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如何治疗

  脊髓灰质炎病毒自口、咽或肠道粘膜侵入人体后,一天内即可到达局部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咽壁淋巴组织、肠壁集合淋巴组织等处生长繁殖,并向局部排出病毒。若此时人体产生多量特异抗体,可将病毒控制在局部,形成隐性感染;否则病毒进一步侵入血流(第一次病毒血症),在第3天到达各处非神经组织,如呼吸道、肠道、皮肤粘膜、心、肾、肝、胰、肾上腺等处繁殖,在全身淋巴组织中尤多,并于第4日至第7日再次大量进入血循环(第二次病毒血症),如果此时血循环中的特异抗体已足够将病毒中和,则疾病发展至此为止,形成顿挫型脊髓灰质炎,仅有上呼吸道及肠道症状,而不出现神经系统病变。小儿麻痹症如何治疗,患过小儿麻痹症以后还会复发吗,小儿麻痹症手术后怎样获得好的康复效果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做了以下的介绍。

目录 1.小儿麻痹症如何治疗 2.患过小儿麻痹症以后还会复发吗 3.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能不能结婚生子 4.小儿麻痹症手术后怎样获得好的康复效果 5.小儿麻痹后遗症残疾能预防吗

1小儿麻痹症如何治疗

  (一)急性期治疗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隔离,至少到起病后40天,避免劳累。肌痛处可局部湿热敷以减轻疼痛。瘫痪肢体应置于功能位置,以防止手、足下垂等畸形。注意营养及体液平衡,可口服大量维生素c及b族。发热高、中毒症状重的早期患者,可考虑肌注丙种球蛋白制剂,每日3~6ml,连续2~3天,重症患者可予强的松口服或氢化可的松静滴,一般用3~5日,继发感染时加用抗菌药物。

  2.呼吸障碍的处理

  重症患者常出现呼吸障碍,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往往是引起死亡的主因。首先要分清呼吸障碍的原因,积极抢救。必须保持呼吸道畅通,对缺氧而烦躁不安者慎用镇静剂,以免加重呼吸及吞咽困难。及早采用抗菌药物,防止肺部继发感染,密切注意血气变化和电介质紊乱,随时予以纠正。

  延髓麻痹发生吞咽困难时应将患者头部放低,取右侧卧位,并将床脚垫高使与地面成20~30度角,以利顺位引流;加强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及早作气管切开;纠正缺氧;饮食由胃管供应。单纯吞咽困难引起的呼吸障碍,忌用人工呼吸器。

  脊髓麻痹影响呼吸肌功能时,应采用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呼吸肌瘫痪和吞咽障碍同时存在时,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术,同时采用气管内加压人工呼吸。呼吸中枢麻痹时,应用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并给予呼吸兴奋剂。循环衰竭时应积极处理休克。

  3.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加维生素c1~3克,每日1~2次连续数日,以减轻神经水肿。

  4.对发热较高,病情进展迅速者,可采用丙种球蛋白肌注。

  5.肌痛和四肢项背强直者局部给予湿热敷,以增进血液循环,口服镇静剂,必要时服盐酸哌替啶及可待因,减轻疼痛和减少肌痉挛。

  6.肾上腺皮质激素

  (二)促进瘫痪的恢复

  1.患者应躺在有床垫的硬板床上,注意瘫痪肢体的护理,避免外伤受压,置于舒适的功能位置,以防产生垂腕垂足现象。有便秘和尿潴留时,要适当给予灌肠和导尿。

  2.中药治疗可选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3.呼吸障碍及吞咽困难的处理,循环衰竭的防治。

  4.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

  促进神经传导机能的药物如地巴唑、如兰他敏等,效果不显,目前很少应用。在热退尽、瘫痪不再进行时,及早选用以下各种疗法:

2患过小儿麻痹症以后还会复发吗

  一般认为小儿麻痹症在发病两年以后留下后遗症,病情不再进展,但也不易好转,患儿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残疾状态,不会再复发小儿麻痹症。

  但近年来许多医学专家通过实践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指出有一部分患过小儿麻痹症现已“痊愈”的人,在患病30--40年以后病情仍可复发,出现新的类似小儿麻痹症的症状,被称为小儿麻痹后发综合征。患者表现为:极度疲劳,肢体软弱无力逐渐加重,肌肉、关节疼痛以及肢体瘫痪和肌肉萎缩。这一情况提醒我们,患过小儿麻痹症现已稳定的患者,如果出现以上的症状,应该立刻去医院看病,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3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能不能结婚生子

