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安全感来自母亲 价值感来自父亲

  安全感,在心理学中是指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主要表现为对自己存在世界的信任感。安全感是一种信念,它会变化,而孩子最初的安全感大部分来源于母亲。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吧,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目录 1.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感 2.孩子的安全感来自母亲价值感来自父亲 3.保护孩子内心的安全感 4.最让孩子没安全感的话 5.父母应强化孩子自我价值感

1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感

  远离分离焦虑带来的伤害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早期的分离焦虑如果比较严重的话,一方面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另一方面使其产生重大丧失感和被抛弃感,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毁灭性的打击。还有一种说法,孩子在2岁之前,持续跟妈妈分开9天以上,所产生的分离焦虑将终身不可逆转。我发现,身边很多2岁以下的宝宝在看护人更换时会生病,严重的要去医院打点滴,轻的表现为上火,我想这都是分离焦虑的躯体化反应,在孩子还不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时,他们会用这种方式唤起看护人的注意,让他们快快回到自己的身边。

  自己的孩子自己带,不仅是因为隔代教育的不足,而是为人父母者必须要给孩子的保证。在一个家庭角色健全和正常的环境成长是每一个孩子应该享受的权利,能够跟爸妈一起生活,远比我们认为的其他物质方面的东西对孩子更重要,这也是建立孩子安全感的基础。很多从小把孩子扔给老人,等孩子大了却责怪孩子如何如何不听话的家长,其实是不值得同情的,该被同情的反而是孩子。有一次跟煊爸一些旧友们一起吃饭,其中一家有一个刚上小学的小女孩,十分乖巧可爱,她的父母也对孩子倾注了很大的心血,但是孩子看上去有点小心翼翼,有着跟她年龄不太相称的老成。吃饭期间,我带着煊煊四处逛逛,小女孩也跟着一起来了,可爱的孩子突然问我:“阿姨,你知道我在这个世界上最爱谁吗?”我认真地想了想,说:“是妈妈,对不对?”孩子也同样认真地回答我:“不是,是我的姥姥。”我有点好奇了,问道:“能告诉我为什么吗?”“因为我是姥姥带大的,我2岁才来北京。我现在非常想念姥姥,我想回去跟她一起住。”说这些时,小女孩低下了头,也许是不想让我看到她眼里的泪花。我摸摸她的头说:“没关系,等你有时间了,可以让爸爸妈妈带你去看姥姥,而且姥姥也会来北京看你呀,对不对?你的爸爸妈妈那么爱你,他们也在努力成为你最爱的人,你说呢?”小女孩释然地点点头,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虽然每天生活在对另一个人、另一个家的想念中,她还是在努力地让自己融入这个对她来说有点陌生的家,努力在重新接纳自己的亲生父母,她的平和和乖巧,跟她父母的正确对待是分不开的。

  现在的家长大多了解这点,甚至有不少像我一样,为了孩子放弃工作的家长,但是在跟孩子朝夕相处的细节上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比如简单的出门。煊爸每天都会在出门前预留出时间跟小宝沟通,内容无非:爸爸要去上班,晚上回来陪宝宝玩,你在家可以跟妈妈一起,想爸爸了可以打电话,然后亲亲他,跟他再见,让他等着爸爸回来。等煊爸回到家,一定是第一时间跟他打招呼,抱抱他,然后洗了手跟他玩。煊宝到目前为止,只有几次眼神中流露出不舍的神情,一直拉着爸爸的手,但是从来没有哭闹过,现在已经能每天很愉快地跟爸爸说“再见”,然后再帮我关好门。同样的,我出门也要走这一套程序,一直到现在我们都保留这个习惯,一次也没有落过。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有时就是这些日常的小动作在发挥作用,关键就在于坚持。很多家长却是背道而驰,为了怕自己离开时孩子哭闹,就偷偷摸摸地消失,殊不知,孩子是最敏感的,平时比较依赖的看护人的离开,会让他感觉不安,而在他不知道看护人为什么消失、会消失多久的情况下,这种不安会加剧,时间长了会变成焦虑。从我们的经验看,从一开始出门就跟孩子讲清楚,并不会引起孩子大的哭闹,反而会让孩子对看护人的偶尔离开感觉释然。煊煊1岁半以后,我们有几次把煊煊送到朋友家托付给朋友看(有的是第一次去,有的是偶尔去过几次),然后出门几个小时或者大半天,煊煊从没有感觉不安,跟在家里一样玩得很高兴,这一点朋友们都很羡慕,说是他们的孩子不可能这样,其实对安全感好的孩子来说,做到这一点就跟吃饭喝水一样自然。

