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的症状有哪些呢?脑瘤是指生长于颅内的肿瘤,包括由脑实质发生的原发性脑瘤和由身体其他部位转移至颅内的继发性脑瘤。脑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为最多见。那么脑瘤的症状有哪些呢?接下来就带着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目录 1.脑瘤的护理疗法 2.早期脑瘤有哪些症状 3.脑瘤的概述 4.脑瘤手术后遗症 5.脑瘤播散与转移
1脑瘤的护理疗法
脑瘤的护理很是重要,脑瘤是很严重的肿瘤疾病,在临床上包括由脑实质发生的原发性脑瘤和由身体其他部位转移至颅内的继发性脑瘤。发生自脑、脑膜、脑垂体、颅神经、脑血管和胚胎残余组织者,称为原发性颅内肿瘤。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且发病年龄覆盖各年龄段,很多患者往往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那么应该怎样进行护理呢?
磁共振扫描
对同一病人,最好问时进行CT和MRI的对比分析.方可得到较正确的定性诊断。这是因为脑膜烟在这两种图像中有相类似的表现和特点,而巳不经加强的MRI会使10%的脑膜瘤无法诊断。某些脑膜癌MRI发现不了:1)小的无症状的脑膜瘤不合并水肿和占位效应,尤其是在靠近顶部者,2)多发脑膜瘤中小的肿瘤易被遗漏;3)复发脑膜瘤。经过注射(Gaddo1inium,DTPA)造影剂,上述缺点可以得以克服。
护理治疗方法
脑膜瘤术后保养非常重要。生物免疫治疗是目前最有效、最安全的辅助治疗方法。细胞免疫治疗和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方法一起应用会有很强的互补作用。对病人受损的免疫系统能够起到恢复与重建的独特疗效:与手术治疗配合使用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与化疗同用可以延长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CT表现 在cT出现以前,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再辅以头颅平片和脑血管造影,对脑膜瘤即可作出确诊。cT的出现,使脑膜瘤的定位以及定性诊断水平大大提高。典型的脑膜瘤,在未增强的CT扫描中,呈现孤立的等密度或高密度占位病变。其密度均匀一致,边缘清晰,瘤内可见钙化。
脑膜瘤引起周围水肿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脑膜癌病人的正常血脑屏障遭到破坏以及脑膜瘤组织分泌出某种物质有关。最近有人研究认为,幕上脑膜瘤周围的水肿与肿瘤的前列腺素水平或肿瘤孕酮受体释放作用有关。
脑瘤作为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在治疗上和大多数肿瘤疾病相似,治疗难度相对较大,在此呼吁大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态,专家提示:如发现脑瘤的早期症状应及时检查就医,以免病情恶化,增加治愈难度,给自身和家庭带来痛苦,最后祝广大脑瘤患者早日康复。
2早期脑瘤有哪些症状
1、头痛:性质多较剧烈,常在清晨发作,有时在睡眠中被痛醒,但起床轻度活动后头痛就会逐渐缓解或消失。
2、呕吐:由于颅内压力的增高,致使延髓呼吸中枢受到刺激,从而出现呕吐,呕吐多在头痛之后出现,呈喷射状。
3、视力障碍:颅内压增高时会使眼球静脉血回流不畅,导致淤血水肿,损伤眼底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致视力下降。
4、精神异常:位于大脑前部额叶的脑瘤可破坏额叶的精神活动,引起兴奋、躁动、忧郁、压抑、遗忘、虚构等精神异常表现。
5、单侧肢体感觉异常:位于脑半球中部的顶叶,专管感觉,该部位肿瘤常会导致单侧肢体痛、温、震动、形体辨别觉减退或消失。
以上就是对于脑瘤的症状有哪些的简单介绍,相信大家对此已经有所了解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脑瘤表现多种多样,故当出现上述征象时应速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3脑瘤的概述
脑瘤(Cerebroma)又称颅内肿瘤,是指生长于颅腔内的新生物。脑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于颅内的脑膜、脑、神经、血管、颅骨及脑的附件,如脉络丛、脑垂体、松果体等,称为原发性颅内肿瘤;它也可以从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扩散而来,这称为继发性或转移性肿瘤。原发性脑瘤占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的80%~90%,椎管内起源的肿瘤约占10%~20%。
脑瘤的发病率,国外约为4~5/10万,在我国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占男性肿瘤的第8位,女性肿瘤中的第10位。除脑膜瘤和听神经瘤女性多于男性外,其它均以男性多见,尤其是各种神经胶质瘤更明显。本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约85%见于成年人,但在儿童中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居第二位,形成第一个年龄发病高峰(15岁以下)。20~3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脑瘤发病率增加,至60~ 80岁发病率达高峰,形成第二个高峰。成人与儿童在好发部位和类型上有所不同,1~12岁儿童以小脑幕下的肿瘤多见,最常见为髓母细胞瘤,其次为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成人及1岁以下婴儿以小脑幕上的肿瘤多见,其中50%以上为星形细胞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恶性脑瘤,生存期短,死亡率高,治疗困难,据世界卫生组织(WTO)统计,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死亡约30/10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颅内原发性恶性肿瘤。
