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其特点为急性起病,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一过性氮质血症,具有自愈倾向。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后,而其他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亦可引起。那么,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肾炎吃什么好?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目录 1.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肾炎吃什么好 2.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肾炎预防 3.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肾炎的症状有哪些 4.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肾炎会引发什么疾病 5.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肾炎病因
1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肾炎吃什么好
(1)水分:
起病初期,尤其水肿明显,并有高血压及并发症者,液体入量应予以限制,以口渴为度给予水分。以避免加重水肿或并发症及肾脏负担。
(2)钠盐:
水肿、高血压及循环充血者应严格限制钠盐摄入,短期内用无盐饮食,过渡到低盐饮食(以每天1.5g计算)。水种重度尿少者,控制入水量,每天不超过尿量,加不显性失水量。
(3)蛋白质:
无明显少尿及氮质血症时蛋白质限制在每天1g/kg。不加分析地控制蛋白质入量,对肾单位修复不利,但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促使肾小球硬化。
2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肾炎预防
1.一级预防
(1)增强机体抗御链球菌感染的能力,适当进行锻炼,加强营养,在冬春季节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接触流感的病人。
(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避免上呼吸道及皮肤感染,对已有链球菌感染者应积极治疗,并积极治疗各种慢性病灶,如扁桃体炎、鼻窦炎、龋齿和中耳炎等。
(3)加强该病与HLA相关和对患者亲属的研究,以期进一步明确该病与之的关系。
2.二级预防
(1)对原有肾小球肾炎的早期要及时治疗,密切观察,适时地进行尿常规检测,以免病症迁延不愈,造成慢性肾脏改变。
(2)对有高血压,贫血的患者也要进行尿常规,肾功能测定,避免慢性肾炎的漏诊。
(3)有条件者可以及早进行肾活检,以此正确选用药物。
3.三级预防
目的在于延缓肾功能恶化,采取的措施有:
(1)低蛋白饮食。
(2)控制血压。
(3)防止肾小管间质损害。
(4)不用对肾脏有害的药物。
3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肾炎的症状有哪些
1.血尿、蛋白尿
几乎全部患者均有肾小球源性血尿,约30%患者可有肉眼血尿,常为起病首发症状和患者就诊原因。可伴有轻、中度蛋白尿,约20%患者呈肾病综合征范围的蛋白尿。尿沉渣除红细胞外,早期尚可见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增多,并可有颗粒管型和红细胞管型等。
2.水肿
水肿常为起病的初发表现,典型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或伴有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少数严重者可波及全身。
3.高血压
多数患者出现一过性轻、中度高血压,常与其钠水潴留有关,利尿后血压可逐渐恢复正常。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高血压,甚至高血压脑病。
4.肾功能异常
患者起病早期可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钠水潴留而尿量减少,少数患者甚至少尿(<400ml/d)。肾功能可一过性受损,表现为轻度氮质血症。多于1~2周后尿量渐增,肾功能于利尿后数日可逐渐恢复正常。仅有极少数患者可表现为急性肾衰竭,需要与急进性肾炎相鉴别。
5.充血性心力衰竭
常发生在急性期,水钠严重潴留和高血压为重要的诱因,需紧急处理。
6.免疫学检查异常
一过性血清补体C3下降:多于起病2周后下降,8周内渐恢复正常,对诊断本病意义很大。患者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可升高。
4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肾炎会引发什么疾病
1.循环充血状态和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起病急骤且凶险,平均发生于起病3~5天,易误诊为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近年已认识到此并发症的机制及临床表现,及时早期诊断,预后大为乐观。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合并此症者可达43%,其发病机制是由于水钠潴留致高血容量而致循环充血状态。造成水钠潴留的因素很多,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加是重要因素。也提供了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理论依据。此外,急性期水肿,少尿期血浆房钠肽水平明显增加,其动态改变与血容量变化一致也是另一重要因素。
