保持轻松的心情,不要匆促进食,也不要囫囵吞食,更不要站着或边走边食。
2、不要泡饭或和水进食,饭前或饭后不要马上大量饮用液体。
3、进餐时不要讨论问题或争吵。这些讨论应留到饭后一小时之后进行。
4、不要在进餐时饮酒、进餐后不要马上吸烟。
5、不要穿着束紧腰部的衣裤就餐。
6、进餐应定时。
7、避免大吃大喝,尤其是辛辣和富含脂肪的饮食。
8、有条件可在两餐之间喝一杯牛奶,避免胃酸过多。
9、少食过甜过咸食品,过多吃糖果会刺激胃酸分泌。
10、食不要过冷或过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