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聆听外界声音的重要器官,同时在耳朵上还隐藏了诸多重要的穴位和经络,且和人体内的五脏六腑的相互对应,所以经常对耳朵进行按摩实则就相当于对体内的器官进行按摩,从而达到防病养生的目的。……
目录 1.按摩耳朵的方法 2.为什么不能挖耳屎 3.耳朵的大小看命好不好 4.经常摸下耳朵 5.耳朵流水是怎么回事
1按摩耳朵的方法
一、耳垂肉厚丰满肾气盛,耳垂薄不坚者肾脆
耳是“肾”的外部表现
中医认为:耳是“肾”的外部表现,“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耳廓较长。
耳垂组织丰满,在一定程度上是肾气盛健的一种征象。因为耳不是一个孤立的器官,它和全身经络及五脏六腑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人体各器官组织在耳廓上都有相应的刺激点,一旦器官组织发生病变,耳上的某个特定部位中医称之为“穴位”、就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和反应,因此当刺激某个耳穴时,就可以诊断和治疗体内相应部位的疾病。
二、10种按摩耳朵的方法
摩耳方法很有效
一些有经验的医学专家亦可以通过耳部皮肤颜色的深浅变化,有无凹凸变形、结节或脱屑,毛细血管是否充盈等协助诊断疾病。所以,经常按摩耳朵,可以健肾壮腰,增强听觉,清脑醒神,养身延年。摩耳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拎耳屏:
双手合指放在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治疗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2、扫外耳:
耳朵按摩需长期坚持
以双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扫,这时会听到“擦擦”声。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3、拔双耳:
两食指伸直,分别伸入两耳孔,旋转180度,反复3次后,立即拔出,耳中“啪啪”鸣响,一般拔3-6次。此法可使听觉灵敏,并有健脑之功。
4、鸣天鼓:
摩耳有益中老年人保健
两掌分别紧贴于耳部,掌心将耳孔盖严,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余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错扣击头后枕骨部,即脑户、风府、哑门穴,耳中“咚咚”鸣响如击鼓。该方法有提神醒脑、宁眩聪耳之功效,不仅可作为日常养生保健之法,而且对中老年人常见的耳鸣、眩晕、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病有良好的疗效。
5、摩耳轮:
以食指贴耳廓内层,拇指贴耳廓外层,不分凹凸高低处,相对捏揉。如果发觉痛点或结带不舒服处,表示对应的器官或肢体有病变的可能,适度多多捏揉可治病。日久,痛点消失说明局部病变有好转。此法不拘遍数,做2-5分钟,以耳部感到发热为止。耳轮处主要有颈椎、腰椎、胸椎、腰骶椎、肩、肘等穴的反应区。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疾病。
6、按耳窝:
按摩耳部重要穴位
先按压外耳道开口边的凹陷处,此部位有心、肺、气管、三焦等穴,按压15-20下,直至此处明显的发热、发烫。然后,再按压上边凹陷处。此部位有脾、胃、肝、胆、大肠、小肠、肾、膀胱等穴,同样来回摩擦按压15-20次。
7、提耳尖:
用左手绕过头顶,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处。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每次15-20次;同样用右手绕过头顶,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处。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每次15-20次。此处的穴位有神门、盆腔、内外生殖器、足部、踝、膝、胯关节以及肝阳穴、风溪穴等。