  年轻人交异性朋友,进而结婚、组成家庭,生儿育女是人天性的需要,也是每个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和健康人一样,也需要交朋友、结婚、组成家庭,这是毫无疑问的,医学专家早已指出小儿麻痹后遗症残疾人家庭生活能力和健全人是一样的,而且这种疾病并不遗传给下一代。但是由于存在肢体运动功能方面的残疾,他们确实在交异型朋友、实现家庭生活的愿望上存在一定困难,很需要大家的关心、理解和帮助。许多工作单位和社区关心残疾人,为他们牵线搭桥介绍对象,有的组织残疾青年联谊会,为他们扩大接触面,还有的地方建立了残疾人婚姻介绍所,这些都为残疾朋友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

  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能够组成家庭。但有一点应该提出,那就是残疾人本身有残疾,生活自理方面多少存在一些困难,有的甚至需要别人照顾,所以在生育上要实行计划生育,以免增加自身困难和压力,又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发育。尤其对女患者更应注意:有的女同志如患有脊柱侧弯、骨盆倾斜或者骨盆发育不好,这样在胎儿出生时可能会发生困难,因此怀孕时最好定期做产前检查,在医生指导下决定如何生孩子,以确保母子平安。

4小儿麻痹症手术后怎样获得好的康复效果

  成功地施行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后,适时正确地进行康复训练是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许多患者的亲身经历表明,手术后训练与不训练康复效果不一样,坚持按医生指示训练的患者,手术后患肢的力量、关节灵活性以及活动功能都明显优于不重视康复训练的患者。例如有一位女患者,施行了肌肉移位手术来重建瘫痪肢体的力量,手术后因为怕疼,不敢活动,又怕把做过手术的腿活动坏了,所以一动也不敢动,没能及时训练,结果手术后的肌肉发生了粘连,导致手术失败,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医生指导下的康复训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发挥作用:

  ①防止手术后的瘢痕粘连,保证肌肉和关节的良好活动性。

  ②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消肿、止痛、促进伤口愈合。

  ③增强没完全瘫痪肌肉和移位后肌肉的肌力,恢复肢体功能。

  ④促进手术后骨骼和肌腱的愈合。

  ⑤增进其他肌肉发达,提高对瘫痪肢体功能的补偿作用。

  ⑥增进全身生理活动机能的提高。

  ⑦防止手术后的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僵硬、骨质疏松、心肺功能低下等并发症。


  

5小儿麻痹后遗症残疾能预防吗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残疾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其发生或者减轻其危害程度的。预防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①在患病以后要及时找医生看病,不能拖延。配合医生做好各种治疗和训练。比如按摩、针灸、肢体运动功能练习等。

  ②休息时保持肢体在良好的位置上,并且要经常变换肢体的姿势和位置,以避免形成不良的肢体畸形,比如患儿长期围坐在床上就容易造成脊柱弯曲、双下肢关节伸不直、腿弯曲、脚变形等残疾,为避免这些残疾就不应该让患儿长坐不动。

  ③经常活动患肢的关节。患儿的肢体长久不动会慢慢变细,严重时肢体还会弯曲变形。防止的办法是经常活动患肢。家人可以帮助患儿活动患肢关节,最好是把关节活动到最大程度,这样反复训练,可以防止患肢的关节变硬、变形。

  ④避免不良姿势的站立、行走。比如小腿弯曲、外翻变形,患儿在这种姿势下勉强站立和行走,可加重下肢的畸形,所以应该防止这样不良的活动。正确的方法是用夹板把小腿摆直固定好再练习站立和行走,这样就可以防止畸形的发生。

  ⑤合理的使用夹板、支具和石膏等物品,保持患肢在正常位置,纠正和防止畸形。

  ⑥及时找医生诊治,必要时可以对患肢施行手术,矫正已发生的畸形,并防止畸形发展或加重。

相关搜索
小儿麻痹症的治疗方法
小儿麻痹症的治疗方法
小儿麻痹症能治好吗
小儿麻痹症能治好吗
小儿麻痹症会传染吗 传播途径有哪些
小儿麻痹症会传染吗 传播途径有哪些
小儿麻痹症可以治好吗
小儿麻痹症可以治好吗
小儿麻痹症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小儿麻痹症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