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又名白念菌病,由真菌感染,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这种真菌有时也可在口腔中发现,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那么鹅口疮应该如何护理?鹅口疮是怎么引起的?下面为大家带来介绍。
目录 1.鹅口疮是怎么引起的 2.鹅口疮会自己好吗 3.鹅口疮病人的饮食宜忌 4.鹅口疮的中医辨证治疗 5.鹅口疮应该如何护理
1鹅口疮是怎么引起的
鹅口疮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这种疾病因为常常在口腔里发生白色的假膜,有时这种假膜白得象一片雪一样,所以称为雪口,雪口病是由白色念珠球菌所引起的,白色念珠菌就是许多微生物中的一种,通常多发生在口腔不清洁,营养不良的婴儿中,在体弱的成年人中亦可发生,白色念珠球菌在健康儿童的口腔里也常可发现,但并不致病。
以下情况均可引起感染:
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都可以是感染的来源;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此时牙床可能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4.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
5.长期服用抗菌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并大量繁殖,引起鹅口疮。
2鹅口疮会自己好吗
1鹅口疮这种疾病是有可能会自己好的,但是不排除万一定情况,如果不给孩子治疗,导致孩子的鹅口疮疾病加重的话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鹅口疮疾病的不治疗还有可能会引起孩子出现脱水的现象。
2所以,当孩子患了鹅口疮这种疾病之后就一定要及时的采用方法来给孩子进行治疗,而针对孩子的鹅口疮疾病做治疗的时候可以采用冰硼散这种药物来进行缓解,同时还需要注意孩子口腔的卫生。
3任何疾病不要得过且过,不严重还不说,如果因为自己没有及时的治疗,而耽误了对病情的治疗,导致疾病恶化或者是加重的话那么后果就比较严重了,本来这种疾病是很好治疗的,导致疾病严重之后就很难治疗。
注意事项:当给孩子治疗鹅口疮疾病的时候只是使用冰硼散就足够了,但是一定要坚持给孩子用药治疗,一直到孩子的疾病完全治疗好了之后再考虑给孩子停药,不然是会引起复发的现象。
3鹅口疮病人的饮食宜忌
引起鹅口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胎中伏热,热毒上熏心肺所致。后天失调,导致心脾之积热循经上熏于口腔而所致。因此患鹅口疮的小儿,其乳母要注意:忌食辛辣香燥动火食物,如烟酒、大蒜、胡椒、辣椒、油煎熏烤等食物,以防热毒经母乳进入婴儿体内,蕴于心脾二经,积热上熏致病情加剧。另外,过量用抗生素也会引起鹅口疮,故乳母在哺乳期要过量用抗生素,必须使用大量抗生素时,婴儿可代用人工喂养为好,以防婴儿发生鹅口疮。
如见小儿发热、痴呆、吵闹等症状,应忌食牛奶,少哺人乳,更应忌食海鲜、鸡鸭、牛羊肉及其汤类。乳母在哺乳期,更应注意忌上述食物。如不注意忌口,则易生湿热,湿热交阻,使病情加重或经常复发,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凡患鹅口疮的婴儿的乳母一是注意自己的忌口,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二是注意小儿的饮食忌口,如暂时人工喂养。
鹅口疮病人更应多给予米汤、葡萄糖、多种维生素、果汁、蔬菜汤等。切忌给以过多的奶糖、巧克力和粗糙的食物,以免加重湿热和损伤黏膜,使病症加重或并发感染。
4鹅口疮的中医辨证治疗
鹅口疮又名白念菌病,由真菌感染,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这种真菌有时也可在口腔中发现,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中医分型按摩疗法帮助治疗鹅口疮。
1、心脾郁热型:口腔粘膜布满白屑,白屑周围红晕较甚,伴心烦口渴、面赤、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尖红、苔黄。常用手法加①清脾经200次,清心经加至500次。②推下七节骨300次。③按揉心俞、脾俞各约1分钟。
2、脾虚湿盛型:口腔粘膜布满白屑,周围红晕色淡,伴面色白、身体瘦弱、四肢欠温、口唇色淡、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腻。常用手法①摩中脘5分钟。②补脾经300次,揉板门加至100次。③按揉脾俞、胃俞穴各1分钟。④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
5鹅口疮应该如何护理
当发现宝宝的口腔里长出白色絮状物时,有的人喜欢用手或布擦洗口腔,这样做是徒劳的,白斑过几天又会重新长出来。即使表面上擦掉了仍然有许多霉菌存在,到了一定时候又繁殖起来。
涂药时不要吃奶或喝水,最好在吃奶以后涂药,以免冲掉口腔中的药物。
注意病儿口腔的清洁,指导喂服,加强个人卫生。喂乳前后用温水将乳头冲洗干净,喂乳后再给婴儿喂服少量温开水。
观察病儿口腔粘膜及舌面白屑的增减及吮乳情况。若见病儿烦躁、口臭、流涎、便秘,吮浮时啼哭,吞咽、呼吸困难时,应及时送往医院处理。发热者,定时测量体温,给予物理降温,喂服淡盐水或温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