  给孩子无条件的接纳和爱

  2岁前是宝宝建立和妈妈的依恋关系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父母,要无条件地接纳自己的孩子,这种接纳跟他是否可爱、是否“听话”没有任何关系。这种依恋关系建立之后﹐宝宝会从中得到探索外在世界的勇气和自信,同时这种契约式的关系会被孩子内化而影响他日后的友谊及爱情关系的模式。

  无条件地爱孩子,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孩子高兴时大人都蜂拥而上地来逗弄,而孩子哭闹时一个比一个躲得远,留下来哄的那个也是一脸的不情愿,而且很容易就烦躁、行动粗鲁。还有一些家长动不动就对自己的孩子说“你再闹妈妈就不要你了”,“你不如弟弟乖,爸爸要弟弟不要你了”,“你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这些话都给孩子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你爱别人胜过爱我,你爱听话的我而不是全部的我,你对我的爱是有条件的。其实很多家长意识不到,害怕被关系抛弃的恐惧感到底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创伤。他们小小的脑袋瓜,还分不清这些话的真假,但是这些话会深深地破坏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确实,要给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爱的表达很容易,但对于哭闹中的孩子,尤其是哭闹持续时间长的孩子,继续表达爱和包容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大人也有自己的烦躁情绪需要宣泄。但是记住,对着哭闹的孩子宣泄绝对不是明智之举,因为在孩子处于坏情绪时,你所表达的爱和接纳,会让孩子更容易对你产生信任。所以也有育儿专家说,宝宝有时看似毫无根据的哭闹,其实只是在求证父母的爱,无条件的爱。我相信每个父母都经历过哄孩子睡觉的艰难,2岁前的孩子在入睡前好像特别容易烦躁不安,而煊宝的入睡在一岁半之前也是我的恶梦。从他哈欠连连到真正入睡要花掉很长时间,最长是2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他会想尽各种办法折腾,揪袜子踢被子,往床下扔东西,往枕头上吐口水。。。有时还会一骨碌爬起来在床上来回走。抱着他躺下,他就会一直哼哼唧唧,哪怕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也不肯轻易入睡。因为他在闹觉的时候容易情绪低落、烦躁爱哭,所以也没有办法好好玩儿,只能躺在床上慢慢哄。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要强忍着瞌睡,一遍遍地讲他爱听的故事(通常都是一个故事讲N遍)、唱他爱听的儿歌,有时小人儿会要求”挠挠后背”、“捏背(脊)”,那时不管自己多困,都要坐起来好好地伺候着,直到小宝心满意足地睡着。有一段时间很为此苦闷,简直都要有“小宝入睡焦虑”了,我的办法是,在煊爸回到家时,详细地描述小家伙今天入睡的艰难,突出自己的不易,煊爸就趁机把我的劳苦功高大大夸赞一番,每次给他父母打电话时也会特意提起此事,于是那段时间所有人都知道我在哄煊煊睡觉时多不容易,我的不良情绪就得到了很好的宣泄。当然还有别的方式,比如上网、看电视,偶尔逛街,都是排遣自己坏情绪的好办法。

