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消刺止痛膏功能主治骨刺、骨质增生。该方主要由川乌、草乌、细辛、杜仲、一枝蒿、乳香、没药、大黄、血竭、樟脑、冰片、老蒜、葱白等中药组成,那么下面为大家介绍下消刺止痛膏使用说明。
目录 1.消刺止痛膏使用说明 2.消刺止痛膏之中医揭秘骨质增生 3.消刺止痛膏的功效 4.消刺止痛膏的中药成份 5.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段氏消刺止痛膏
1消刺止痛膏使用说明
消刺止痛膏使用说明
膏药是祖国医学的一朵奇葩,古有“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等说法。由于膏药具有较高的稠度,故而其具备有效成分含量高、析出速度缓慢、作用长期持久、局部疗效切实等一系列优点。清代著名医学家徐灵胎说:“今所用之膏药,古人谓之薄贴……治里者,或驱风寒,或和气血,或消痰痞,或壮筋骨,其方甚灵,药亦随病加减,其膏宜重厚久贴。”
使用说明
1:贴前先将患处用温水擦净,或用生姜切片檫洗皮肤,或患部用酒精消毒,待皮肤干燥后再贴。皮肤有汗或有水汽时不能贴,因这样贴不紧。若气候寒冷粘贴不紧,可在膏药贴上后再热敷一下。
2:按时换膏药,防止膏中铅化物对皮肤的刺激。
3:贴膏药后过敏,局部发痒较甚或发生水泡、溃烂时当取下,用酒精消毒或搽龙胆紫药水,待不痒和伤口愈合后再贴。或采用贴前膏药上撒点薄荷冰等预防措施。重者禁用。
4:不可将膏药在煤炉上烘烤帖敷,因为煤炉燃烧时产生的致癌物质及有害气体会被膏药基质及水分所吸收,并经皮肤渗入人体,危害健康。
5:皮肤表面有外伤或有糜烂感染,局部有破损者,不宜将膏药直接贴在破损处,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
6:凡是含有麝香、乳没等活血化淤成分的膏药,孕妇均应慎用。尤其孕妇的腰、腹部(特别是下腹部气海、关元穴处)、肚脐以及下肢三阴交等穴位处,不能贴敷,以防发生流产等意外。
7:每贴可贴3天,每三天换贴一次。
8:膏药撕揭时注意动作轻柔,防止撕裂皮肤。对粘在皮肤上的部分药膏,可用纱布蘸汽油擦净,然后再用酒精消毒。
注意事项
少数人有皮肤过敏反应,停用即愈,无须另作处理。
使用部位处有皮肤破溃者禁用,孕妇禁用。
发痒就揭、发红就歇、花椒水洗、不痒再贴。
2消刺止痛膏之中医揭秘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属中医的“痹证”范畴,亦称“骨痹”,与外伤、劳损、瘀血阻络、感受风寒湿邪、痰湿内阻、肝肾亏虚等有关。
肝肾亏虚: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肝藏血,主筋。肾精充足,肝血盈满,则筋骨劲强,关节灵活。人到中老年,生理性机能减退,肝肾精血不足,致使筋骨失养,久而久之,容易发生骨质增生症。
感受外邪:脏腑虚弱,卫外不固,风寒,湿邪乘虚侵入,影响气血运行,经气不畅,络脉痹阻,也是形成骨质增生症的常见原因。
慢性劳损:长期从事低头,弯腰,久站等工作,致使气血、筋脉运行不利,瘀血阻滞,导致肌肉,筋脉骨骼营养障碍,局部受损,因而产生疼痛,关节屈伸不利,活动障碍等临床表现。
针对骨质增生的病机特点,中医治疗即当补肝益肾、驱除外邪。消刺止痛膏选用散寒祛湿、走串散结之类中药,以外治之法使其直达病灶,注重整体调理的同时,外加祛除风寒、湿邪并活血化瘀以使气血运行通畅,消肿止痛,激发机体调节功能,促进软骨关节代谢恢复平衡,从而消除病变。
3消刺止痛膏的功效
中医膏药敷贴疗法在我国历史悠久。随着历代医家相继应用并不断发展,其简单易行、快速止痛、安全可靠、减少痛苦、加速康复等优点已是愈发彰显。消刺止痛膏采用名贵药材尊古炮制,治疗骨质增生优势明显:
消刺止痛膏以传统黑膏药为载体,秉承中医外治理论,精选多种名贵中草药,直接外敷病灶,实现通血、调气、逐瘀、止痛、驱邪、扶正等诸多功效,实现全方位治疗效果,将骨质增生病根彻底拔除。
消刺止痛膏使用时将其贴敷于病患皮部,在局部形成难以蒸发扩散的密封状态,以开窍之药促使肌肤腠理通透,可在局部形成集中用药的优势,直达病灶,使药物的有效成份聚结于患部组织,并通过透皮吸收和经络剌激,疏通经络,打通血脉。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以达到消肿,止痛和修复病变组织的作用。
消刺止痛膏遵循中医外治法之理念合理组药,使用方法简单,治疗过程无需任何医疗设备,患者完全可以自行治疗,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体现中医药简效奇之特点。每帖膏药可用6天,使药物的持续渗透作用得到保障,药效持久。
4消刺止痛膏的中药成份
消刺止痛膏以细辛、杜仲等解表散寒、扶
1.少数人有皮肤过敏反应,停用即愈,无须另作处理。
2.使用部位处有皮肤破溃者禁用,孕妇禁用。
3.发痒就揭、发红就歇、花椒水洗、不痒再贴。
1.少数人有皮肤过敏反应,停用即愈,无须另作处理。
2.使用部位处有皮肤破溃者禁用,孕妇禁用。
3.发痒就揭、发红就歇、花椒水洗、不痒再贴。
正固本,通过补肝益肾以从根源上坚强筋骨,同时扶益机体正气,促进病体恢复,又以川乌、草乌、一枝蒿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乳香、没药配合大黄、血竭调气活血、伸筋逐瘀,冰片、樟脑具开窍醒神、止痛之功,而葱白、老蒜、生姜则“能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辟邪恶”(《本草纲目》),保障膏药药效的全面、快速发挥,从而实现彻底治愈骨质增生的效果,可谓用药得当,配伍精细,终显神奇。
川乌、草乌
川乌、草乌,性辛、热,归肝、肾经,功效袪风除湿,温经止痛。“其性疏利迅速,开通关腠,驱逐寒湿之力甚捷”(《长沙药解》)。善于祛除风湿、温经散寒,有明显的止痛作用,为治风寒湿痹证之佳品,尤宜于寒邪偏盛之风湿痹痛。
万病草—细辛
