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胰腺癌这种疾病是一种发病率、死亡率同时持续上升的疾病,患上这种疾病之后会给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很大考验和威胁,这就需要大家了解这种疾病的患病原因都有什么,从而重视疾病的预防,下面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引起胰腺癌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吸烟会增加患遗传性胰腺癌的危险 2.得胰腺癌原因 3.补充维生素D真能预防胰腺癌吗 4.胰腺癌的临床症状表现 5.胰腺癌的预防方法介绍
1吸烟会增加患遗传性胰腺癌的危险
一项新的研究认为,对于那些有两个以上家庭成员患胰腺癌的家族,戒烟可以使家族中其他成员患胰腺癌的危险降低四倍。对那些有胰腺癌家族史的人来说,即使在男性和50岁以上的人群中,吸烟也会增加患胰腺癌的危险。
发表在杂志上的这份研究报告称,在美国,胰腺癌是死亡率位居第四位的恶性肿瘤。据估计2003年将有30000人被诊断为胰腺癌。大多数胰腺癌患者并没有相关的家族史,但是大约有10%的患者是遗传性的。
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对28个家族的251名胰腺癌患者进行了调查,分析家族性患胰腺癌的危险因素。在接受调查的家族中至少有两名以上的成员患了胰腺癌。结果发现,吸烟是家族性胰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患这种疾病的危险升高了四倍。男性吸烟者患此病的危险性增加了五倍以上,50岁以下的年轻人患该病的危险增加了七倍以上。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吸烟者患胰腺癌的年龄要明显早于非吸烟者,分别是59.6岁和69.1岁。
研究人员还发现,随着近亲发病人数的增加,受试者患胰腺癌的危险会随之增加,这里所谓的近亲包括父母和兄弟姐妹。每有一名直系亲属患胰腺癌,那么患胰腺癌的危险就会增加40%。尽管胰腺产生的是负责调节血糖的胰岛素,但糖尿病并不是胰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研究人员总结说,总的来看,该研究结果再次告诉人们吸烟的危害,强调在对胰腺癌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更加重视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2得胰腺癌原因
1、遗传因素。引起胰腺癌的原因和遗传因素具有一定的关系,大约10%胰腺癌发病是由于遗传因素造成的,其中胰腺癌家族史患者是具有17%基因突变的,因此有遗传倾向的人在生活之中更是应该从其他的方面进行这种疾病预防工作的,预防上是应该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的。
2、甜食引发胰腺癌。喜欢吃甜食,或是习惯喝含糖饮料的朋友是更加的容易会患上胰腺癌的,尤其是每天喝两次含糖饮料的人得胰腺癌这种疾病的概率是高于不喝人的90%,确实因为过多吃甜食,会加重患者胰腺负担的,若是胰腺出现不堪重负,则可能诱发癌变,导致患上胰腺癌这种疾病,患上这种疾病后的危害性也是很大的。
3、吸烟引发胰腺癌。吸烟不仅仅是肺癌这种疾病患病的原因,同时吸烟者胰腺癌发生率也是很高的,因为香烟中含致癌物,若是吸入后经血液运至到肝脏被激活,然后和一起排入胆汁逆进入胰管,最终会诱发导致患上胰腺癌的,因此积极戒烟也是帮助患者远离癌侵袭的重要条件。
3补充维生素D真能预防胰腺癌吗
最近研究表明:每天补充维生素D能有效地降低患胰腺癌的风险,关于补充维生素D能否降低患胰腺癌的风险,很多胰腺癌患者存在误区,看看下面是怎么阐述的。
这项由美国西北大学牵头展开的研究,对12万人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每日服用维生素D片剂的人患胰腺癌的风险,要比那些不服用维生素D片剂的人低43%。科学家指出,当病人被确诊患有胰腺癌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因此,每日补充维生素D,能有效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科学家还说,维生素D不仅对胰腺癌有预防作用,还能有效降低患膀胱癌、乳腺癌及结肠癌的风险。