脑瘤与中医学中“头痛”、“癫痫”、“中风”、“眩晕”、“虚劳”、“头风”、“真头痛”、“呕吐”等病症的描述有所相似,或曰与此类疾病相类似。相关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如《灵枢?厥病篇》就明确指出了“真头痛”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曰:“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灵枢?大惑论》指出:“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虚,……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又如《素问?奇病论》曰:“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病名曰厥逆。”此外,《中藏经》也指出:“头目久痛,卒视不明者,死。”以上这些论断都与现代医学中的脑部肿瘤临床特点极为相似。
4脑瘤手术后遗症
以手术和头部伽玛刀治疗为主,一般良性的肿瘤手术切除干净就达到治愈目的,一般不会有复发的情况。另外,有的手术后有残留,比如鞍区脑膜瘤,垂体瘤包绕海绵窦部分不能手术的,术后可行头部伽玛刀治疗,可以达到对肿瘤杀死并治愈的目的。但对于恶性的肿瘤,根据其恶性程度的高低,治疗后复发速度也不一样。像胶质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恶性度都是很高的,单纯手术大多都会在1年内复发,所以往往要在术后配合普通放疗或伽玛刀治疗以延缓肿瘤的复发时间。伽玛刀治疗脑肿瘤的最大优点就在于没有手术的创伤但可以达到手术的效果,所以伽玛刀也被称为神经外科的特种兵。
生活护理:
如何预防脑癌
1,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吸烟,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1/3;其次,不酗酒。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 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
2, 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3, 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形成酸性体质。
5, 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癌症。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各种癌症疾病远离自己。
6, 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5脑瘤播散与转移
脑瘤的恶性程度与转移没有明显的相关,脑瘤转移以颅内转移为主,颅处转移较少见。
1.颅内转移 又称种植性转移,产生这种转移的条件是肿瘤富于瘤细胞而较少间质,因此瘤细胞容易脱落;或因瘤组织暴露于脑脊液的通路内,脱落的细胞要被带至远处或沉积于是脑室壁上。符合以上条件的肿瘤有第四脑室的髓母细胞瘤和脑室壁上的室管膜母细胞瘤。此外,脉络丛乳头状瘤及突入脑室的其他胶质瘤亦见有报道。有时肿瘤并不接近脑室或蛛网膜下腔,但手术、特别是肿瘤活检或部分切除,可使瘤细胞脱落而散布于蛛网膜下腔,增加这种转移的机会。转移结节大多位于颅底各脑池及脊髓蛛网膜下腔。
2.颅外转移 一般较少见,主要原因是机体的循环系统内具有较强的排斥游离的脑瘤细胞的能力,同时颅内又缺乏赖以转移的淋巴管道。另外颅内肿瘤大多数要求较高的生长环境与条件,转移至颅外后常因不能适应环境而需要较长时间的潜伏期才能发病。而颅内肿瘤病人的生存期短,在转移灶尚未被发现前就可因颅内压增高或因危及生命中枢而死亡。
但这些妨碍颅外转移的条件可随着治疗的不断进步而消失。首先颅内肿瘤经手术摘除及综合治疗后,病人的生命得到延长;另外手术中接触硬脑膜、头皮及颅外软组织机会大为增加,有时甚至发生瘤细胞直接进入开放的淋巴管与血管腔内、使术后肿瘤在硬脑膜与颅外组织上复发的机会增多,而这些组织中的淋巴道为肿瘤的更远处转移提供了途径。文献报道过的颅外转移大多发生于手术后,甚至在有人认为手术是脑瘤颅外转移的必要条件。但也有自发的转移,特别是分肿瘤具有较大的浸润性,能穿越硬脑膜而侵入颅外组织时。文献报道过能向颅外转移的肿瘤有胶质瘤、脑膜瘤、原发性肉瘤等。
在胶质瘤中以多形性胶质母细胞为最多,占1/3,其次为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突胶质瘤、星形细胞瘤及未分化胶质瘤。脑膜瘤转移以血供较丰富的血管母细胞瘤以上皮细胞型为最多。几乎身体各处都可发生转移灶,但最多见的部位是肺及胸膜,占33%;颈及纵隔淋巴结占22%;肝14%,脊柱及骨髓系统占9%,肾占6%,其他少见部位有心脏、卵巢、子宫、膀胱、腮腺、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胃、结肠、头皮、腹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