  要让孩子一点一滴地感觉你的无条件的接纳和爱,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做到:尽可能多地陪在宝宝身边,给予宝宝足够的关注,哪怕只是默默地坐在他的身旁看他玩儿;多观察宝宝,多思考动机,学会解读宝宝给出的信息并尽量满足宝宝的需求;给宝宝多一点的亲昵,如爱抚、亲吻,虽然有的宝宝对妈妈的亲昵举动会显得有些抗拒,但请相信他的内心是无比高兴的(不管孩子多大,都记得常常亲亲他、抱抱他);多和宝宝交流,就像他能听懂你说的任何话一样,每天都跟宝宝说“妈妈爱你”;从孩子生下来,就养成每天夸奖孩子的好习惯。煊宝从5个月开始自己捧着带吸管的奶瓶喝水,但是白天喝奶我一定都是抱着手里喂,并且会一直微笑看着他,偶尔他也会很神情地回望我一下,多数时候是对着空气冥想,只是在他喝完奶离开我的怀抱之前,都会很甜蜜地喊一声“妈妈”,那时的我和他一样,都能感到极大的满足。

  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需求

  这一点是对小宝宝而言的。在孩子1岁之前,生活和行动上主要依靠看护人,而尚不会说话的他表达需求的主要方式还是哭,第一时间满足他的需求,既是帮助他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也是让孩子在爱的呵护下形成良好的性情。

  在很多家长的传统观念里,孩子一哭就马上抱起是不可取的,觉得这样会惯坏他,而应该多让他哭会儿再去哄。尤其是很多女宝宝的家长,更是觉得得时不时地让孩子受点挫折才好,免得以后太娇气,事实证明这样适得其反。有研究表明,宝宝持续哭泣1分钟后,原始需求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愤怒,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哭久了就更难哄住的原因。时间一长,宝宝就容易变得哭点极低,动不动就委屈万分,哭闹不已。我们一位朋友的孩子就是这样的,生之前家里人一直觉得是男孩,也只想好了男孩的名字,出生后发现是女孩,就笑言:“那就当男孩子来养吧!”。在孩子几个月大的时候,经常是孩子在那个房间哭,大人在这个房间听着,心想得让孩子学会等待,受点挫折,以后就不会动不动就哭了。谁知孩子现在2岁多了,连出门不让穿某件衣服(衣服太薄了),都会委屈得眼泪啪嗒啪嗒掉出来。以我的观察,孩子绝对不是装的,就是心里有这么委屈,后来问起来,知道了之前的养育方式,才明白怎么回事。而且孩子的安全感也不好,我想也跟这个有很大关系。现在大人在尽力弥补过失,但是常常跟我坦言很累,要比一般的家长付出成倍的耐心跟精力。

  宝宝的哭有千姿百态,各种哭表达的需求也不一样,在煊煊1岁前,我基本上都能通过他哭的样子知道他的用意,这是通过每天的相处和细心的观察得来的。但是不管他是因为什么原因哭,我都会第一时间抱着他,满足他的需求,有时他只是想在你怀里哭一会儿,发泄一下坏情绪,那时不管多久,我都会抱着他,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在他哭的间隙告诉他:“宝宝委屈了,虽然妈妈不知道原因,但是妈妈会一直在你身边,妈妈永远爱煊煊。”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需求只适用于还不会表达自己的孩子。在孩子1岁半左右,学会了通过简单的字句,或者到位的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而且能听懂大人的意思时,就要开始试着延迟满足。比如,在煊煊1岁之前,在睡觉前等待我冲奶的这段时间里,他会很不耐烦地哼哼唧唧,有时还会哭一阵,那时我会跟他说“妈妈正在冲,很快就来了”,并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他面前,等到他1岁半左右能听懂很多话时,我会告诉他,宝宝要等一等,因为热水还没烧好,慢慢的他就从哼哼唧唧变成安静的等着,到现在就一点也不会为此着急了。最晚到孩子2岁时,一定要开始延迟满足的训练,逐渐培养他的耐受力,婴孩期经受过这样训练的孩子,长大后面对挫折更有韧性,不容易走极端。