8、拉耳垂:
耳垂按摩很有效
用左右手的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先将耳垂揉捏、搓热,然后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发热发烫。耳垂处的穴位有头、额、眼、舌、牙、面颊等穴。
9、推耳后:
用两手中指指面,分别置于两耳后,沿翳风、瘛脉、耳壳后、颅息上下来回各推擦20-30次,至局部皮肤发热。具有滋肾养肝,降低血压的作用。
10、养摩全耳:
耳朵按摩可疏通经络
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复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专家点评:以上方法,每次可以全用,也可有选择的运用几种。摩耳后,最好配以干梳头。用十指干梳头,可以刺激头部的经络,增加脑部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可有效地治疗和预防脑动脉硬化、脑血栓的发生,每次手梳头的次数不应少于30-40次。
2为什么不能挖耳屎
最近有一男士因为经常挖耳朵而得了癌症,确实大家对于卫生的过分重视使得很多人经常掏耳屎,从小就喜欢让妈妈替自己掏,长大后喜欢让理发师帮忙掏,且视之为一种享受,殊不知不会掏耳朵会直接会引发耳朵内癌症,没经过消毒的公用掏耳工具不仅能传播引起耳道乳头状瘤的病毒,还能刺激耳朵内的细菌恶变。 生活中有的人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拿一些诸如火柴棒、小发夹之类的东西掏耳屎,这样做轻则导致耳道发炎,重则能使听力减退甚至丧失。人体的外耳道皮肤比较薄,与软骨膜连接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耳屎是外耳道耵聍腺的分泌物,对外耳道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耵聍过多却会堵塞外耳道,影响听力,有时还会刺激外耳道,使耳道发痒,耳屎过多就应把它掏出来。但是如果掏耳朵用力不当,最易造成外耳道损伤感染而成疖肿,引起耳部疼痛,严重者可致听力减退。常掏耳朵还可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有利于细菌生长,导致耳道奇痒、流黄水。外耳道皮肤长期慢性充血,还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反而会更多。常掏耳朵容易刺激皮肤鳞状细胞或基层细胞增殖,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同时,还容易将霉菌带进外耳道,使耳道奇痒难忍。如果霉菌生长在鼓膜上,可出现听力减退及耳鸣。
为什么不能挖耳屎? 如有人用手指甲、发卡挖耳匙甚至铁签掏耳朵,稍不小心就容易刺破外耳道皮肤,导致外耳道发炎、肿胀以及剧痛,如果用尖锐的工具掏耳朵,不小心会将鼓膜刺伤甚至穿孔,严重的会造成耳聋。即使掏耳时十分小心,但如果形成习惯,频繁掏耳,也会引起肉眼难以看见的隐性破损导致感染。一般细菌感染,使用有效消炎药后会很快好转,但如果诱发霉菌感染,则耳内瘙痒剧烈,会使人坐立不安。另外,如果不小心刺伤耳膜,则可引起听力下降甚至中耳炎,要想恢复听力有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3耳朵的大小看命好不好
面相五官当中,耳朵算是一官,但是耳朵与其他五官的功能非常不同,并且古代相法文献对于耳朵的论述也并不多,这是耳朵虽然主要,但是所代表的社会事务较少的缘故,耳朵是其他五官的前提,如果耳朵面相有问题,其他五官长的再中规中矩也没有意义了,因为耳朵代表智商,智商低其他人生方面就没有意义了。
1、一看轮廓,二看厚薄,三看高低,四看耳色。
《麻衣相法》说:“轮廓分明有堕珠,一生仁义最相宜。木星得地招文学,自有声名达帝都。耳反无轮最不堪,又如箭羽少资粮。命门窄小人无寿,青黑皮粗走异乡。”大意是轮廓分明,润软垂珠则善,耳轮翻卷粗黑,则非善。
