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儿科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和早产儿成活率大幅度提高。加之医学助孕科技的发展,使早产儿的发生率也有上升趋势。在临床危重新生儿抢救和早产儿救助上,用氧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手段。氧气在抢救新生儿生命的同时,也给他们的生活埋下隐患:氧气可以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请看下面介绍。
目录 1.怎么应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2.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吃什么好 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真的会失明吗 4.怎样用眼睛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5.过度吸氧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罪魁祸首
1怎么应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对早产儿而言,错过了最关键的诊治时机即错过了一个光明的世界。
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呆了七个月就出生了,出生时体重只有1000多克。医生让妈妈带宝宝找眼科医生看看。几个月后,当妈妈想起来后带宝宝去检查眼睛时,宝宝的眼睛已经失明了。
对于低体重早产儿,一定要提醒孩子的家长去看眼科医生,否则他们就可能患一种叫做“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疾病,这种病轻则可致青光眼、近视、弱视,重则致盲。
眼科医生、儿科医生、家长要密切配合,及早防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病因:用氧是明确因素之一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儿科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和早产儿成活率大幅度提高。加之医学助孕科技的发展,使早产儿的发生率也有上升趋势。在临床危重新生儿抢救和早产儿救助上,用氧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手段。氧气在抢救新生儿生命的同时,也给他们的生活埋下隐患:氧气可以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国外资料表明,自20世纪40年代氧气被引入抢救系统后,虽提高了早产儿的生存率,却使大量的孩子因晶状体后纤维增生失明,即视网膜病变。20世纪50年代,视网膜病变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早产儿致盲的重要疾病。20世纪60年代,氧的使用被强行削减,早产儿因呼吸窘迫而导致的脑瘫上升。20世纪70年代,氧又重新被使用。
诊治:把握时机是关键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病程分为五期,第一、二期病变有一部分可不治自愈。在此期间观察即可。第四、五期是视网膜脱离期,病变程度已很严重,四期手术治疗,视力预后差,到第五期,目前国外报道的最好手术效果仅可使视力恢复到0.01,仅有光感,大部分孩子都会终生告别五彩世界。因此,病程一至三期是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最佳治疗时间段,第三期是治疗的关键期,决定病儿是否手术。特别要提醒人们注意的是,从可治疗的三期到不可治疗的四期,病情变化非常快,只有短短的几周时间,而且从眼外观上看没有任何改变。这就要求儿科和眼科医生包括家长对疾病的变化有正确的了解。因为,错过了最关键的时间,孩子即错过了一个光明的世界。
2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吃什么好
一、喂养
1、主张早喂养:体重过低或一般情况较差者,如曾发生紫绀、呼吸困难或手术产者,可适当推迟喂养,静脉补液。
作用:使其生理体重下降时间缩短,或程度减轻,低血糖率发生减少,血胆红素浓度相对减少。
一般生后6~12小时开始喂糖水,24小时开始喂乳。
2、哺喂方法:
对出生体重较重的、吮吸反射良好的,可直接哺乳,反之用滴管或胃管喂养。
3、最大摄入量:
出生10天内:每日哺乳量(ml)=(婴儿出生实足天数+10)×体重(克/100)
出生10天后:每日哺乳量(ml)=1/5-1/4体重(克)
早产儿不能吃完,可将剩余部分由静脉补充。
4、喂奶间隔时间:
体重1000克以下者:每小时喂一次。
体重1001~1500克者:每1.5小时喂一次。
体重1501~2000克:每2小时喂一次。
体重2001~2500克,每3小时一次。
二、营养需要量
1、热量:每日每公斤体重需热卡110~150千卡。供给以稍低开始为宜,视情况逐步加多。
2、氨基酸:早产儿缺乏有关的转化酶,不能将蛋氨酸转化成胱氨酸,苯丙氨酸转化成酪氨酸,因此胱氨酸、酪氨酸成为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3、蛋白质:早产儿摄入的蛋白质高于正常儿。
4、维生素:
早产儿缺维生素e,易出现溶血性贫血。
早产儿对脂肪的吸收率不如成熟儿,并可能缺乏脂溶性维生素及其它营养素。
5、无机盐:比成熟儿需要的多。
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真的会失明吗
所谓早产儿含有产期提前、婴儿未熟两个意义。与足月份宝宝相比,早产儿面临着更多的艰险,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已成为威胁早产儿视力,甚至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及时发现治疗,爸妈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专家是这么说的。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高
视网膜病变绝大多数见于胎龄少于32周、体重不足1600g的早产儿,也偶见于超过体重的足月产儿。病变活动期的发病率为早产儿的10%~20%,最后纤维膜有残留者则为早产儿的3%左右。性别无明显差异,双眼受害,但轻重可以不等。
及早治疗效果好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果在宝宝出生4周至6周时发现,是治疗此病的最佳时机,治疗后,宝宝的眼睛与常人无异。
出生体重小于2千克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起,就应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检查。而对患有严重疾病的早产儿,筛查范围可适当扩大。
随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治疗技术的进步,只要能够得到早期治疗,患儿预后较好。眼底检查是早期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手段。
4怎样用眼睛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近年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概率越来越大,我们可以先用肉眼观察早产儿有没有健全的眼球,眼球的大小是不是正常的,颜色是不是正常的。眼睑是不是可以睁开闭合。瞳孔是不是正常的。
利用手电筒,用手电筒的光线试探宝宝的眼睛是不是正常的,如果手电筒的光线,宝宝是有反应的,而且瞳孔缩小的,证明宝宝的眼睛是没有问题的。当然手电筒的光线也不能特别刺眼,一定是柔光。
手电筒的光线,宝宝的视线要是可以追寻光线转动,那就说明宝宝的视力是正常的。新生儿不流泪,泪腺没有发育好,要注意宝宝的眼睛是否有瞳孔黑色白色搭配正常,是否害怕光线,但是光线不可以太强烈。
5过度吸氧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罪魁祸首
广州市冯女士早产,孩子生下来只有1500多克,呼吸急促,嘴唇发紫。医生立即在鼻孔里插上管子吸氧。3个月后,“看上去没有什么异样”的孩子因感冒发烧上医院检查时,却意外发现孩子是个“瞎子”。眼科专家分析,这是氧气治疗后副作用所致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鉴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U)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的趋势,新年前夕,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眼科专家云集长沙会诊。专家们一致认为,过度吸氧是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罪魁祸首;一旦错过治疗良机(时间窗),孩子一生将失去光明。
ROU发病率:与日俱增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发生的一种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病变,在发达国家是儿童失明的首因。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黎晓新教授提供的一份报告表明,近10余年来,随着我国围产医学的快速发展,各种生命支持系统的改进,使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存活率不断提高,伴随而来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也与日俱增,由此而导致儿童盲者越来越多。
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ROU在欧美国家早产儿当中的发病率为10%—34%,台湾地区报道为19%。我国目前尚缺乏以人群为基础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的统计资料。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北京妇产医院曾联合作过调查统计,发病的数字与欧美和台湾等地发病率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