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较多。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呼吸道消炎药有哪些呢 2.上呼吸道感染吃什么消炎药 3.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 4.上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 5.上呼吸道感染和感冒的区别
1呼吸道消炎药有哪些呢
上呼吸道感染是现代生活当中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由于表现症状与感冒很相似,因此不少的人都会吃错药物造成病情的加重,因此若是患上了疾病最好去医院进行诊治,防止加重病情,目前针对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医治的消炎药物也比较多,那么,上呼吸道消炎药有哪些呢?
一般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到医院就诊后医生都建议服用阿奇霉素片,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有这不错的疗效。
阿奇霉素片,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中耳炎、鼻窦炎、咽炎等疾病,阿奇霉素片应每日口服给药一次,整片吞服。可与食物同时服用。以阿奇霉素片剂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其疗程及使用方法如下:
眼衣原体、杜克嗜血杆菌或敏感淋球菌所致的性传播疾病,仅需单次口服本品0.1g。 对其他感染的治疗:总剂量1.5g,每日一次服用本品0.5g共三天。或总剂量相同,首日服用0.5g,第二至第五日每日一次口服本品0.25g。 禁忌对阿奇霉素或其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过敏史的病人,禁忌使用阿奇霉素片。
如何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1.避免诱因
避免受凉、淋雨、过度疲劳;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年老体弱易感者更应注意防护,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时应戴口罩,避免在人多的公共场合出入。
2.增强体质
坚持适度有规律的户外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与耐寒能力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方法。
3.免疫调节药物和疫苗
对于经常、反复发生本病以及老年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酌情应用免疫增强剂。目前除流感病毒外,尚没有针对其他病毒的疫苗。
以上就是专家关于上呼吸道感染消炎的一些药物的详细介绍,相信现在大家对于上呼吸道消炎药有哪些应该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和认识了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此提醒大家,患上了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应及时的去专业医院就诊,千万不可胡乱的用药,这样只会耽误病情,给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2上呼吸道感染吃什么消炎药
1上呼吸道这种病起病较急,经常在晚上发病。潜伏期大概为1-3天,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表现的症状有鼻部症状,比如经常打喷嚏、有鼻塞的感觉、总是流清水样的鼻涕,也会有咳嗽、喉咙干的感觉甚至鼻后滴漏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
2患病后的2-3天后患者的鼻涕会逐渐变稠,并且时常伴有喉咙痛、流眼泪等表现。患者的声音也会变得嘶哑,人也变得没有精神。一般来说,患者是不会有发烧发热的症状,即使有也只是低烧和头痛的表现。有的患者去体检时医生可以见到患者鼻腔内有水肿、充血和分泌物的产生的表现。
3得了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要采取对症治疗才能有效的帮助身体恢复原样。首先,病情严重的或者身体弱的患者采取卧床休息的方法较好。在患病期间要多喝水,多呼吸新鲜空气。喜爱抽烟的人尽量控制在患病期间不要吸烟。吸烟会对喉咙和肺部产生不好的影响,以免加重病情。
4如果患者有发烧的现象,可以适当的服用阿斯匹林和吲哚美辛等药物来改善症状。咽喉痛的话,可服用各种有效的咽喉药等。对于频繁打喷嚏的患者可以服用一些抗组胺药物。有咳嗽症状的患者可以服用一些有效的镇咳药。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也可以作为一种选择,可以有效缩短病程并帮助患者治愈疾病。
注意事项:
患上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大可不必惊慌,这只是伴随着感冒呈现出的一种发炎现象,患者只需要服用一些普通药店售卖的消炎药物即可改善症状。也可以用中药来进行调理。
3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
根据病因和病变范围的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
1.普通感冒
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
起病较急,潜伏期1~3天不等,随病毒而异,肠病毒较短,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较长。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天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并发咽鼓管炎时可有听力减退等症状。脓性痰或严重的下呼吸道症状提示合并鼻病毒以外的病毒感染或继发细菌性感染。如无并发症,5~7天可痊愈。
2.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