  纵容孩子的“破坏”行为

  这里说的破坏行为只是在大人看来,包括孩子痴迷的各种“捣乱”行为,比如用小手把妈妈给他的香蕉揉捏成泥糊在地上,把阿姨刚叠得整整齐齐的衣服一件件扔到地上,拿爸爸喝水的杯子舀马桶里的水,在外面捡各种小石头并如获至宝装进袋子里要带回家。对这样的行为,我把它统称为孩子的探索行为,只要确认对孩子的身体安全没有危害,一概开绿灯。其实煊爸一开始这样跟我说时,我并不能理解,但是好在我都遵照执行了,现在看来,我的顺从在这一点上大大地帮助了我。他告诉我,在1岁半之前,孩子的世界是一元的,他的全能感在这个时期也是最强的,“我即世界,世界即我”,是不是有点上帝的感觉,在小小的他看来,他比上帝还厉害呢!

  煊煊5个多月大时,能扶着小床站起来,那时他最爱把搭在护栏上的衣服往地上扔,他一遍遍扔,煊爸一遍遍捡,有时可以持续半个多小时。刚开始我很不解煊爸为什么一定要把衣服捡起来让他继续扔,看似在纵容他的恶作剧。煊爸告诉我,他通过扔东西认识到这个东西是可以通过自己的作用力发生位移的,不停地扔对他来说是确认这一能力的方式,而爸爸不停地捡回来给他,是使他认识到自己这一行为得到认可,同时保护他的这种探索的兴趣。

  大多数看护人在限制孩子某些行为时都会使用恐吓的手段,这是很不利于孩子建立安全感的。比如很多老人在户外时,看见宝宝要去捡石头,就会跟他说:脏脏,拿了肚子疼;看见宝宝要去碰狗,就说:不许碰,会把手手咬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些在婴幼期形成的对某种东西或现象的恐惧,往往会跟随自己一生。3岁之前的宝宝,世界对他们而言新奇又陌生,一切成年人熟视无睹的现象在他们眼里都是奇迹,在这一阶段,大人给孩子投射的信息就尤为重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就是在告诉孩子,周围的一切都是安全的,对你是接纳的,你可以放心去认识他们;而用恐吓限制孩子的行为,只会让孩子觉得周围的环境处处凶险,这样的孩子安全感低下,特别粘看护人,精力都被耗在跟自己的恐惧做斗争上了,而没有办法进行各项开发身体智能的探索。

  煊宝有一次在阳台玩拖地的拖把,那种拖把带几个大爪子,把抹布放好后,按下爪子固定就可以拖地了,煊宝触动了其中一个爪子,把小手夹了一下,很疼,宝宝一下子就哭了,阿姨见状,觉得这正是吓唬住煊宝以后不敢碰拖把的绝好时机,就告诉他说:看,这个东西咬疼了煊煊吧,以后不碰了啊!煊宝真的后面几天内远远地见到那个拖把就会发出哭腔,而且因为有拖把在,自己的小天堂--阳台他都不去了。我想事情严重了,需要及时帮煊宝打消对拖把的恐惧才好。有一次我装作要用拖把,在煊宝面前演示怎样按下爪子才不会被夹住手,来来回回做了几次,之后打开爪子就走开了。一会,煊宝试探性地走了过去,他伸出小手(身子还离得很远),按下其中一个爪子,爪子“啪”关上了,小手没被夹,嘿嘿,他把身子移近了一些,又一个个地按下其他的爪子,从这以后,对拖把的恐惧就被他抛到脑后去了。

2孩子的安全感来自母亲价值感来自父亲

  一位母亲这样描述丈夫与儿子的关系:有时,我觉得丈夫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像一个谜,他们总是扭在一起打打闹闹、你追我赶、互相挠痒痒。他们之间打闹的性质与我和儿子之间完全不同。我觉得他们之间有一种 特殊的语言。 例如,当丈夫与儿子打闹之后,他们会一同躺在床上,摸摸对方的肚子,然后安静地休息一会儿。但一旦他们其中一个人有了小动作,另外一个人就会马上进入警觉状态,就好像他们心有灵犀一般。 「母爱给男孩满足感,父爱给男孩方向感」

