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疼痛是疼痛部位需要修复或调节的信息传到神经中枢后引起的感觉,是造成癌晚期患者主要痛苦的原因之一。在疼痛患者中,因各种原因50%~80%的疼痛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具体有什么区别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
目录 1.什么是癌性疲劳? 2.癌性疼痛有什么特点 3.10种癌性生活方式 4.癌性内脏痛的特点有哪些 5.中医外治法让患者远离癌性疼痛
1什么是癌性疲劳?
一、癌性疲劳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如果你忙碌一天,或当你睡眠不足时就会感受到疲倦,这是一种常有的感觉。癌性疲劳与这种普通疲劳不同,即使你睡了个好觉以后仍觉疲乏、当你下决心(或喝了咖啡)打起精神时也难以避免或对抗的那种挥之不去的疲劳。在肿瘤治疗期间你可能会经历过以下某种感受:
1. 疲倦的感觉铺天盖地,经常被描述为“全身”疲劳
2. 尽管休息过了,疲劳仍然存在,
3. 简单的活动,如散步100-200米就感到疲劳
4. 难以集中注意力
5. 感觉比往常更容易情绪激动
6. 疲劳很快就来了
7. 过去喜欢的活动也不太愿意参加了
肿瘤治疗期间的疲劳感常会因人而异,但大多数都认为治疗期间的疲劳与治疗前的疲劳是两种不一样的感觉。
三、导致癌性疲劳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疲劳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癌症本身外,也来自抗肿瘤治疗以及患癌后长期的精神压力。有些原因是可以消除或避免,而其他则可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2癌性疼痛有什么特点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在医学上的概念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是肿瘤最常见的合并症状之一。癌症疼痛是指癌症、癌症相关性病变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常为慢性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疼痛主要是由于肿瘤对人体的器官、血管以及神经等的破坏而引起,其包括了肿瘤的损伤作用于机体后所引起的疼痛感觉,以及机体对损伤的疼痛反应(躯体运动性反应和(或)内脏植物性反应,常伴随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由此看来,疼痛与肿瘤发生的部位,特别是肿瘤对机体的破坏及破坏程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所谓癌性疼痛是指由肿瘤而引起的疼痛,如肿瘤对骨骼、神经、空腔内脏、血管等的破坏,或某些肿瘤诊断治疗手段引起的疼痛,还有一小部分患者的疼痛与肿瘤伴随的消耗性疾病(如便秘、褥疮、感染、血栓和栓塞、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等)有关。除病因外,在疼痛的症状及对患者的影响方面与其他的疼痛没有本质的区别。
肿瘤的所谓早、中、晚期,指的是瘤体是否局限在原发部位或是扩散到了全身各处,这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临床调查也显示:肿瘤疼痛的发生与疾病的分期没有特别的关联,并且在临床上有些疼痛的出现是肿瘤发展的症状,有些是与肿瘤无关的慢性疼痛。因此,有人认为的罹患肿瘤一定会出现疼痛或者越到晚期疼痛越剧烈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说疼痛是晚期肿瘤的信号也是不恰当的。
310种癌性生活方式
1.饮食不节:
1)暴饮暴食,过饥过饱,饮食不定时;
2)饮食结构不合理,过食肥腻肉食或偏酸性食品,没有蔬菜、果汁、豆类等植物类碱性食品;
3)偏食倾向明显,过食偏酸辣甜等食物,导致人体五行失衡;
4)慢性食物中毒,如牲畜肉类加入了过量激素,食物蔬菜果实内过量农药残留物;
5)狼吞虎咽,导致胃部负荷过重,食物难以磨碎消化;
6)长期食用垃圾食品,如麦当劳快餐类、油炸类、饼干热燥类、腌制类食品;
7)使用太多调味类调料;
2.五劳七伤:
1)五劳;久视、久卧、久坐、久立、久行:久视伤血则气滞、久卧伤气则血瘀、久坐伤肉则正虚、久立伤骨则毒踞、久行伤筋则湿聚;
2)七伤:肝伤、心伤、脾伤、肺伤、肾伤、志伤、形伤:气、怒则肝伤;忧思则心伤;暴饮暴食则脾伤;呼吸不节则肺伤;长期体力透支、坐卧湿地则肾伤,从而导致肾劳;长期恐惧、不安则志伤;长期沐风接雨则形伤;
