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主要的诱因就是因为腹压太大,所以一切可以避免腹压增大的方法都是可以预防小儿疝气的。“小孩总是无缘无故地哭闹,不肯走路”,教授告诉家长们:“出现这种情况,家长要警惕小儿疝气。”还指出,小孩发烧、呕吐时要及时治疗,发现小孩便血要及时就医,及时发现小孩是否发生疝气病。
目录 1.小儿疝气怎么手术最有效 2.冬季宝宝长倒刺擦点橄榄油滋润 3.宝宝成长必需的10种营养素 4.宝宝奶粉需要经常换吗 5.给宝宝换奶粉的三注意事项
1小儿疝气怎么手术最有效
婴儿出生后数天数月可发病
小儿疝气有可能会在出生后数天、数月或数年后发生。通常在小孩哭闹、剧烈运动、大便干结时,在腹股沟处会有一突起块状肿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压时会自行消失。
小儿疝气发病初期,当幼儿平卧安静时肿物可消失;随着腹内压力的继续增高,肿物可下降到阴囊里。这时如果能解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并让患儿平 卧,或轻轻地将肿物往腹腔方向推送,肿物则可通过睾丸下降时的那条通道返回到腹腔,肿物消失,这种情况称为可复性疝气。如果肿物不能返纳腹腔,就会出现腹 痛加剧,孩子会哭闹不止,继而出现呕吐、腹胀、排便不畅等肠梗阻症状。这时在腹股沟或阴囊内可见椭圆形肿物,质地硬,触痛明显;若长时间肠管不能回纳则有 可能出现肠管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彭林指出,若小孩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不肯走路,家长应警惕小孩是否患了疝气病。由于疝气是由于过度用力诱发的,所以小孩咳嗽、呕吐时要注意,同时也要观察孩子是否发生疝气。
小儿疝气多见男孩
“疝”是指人体正常的组织或脏器通过潜在的腔隙或薄弱区域,由原来的部位移位到其他的部位所形成的疾病。在各种种类的疝中,俗称“小肠气”的腹 股沟疝差不多占了95%,另外还有切口疝、脐疝、盆底疝、膈疝等。腹股沟疝在小孩和成年人均可发生,是指腹腔内的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薄弱区域突出到皮下形 成的包块和相应的症状。
小儿疝气即小儿腹股沟疝气,是小儿普通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彭林指出,只要是男的,就有可能发生疝气,年龄越大发生的几率也越大。
由于男孩的睾丸是在出生前才通过腹股沟管降至阴囊的,随之下移的腹膜则形成鞘状突。若鞘状突在婴儿出生后还没有闭锁,或闭锁不全,反而成为较大 的腔隙,腹腔内容物就会从这里突向体表,而形成疝气。又因为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略晚,鞘状突闭锁也较迟,故右侧腹股沟疝气较多。当然,女孩也可因腹壁薄弱 形成疝气,只是发病率相对低一些。
小儿疝气自愈概率5%左右
现在许多家长对小孩疝气病存在误区。彭林提醒家长不要陷入以下三个误区。
首先是不知道小儿疝气这个病,不少家长对这个词比较陌生,容易造成孩子延误治疗。即便有家长自认为了解该病,但却看到小孩自己没有明显症状,就不重视,觉得没什么大不了,这同样会延误病情。
二是发现小孩疝气后,盲目地给小孩吃药、打针。彭林指出:“给小孩吃药治疗此病有两大危害,一是耽误病情治疗的最好时间,二是‘是药三分毒’,有些药物会带来毒副作用,危害孩子的内脏器官,如心、肺等。”彭林很肯定地说:“目前,治疗疝气的唯一科学的方法就是手术。”
第三个误区是,很多家长认为小儿疝气会自己长好。彭林告诉大家:“小儿疝气会自然好转的概率在5%左右,所以发现小孩患病,应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
小儿疝气的危害可大可小,小儿腹股沟疝气首先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从而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腹痛、便秘、吸收功能差、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症 状。又由于腹股沟部与泌尿生殖系统相邻,可因疝气的挤压而影响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还由于疝囊内的肠管或大网膜易受到挤压或碰撞引起炎性肿胀,致使疝气回 纳困难,导致疝气嵌顿,引起腹部剧痛以及肠梗阻、肠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不及时处理还有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非常关键。
记者采访彭林了解到,小儿疝气是由于先天发育不足导致的,几乎没有预防的方法。”但是小孩出生后,家长也有些方面要提高警惕。婴儿时期,不要将 小孩的腹部裹得太紧,以免加重腹内压力。在饮食方面,尽量给小孩吃一些易消化、含纤维素多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孩子大便干燥时,应采取通便措施,不要 让孩子用力解大便。此外,还要尽量避免孩子大声啼哭、大声咳嗽,防止腹压升高。患咳嗽的小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吃些止咳药。.