  父亲和儿子之间确实有一种属于父与子之间的语言。他们在一起可以不分长幼地打闹、可以不断触碰对方的身体……行为学家表示,父与子在打闹中所进行的身体之间的接触是父子之间所进行的一种 深层次的沟通。正是由于这种深层次沟通的存在,男孩知道,他将要成长为像父亲那样的男人。在父亲身上,他们能看到自己的未来,他们会自觉地以父亲为榜样。 每个男孩的成长都需要家长的爱,但父爱与母爱完全不同。母爱细腻、温柔,在母爱中,男孩能得到满足感;而父爱博大、粗犷,在父爱中,男孩能找到方向感。 如果一个小男孩长时间接触不到父亲,或者感受不到父爱,他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进而会迷失方向。例如,长期接触不到父亲的男孩会产生女性化倾向。另外,在长期感受不到父爱的情况下,很多小男孩为了使自己有机会与父亲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常常会用一些坏行为,如撒谎、偷盗、打架等,来吸引父亲的眼球。当然,还有很多小男孩不惜伤害自己,以赢得父亲的关注。 男孩是需要父亲的,他们需要从父亲身上看到自己的定位,他们需要模仿父亲的行为来使自己成长为男子汉。

  所以,为了男孩的健康成长,父亲千万不要以“工作忙”为理由而忽视了儿子。 父亲的行为、语言以及思想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男孩,但并不是所有的父亲都能成功地承担“ 儿子榜样”这一角色。很多父亲就常常在无意识中把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传达给了儿子。 一位幼儿园老师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当我把孩子们的餐具都洗好时,一个小男孩正好在我身边。我请他帮我整理餐具,没想到却遭到了这个小家伙的严词拒绝。他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不,我不能帮你做这些事情,因为这些事情是女人做的,我爸爸从来都不做这些事情。”看,这就是父亲的作用。一个刚刚有了性别意识的小男孩,就已经在主动模仿父亲的行为,他不自觉地把父亲当成了自己的榜样。 生活中,如果父亲很少帮妻子做家务,那么当母亲要求男孩帮自己做一些家务时,男孩就会理所应当地拒绝。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产生了这样的思想:做家务都是女人的事情,男人有权不去帮忙。

  「不同年龄段男孩的父亲,应树立不同榜样形象」作为男孩的父亲如果你对做男孩的榜样还没有足够的信心不妨借鉴以下几种观点和方法1、面对幼儿期的男孩,帮他们完成对母亲的依恋曾有心理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母亲的爱让我们迷恋,但母亲过度的爱却会使一个男孩长不大,使他永远停留在小男孩的状态。的确,有很多这样的小男孩,他们不喜欢与别人接触,整天寸步不离母亲,甚至到了上学的年龄,还整天跟在妈妈后面,不肯去幼儿园或学校。

  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这样的男孩长大后很难融入集体。而且,不管是与人相处还是做其他事情,常常会被强大的自卑心理包围。

  事实上,这些男孩长大之后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现象,往往是由于没有很好地完成幼儿期的心理发展任务造成的。 幼儿期,男孩需要完成的心理任务很多,最主要的一点是完成对母亲的亲密分离。即让他们从对妈妈一个人的依恋中走出来,开始接纳爸爸和其他人。这一时期,爸爸的任务是巨大的,需要爸爸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男孩,鼓励他与自己沟通。 对于幼儿期的孩子来讲,父亲的关爱意味着一种特殊的意义。 一位成年男性曾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我的父亲将近70岁了,一次,我们一起翻那些老照片。忽然,翻到了我3岁时的那张照片,父亲抱着我把我举过了头顶,我脸上的笑容很灿烂,也很自豪。

