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痛指主要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的疾病所引起的局部性或全身性疼痛。关节病变除有疼痛外尚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病程。那么我们了解一下风湿病常见的症状。生活中风湿病引起疼痛的病因是什么呢?在中医方面治疗风湿病有什么优势呢?
目录 1.风湿病常见的症状 2.风湿病引起疼痛的病因 3.儿童患上风湿病的病因是什么 4.产后风湿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5.风湿病中药治疗的优势都有哪些
1风湿病常见的症状
1、疼痛 是风湿病的主要症状,可表现为局部疼、全身痛、关节痛和肌肉痛。疼痛可以是急性起病,也可以是缓慢起病,疼痛的程度可以很剧烈,也有的很轻微,或仅表现为不适、酸胀或麻木感。疼痛往往由于着凉或受风而又引发或使原有症状加重;非外伤引起的关节肿痛常常是风湿病的表现。关节痛、颈肩痛、腰背痛、足跟痛往往是风湿病的常见表现,有时还伴有关节的肿胀,晨起僵硬感。类风湿性关节炎常有对称性的关节肿痛,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尤为明显;强直性脊柱炎有腰背痛,夜间、晨起及休息疼痛重,稍微活动后反而好转,可伴有足跟痛、眼色素膜炎;痛风引起的关节痛,常于夜间发作,刀割样剧痛,疼痛24小时内达高峰,最常见于足部的关节,单个关节发病,伴有局部肿胀发红;肌肉无力伴有肌肉疼痛、肌酶升高常见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2、发热 是风湿病的常见症状,可为低热、中等度发热、也可为高热,往往表现为不规则的发热,同时血沉快,但是一般无寒战,抗生素治疗无效,激素治疗有效。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斯蒂尔病、脂膜炎等均可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3、皮肤黏膜表现 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白塞病、脂膜炎、干燥综合征均可有面部或者全身皮疹、日光过敏(日光暴露部位皮肤、红痒、起皮疹等)、口干、眼干、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色素膜炎、皮肤结节、皮肤溃疡等。
4、雷诺现象 指手指遇冷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发白,然后发紫、发红或伴有手指的麻木、疼痛,严重的可有手指末端皮肤溃破,可见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5、不明原因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或贫血,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
6、不明原因的血尿、蛋白尿,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7、多脏器损害 有些风湿病特别是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可有多个器官的损害,如表现为心脏炎(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肾脏损害(蛋白尿、血尿、浮肿、高血压、肾功能衰竭)、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溶血等)、呼吸系统(间质性肺炎、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消化系统(肝功能损害、黄疸)等。
2风湿病引起疼痛的病因
一.风湿病关节病变
1.关节疼痛; 2.晨僵 患者晨起或休息较长时间后,关节呈胶粘样僵硬感,活动后方能缓解或消失。晨僵在类风湿关节炎中最为突出,可以持续数小时,在其他关节炎则持续时间较短。 3.关节肿胀和压痛 往往出现在有疼痛的关节,是滑膜炎或周围软组织炎的体征,其程度因炎症轻重不同而异。可由关节腔积液或滑膜肥厚所致。骨性增生性肥大则多见於骨性关节炎。关节肿痛;4.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二.慢性炎症疼痛
参与各种关节炎、肌炎、皮炎、内脏炎、血管炎、神经炎疼痛。临床特点是:(1)好发于年青女性,缓慢起病。(2)伴有晨僵,活动后可减轻。(3)多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关节疼痛。(4)易侵犯双手小关节如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等。(5)关节疼痛呈对称性。(6)对NSAIDS反应良好。(7)风湿性关节炎抗O高,类风湿关节炎往往类风湿因子高,CCP、AKA会出现阳性。
三.结晶物沉积