科学家表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多吃含有维生素D的食品或者多晒太阳,是否能起到与服用维生素D片剂同样的功效。但科学家同时指出,上述研究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人们不应盲目服用维生素D。
综上所述,每天补充维生素D是能预防胰腺癌的发生,但是人们不应盲目服用维生素D,只会适得其反,对胰腺癌的治疗很不利,希望饮食胰腺癌患者的注意。
4胰腺癌的临床症状表现
1、腹痛
疼痛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而且不管癌瘤位于胰腺头部或体尾部均有,60%~80%的病人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而这些表现出疼痛的病人有85%已不能手术切除或已是进展期,疼痛一般和饮食无关,起初多数较轻,呈持续性疼痛逐渐加重,由于癌瘤的部位和引起疼痛机制不一,腹痛可呈多样表现,其程度由饱胀不适,钝痛乃至剧痛,有放射痛,胰头癌多向右侧,而体尾癌则大部向左侧放射,腰背部疼痛则预示着较晚期和预后差。
胰腺癌者可因癌肿使胰腺增大,压迫胰管,使胰管梗阻,扩张,扭曲及压力增高,引起上腹部持续性或间歇性胀痛,有时还同时合并胰腺炎,引起内脏神经痛,神经冲动经内脏神经传入左右T6~T11交感神经节再上传,故病变早期常呈中上腹部范围较广泛但不易定位而性质较模糊的饱胀不适,隐痛或钝痛等,并常在进食后1~2h加重,因而惧食来减少因进食而加重的疼痛,较少见者为阵发性剧烈的上腹痛,并进行性加重,甚至难以忍受,此多见于早期胰头癌伴有胰胆管阻塞者,由于饮酒或进食油腻食物诱发胆汁和胰液排泌增加,从而使胆道,胰管内压力骤升所致,胰腺血管及神经十分丰富,又与腹膜后神经丛相邻,故当病变扩展,转移影响腹膜时,胰头癌可引起右上腹痛,胰体尾部癌则偏左,有时亦可涉及全腹,腰背痛常见,进展期病变腰背痛更加剧烈,或限于双季肋部束带状,提示癌肿沿神经鞘向腹膜后神经丛转移所致,典型胰腺癌的腹痛常在仰卧时加重,特别在夜间尤为明显,迫使患者坐起或向前弯腰,屈膝以求减轻疼痛,有时常使患者夜间辗转不眠,可能是由于癌变浸润压迫腹腔神经丛所致。
除中腹或左上腹,右上腹部疼痛外,少数病例主诉为左,右下腹,脐周或全腹痛,甚至有睾丸痛,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当癌瘤累及内脏包膜,腹膜或腹膜后组织时,在相应部位可有压痛。
2、黄疸
黄疸是胰腺癌,特别是胰头癌的重要症状,黄疸属于梗阻性,伴有小便深黄及陶土样大便,是由于胆总管下端受侵犯或被压所致,黄疸为进行性,虽可以有轻微波动,但不可能完全消退,黄疸的暂时减轻,在早期与壶腹周围的炎症消退有关,晚期则由于侵入胆总管下端的肿瘤溃烂腐脱之故,壶腹肿瘤所产生的黄疸比较容易出现波动,胰体尾癌在波及胰头时才出现黄疸,有些胰腺癌病人晚期出现黄疸是由于肝转移所致,约1/4的病人合并顽固性的皮肤瘙痒,往往为进行性,虽然目前认为梗阻性黄疸时瘙痒的发生可能和皮肤胆酸的积存有关,但少数无黄疸或轻度黄疸的病人也可以有皮肤瘙痒的症状。
近半数的患者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这可能与胆道下段梗阻有关,临床上有梗阻性黄疸伴有胆囊肿大而无压痛者称为Courvoisier征,对胰头癌具有诊断意义,但阳性率不高,如原有慢性胆囊炎症,则胆囊可不肿大,剖腹手术及腹腔镜检查常可见胆囊已有肿大,但无临床体征,故未扪及无痛性肿大胆囊决不能排除胰头癌,约50%患者因胆汁淤积,癌变转移而有肝大。
过去诊断胰腺癌常以无痛性黄疸为胰腺癌的首发或必发症状,以出现黄疸作为诊断胰腺癌的重要依据,因此也常常失去早期诊断和手术的机会,但无痛性黄疸仍然是胰腺癌最常见的症状,有此症状的病人,约50%有实行根治手术的机会,黄疸出现的早晚和癌瘤的位置关系密切,胰头癌常常出现黄疸,黄疸可有波动,表现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梗阻性黄疸,体尾部或远离胆胰管的癌瘤,由于淋巴结转移压迫肝外胆管或因胆管附近的粘连,屈曲等也可造成黄疸。