临床表现除烦躁、发绀、水肿、少尿外并出现以下症状:①肺淤血症状:气急,咳嗽,端坐呼吸,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底湿?音。胸片显示心脏扩大,两侧肺门阴影扩大,肺纹增加,并有胸膜反应。②心脏:心率增快,甚至有奔马律,心尖区可听及收缩期杂音,偶有心律不齐,严重时可出现收缩压降低。③肝脏肿大,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增加。
2.高血压脑病 近年由于及时合理处理,急性链感后肾炎此并发症已明显降低,发病率约为0.5%。虽然高血压与此病常同时存在,但其在此病中所起的作用尚未肯定。从病理观点来看,脑部可发生多数小血栓(由于血管痉挛引起)和脑水肿,也有出现脑出血者,脑血管痉挛和水钠潴留与脑水肿有关。常见为头昏、头痛、呕吐、神志不清、黑蒙,严重者有阵发性惊厥、昏迷。当高血压伴视力障碍、惊厥、昏迷3项之1项即可诊断。
老年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比儿童明显少,但并非罕见。因临床表现不典型而诊断困难。链球菌前驱感染不典型,前驱皮肤感染较咽部为高。少尿、呼吸困难、肺淤血、大量蛋白尿、氮质血症以及疾病早期死亡率均于中、老年组高。60年代有报告本病死亡病例中46%为60岁以上患者。又有报告9例60岁以上患者7例死于急性肾衰。但自开展透析治疗以来发现老年本病患者急性肾衰经透析维持生命后,肾功能恢复虽较年轻人慢,但是绝大部分病人仍能完全恢复。因此,总预后不比年轻患者差。此外,老人患者中肺淤血、呼吸困难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青年。
5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肾炎病因
一、发病原因
19世纪人们即已观察到急性肾炎与某些链球菌感染相关,但以后证实并非所有的链球菌感染都能导致急性肾炎,仅其中的致肾炎菌株才有此致病作用。现知致肾炎菌株主要存在于β溶血性链球菌A组中,以12型为主,包括1,2,3,4,18,25,49,55,57和60型等,偶尔β溶血性链球菌C组或G组菌感染也可致病。这些致肾炎菌株引起的前驱感染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或扁桃体炎),但皮肤感染(如脓疱疮,经常由A组49型菌引起)也很常见。导致机体免疫反应的致病抗原是链球菌的哪些成分,至今未完全清楚。曾长期认为是链球菌胞壁的M蛋白,但后来证实此抗原成分主要存在于胞膜或胞体中,如胞膜中的内链素(endostreptosin)及胞体中的肾炎株伴随蛋白(nephritic strain associated protein)。此外,有报告链球菌细胞外成分中的一种阳电荷抗原也可能致病。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1)本病属于免疫复合物型肾炎
用免疫荧光方法可在肾小球上查见不规则的颗粒状沉积物(内含IgG、C3、备解素及微量C1q和C4)。电镜下可见此免疫复合物呈驼峰状沉积于基底膜外,均从组织学上证实了免疫复合物存在。
抗原(链球菌某种成分)、抗体(免疫球蛋白)形成免疫复合物。本病患者急性期时,常可测到血循环中免疫复合物(CIC)。抗原、抗体量接近平衡,而且抗原量稍过剩时即形成大小适度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在通过肾小球基底膜时滞留并沉积下来。另有学者认为链球菌抗原成分能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相结合,而形成较大分子量的可溶性复合体,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引起该细胞炎症反应。
链球菌抗原的某些带阳电荷成分,可通过电荷反应与肾小球结构相结合而形成“种植抗原”;MSAP可通过与肾小球上链激酶C受体相结合而“种植”;而ESS(P15.7~5.9)则可能通过类似植物血凝素的作用机理与GBM上某种糖蛋白相结合,这些种植抗原均可导致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
(2)自体免疫在急性肾炎发病中的作用:
这一可能性一直被人们关注,但缺乏有力的证据。有报道在2例具有本病典型临床及病理诊断的急性肾炎病人中,查到血清DNA与抗DNA(单链及双链)免疫复合物,且抗DNA抗体滴度升高。又有报道本病患者血中链球菌神经氨酸酶(streptococcal neuraminidase)活性及游离神经氨酸(neuraminic acid,即游离唾液酸)的水平均升高,表明致病链球菌的神经氨酸酶可使唾液酸从血液免疫球蛋白或组织(包括肾小球)中释放,导致自身免疫,或使正常IgG的抗原决定簇暴露,进而形成抗自身IgG的抗体。
(3)低补体血症:
早在1914年,Gunn已发现4例急性。肾炎患者呈低补体血症。1935年Kellett进一步指出急性肾炎时的低补体血症是抗原、抗体反应的结果;此外,链球菌的菌体外毒素可以直接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NSAP在肾小球血流中激活纤维蛋白酶原,形成纤维蛋白酶,后者可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引起炎症过程。
急性肾炎起病后,血液中CH50、C3及C5均明显下降,于6~8周恢复正常;C1q及C4稍有下降,其下降程度较C3轻,且很快恢复正常;B因子正常;血解素水平明显而持久地下降,恢复竟比C3慢。应用免疫荧光技术证实急性肾炎患者肾小球上有较大量的C3及备解素沉积,因此,大部分作者认为本病补体主要是按旁路途径激活,称之为“旁路疾病”(alteRNAtive pathway disease)。但亦有人认为2种激活途径均可能存在于不同病人中。本病患者血清中含有激活并消耗补体的物质,引起低补体血症。研究工作证实C3NeF是C3转化酶的抗体,故与本病补体旁路途径激活的启动有关。