彭林解释,小儿疝气主要的诱因就是因为腹压太大,所以一切可以避免腹压增大的方法都是可以预防小儿疝气的。对没有患小儿疝气的孩子,父母要尽量做到以上几点,对已经发生小儿疝气的,家长更应该从饮食等方面注意。
听信偏方,孙子丧失生育能力
记者采访彭林时,他说到这样一个病例:曾经有一个老中医,给自己的孙子治疗疝气,不仅仅是喝中药,还注射硬化剂,最后到医院检查时发现精索已经完全硬化,丧失了生育能力。
彭林透露,很多人听信偏方可以治疗疝气,于是有的人喝中药,有的人打硬化剂,有的人还认为只要把人倒吊起来就可以治疗,古时候还听说有用“火 烧”这个办法的。彭林告诉记者,这些治疗方法都是不科学的,不仅延误病情,而且还有可能导致肠道坏死、丧失生育能力等情况,所以一定要谨慎处理小儿疝气。
最好4-6岁做手术
目前疝气治疗方法以手术为最佳,那小孩手术要越早越好吗?彭林回应,小儿疝气的最佳治疗时期是4-6岁,太小的小孩不适合做手术。由于小孩正处 于生长发育的时期,所以手术又与以修补为主的成人手术不同,小孩要进行修补手术至少要等到14岁以后,小孩动手术的最佳时期是4-6岁,在这之前一般采取 药物或者其他辅助的手段来控制,尤其不到一岁,是不建议动手术的。孩子可以先定期到医院检查,听从医生的建议,直到小孩到了动手术的年龄。而且孩子太小, 有的做好适当的护理工作,自愈的情况也存在。现在治疗小儿疝气的方法主要是高位结扎。
记者了解到,疝气手术向来存在复发的可能。彭林回应说,自实施无张力修补以来,成人疝气病的复发率已降至1%以下,小儿疝气的疝囊高位结扎的复发率也在1%以下,一般都是由于手术不成功或者其他原因造成,高位结扎是可以彻底治愈小儿疝气的。
2冬季宝宝长倒刺擦点橄榄油滋润
最近,皮皮有好几个手指上都翘起了一根长长细细的“刺”,让他很不舒服,又是咬又是抓的。这让皮皮妈很是担心,万一不小心撕伤引发皮肤感染就麻烦了。可是,有什么办法能防止宝宝长倒刺,又该如何护理宝宝长倒刺的小手呢?
通常,许多人会认为“倒刺”是大人的“专利”,其实这在婴幼儿身上会出现得更加频繁。一般来说,手指长倒刺是由于指甲下面的皮肤得不到油脂的滋润,或是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原因引起的。
而对于小孩子来说,手指上突然出现倒刺也是有原因的,譬如贪玩、好动。小家伙越来越活泼好动,经常用手抓玩具、啃咬指甲,或者小手与其他物体过多摩擦,使得他们娇嫩的皮肤长出倒刺。皮肤干燥,呵护不得当,导致宝宝手部皮肤干燥,指甲下面的皮肤得不到油脂的滋润,很容易长出倒刺。营养缺乏,若宝宝日常饮食中缺少维生素C或其他微量元素,也可能会通过皮肤表现出来。
实际上,倒刺是一种浅表的皮肤损伤,并不是大问题。但宝宝会出于好奇或觉得难受碍事,用手去撕,这样反而会造成倒刺根部皮肤真层暴露,引起继发细菌感染,不仅会疼痛出血,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甲沟炎。
倒刺如何除?
找到了发生倒刺的原因,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有针对性地进行皮肤呵护,赶走讨厌的倒刺!