3、消化道症状
最多见的为食欲不振,其次有恶心,呕吐,可有腹泻或便秘甚至黑便,腹泻常常为脂肪泻,食欲不振和胆总管下端及胰腺导管被肿瘤阻塞,胆汁和胰液不能进入十二指肠有关,胰腺的梗阻性慢性胰腺炎导致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也必然会影响食欲,少数病人出现梗阻性呕吐,是因为肿瘤侵入或压迫十二指肠和胃所致,由于经常进食不足,约10%病人有严重便秘,此外有15%左右的病人,由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而致腹泻;脂肪泻为晚期的表现,是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时特有的症状,但较罕见,胰腺癌也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或仅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发生率约10%,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为邻近的空腔脏器如十二指肠或胃受侵犯破溃,壶腹癌本身腐脱更易发生出血,脾静脉或门静脉因肿瘤侵犯而栓塞,继发门静脉高压症,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也偶见。
4、消瘦,乏力
胰腺癌和其他癌瘤不同,常在初期即有消瘦,乏力,这种症状与癌瘤部位无关,在消化道肿瘤中,胰腺癌造成的体重减轻最为突出,发病后短期内即出现明显消瘦,体重减轻可达30斤以上,伴有衰弱乏力等症状,一些病人在其他症状还没有出现以前,首先表现为进行性消瘦,体重下降的原因是由于食欲不振,进食减少,或虽有食欲,但因进食后上腹部不适或诱发腹痛而不愿进食,此外,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或胰液经胰腺导管流出受阻,影响消化及吸收功能,也有一定的关系。
5、腹块
胰腺深在于后腹部难摸到,腹块系癌肿本身发展的结果,位于病变所在处,如已摸到肿块,已多属进行期或晚期,慢性胰腺炎也可摸到肿块,与胰腺癌不易鉴别,胰腺癌可造成肝内外胆管和胆囊扩张以及肝脏的胆汁淤积性肿大,所以可摸到肿大的肝脏和胆囊,癌肿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质坚固定,可有明显压痛,因胰头部病变常在肿块出现前就有其他明显的症状,故本病引起的腹块相对地多见于胰体尾部癌,当癌变压迫腹主动脉或脾动脉时,可在脐周或左上腹听到吹风样血管杂音,有时腹部肿块为肿大的肝脏和胆囊,还有胰腺癌并发胰腺囊肿。
6、症状性糖尿病
少数病人起病的最初表现为糖尿病的症状,即在胰腺癌的主要症状如腹痛,黄疸等出现以前,先患糖尿病,以至伴随的消瘦和体重下降被误为是糖尿病的表现,而不去考虑胰腺癌;也可表现为长期患糖尿病的病人近来病情加重,或原来长期能控制病情的治疗措施变为无效,说明有可能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又发生了胰腺癌,因此,若糖尿病患者出现持续性腹痛,或老年人突然出现糖尿病,或原有糖尿病而近期突然病情加重时,应警惕发生胰腺癌的可能。
7、血栓性静脉炎
晚期胰腺癌患者出现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或动脉血栓形成,如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可引起患侧下肢水肿,尸检资料示动脉和静脉血栓症的发生率约占25%左右,似更多见于胰体,尾部癌,Spain认为癌肿可能分泌某种促使血栓形成的物质,如门静脉血栓形成可引起食管下端静脉曲张或腹水,脾静脉血栓形成可致脾肿大,这些患者易致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8、精神症状
部分胰腺癌患者可表现焦虑,急躁,抑郁,个性改变等精神症状,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由于胰腺癌患者多有顽固性腹痛,不能安睡以及不能进食等症状,容易对精神和情绪产生影响。
9、其他
