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炎的治疗方法

  血管疾病分为很多种,其中血管炎是比较常见的,然而血管炎并不好治疗,其类型比较多,一般分为四种,结节性血管炎、系统性血管炎、结缔组织病性血管炎等。面对不同类型的血管炎,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比较常用到的就是药物疗法和手术治疗。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血管炎的治疗方法。

目录 1.血管炎治疗期间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2.血管炎的治疗方法 3.血管炎的病因是什么 4.血管炎应该如何预防 5.血管炎易混淆的症状

1血管炎治疗期间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1、饮食调理:血管炎患者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适量的蛋肉,低脂肪、低热量为宜。

  2、辨证施护:根据血管炎疾病症状的轻重,进行分级常规护理,注意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

  3、患肢的保护与保温:血管炎患者要避免劳累、撞伤、砸伤及冻伤;鞋袜要宽松;要保暖防寒。保持患肢清洁卫生,避免刺激损害皮肤。

  4、精神护理:由于血管病的病程长、痛苦大,血管炎患者容易失去治疗的信心,所以要多多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要有乐观精神,心情要舒畅,生活要有规律,解除思想负担,积极配合治疗,争取使病情早日治愈。

  5、预防褥疮:要病人长时间卧床,容易形成褥疮。要病人多翻身,患肢要经常变换体位,活动膝及踝关节,易压部位可用滑石粉按摩或用生理盐水清洁局部,可预防褥疮的发生。

  6、加强肢体功能的锻炼:血管炎患者坚持适当的活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关节的挛缩,肌肉的萎缩;若患血栓性静脉炎,抬高抬高床脚15cm,局部热敷,压迫刺激腓肠肌,加速回心血量,可减少下肢的肿胀。

2血管炎的治疗方法

  1、结缔组织病性血管炎:

  当前对结缔组织病性血管炎的治疗措施不够理想,有些药物价格昂贵,多数患者无法承担,故一般治疗不应忽视。结缔组织病性血管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体力负荷过重、过热水温沐浴、口服避孕药、怀孕及停留于海拔800m以上的环境等。

  2、荨麻疹性血管炎:

  荨麻疹性血管炎为一种新的免疫复合物疾病,病因及发病机理极其复杂。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以支持性疗法为主:①及早应用皮质类固醇,以预防肾损害等全身合并症。应用皮质类固醇的剂量应根据病情决定,一般相当于强的松30~50mg,可以分次口服或缓慢静脉滴注,待体温恢复正常、皮损大部分消退后,逐渐减量。由于有时荨麻疹性血管炎病程可长达数月,因此,要注意激素的副作用。

  3、系统性血管炎:

  目前系统性血管炎的治疗药物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两大类。一般都需要长期治疗,但这两类药物长期应用都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有效地控制炎症反应又要避免治疗药物所带来的严重并发症是治疗血管炎应遵循的原则。许多临床医生往往只注意药物的治疗作用而忽视它们的毒副作用,致使许多血管炎病人由于药物的副作用不能继续用药而导致治疗失败。

  4、结节性血管炎:

  结节性血管炎是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皮肤小血管炎。由结核病引起结节性血管炎应用抗结核治疗,如口服异烟肼,或并用乙胺丁醇,需用药6个月至一年。对于结节较多者,短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使症状暂时缓解。但通常治疗不首选皮质类固醇激素。有报告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及氨苯砜治疗有效。纤维蛋白溶解疗法近来报告有价值,但尚缺乏对照研究,也可使用胸腺素治疗。

3血管炎的病因是什么

  血管炎可以算作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它的组织病理有白细胞核破碎的血管炎症状,包括皮肤损伤和多个内脏损伤。血管炎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通常被认为是因药物和感染而导致的,常见的致病药物有青霉素、巴比妥酸盐类、磺胺类、碘化物类、酚噻嗪类、阿斯匹林及异体蛋白等。血管炎的轻重程度不同,轻者为皮损,数月便可痊愈,然而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发生多脏器受损,乃至危及生命。

  感染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病毒、链球菌、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真菌及原虫认为也是一种致病因素。杀虫剂、除草剂及石油产物也与本病有关。此外有内在性的疾病,如冷冻蛋白血症,高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可引起本病。

  大多数因子均非直接致病者,仅链球菌的M蛋白、结核分枝杆菌、乙型肝炎表 现抗原被证明有直接致病意义。这三种抗原总是有一种抗原与其相应的抗体在同样血管中的同一种方式共同出现。当蛋白质抗原进入血液循环,产生特异性抗体,特 别是IgG或IgM,抗原抗体在血流中或在组织间隙中形成免疫复合物,这种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及周围组织中,激活被体C3产生过敏毒素,引起肥大细胞释放 组织胺,使血管通透性增加。

  同时吸引中性多核白细胞聚集在免疫复合物沉积部位,引起炎性细胞浸润,粘附在血小板和中性多核白细胞表面的免疫复合物,再结合补体使补体再激活,引起补体顺序反应,引起血小板及中性多核白细胞溶解,此时血小板释放出凝血因子及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纤维蛋白沉积及出血,此时中性多核白细胞释放出胶原酶、弹力酶及其他水解酶,其破坏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基底膜及周围组织,使血管壁有炎性细胞浸润,纤维蛋白沉积血管壁破坏坏死,引起血管炎的各种症状。

4血管炎应该如何预防

  1、去除病因,如避免或消除药物过敏原,对病因进行抗体治疗,如抗感染等。

  2、治疗基础疾病,如结缔经过组织病,肿瘤。

  3、对局限在皮肤的血管炎常用抗组胺类药,如氯苯那敏12mg/d,苯茚胺75mg/d,分3次服,及非甾体抗炎药,如咧保美辛,75~150mg/d,布洛芬1.2~2g/d,分3次服。

  4、全身性血管炎一般需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如为坏死性血管炎通常应加免疫经过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根据病情选择口服给药或静脉冲击疗法。

  5、可加用抗血小板聚集剂,如阿司匹林3~10mg/kg·d,血管扩张药,如硝苯地平30mg/d,硝酸异山梨醇酯30mg/d,分3次服。坏死性血管炎病人不宜用肝素及双香豆素类抗凝剂,以免发生严重出血。

  6、血浆置换疗法可用治疗冷球蛋白血症性血管炎。对其他类型血管炎无肯定疗效。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属于实验性疗法,用于狼疮肾炎患者反可加重病情。

  血管炎患者可自觉疼痛或烧灼感。部分患者可伴内脏受累,如肾脏、胃肠、神经系统等,称为变应性皮肤-系统性血管炎。 本病应注意避免外界风、湿、寒、热、邪气的侵袭,患病者应适当休息,抬高肢体以减轻局部水肿。

5血管炎易混淆的症状

  (1)过敏性紫癜 :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多发生在下肢以淤斑、淤点为最多见的皮损,可伴有关节痛。

  血小板正常,尿常规可有蛋白尿和血尿,有时偶见消化道出血症状。

  (2)丘疹坏死性结核疹 :青年女性多见,四肢关节附近或臀部有散在中心坏死性坚实丘疹,愈后留有萎缩性疤痕,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组织病理有结核病的组织表现。

  (3)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 :多在下肢,有沿小动脉分布的皮下结节,自觉疼痛明显及明显的压痛,皮肤组织病理表现小动脉炎及小动脉坏死。

  (4)还应与高球蛋白血症、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及结节性血管炎鉴别。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