  我把这张照片放入我的钱夹内。之后,父亲第一次跟我谈起了他与他的父亲之间的关系:“我的父亲从来没有抱过我,我甚至都没有在他的腿上坐过……”说到这里,父亲已经是泪流满面了。 我能深深地感受到,即使现在父亲即将70岁了,但他仍对小时候父亲没有抱过他而感到遗憾。 那么,父亲应该如何向儿子表达关爱之情呢?还是让我们来听听这些小男孩自己的心声吧: “我喜欢爸爸带我出门,这样我会因为爸爸在身边而感到很自豪!” “我喜欢坐在爸爸的腿上,让他不停地颤我,有他那大大的手掌扶着我,我一点也不害怕。” “我喜欢爸爸把我举过头顶,这样我能感觉到爸爸的力量,我觉得他就是一个力大无比的神仙。”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要想让儿子成功地摆脱对母亲的依恋也不难,当然,这主要需要爸爸的配合。其实,爸爸需要做的也很简单:在显示自己男性力量的同时,对儿子多些 关注和细心的爱护就可以了。

  2、面对儿童期的男孩,明确规则,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一位幽默的父亲曾这样说:“要想与儿子很好地相处,一定要学会摔跤!” 这位父亲所要表达的意思是,男孩喜欢父亲与自己打成一片。其实,这也正是很多心理学家都在研究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父亲和儿子在一起总喜欢打打闹闹,甚至是打成一团呢? 心理学家表示,男孩在与父亲的打闹中所学到的东西,对他们以后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在与爸爸的打闹中,爸爸能让他们明白,任何事情都是有 规则的。

  一位父亲说:儿子4岁时,我喜欢给他挠痒痒,他也喜欢我这样做,每当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我们父子俩就会围着整个房间跑来跑去。但有一次,我看儿子躺在床上,便过去给他挠痒痒。那天儿子也许不高兴,他没有像平时那样“咯咯”笑,而是狠狠地踹了我一脚。 我被儿子的反应惊呆了,但我并没有冲他发脾气或指责他,而是平静地对他说:“你受了伤会痛,爸爸受了伤也会痛,如果爸爸受了伤,那以后就不能陪你玩了。所以,我们需要制定一些规则,例如,不允许使劲踢别人、打别人,或是抓别人!你能遵守这样的规则吗?” 儿子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因为我看到他在点头。 其实,父亲与男孩相处的过程,就是向他们传输各种基础规则的过程。受体内睾丸素的影响,任何一个男孩都可以被称为“破坏大王”、“带有攻击性的机器”。 如果家长对他们的这种破坏性和攻击性听之任之,任其发展,那男孩真的会变成人见人怕的破坏性“机器”;但如果家长对他们的这种破坏性和攻击性进行强行压制,那男孩天生的探索欲望和创造欲望就会逐渐泯灭。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他们规则是什么,让他们自己去把握 行为的“度”。在这一过程中,男孩学到的不仅仅是生活技巧,还有 自控力,他们开始学习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了。

  3、面对青春期的男孩,让他们感觉到道德约束的力量

  大家都说青春期的男孩容易变“坏”,有心理学家表示,青春期的男孩是否会变“坏”,与他们是否与父亲在一起有很大的关系。 一位心理学家曾在一所中学里进行了调查。他发现这些初中的男孩子都是以“群”而居的。一般情况下,爱学习的男孩们总会在一起玩儿,而那些爱打架、调皮的男孩总在一起。 心理学家想深入了解这个现象,便问那些爱学习的男孩: “你为什么不喜欢跟他们一起玩?” “因为我跟他们不是一路人。我们都是有父亲的人,他们要么没父亲,要么不跟父亲生活在一起,所以,他们总会干坏事。” 孩子们的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人类行为学研究表明,劳改所里80%的“少年犯”都属于这样一种情况:他们要么没有父亲,要么不与父亲生活在一起,要么就经常得不到父亲的关注。由此可见,对于青春期的男孩来讲,父亲就像一股道德的力量,他在时刻束缚着儿子的行为。 男孩进入了青春期,母亲的管教似乎已经对他们不起作用了。有时,为了让母亲看清这种局势,他们甚至常常向母亲的权力挑战。

