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圈的副作用有哪些

  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 L.),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称地蛋、土豆 、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块茎。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


目录 1.薯圈的副作用有哪些 2.薯圈的食疗价值 3.马铃薯名称由来 4.马铃薯的历史起源 5.马铃薯的生长习性

1薯圈的副作用有哪些

  番薯有和胃调中,健脾利湿,解毒消炎,宽肠通便,降糖降脂,活血消肿,益气强身,美容,抗衰老之功效。但是经过煎炸,营养成分流失较多。

  哪些体质的人适宜吃薯圈?

  健康体质平和质,气虚体质

  哪些体质的人不适宜食用薯圈?

  湿热体质,痰湿体质,特禀体质

  食用禁忌

  孕妇慎食以免增加妊娠风险。

  薯圈为油炸的膨胀食品,油炸过焦的薯圈含致癌物质多,不宜食用。

2薯圈的食疗价值

  1.养胃:暖胃,治疗胃寒症。

  2.健脾: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

  3.利尿消肿:能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作用。

  4.润肠通便:纤维素可以促进肠壁的蠕动,帮助消化,防止大便干燥。

  5.降糖消渴: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促进糖分分解,具有使过剩糖分转化为热量的作用,改善体内的脂肪平衡。

  6.补血益气:适宜肤色没有光华,失去红润、手脚冰冷的人群

  7.养颜护肤:萝卜素,有助于维持皮肤细胞组织正常机能,刺激皮肤新陈代谢,保持皮肤润泽细嫩。

  8.抗衰抗氧化: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减轻电脑辐射导致的过氧化反应。

3马铃薯名称由来

  “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中国东北、河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西北和两湖地区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或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粤东一带称荷兰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带被称为“土豆”。

  英语potato来自西班牙语patata。据西班牙皇家学院称,此西班牙词汇由泰依诺语batata(红薯)和克丘亚语papa(马铃薯)混合而来的[6]。在拉丁美洲,“马铃薯”的西班牙语用papa一词。


4马铃薯的历史起源

  传入中国

  马铃薯何时从何地传入中国,尚难确切断定。根据陕西省兴平县县志的记载,16世纪时马铃薯已传入中国。

  传播世界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安第斯山脉海拔3800米之上的的的喀喀湖区可能是最早栽培马铃薯的地方。在距今大约7000年前,一支印第安部落由东部迁徙到高寒的安第斯山脉,在的的喀喀湖区附近安营扎寨,以狩猎和采集为生,是他们最早发现并食用了野生的马铃薯。

  最重要的马铃薯栽培种是四倍体种。四倍体栽培种马铃薯向世界各地传播,最初是于1570年从南美的哥伦比亚将短日照类型引入欧洲的西班牙,经人工选择,成为长日照类型。

  十六世纪中期,马铃薯被一个西班牙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到欧洲。那时人们总是欣赏它的花朵美丽,把它当作装饰品。

  1586年英国人在加勒比海击败西班牙人,从南美搜集烟草等植物种子,把马铃薯带到英国,英国的气候适合 马铃薯的生长,比其他谷物产量高且易于管理。

  后来一位法国农学家——安·奥巴曼奇在长期观察和亲身实践中,发现马铃薯不仅能吃,还可以做面包等。从此,法国农民便开始大面积种植马铃薯。

  1650年马铃薯已经成为爱尔兰的主要粮食作物,并开始在欧洲普及。

  17世纪时,马铃薯已经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并且已经传播到中国,由于马铃薯非常适合在原来粮食产量极低,只能生长莜麦(裸燕麦)的高寒地区生长,很快在内蒙、河北、山西、陕西北部普及,马铃薯和玉米、番薯等从美洲传入的高产作物成为贫苦阶层的主要食品,对维持中国人口的迅速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1719年由爱尔兰移民带回美国,开始在美国种植。

  十八世纪初期,俄国彼得大帝游历欧洲时,以重金买了一袋马铃薯,种在宫廷花园里,后来逐渐发展到民间种植。

5马铃薯的生长习性

  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对温度的要求:块茎生长的适温是16℃~18℃,当地温高于25℃时,块茎停止生长;茎叶生长的适温是15℃~25℃,超过39℃停止生长。

  马铃薯传入中国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是华侨从东南亚一带引进的,在21世纪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在冬季或凉爽季节也可栽培并获得较高产量。

相关资讯
目录 置顶
目录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