1、指甲护理
经常给宝宝剪指甲,保持指甲卫生,并且要教育宝宝,让他知道啃咬指甲是不对的。
2、营养补充
让宝宝多喝水、多吃水果,每天都要给小手涂上无刺激,含油脂的护肤霜,像羊毛脂、维生素E霜等;如果缺少维生素或微量元素,建议家长带宝宝去医院皮肤科检查一下,以便正确治疗。
TIP:橄榄油有防止倒刺生成的功效,把宝宝的小手洗干净,将橄榄油涂在小手上,并进行按摩,既营养皮肤,又可以防止倒刺的生成。
3、小心修剪
一旦宝宝长出了倒刺,千万不要硬拔,先用温水浸泡有倒刺的手,等指甲及周围的皮肤变得柔软后,再用小剪刀将其剪掉,然后用含维生素E的营养油按摩指甲四周及指关节。也可以在去除倒刺之后,把宝宝的手浸泡在加了果汁(如柠檬、苹果、西柚)的温水中浸泡10-15分钟,让宝宝的皮肤更加水嫩!
3宝宝成长必需的10种营养素
当你怀孕后,你会听到各种各样关于孕期饮食的建议,他们会告诉你应该吃什么,应该补充哪些维生素,以及其它一些应该在孕期补充的东西,如叶酸等。但是当宝宝开始自己摄取食物,不再依赖妈妈后,你知道他需要补充哪些营养素吗?
宝宝刚出生不久我们会经常带他去看医生,而且他的营养来源主要是母乳,因此不用太操心。但当宝宝慢慢长大,就不需要经常看医生了,而且医生也不可能抽出很多时间来给我们讲解宝宝应该吃什么的细节,尤其是当宝宝开始吃固体食物之后。但这并不意味着营养不再重要,事实上恰恰相反。这是宝宝生长发育非常快速的阶段,营养问题比任何时候都重要。
下面介绍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十分重要的10中营养素,在宝宝开始添加辅食之后,你可以多给宝宝准备这些食物,让宝宝获得成长所需的各种营养。
1.DHA/ω-3脂肪酸
益处:有助于宝宝大脑和眼睛的发育,以及帮助脂溶性维生素A、D、E和K的吸收。
富含DHA/ω-3脂肪酸的食物:鲑鱼、鳄梨、母乳。
2.铁
益处:有助于宝宝大脑发育,特别是运动技能和记忆,有助于形成血红蛋白,为机体输送氧气。
富含铁的食物:肉、鸡、鱼、鸡蛋、菠菜、花椰菜、鳄梨。
3.锌
益处:提高宝宝免疫功能,帮助大脑发育,通常和铁一起起作用。
富含锌的食物:肉和深色的禽肉。
4.维生素D
益处:有助于宝宝骨骼生长。
富含维生素D食物:蛋黄、鱼和酸奶。
5.钙
益处:促进骨骼生长,以及神经和心脏功能的发育。
富含钙的食物:橙汁、蔬菜、酸奶及其他奶制品。
6.胆碱
益处:促进大脑发育。
富含胆碱的食物:鸡蛋和猪肉。
7.维生素A
益处:有助于形成健康的组织,膜、皮肤、牙齿和眼睛。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胡萝卜、肝脏、牛奶、哈密瓜。
8.维生素K
益处:调节凝血功能。
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绿叶蔬菜、花椰菜、发酵奶制品(最受欢迎的是酸奶),有的宝宝在出生时会注射维生素K。
9.维生素C
益处:提高免疫功能,促进伤口愈合,保护红细胞和血管的健康。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柑橘类水果、番茄、菠菜、花椰菜等。
10.维生素B
益处:将食物转换成能量(营养代谢)。
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豆类、水果以及强化谷类的婴儿食品。
4宝宝奶粉需要经常换吗
婴儿奶粉需要经常换吗?
这是很多妈妈会面对的问题。
宝宝在选择奶粉的时候依据什么?
那么如何判断奶粉不合适呢?
又该用什么标准来判断宝宝合适奶粉的标准呢?
其他妈妈们又是怎么看待更换奶粉这个问题的呢?