(1)急性病毒性咽炎 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咽痛不明显。当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时可有发热和乏力。腺病毒咽炎可伴有眼结合膜炎。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
(2)急性病毒性喉炎 多由鼻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喉部的喘鸣音。
3.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1周,多于夏季发作,儿童多见,偶见于成年人。体检可见咽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以后形成疱疹。
4.咽结膜热
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体检可见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常发生于夏季,儿童多见,游泳者易于传播。
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体检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4上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
本病须与初期表现为感冒样症状的其他疾病鉴别:
1.过敏性鼻炎
临床上很像“伤风”,不同之处包括:
(1)起病急骤、鼻腔发痒、喷嚏频繁、鼻涕呈清水样,无发热,咳嗽较少;
(2)多由过敏因素如螨虫、灰尘、动物皮毛、低温等刺激引起;
(3)如脱离过敏源,数分钟及1~2小时内症状即消失;
(4)体检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
(5)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流行性感冒
为流感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传染性强,常有较大范围的流行。临床特点:
(1)起病急,全身症状重,畏寒、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明显,部分患者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鼻咽部症状较轻。
(3)病毒为流感病毒,必要时可通过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明确诊断。
(4)早期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金刚烷胺、奥司他韦疗效显著。
(5)可通过注射流感疫苗进行预防。
3.急性传染病
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伤寒、斑疹伤寒)在患病初期常有上呼吸道症状,在这些病的流行季节或流行区应密切观察,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资鉴别。
(1)麻疹 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为前驱期症状,约有90%的患者在发病后2~3天在上颌第二磨牙部位的颊黏膜上可见灰白色小斑点(科氏斑),上感无科氏斑。
(2)流行性出血热 主要传染源是鼠类,流行具有地区性。可有头痛、腰痛、眼眶痛(俗称三痛)症状,发热、出血及肾损害为3大主征,典型患者可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5期。上感全身中毒症状轻,主要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部分患者初期有咽痛、鼻咽部分泌物增多症状,很快进入败血症及脑膜炎期,出现寒战、高热、头痛、皮疹。后期可有剧烈头痛病出现脑膜刺激征。主要传染源是带菌者,通过飞沫传播。
(4)脊髓灰质炎 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未应用疫苗的儿童易感。前驱期大多出现上感症状,部分进入瘫痪前期,出现体温上升、肢体疼痛、感觉过敏等神经系统症状,瘫痪器出现肢体不对称性、弛缓性瘫痪,多见于单侧下肢。
(5)伤寒 发热为期最早期症状,可伴有上感症状,但常有缓脉、脾大或玫瑰疹,伤寒病原学与血清学检查阳性,病程较长。
(6)斑疹伤寒 流行性斑疹伤寒多见于冬春,地方性斑疹伤寒多见于夏秋。一般起病急,脉搏较速,多有明显头痛。发病第5~6天出现皮疹,数量多且可有出血性皮疹。外斐反应阳性。
5上呼吸道感染和感冒的区别
感冒在临床上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两种。普通感冒属于上呼吸道感染,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其中一个类型,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呼吸系统疾病。感冒与上呼吸道感染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感冒后人体上呼吸道的抵抗明显下降,常会继发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和感冒的病因区别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咽炎,喉炎,扁桃体炎等,由病毒或是细菌感染所致;而感冒均为病毒感染引起。
上呼吸道感染和感冒的病变部位区别
上呼吸道感染病变部位主要在上呼吸道,就是鼻、咽、喉;感冒的病变部位主要在鼻黏膜,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和感冒的症状区别
上呼吸道感染以鼻、咽、喉局部症状为主,常有明显的咽痛。感冒全身症状明显,其次是不同程度的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发热、头痛等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和感冒的治疗原则区别
上呼吸道感染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并用静脉输液治疗,以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常用的药物有利君沙、氧氟沙星等。感冒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做出单独的确切诊断,减轻症状的常用药物有感冒清热冲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