与全身性代谢异常有关。有的病与病变部位局部代谢异常有关。结晶物具有一定硬度、体积、直接刺激沉积部位末稍神经产生疼痛,活动时痛加重甚至止动。结晶物直接或间接激活慢性炎症发病机制。关节痛的特点为:(1)首次发作多为单关节炎,呈非对称性。(2)急性发作的关节剧痛,多于24—48小时内达高峰,关节周围红肿明显。(3)易侵犯下肢关节如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4)多于2周内消退,可反复发作。(5)X片可见软骨下骨及骨髓内有穿凿样或虫蚀样缺损。
四.肌腱、韧带、关节囊牵拉痛
炎症水肿状态的肌腱、韧带、关节囊对牵拉力承受下降,产生牵拉痛。炎症后疤痕挛缩的肌腱、韧带、关节囊的柔韧度下降,不能做大幅度动作,易撕裂,拉伤,产生牵拉痛。
五.软骨和骨损伤
软骨代谢异常是产生骨关节炎的主要原因,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进行性减少和骨质过度增生为主的慢性关节炎症,骨质疏松可以导致骨膜刺激痛。关节病理变化可见局灶性、侵蚀性软骨破坏、软骨硬化、囊性变和代偿性骨赘形成等。关节痛的特点:(1)多见于老年患者;(2)受累关节多为负重关节如膝、髋、腰椎等,可有关节摩擦音和弹响。(3)多为活动后疼痛,休息后可缓解。(4)关节僵硬感一般小于30分钟。(5)常在远端指间关节查到Heberden结节。
六.情感性疼痛
慢性病患者,反复治疗后多惧怕疼痛或痛阈下降。如果痛阈较高,则因失去保护性反应,引发更大损伤和疼痛。
3儿童患上风湿病的病因是什么
与免疫调节异常、儿童时期支原体和病毒,特别是风疹病毒感染有一定关系,但真正儿童风湿病的病因至今未明。
因类风湿病具有遗传易感性性,患儿家庭中常有其他人患类风湿关节炎。这是主要的儿童风湿病的病因。
此外,关节外伤和创伤,环境影响,如潮湿和气候变化,心理刺激等成为了诱发儿童风湿病的病因。
专家指出,16岁以下儿童得了风湿病,全身症状明显,与成人患的类风湿病有所不同,故特地命名为幼年类风湿关节炎。
该病在女孩较多见。儿童风湿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均与成年类风湿关节炎相似。
因类风湿病具有遗传易感性性,患儿家庭中常有其他人患类风湿关节炎。这也是主要的儿童风湿病的病因。
此外,关节外伤和创伤,环境影响,如潮湿和气候变化,心理刺激等也成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4产后风湿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1、妇女产期被风吹或接触冷水所致的产后风湿,症状是长期肢体关节疼痛,手接触冷水时疼痛明显。
2、在寒冷地区,人们常常在寒冷环境中工作,寒邪入机体内,久而久之下肢凉、痛、强直,活动受限,行走困难的老寒腿病。
3、人群中有一些人特别怕冷、怕风,吃不了冷食、冷饮;夏天穿不了短裤、女士穿不了裙服等。这类人属于体质虚寒,所以特别容易得风寒症。患了风寒症体质更虚,常形成恶性循环。
4、日常生活被风吹,雨淋,久座潮湿地或凉地;湿地睡觉或吹电扇、空调均可致患风寒病;疲劳和热身运动后,受凉寒气侵入,形成各种疼痛症候;夏热天卫表大开受凉,凉气入内导致各种疼痛、酸、困症候;汗后表皮开受凉,使凉气入内,阻碍气血运行,导致疼痛症候;情绪不好着凉会引起寒气入经,可入脏腑,白话说“气着凉”发展下去是严重。
产后血虚体弱感受风湿寒热之邪是本病发生的外在因素。
风湿寒邪侵人人体的途径有:
1、产后大汗淋漓,而未保暖,感受了风寒之邪。
2、产妇所住房屋潮湿阴冷。
3、产妇感受门窗过道之过堂风的侵袭。
4、产妇过早劳累或使用冷水洗衣。
5、产妇过早行房事。
6、产妇淋雨受湿。妇女产后由于胞宫受伤出血,导致血脉空虚,元气大伤,经络、血脉肌肉筋骨空虚,如果外邪乘虚而人,就会使肌肉、关节疼痛酸困沉重,怕风怕冷,从而导致此病。
5风湿病中药治疗的优势都有哪些
1.辨证论治,整体调节
中医治疗疾病的的最大特点是辨证论治,整体调节。对于风湿病患者来说,根据病人当前的主要临床表现,首先辨别其病性,是虚实寒热,如属实证,当辨明是风痹、寒痹、热痹、抑或湿痹?如体质偏虚,当判断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肝肾亏虚,抑或脾肾亏虚?继而综合辨证,整体调节。如外有风寒湿邪阻滞经络关节,内有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见腰膝冷痛、关节肌肉重着麻木、腿足屈伸不利等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气血亏虚、寒滞经脉见四肢关节冷痛、面色少华者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阴虚夹湿热者,用左归饮合四妙散;阳虚夹寒湿者,用金匮肾气丸加味等等。辨证论治、整体调节的治疗方法,既抓住疾病的本质,又重视疾病的表象,注重标本同治,邪正兼顾,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2.能迅速减轻症状,有效减缓疾病进程