  这时候,父亲最需要做的是与母亲站在一起,两个人用同样的态度教育儿子。在尊重女性方面,男孩需要父亲给他们做出榜样。 当然,要想让青春期的男孩认同家长的教育,父亲必须要和母亲达成统一战线。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父亲的态度一定要真诚。如果父亲并不想帮助妻子,而是逢场作戏式,那男孩就会越来越不尊重母亲,甚至还会越来越多地向母亲的权力发出挑战。 其实,当男孩进入了青春期,不是母亲的力量变弱了,而是男孩的“翅膀”变硬了。这时候,他们需要父亲给他们 约束的力量,并为他们指引方向,所以,在这一阶段,男孩是否会变“坏”,大部分原因取决于父亲。

3保护孩子内心的安全感

  一个5岁的男孩说:我妈妈大声说话我害怕。被父母揍了一顿的孩子,还会紧紧抱着父母不放。这是为什么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强烈地依恋父母或其它养育者,这种依恋是在婴儿与父母或养育者的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过程中形成的。儿童要求的不仅是父母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更要求父母为孩子的心理安全提供保障。当儿童探索外部世界时,依恋会使他有一种安全感。当儿童的依恋对象存在时,儿童通常可以不理会父母同陌生人玩。但当他感受到危险时,则会立刻向父母或其它依恋对象求助,父母应对儿童的哭、笑、发声等信号敏感,并作出恰当的、积极的反应;要指导儿童的时候用热情的语气和温和的要求;在适当的时候用肯定的语气支持儿童的行为,这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和长期的效应。

  仅仅满足儿童的物质需要是不够的。他们需要亲情,需要心理安全。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另一种情景。父母大发脾气,以惩罚恐吓儿童,大声斥责,把孩子推推拉拉,甚至施以体罚。有些父母认为,这样对儿童进行教育,是为了不把孩子惯坏。事实上,当父母这样做的时候,往往会引起孩子的恐惧和痛苦,并未达到应有的目的。此时,某些儿童所感觉的恐惧是失去父母之爱的恐惧。我们往往可以看到,被父母打了一顿的幼年儿童,还会抱着父母不放,此时他们可能纯粹是为了安全而寻求保护,而不是希望得到爱。

  儿童安全需要的另一种表现是,他们希望有一个可以预测的有序的世界。家庭内部发生争吵、打架、父母分居、离异或死亡,都可能使儿童感到特别恐惧。

  还有一种儿童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是,儿童被当作成人的替罪羊。老师和家长可能由于自己工作或个人情感受挫而积蓄了消极的情绪,他们可能无意识地将受挫感通过生理或心理的虐待施加给儿童。在生活中最常出现的情况是父母在评判儿童行为时,常常没有固定的标准,父母的心情就是标准。致使儿童往往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做,因为往往他们没什么错事却也让父母或老师不高兴,甚至招来惩罚。试想,儿童在这种不确定的环境中生活,他们会有安全感吗?失去了安全感又怎么能谈得上自尊、自信、发挥潜能和有成就呢?我们替孩子呼吁:别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安全需要。

4最让孩子没安全感的话

  一、“妈妈不要你了!”

  情景再现:宝宝在饭桌上不肯好好吃饭,妈妈教训了她两句,宝宝故意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妈妈拍了她两下,还大声喝斥宝宝:“你再哭,妈妈不要你了!”

  专家分析:两岁左右的幼儿,对别人情绪的理解很有限,他们往往通过别人的面部表情、外部行为去认知别人的情绪,而对成人一些复杂的内心体验难以理解,他们会把爸爸妈妈的离开,当成是真的离开。这个被很多家长惯用的假装遗弃孩子的招数,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伤害,大大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

  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对父母的强烈依恋关系会让他们的心理得到安全保障,他们在探索外部世界时,会有一种安全感做支持。如果假装遗弃孩子,那孩子会认为,最值得信赖的人都不要自己了,保护自己的人没有了,这对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很大的伤害。依恋关系遭到破坏的儿童,均会出现行为退缩、敏感、自卑、多疑、情绪不稳定、难以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等表现。