补体系统激活后引起系列免疫病理改变,特别是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后形成的C5b-9(膜攻击复合物),在急性肾炎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4)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
免疫复合物,特别是沉着在内皮下及系膜区,能与循环中的细胞相接近的免疫复合物,可以通过免疫及化学的机制吸引循环中的炎症细胞(中性白细胞、单核细胞),这些炎症细胞及病变的肾小球细胞又可以产生一系列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蛋白酶类及活化氧化代谢产物等引起肾小球炎症变。1次致肾炎链球菌株感染后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着,肾小球尚有能力清除(主要通过系膜细胞吞噬作用),中断上述免疫-炎症的恶性循环,使急性肾炎病变呈自限性。
2.病理改变
大体标本显示双侧肾脏明显肿大可达正常人的2倍。光滑但呈灰白色,故称大白肾。表面有散在出血点,切面皮质和髓质境界分明,锥体充血。
由于临床表现轻重及病期不同,相应组织学改变也各异。典型者呈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或系膜在增生性改变,少数属膜增生性改变。起病1个月内肾小球内皮细胞、系膜细胞显著增生或肿胀,充满于肾小囊腔中,致使毛细血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伴有多核白细胞浸润,故又称渗出性肾小球肾炎,同时伴有淋巴细胞和CD4 淋巴细胞存在。肾小球基膜、肾小管正常。但在间质中有多核、单核和T淋巴细胞浸润,近年已得到重视,并证明与GFR下降有关。系膜区和基膜有免疫沉积物,C3、C4呈颗粒状沉积,并有备解素存在,膜攻击复合物(C5b-C9)在系膜区也以颗粒状沉着而呈局限化,在毛细血管袢程度较经。此外尚有IgG和IgM沉着,其中上皮下驼峰样沉积物具有代表性。
免疫荧光检查可见IgG、IgM、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周围呈颗粒荧光状,根据其形态不同分作:①星天型:占30%,多于起病2周内出现。其特点是IgG、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周围及系膜内呈弥漫不规则颗粒沉积,间或有较大的毛细血管旁的沉积。②系膜型:占45%,多在发病后3~6周出现。IgG、C3主要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轴部及蒂部,多数病预后较好。③蕴含环型:占25%。IgG、C3呈密集融合沉积于毛细管周围,形成花环状,而系膜内沉积甚少,内皮细胞、系膜细胞明显增生,部分毛细血管壁增厚,常使肾小球呈分叶状。临床上常有严重蛋白尿,远期预后甚差。
肾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指征: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为一自限性疾病,通常临床症状可在短期内完全消失,但镜下血尿和(或)蛋白尿可持续数月,多数预后良好,一般不需肾穿刺检查。以下为肾活检指征,以提供诊断及指导治疗:①急性期血清补体正常或入院补体降低,但2个月后其值仍持续降低,可通过肾活检与狼疮性肾炎或膜增生性肾炎鉴别。②起病3~4周后持续高血压及大量蛋白尿者。③氮质血症加重,并伴有持续性高血压,提示疾病发展迅速,肾损害加重,肾活检查以证实新月体肾炎。
3.病理生理改变
(1)肾脏的病理生理改变:
急性肾炎时肾脏病理生理的改变与免疫介导所引起的肾小球毛细血管炎症反应有关。
①肾小球基底膜受中性白细胞及血管活性物质及膜攻击复合物的破坏(甚至在电镜下呈现基底膜断裂),致使血管内血浆蛋白及红细胞、白细胞等逸至尿中。尿蛋白形成的另一个原因是肾小球毛细血管襻上噬液蛋白及硫酸糖胺聚糖的减少、滤过膜阴电荷屏障的破坏。
②肾小球毛细血管襻阻塞,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故而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少尿及无尿,甚至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③应用对氨基马尿酸(PAH)清除率研究肾血流量证实,急性肾炎时肾血流量正常,甚至增加(因入球小动脉阻力下降)。因此,不同于慢性肾炎,本病肾脏并不处于缺血状态。因肾血流量正常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患者的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下降。
④肾小管最大重吸收功能(TmG)仅轻度受损或正常,肾小球滤过率损害程度超过了肾小管受损程度。滤过的原尿量减少,且通过肾小管的时间延长;此外,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炎症阻塞后,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压力下降。这2个因素均促使功能受损不严重的肾小管上皮可以充分重吸收原尿中的水和钠,引起少尿及水、钠潴留,肾脏钠排泄分数少于1%,此即“球管失衡状态”。
⑤由于循环血容量扩张,反射性引起血浆肾素活性及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浓度下降,疾病恢复期则恢复正常;尿液中前列腺素PGE2及PGF2α和激肽释放酶(kallikrein)水平持续下降。
(2)全身性病理生理改变:
中心环节是水钠潴留,血容量扩张。由此引起高血压及水肿,严重时可引起高血压脑病及心力衰竭等严重合并症,是急性肾炎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在急性肾炎的治疗中控制血容量。排除体内潴留的水、钠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