许多患者早期阶段可能局限于关节疼痛、腰痛、身痛等几个症状,化验指标正常或轻度异常,没达到某些风湿病的诊断标准,西药选择治疗有困难时,可选择中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病人痛苦。已确诊的慢性风湿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可根据病情采取以中医药辨证论治为主的治疗原则,分别采用疏风祛湿、温经散寒、温寒祛湿、清热凉血、活血通络、补肾壮骨等不同治疗方法。或散风寒于外,或清热除湿于内,或活血以祛瘀,或温经以通络,邪去络通,“通则不痛”,故能迅速减轻患者痛苦。研究表明,临床常用祛风除湿类中药,大多具有与西药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同样的抗炎镇痛作用,其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之力虽稍逊于西药,但副作用很少,临床可结合辨证酌情选用。若属寒者,可选用桂枝、麻黄、乌头、附子、羌活、独活、细辛等;属热者,可选用忍冬藤、青风藤、海桐皮、秦艽、牛膝、黄柏、丹皮等;属瘀者,可选用桃仁、红花、乳香、三七、丹参、蒲黄、血竭;属虚者,可选用人参、黄芪、当归、熟地、鸡血藤、淫羊藿、巴戟天、杜仲、骨碎补、肉苁蓉等。
中药还能通过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能有效地缓解病情,改善体质,减少激素撤减过程中复发的危险性,减少发作次数和发作严重程度,从而能有效地减缓甚至阻止疾病的进程。
3.能弥补西药不足,并减轻其毒副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类疾病目前已成为临床主要治疗方案,主要是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一是合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既可加强其解热镇痛之疗效,又可弥补非甾体类抗炎药疗效不持久、不能控制病情进展的不足;二是合并使用改善病情药,通过调整全身气血阴阳的盛衰,既能改善临床症状,使联合用药能充分发挥药效作用,又能根据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副作用进行辨证治疗;三是合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激素减量过程中,往往容易导致疾病的反跳,配合中药治疗能有效减少患者对激素的依赖。目前已发现中药中有许多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及类糖皮质激素作用的药物,常用的方法主要是滋补肾阴和温补肾阳。其中滋阴药有:熟地、生地、龟板、枸杞、山茱萸、知母等,温阳药有:淫羊藿、巴戟天、补骨脂、附子、鹿衔草、桂枝等,类糖皮质激素的药物有:甘草、秦艽、穿山龙、淫羊藿等。运用中药治疗还可以减轻激素的副作用,如预防感染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等。如清热解毒药对应用激素后感染的诱发和加重,具有良好的抗感染作用,而无引起二重感染之弊;健脾补肾药可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滋阴清热或温补肾阳中药与激素联合应用,可以消除其食欲亢进、情绪激动、心烦失眠等副作用并提高疗效;补肾活血可以防治激素导致的股骨头坏死;健脾和胃药可减轻免疫抑制剂或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道的刺激;益肾填精药可防止免疫抑制剂对骨髓及机体正常免疫力的过度抑制等。
4.能调节患者免疫功能
现代药理研究已经证明,中医药治疗疗风湿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硬化症、骨性关节炎时,通过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从而有效地控制疾病的进展和进程;
能提高免疫功能的品种:如补气药中之人参、黄芪、灵芝,滋肾药中之熟地、黄精、枸杞子,养阴药中之石斛、天花粉、麦冬,活血药中之参三七、红花,清热药中之柴胡、鳖甲等,上药大多具有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当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或因使用西药免疫抑制剂冲击疗法导致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受到了明显的抑制而处于低下状态时,使用一些能提高免疫功能的中药,不仅能提高免疫抑制剂的疗效,还能改善体质,增进健康,有助于祛邪外出或抵御外邪的再度侵袭。
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如生地、熟地、金雀根、根、生军、制、、山、南星、等,这些中药有的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有的具有细胞毒性作用。有专家预测,找到一种中医的“免疫抑制剂”的期望指日可待。
5.具有双向调节免疫功能作用
中医认为,人体一旦失去平衡就会生病,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状态。治疗上要进行调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很多中药和方剂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能尽快使体内失衡状态得到纠正。