细辛,辛温发散,芳香透达,长于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其既散少阴肾经在里之寒邪以通阳散结,又搜筋骨间之风湿而蠲痹止痛,宜于风寒湿痹,腰膝冷痛等症。《本草经百种录》载:“细辛性温,又能驱逐寒气,故其疏散上下之风邪,能无微不入,无处不到也。”
名贵滋补药材—杜仲
杜仲,性甘、温,归肝、肾经。善补肝肾、强筋骨,有扶正固本之效。《神农本草经》:“(杜仲)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玉楸药解》:“益肝肾,养筋骨,去关节湿淫,治腰膝酸痛,腿足拘挛。”
乳香、没药
乳香、没药,乳香活血行气,辛散走窜,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能行血中气滞,化瘀止痛;内能宣通脏腑气血,外可透达经络,用于一切气滞血瘀之痛证。没药,活血止痛,行气舒筋。功效主治与乳香相似。与乳香相须为用,治疗跌打损伤瘀滞疼痛等,效果极佳。《医学衷中参西录》:“乳香、没药,二药并用,为宣通脏腑,流通经络之要药……虽为开通之药,不至耗伤气血,诚良药也。”
5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段氏消刺止痛膏
段氏消刺止痛膏 源于清代康熙年间,段氏祖上从清朝康熙年开始一直在内蒙古、蒙古、俄罗斯一带做生意,一直到四十年代。由于长期在寒冷的地方生存,因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气滞血淤,经常出现疼痛病症,在与疾病抗衡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治疗办法,中药外用治疼痛。经十九世段思森(高级医师)与二十世段发文共同挖掘整理开发形成了现在的状况。
十七世祖(第一代传承人)段树芝手形成了一套家传外治膏药和按摩的治病办法,晚年他把医疗办法传给儿子段鸣歧,段鸣歧1938年回村后,在本村给人们看病。后传承给侄子段思森,他山西医科毕业,是副主任医师,曾任太谷沙厂医院院长。段发文在段思森的传授下,多年从事祖传医疗技术的治疗开发。共同整理段氏消刺止痛膏的临床研究。《消刺止痛膏治疗骨关节疼痛的临床研究》发表于发表于2000年4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华现代医学研究》。
段氏消刺止痛膏原来主要在内蒙,呼和浩特,外蒙科布多等地,至段氏十七氏世祖段树芝把它带回老家,解放前主要是祁县一带,现已销往外地。
段氏消刺止痛膏处方选用川乌、草乌驱寒止痛;乳香、没药活血化淤,伸筋止痛,消肿生肌;全虫、僵蚕、蜈蚣祛风解痉、消肿止痛;冰片辛香走窜之品,能引药直达病处,可增加诸药去痹止痛之作用。更加樟丹点药成膏,且能消肿生肌。诸药配伍,共奏驱风散寒,活血化淤,伸筋解痉,消肿生肌,通络止痛之功效。
膏药敷贴法,在人们担心中西药内服的毒副作用和追求自然疗法的今天,有着广阔的前景。本法除能使药力直达病所发挥作用外,还可使药性通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循经络传至脏腑,以调节脏腑气阴阳,扶正祛邪,从而治愈疾病,不仅善治局布病变,还可广泛用于治疗全身疾患。
功能: 驱风散寒、活血化瘀、伸筋解痉、消肿生肌、通络止痛之功能和主治各类骨质增生、腰椎间盘脱出 、风湿性膝关节炎 、肩周炎等各种痹症。
段氏消刺止痛膏用温开水洗净患处,将膏药加热贴敷,最好每天在药物上用红外线灯加热20分,每贴3-5天,半月为一个疗程。
膏药是中药外用的一种,古称薄贴,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质,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较长时间地贴在患处,主要用来治疗疮疖、消肿痛等。膏药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医学家有言曰:“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
中医外科膏药是运用中药归经原则,运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大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药用于肌表薄贴,所以膏药中取气味具厚的药物,并加以引药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因此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同时药物在患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此外,因膏药中有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强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可以调节肌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药物穿通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也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
膏药存在至今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并没有在历史前进的大潮中被淹没,随着膏药招商现今的日渐复兴,膏药文化也将被继续流传和发扬。研究和发扬民间中医药治疗,是很有其历史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人类健康长寿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