3.情志失调、喜怒无常
4.长期吸烟: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癌危险要高7-11倍。肺癌、喉癌、食管癌等超过三成以上的癌症发生与吸烟密切相关。
5.心懒少动:每天锻炼少于30分钟专家组认为,久坐的生活方式会增加患某些癌症的危险性。研究表明,进行有规律的、持续的身体活动,能预防某些部位的癌症,如结肠癌等。
6.嗜酒成性:饮酒无论是含有酒精的饮料,还是啤酒、葡萄酒和烈酒,随着摄入量的增加,患口腔癌、咽癌和喉癌的危险显著升高。如果一定要喝,男性每天应不超2份(1份含酒精10-15克),女性别超过1份。
7.常饮含糖饮料:含糖饮料提供了能量,却极易让人不知不觉就喝多了,导致肥胖。
8.偏废蔬果:蔬果摄入过少水果和蔬菜可能降低咽癌、喉癌、食道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几率。每日应至少吃5份(至少400克)不同种类的蔬菜和水果,最好包括红、绿、黄、紫等不同颜色。
9.过食肥腻:红肉摄入过多红肉含量过高的膳食可能导致胰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发。每周摄入量应少于500克,同时尽可能少吃加工的肉类制品。
10.口味偏咸:盐摄入超量 食盐和盐腌食物将增加胃癌的发生率。每日盐的摄入总量应低于6克。
其实,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会大大降低自己患癌的几率。
4癌性内脏痛的特点有哪些
1.乳腺癌原发肿瘤部位的炎症反应、胸臂的局部浸润、肿瘤破溃及破溃后感染都可出现疼痛。腋窝转移致淋巴回流受阻,手术损伤腋淋巴系统都可引起手、臂、肩及背部的肿胀疼痛。乳癌骨转移或其他脏器转移都可引起相应部位疼痛。骨转移引起高血钙可诱发神智改变及腹痛。
2.肺癌肺癌早期可出现四肢关节疼痛。肺癌侵及胸膜可引起胸痛,骨转移引起骨痛,颅脑转移引起头痛,肺尖部癌瘤侵及或压迫臂丛神经或交感神经。可出现严重的肩、臂痛和霍纳氏综合征。
3.胃肠癌胃癌可出胃痛。胃癌及肠道肿瘤出现肝或腹腔淋巴转移,可出现腹及腰背痛。肠道肿瘤出现局部溃疡、炎症可有腹部疼痛伴大便异常。肠道梗死可引起肠绞痛。如病人出现日益加重的持续性腹痛,应首先考虑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胃肠道肿瘤多见于老年人,其主要症状是经常便血和并发贫血,往往影响正常的循环功能,诱发心绞痛或间歇性跛行,或因肠系膜缺血出现肠绞痛。胃肠手术后发生肠梗阻、肠粘连,也可出现腹部疼痛。
4.食管癌食管癌患者因局部溃疡、炎症可出现胸骨后烧灼性疼痛,伴有进食阻挡感,偶可出现胸背痛。食管癌放射治疗后,可因放射损伤引起胸背部放射性疼痛,此种疼痛与进食无明显关系。
5.脑瘤长期头痛伴有恶心、呕吐或弯腰时因颅内压增高使头痛加剧,应考虑脑瘤的可能,脑瘤放疗后出现脑水肿,也可引起头痛。
6.其他宫颈、宫体癌可出现会阴部及大腿内侧疼痛。口腔肿瘤可引起口腔、耳根部疼痛。膀胱癌皮肤转移引起相应部位疼痛等等。
5中医外治法让患者远离癌性疼痛
什么是中医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具有完善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癌痛方面成为中医肿瘤临床研究的热点。同时,外用药物治疗癌痛也受到国际疼痛研究领域的关注。
外治中药采用体表直接给药的方法,药物经皮肤或粘膜表面吸收后,药力直达病所,止痛迅速有效。并且可避免口服药物经消化道吸收所遇到的多环节灭活作用及一些药物内服带来的副作用。特别是晚期肿瘤患者,脾胃吸收能力减弱,单靠内服药效果不佳。
由于药源广泛,中医外治法无须特殊仪器和设备,操作简单,在家庭及社区医院应用易学易做,适合各级医院使用,尤其为广大基层医院所宠爱。在肿瘤临床的广泛应用,丰富了肿瘤的治疗手段,与止痛药配合使用,可增强止痛药的疗效,减少其用量,减轻其副作用,是癌性疼痛综合治疗中的有效方法,被广泛接受。值得基层广大医务工作者深入发掘研究,推广应用。
认识癌性疼痛
有关中医药治疗癌痛的报道较为丰富,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总体来看,仍局限于经验治疗阶段。对于病因病机的探讨和规范化治疗的研究十分有限,缺乏针对不同病因和中医证型的个体化治疗,影响了治疗效果和药物的广泛应用。
因此,针对不同原因的癌痛采取相应的中医外治,才能更有效的提高中医外治癌痛的疗效,使得中医外治癌痛的发展更加合理化、多样化和个体化。
目前,中西医结合肿瘤医生已经创新性的采用了癌痛审因辨证治疗模式,建立了规范的疗效评价标准。根据痛觉传导通路将癌性疼痛分为3种类型:躯体痛、内脏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