耳朵轮廓分明,耳珠垂肩的,一生仁义而富有智慧。“木星”指的是耳朵,耳朵主人生学堂,耳朵面相好的,自有学识与功名,如果耳朵轮飞廓反并且薄小的,或者耳朵像锥子一样细小的,那么这样的命最不好了,轻则一生奔波无依无靠,重则寿禄不长。耳朵色黑或者黑痣多的,一般都是运气不佳或者肾玻
2、耳朵吉相
耳宜高、宜大、宜坚、宜厚、宜亮。高则福寿,大则英豪,坚则有威,厚则富足,亮则智聪。两耳垂肩、耳带垂珠、耳门垂厚者皆命当富贵;耳白过面者声名远播;耳生毫毛者富贵寿长;耳大、贴脑、坚厚者豪门贵族之相。
3、凶耳面相
耳朵是忌翻、忌卷、忌孝忌雹忌裂、忌暗。翻多劳碌,卷多低贱,小多贫寒,薄多病弱,裂多败落,暗多愚鲁。轮翻廓反、垂珠低反、上大下卷者低贱劳碌之相;耳薄如纸者命易夭折;耳薄向前、两耳招风者败家之流;耳门窄孝耳巧细微者贫寒之人;耳轮拼裂、状若开花者败落漂泊之相;粗黑焦黄者愚莽颓之相。
4、什么是鸡嘴耳命运
鸡嘴耳是指的耳孔旁边的耳豁处,这里代表了行事缜密程度,像鸡嘴一样小的耳豁人,做事仔细而细心,耳豁大的做事粗旷不拘小节,而耳伦翻出耳廓的,则做事独立性好,不拘泥现状。但是耳朵不代表贫富,也不代表社会地位的高低。只有耳朵过小的,肾水不足,智力就不高了,耳大有轮的耳珠垂肩的,才是智慧大的表现,才能有社会成就。
5、关于耳朵的大小面相
耳朵大、厚、轮廓清晰、耳珠圆满的,这是非常标准的耳朵面相,这样的人有智慧与思考能力,做事预先策划,头脑清晰。反之如果耳朵很小的,耳豁很细的,耳朵很薄弱的,这是智商不高的面相,这样的面相也可以聪明,但是智慧不高,一生也许不缺钱财,但社会贡献或者社会成就不会很大。
4经常摸下耳朵
止咳化痰生活中人若受寒着凉,便很容易感冒,中医认为这是身体出现了痰湿而引起的,若不能及时的采取治疗,很容易发展成为一种慢性疾病。因此,针对这些症状,我们不妨通过按摩耳朵的方法进行缓解。
在耳朵上分别含概了肝、胆、胃、十二指肠反射区、三焦这5个部位的反射区,在对耳朵进行按摩的时候能很好的对其产生刺激按摩作用。对耳朵进行按摩的时候,以所捏的部位有一定的酸胀感为宜,每个部位多按捏几次,尤其是遇到痛点处,另外双耳也需交替进行。
有效防止肾虚
肾脏健康是先天之本,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肾脏才能更好的助于其它脏腑之间的协调。但是,现在的很多人由于不良的习惯所致,而肾主藏精,当肾脏机能出现失调时,人体自然会比较虚,身体体质也每况愈下,所以,防止肾虚是养生的关键。而从中医理论来说:“肾开窍于耳”,在耳朵上隐藏了很多和肾脏相关的穴位,所以经常按摩按摩也能轻松强身补肾。
所以,没事的时候便可以对耳朵进行按摩,在按摩的时候,双手先搓热乎,然后对耳朵进行反复按摩,能通过热力的作用对耳部上的经络产生良好的疏通,这对于肾脏发挥十分重要的保健作用。
5耳朵流水是怎么回事
正常情况下,外耳道内除了一些上皮脱落和少许干性耵聍外,多数人外耳道总是干净的。如果发现外耳道内不断有异常液体积聚或流出,医学上称为“耳漏”,也就我们常说的耳朵流水,是耳部疾病的常见症状。
耳漏最常见的疾病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漏性质由水样到黏稠恶臭皆有。一般出现耳朵流水的主要发生部位在外耳道、中耳或是周围,有的患者只是偶尔性出现,有的则会呈现持续性反应。
造成耳漏的原因可分为5种情况
1、脂性耳漏
由于外耳道耵聍腺分泌过多的关系,多呈黄褐色或淡黄色黏胶性油状,一般无臭味,俗称油耳。
2、脓性耳漏
是化脓性炎症的表现,常见于急性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疖等。此外,少见的化脓性腮腺炎、化脓性颈淋巴结炎等,破溃入外耳道时也可出现脓性耳漏。若脓液不多而具恶臭者,应考虑胆脂瘤的可能。
3、血性耳漏
大多与外伤有关,还可考虑大疱性鼓膜炎、耳外伤、部分中耳炎,但要警惕血管瘤或中耳癌。特别是中耳癌,脓中带血,其脓有恶臭,或有严重耳痛、头痛,则为不祥之兆。应取外耳道或中耳内可疑的组织做病理检查,以确定诊断和治疗措施。
4、水性耳漏
多发生在颅脑外伤颅底骨折,鼓膜破裂,有清水样液体从外耳道缓慢流出来,多混有血液。这是脑脊液耳漏的特征,因为会引起脑膜炎,需特别注意。
5、血清样耳漏
淡黄色、透明、稀薄的液体,多为中耳粘膜浆液腺分泌物或从血管中漏出的血清,可见于分泌性中耳炎早期的抽吸液及鼓膜置管后的溢液,或中耳炎好转期;若此种性质的液体量较多,且持续不断地溢出,多为变应性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