宝宝的婴儿奶粉需要经常更换吗?如何更换宝宝婴儿奶粉才是正确的。
以下收集整理的以下资料内容可以帮助妈妈们解决以上内容。
宝宝消化系统没有发育完全,对于新的食物需要较长时间来适应哦。如果你家宝宝吃现在的这种奶粉 身体发育不错的话 就不用换奶粉 议不要频繁更换奶粉 宝宝是不适合频繁地更换奶粉来喂养的。不过有时候是有必要换奶粉的。比如,宝宝会对某种牌子的奶粉过敏,或是宝宝需要不同阶段的奶粉来满足营养的时候。这个时候宝宝在不同阶段的营养配比要切合。爱怡乐这个奶粉配方细分四个阶段,能够在宝宝成长各个阶段提供的营养配比更切合一些。
更换奶粉时宝宝经常会有以下不适表现:拉肚子、不爱吃奶、呕吐、便秘、哭闹、过敏等等。所以如果你要帮宝宝换奶粉一定要时刻观察宝宝的反应。对于更换奶粉的宝宝一定要考虑到宝宝是否适应,其适应与否主要在消化吸收方面,爱怡乐配方奶粉有益生元组合能够调节宝宝肠道内的菌落环境,促进肠道发育。最好在宝宝健康情况正常时换奶粉,没有腹泻、发烧、感冒等,接种疫苗期间也最好不要换。
换奶粉大原则:循序渐进,千万不要操之过急。
最好的方法就是“新老奶粉混合”:可以把新奶粉和宝宝之前喝的奶粉按比例混合,尽可能在原先使用的奶粉中适当添加新的奶粉,一开开始可以量少一点,慢慢适当增加比例,直到完全更换。比如:先在老的奶粉里添加1/4的新奶粉,这样吃了两三天没什么不适后,再老的、新的奶粉各1/2吃两三 天,再老的1/3、新的2/3吃两三天,最后过渡到完全用新的奶粉取代老的奶粉。
5给宝宝换奶粉的三注意事项
宝宝现在6个月了,之前一直吃某一个品牌的奶粉,但妈妈感觉宝宝的大便有点干,就想换个牌子试一试。谁知这下可惹了大麻烦。孩子本来好好的,换了奶粉却又吐又哭闹。究竟如何给孩子转奶呢?
转奶不适有何症状
如果父母认为宝宝不适合喝之前牌子的奶粉,也可以考虑转换品牌,但要明确转奶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那么如何确定宝宝是否“转奶”成功了呢?“转奶不适”会表现出什么症状呢?
据了解,宝宝出现“转奶不适”通常会出现以下几个表现:拉肚子、不爱吃奶、呕吐、便秘、哭闹、过敏等。其中“拉肚子”最为严重,而“过敏”则表现为皮肤痒,出红疹,父母要边给孩子转奶边观察孩子的适应状况。
转奶不要太频繁
据专家介绍,新爸妈必须在心里有这样一个基本的意识:婴儿是不适合频繁转奶的。由于孩子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充分,对于不同食物的消化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因此,父母万不可让孩子频繁转奶。“有的父母以为‘转奶’就是在不同牌子的奶粉间互相转换,其实相同的牌子,不同的阶段之间的奶粉,或同一牌子,相同阶段,但不同产地的奶粉的变化也都属于‘转奶’。父母需要特别小心。”
转奶的原则和方法
专家提醒父母:给宝宝转奶最忌频繁:“每种配方奶都有相对应的阶段奶粉,因为宝宝的肠胃和消化系统没有发育好,而各种奶粉配方不一样,问医网如果换了另外一种奶粉,宝宝又要去重新适应,这样容易引起宝宝拉肚子。”转奶要循序渐进,不要过于心急,整个过程可历时一至两个星期,要让宝宝有个适应的过程。父母要注意观察,如果宝宝没有不良反应,才可以增加,如果不能适应,就要缓慢改变。
此外,转奶应在宝宝健康情况正常时进行,没有腹泻、发烧、感冒等,接种疫苗期间也最好不要转奶。
转奶的方法是“新旧混合”:父母要将预备替换的奶粉和宝宝先前饮用的奶粉在转奶时掺和饮用,尽可能在原先使用的奶粉中适当添加新的奶粉,开始可以量少一点,慢慢适当增加比例,直到完全更换。比如:先在老的奶粉里添加1/3的新奶粉,这样吃了两三天没什么不适后,再老的、新的奶粉各1/2吃两三天,再老的1/3、新的2/3吃两三天,最后过渡到完全用新的奶粉取代老的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