在风湿免疫方面,中医的双向调节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双向调节免疫功能,使亢进的体液免疫下降,使低下的细胞免疫上升;调节肾上腺皮质功能,皮质功能失调,有属阴虚者,有属阳虚者,补阴助阳,平调阴阳都能提高皮质激素水平;双向调节血管通透性,既能消除血管壁炎症,降低通透性以使消炎、消肿,也能增加血管通透性以促进瘀血吸收;双向调节血液黏度,既能抗凝、抗栓塞,又能促进循环,加速血流等。采用恰当的双向调节方法和方药,就能使病人症状消除,病情缓解,并能重新建立正常的免疫功能、正常的内分泌功能、正常的内脏功能、正常的血管和循环功能等,达到消除病症增强体质的目的。双向调节是中医中药治疗免疫病的病的基础。
众所周知,免疫功能紊乱与大多数风湿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应用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后,虽能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但同时也可导致正常免疫功能的低下,容易诱发感染等并发症。而中医则重视人体的正气即本身的抗病防病能力,中药本身不是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但大量临床报道和实验证实,通过补肾(如金匮肾气丸)或健脾(补中益气汤)等扶正疗法,可以调动机体促进自身增加激素、细胞因子的分泌,发挥其治疗效应。尤其是组成中药复方后可针对不同证候类型,发挥相应调节作用,使偏亢的免疫反应得以平息,使不足的免疫功能得到恢复,这种通过多层次、多途径抗炎止痛的所谓“双向调节”治疗机理,值得深入探讨。
6.中成药制剂疗效肯定
近20年来,在大量的临床研究基础上,一些专家与药厂联合将许多有效验方或单味中药制成中成药,方便患者携带服用,便于临床推广应用。应该说中成药在治疗风湿免疫病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有些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如尫痹康复冲剂、尫痹清灵冲剂、益肾蠲痹丸、痹苦乃停、痹隆清安等中成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狼疮冲剂治疗脾肾两虚型红斑狼疮;益肾通督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通脉灵治疗硬皮病等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近年来从传统抗风湿中药里提取有效成分治疗风湿病,如从中药雷公藤根中提取雷公藤多甙、从青风藤中提取青藤碱(正清风痛宁)、从白芍中提取白芍总甙(帕夫林),药理研究均有良好的抗炎镇痛和免疫抑制作用,临床观察取得较好疗效,已广泛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疮、强直性脊柱炎等病的治疗,显示出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最近还有专家临床证实,中成药清开灵针剂能有效地改善系统性硬化症(MS)患者的神经症状,而且在动物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7.结合实验研究成果灵活用药,使治疗更有针对性
近二三十年来,中药的有效成分和药理研究进展很快,在调节免疫功能,抑制免疫、提高免疫方面;在提高肾上腺皮质功能方面;在抗过敏、抗变态反应方面;在抗关节炎、消炎止痛方面;升高血液细胞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中医临床应用和研究帮助很大,可使中医的临床经验提高到理论上来认识。如龟甲补肾,因为其有提高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的作用;土茯苓治疗口腔溃疡,因为其有免疫抑制的作用;丹皮治疗皮下瘀点,因为其有抗血管炎、抗栓塞的作用;白藓皮、黄芩治疗皮疹、皮炎,因为其有抗过敏的作用;女贞子治疗血虚头晕,因为其有提高白细胞的作用等。临床上即可依据辨证用药、辨病用药、对症用药,还可依据药理用药,如能将这些结合起来,将能使辨证治疗更有针对性,从而使中医的治疗水平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新的境界。
8.远期疗效好,生活质量高
许多风湿免疫病都是慢性病,有些是终身性疾病。大多需要长期治疗,有的需要终身治疗,这只有中医中药才能做到。中医中药所使用的因人而异,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既能使这些慢性病逐渐控制,好转、缓解,也保证了长期服用中药安全有效。如红斑狼疮病人,经半年至二三年的治疗后,不但能将泼尼松(强的松)减量、停用,而且效果会渐渐积累,使病情好转而缓解,直至完全缓解。他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强直性脊柱炎、过敏性紫癜、结节性红斑、干燥综合征、白塞病、骨关节炎、痛风等有些可单用中药治疗,有些可中西医结合治疗,但最终需将西药停用,坚持用中药治疗。
9.中医康复手段多样,注重养治结合
中医非常重视患者的调养,强调在积极进行中医药治疗的同时,注重病中及病后的调养,以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并预防风湿病的复发,同时许多康复手段如运动调理、饮食调理、起居调理、心理调理等对缓解症状,改善功能,预防加重或复发均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