此外,患者常诉发热,明显乏力,可有高热甚至有寒战等类似胆管炎的症状,故易与胆石症,胆管炎相混淆,当然有胆道梗阻合并感染时,亦可有寒战,高热,部分患者尚可有小关节红,肿,痛,热,关节周围皮下脂肪坏死及原因不明的睾丸痛等,锁骨上,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也可因胰腺癌转移而肿大发硬。
腹水一般出现在胰腺癌的晚期,多为癌的腹膜浸润,扩散所致,腹水的性状可能为血性或浆液性,晚期恶病质的低蛋白血症也可引起腹水,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胰腺癌并发胰腺囊肿破裂形成胰性腹水,特点是放水后又迅速回升,腹水的淀粉酶升高,蛋白含量也高,此时腹水并不意味着胰腺癌的晚期,因此不要放弃手术治疗的机会。
5胰腺癌的预防方法介绍
1、一级预防
目前,对胰腺癌的预防尚缺乏特异性预防措施。因此,一级预防的重点在于针对可能病因和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提高机体健康素质两个方面。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提示:胰腺癌的发生率增高与吸烟、饮食中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多、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合理营养有密切关系。
因此,为避免或减少胰腺癌发生应做到:
(1)戒酒
尽管目前对饮酒是否会引起胰腺癌尚无定论,但是减少饮酒,尤其少饮和不饮高酒精含量饮料可避免发生胰腺炎,也可能会避免或减少发生胰腺癌的可能性。此外,要避免吸烟、饮酒和摄入高脂肪、高蛋白质饮食的综合作用。
(2)戒烟
尤其要教育青少年不吸烟。每天吸烟量和烟龄长短与胰腺癌发生成正相关,从少年时期即开始吸烟者更易患胰腺癌。
(3)提倡低脂肪、低蛋白质、高纤维素和高维生素饮食
Gold等发现新鲜水果和蔬菜可预防胰腺癌的发生。Correa等在洛杉矶所作的调查也表明:水果或橘汁(含维生素C)能显著减少胰腺癌发生率。 Farrow和Davis的研究则认为:水果、蔬菜和维生素A、C与胰腺癌的发病率无关,而增加钙的摄入则可减少发生胰腺癌的几率,尤其是对65岁以上的男性作用更明显。有资料表明:大量增加饮食中糖类的比重所致的高热卡饮食与胰腺癌的发生成正相关,而长期进高纤维素饮食则与胰腺癌的发生成负相关。
此外,要减少咖啡的消耗量,尤其要避免饮用去咖啡因咖啡。
(4)减少环境致病因素
良好的环境因素对预防胰腺癌具有重要作用。应减少或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对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应采取良好的防护措施。应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尤其是流行性病毒感染。避免长期接触与胰腺癌发生有关的物质,如某些金属、焦炭、煤气、石棉、祛脂剂、β-萘酚胺、联苯胺、甲基胆蒽、N-亚硝基甲胺、乙酰氨基芴和烃化物等,并尽可能采取良好的防护措施。
(5)减少或防止相关性疾病发生
为减少胰腺癌的发生,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发生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和胆石症。提高妇女卫生保健工作,避免多次流产、卵巢切除和子宫内膜增生等疾病。及时纠正各种内分泌紊乱。
2、二级预防
(1)早期诊断
对40岁以上正常人群普查可以早期发现胰腺癌。普查手段日前可依靠CA19-9单克隆抗体,其特点为敏感性高,胰腺癌的阳性率可达90%以上,故对 CA19-9单克隆抗体阳性患者应予定期复查。首先作B超诊断,必要时作ERCP、EUS等深入检查,发现胰腺肿块者可作B超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常规检查阴性者作EUS常可发现小胰癌。对有胰腺癌家族史者,更应定期查CA19-9和B超。
(2)早期治疗
早期手术是目前治疗胰腺癌的主要方法,与此同时,应积极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