  二、“你是妈妈从垃圾桶里捡来的。”

  情景再现:欢欢问妈妈:“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呀?”欢欢妈手头上正忙,没空跟小欢欢慢慢解释,便说:“你是妈妈从垃圾桶里捡来的。”欢欢妈小时候,***妈也是这么跟她说的。欢欢听后黯然地坐在角落里一声不吭。

  专家分析:儿童到了一定年龄便会提出“我从哪里来的”之类的问题。长期以来,“你是捡来的”几乎成了家长们的“统一答案”。事实上这样回答容易伤害孩子的心灵,使得亲子关系产生隔阂,部分孩子因为得到了这样的答案而整天闷闷不乐。孩子的提问反映出其渐渐长大,自我意识强了,也开始对生命的来源产生好奇,父母应该用生动而科学的回答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三、“再不听话打你了!”

  情景再现:超市里,西西不停地要这要那,爸爸不许,西西一屁股坐在地上哭。爸爸觉得很没面子,便扬起手来吓唬西西:“再不听话打你了!”西西不但没止住哭,反而哭得更厉害。

  专家分析:有时候,孩子的表现确实令父母很生气,气愤至极的父母经常在动手前警告:再不听话我要打人了。这一类空洞的话,只会降低父母的威信,不会有任何实际效果。恐吓还不利于儿童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反而会造成胆小、怯懦、软弱的个性品质。孩子做出种种挑衅的行为激怒父母,如果真的挨了打,孩子会在内心里说:你虽然把我打疼了,但是你生气了,我感到满足。如果一时气愤难以忍耐,那么打骂将宣告你的失败。

  四、“我说不行就不行!”

  情景再现:小丁睡觉前还吵着要吃糖,磨了很久还不肯睡觉。妈妈只好搬出爸爸来说服小丁。爸爸严厉地说:“睡觉前不许吃糖,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专家分析:这是典型的暴君式教育方式,源于家长头脑中的“子从父”的传统观念。这不仅会影响亲子关系的建立,导致亲子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更会破坏孩子的公正心,妨碍孩子的民主意识、协商能力的发展,甚至还会滋生孩子的暴力取向。家长不能轻视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应该把他们当大人一样平等对待。

5父母应强化孩子自我价值感

  侵蚀女孩子自我价值感基础的因素包括:时兴和时狂、外在形象和流行时尚、学业或社交成功的压力、性行为等。在她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时,如果对她提出各种高要求,再加上生活中充满了种种不确定因素,这些压力会迫使她事事都与他人保持一致而缺乏自己的个性。她愈失去真实的自我,就愈是不得不依赖外在形象和同伴的认可,让自己感到舒服自在。

  家长:

  ●尽量不要让你的女儿过度沉迷于收藏和流行时尚,帮助她保持自我。

  ●无论对她有利还是不利,都不要谈论她的体重或体形,除非是为了消除她对自己的负面评价。

  ●总是用“重要的是人的内在品质”的说法,来抵消有关她长相或外表的评价。

  ●当她说“我要是不……(跟上流行趋势或其他),大家就不会喜欢我”,这表明她缺乏自信。如果你屈从于她,可能使得她更加希望和他人保持一致。教她一些理由,让她讲给她的朋友们听,使她可以更加自信地拒绝他们。

  教师:

  ●注意发现任何表明学生自我价值低下的迹象。当听见有人自我贬低时,用正面的评价和赞赏来鼓励她。

  ●当出现某种时狂行为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就此展开讨论;不断强调她们自己决定喜欢什么、需要什么的重要性。

  ●如果某个女孩子说自己一无是处、愚笨或一无所知,请挑战这种说法——不要断然予以否定,而可以通过你对她作业的评价。比如,你可以说:“我发现你的作业中净是不错的好点子。”也可以说:“如果你真的一无所知,我是不可能给你写的那篇文章评B的。”

目录 置顶
目录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