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牙痛

  牙痛(toothache)是指牙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而言,为口腔疾患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见于西医学的龋齿、牙髓炎、根尖周围炎和牙本质过敏等。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时牙痛发作或加重,属中医的“牙宣”、“骨槽风”范畴。牙痛分原发性和并发性两大类,中医、西医、偏方根据不同类型的牙痛都有好多种治疗方法。下面让我们看一下怎么治牙痛及相关知识吧

目录 1.快速治牙痛的方法 2.什么东西可以治牙痛 3.牙痛的原因有哪些 4.牙痛怎么预防 5.牙痛种类有哪些

1快速治牙痛的方法

  1、取白酒100克放入杯中,再加食盐10克,搅拌,等食盐溶化后烧开。含上一口在疼痛的地方(不要咽下去),牙痛会立即止住。

  2、牙痛的时候可以切一小片生姜咬在痛处,必要的时候可以重复使用

  3、取六神丸3-5粒研末,涂于患处,5分钟后减轻,1小时缓解。

  4、独头蒜2-3个,放在火炉上煨熟,趁热切开熨烫痛牙处,有龋齿时,可塞进一点


2什么东西可以治牙痛

  生姜止牙痛 生姜具有消炎、止痛作用。牙痛时取鲜生姜一片,咬合于痛牙处,必要时可重复用之。 味精止牙痛 取味精少许,直接涂敷牙痛处;或将适量味精加入开水中熔化,待冷却后反复含漱,止痛效果良好。 穴位按压止牙痛 上牙痛取下关穴,下牙痛取颊车穴,无伦上下牙痛均加用同侧合谷穴,以拇指用力按压穴位并略揉动,反复进行至牙痛消失。

3牙痛的原因有哪些

  牙疼的原因有很多种,常见的原因有:  1、急性牙髓炎。多见于龋齿较深的患者,病菌从龋洞进入牙髓腔,引起牙神经充血、炎症。牙痛往往为自发性,夜间疼痛加重,冷热刺激后疼痛更剧。  疼痛亦可放射到面部、颞部及耳部。在患有化脓性牙髓炎时,患者遇到热刺激疼痛加剧,而冷刺激疼痛反而减轻或消失。  2、急性根尖周围炎。由急性牙髓炎的发展或创伤等因素引起。病牙呈持续性疼痛,有浮起感,不敢咀嚼,患者能正确指出病牙,如叩击病牙则引起疼痛,此时由于病牙神经已坏死,因而无激发性疼痛。  3、急性牙周炎。牙痛的性质与急性根尖周围炎类似。病牙不仅出现咀嚼痛和浮出感,而且已形成牙周袋以及牙松动。牙龈组织可出现反复肿痛及出血。  4、牙周脓肿。牙周组织炎症进一步发展可引起化脓

4牙痛怎么预防

  1.减少或消除病原刺激物:减少或消除菌斑改变口腔环境创造清洁条件是防龋的重要环节最实际有效的办法是刷牙和漱口应该加强宣传教育从小养成口腔卫生习惯学会合理刷牙方法刷牙可以清除口腔中的大部细菌减少菌斑形成尽可能做到早晚各刷一次饭后漱口唾前刷牙更重要因为夜间间隔时间长细菌容易大量繁殖要顺刷即“上虐待由上往下刷下牙由下往上刷”“里里外外都刷到”还要注意刷后牙的咬面这样就可把牙缝和各个牙面上的食物残渣刷洗干净刷牙后要漱口不要横刷横刷容易损伤牙龈也刷不净牙缝里的残渣

  2.多吃粗糙硬质和含纤维质的食物对牙面有磨擦洁净的作用减少食物残屑堆积硬质食物需要充分咀嚼既增强牙周组织又能磨擦牙齿咬面可能使窝沟变浅有利减少窝沟龋

  3. 减少或控制饮食中的糖:我国是以谷类为主食的国家控制饮食中的碳水化物防龋是有困难的但近年来糖制食品和各种饮料显著增多应注意宣传从小养成习惯睡前不吃糖得从幼儿就养成多吃蔬菜水果和含钙磷维生素等多的食物要尽可能吃些粗粮要重视母乳喂养婴儿近来国际上提倡控制饮食中的碳水化物使用代糖来降低龋齿这在我国当前是不实际的也是不经济的最近据报导美国常用的某种代糖含有毒性已经引起国际上的注意。

5牙痛种类有哪些

  1.蛀牙引起的牙疼:俗称是牙髓炎或根尖周炎.这种牙痛的表现:牙齿已经有蛀牙形成,特别是对糖、奶类食品以及冷、热等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因此发作起来的时候,是一种钻骨般的痛,并且通常不会伴随有牙龈的反应。这种牙痛一般是晚上比白天痛,躺着比坐着痛.

  2. 牙周炎引起的牙痛:牙周炎的患者不一定会有牙痛的,而是当牙龈出现萎缩后引起的, 因此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牙齿疼痛的范围也不尽相同,有的人仅是一颗牙或相邻的两三颗牙痛。有的人则是上下牙床,大范围内的牙齿都会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牙周炎的疼痛不是牙齿本身的原因造成的,而是由于口腔内的一种厌氧菌引发内牙龈——也就是牙周组织充血发炎,刺激到牙神经而引起的疼痛(特别是酸痛),在咬食的过程会直接加剧疼痛.另外,这种牙痛不会出现牙龈红肿的现象.

  3.红肿型牙痛:主要表现般发作在上下后槽牙的牙龈,发病急,也可称为急性牙龈炎,俗称“风火牙痛”。牙龈严重肿起,痛点主要是牙龈,稍加触动就非常痛,别说咬嚼食物,连张口都会感觉痛,比真正意义上的牙痛还难受。严重者会有咽喉肿痛,淋巴腺肿大,发烧,大便不畅或便秘等症状。舌苔厚,干或黄,舌质颜色鲜红。从这些系列症状可以看出是因为身体的病变(俗称“上火”)所引发的牙龈急性发炎,其病变的原因不是牙龈和牙齿口腔本身引起的,所以这种牙痛也称为牙痛并发症。

  并发性牙痛主要是一些周身疾病造成的,当然也有一些是心理因素造成的,需要特别注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