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神经性皮炎,是比较严重的一种皮炎,这种皮炎对于眼睛的损害比较严重,甚至会造成视力下降,所以很多患者,想全面了解一下眼睛神经性皮炎的有关内容。眼睛神经性皮炎病情分析和治疗方法有哪些?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吧。
目录 1.神经性皮炎有哪些症状 2.眼睛神经性皮炎病情分析和治疗 3.神经性皮炎的预防知识 4.神经性皮炎临床危害 5.神经性皮炎是怎么引起的
1神经性皮炎有哪些症状
发病初期,仅有患部间歇性瘙痒,夜间尤甚,常致失眠,经搔抓皮肤出现淡褐色圆形或多角形丘疹,表面光滑或覆有糖皮样鳞屑,密集成群,随病情发展,丘疹渐融合成片,形成英武的苔藓样变。此时病变皮肤干燥、增厚、皮纹加深,互相交错,皮嵴突起,呈菱形或多角形,境界清楚。
1、青壮年多见
老人、儿童少见。
2.慢性经过,
时轻时重,一般夏季加重,冬季缓解。全部病程可分为3期:
(1)静止期,
表面炎症轻微或缺如,病变局限,境界清楚。
(2)进行期,
炎症著明,浸润明显,皮损扩大,边缘模糊不清。
(3)退行期,
浸润轻微,皮损变薄,倾向愈合。
3.从分布的角度,
可将该病分为两类,限局性和泛发性。好发部位主要为颈侧(图1)、项部、额部、其次为骶尾、肘窝、胭窝,有可见腰背、两髋、外阴、肛门、腹股沟、眼睑、头皮、四肢等处。常呈对称分布,有可沿皮肤皱褶或皮神经分布呈线状排列。
4.初时先感觉局部瘙痒,
由于搔抓皮肤迅速呈苔藓化,典型损害为多数米粒至高粱米大小,淡红色至黄褐色或与皮色一致的圆形或多角形坚硬有光泽的扁平丘疹,密集成片,表面附少量鳞屑,伴有抓痕、血痂。皮损以中央最为显著,愈近边缘愈轻微,境界不清,时久,由于搔抓刺激皮肤浸润肥厚,嵴沟明显。发生于小腿者,时久,表面可呈疣瘤状。持久性搔抓摩擦胫部或上背部可引起淀粉物质沉积于真皮,进而分别发展为斑状和苔藓性淀粉样病。长期搔抓可有感染,如毛囊炎、疖肿等。
5.患者自觉阵发性瘙痒,
夜间尤甚,可影响睡眠、工作和生活。
根据阵发性瘙痒,皮肤苔藓化及本病的好发部位,可以诊断。
2眼睛神经性皮炎病情分析和治疗
病情分析:
眼睛神经性皮炎,精神因素是目前人为发生本病的主要诱因,情绪波动,精神过度紧张,焦虑不安,生活环境突然变化等均可使病情加重和反复.
治疗;
1.去除可能的病因,如情绪波动,或神经衰弱明显者可给予安眠镇静类药物;
2.避免刺激,如局部反复搔抓,热水烫洗,洗涤剂的使用等不良刺激.忌刺激性饮食如酒,浓茶,咖啡及辛辣食物;
3.止痒,可给予抗组胺类药物,静脉及局部封闭治疗,外用皮质类固醇软膏,硬膏及焦油等制剂;
4.物理治疗,包括浅层X线照射,同位素32磷,90锶敷贴,液氮冷冻,镭射,磁疗,蜡疗,矿泉浴及光化学疗法.
5.口服抗组胺药,如异丙嗪,扑尔敏,苯海拉明,每次1-2片,每日3次.这三种药都有嗜睡副作用,白天也可以服用无嗜睡副作用的抗组胺药,如阿司咪唑或特非那丁.
6.外用氢化可的松或去炎舒松霜剂,外搽患部,每日2-3次.
护理:
全身及局部治疗可与单纯疱疹治疗相同.对严重患者,可肌注丙种球蛋白,每次3~6mL,每日或隔日1次.
3神经性皮炎的预防知识
1、严禁抓挠:由于神经性皮炎在发病时,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症状,所以在发病时患者切勿抓挠,由于抓挠可以使病人愈搔愈痒,愈痒愈抓,长期下去会引起感染的情况。
2、对待饮食一定要节制:患者不要吃一些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浓茶、咖啡等都不要食用。
3、禁用肥皂:患者在发病时,一定不要使用肥皂清洗发病部位,特别是含碱性比较大的物质,更是不要使用。
4、不要乱用药物:很多患者在发病时,都喜欢用一些激素类的药物,长期下去,只会使得病症反复无穷,并越来越严重。
5、出现神经性皮炎将及时向大皮肤科解毒剂治疗,预防疾病,没有治愈或相信一些补救治疗,以免延误治疗。
6、禁用热水烫洗:患者在发病时,一定不能使用热水烫洗,以免加重病情。
4神经性皮炎临床危害
1. 由于神经性皮炎患者主要症状是剧烈瘙痒,所以如果不治疗,患者会感觉到每天身体发病部位常常瘙痒无比,使得患者常常无法入睡。
2. 神经性皮炎如果长时间不治疗的话,患者很有可能会发生精神病或是神经障碍疾病。.
3. 神经性皮炎如果不治疗,会随着病情的发展开始逐渐扩大长期下去就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外在美观,甚至引起机体功能障碍.
4. 神经性皮炎在发病的时候通常伴有强烈的瘙痒症状,由于患者长时间挠抓皮肤会引起破损,长期下去可引起皮肤炎症加重.继发感染其他疾病.
5神经性皮炎是怎么引起的
神经性皮炎为七情所伤,多因心火内生,脾经湿热,肺经风毒客于肌肤腠理之间,外感风湿热邪,以致阻滞肌肤,血虚生燥,肌肤失荣所致。综合其病因,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
一:神经精神因素:因情志波动,精神过度兴奋、忧郁、紧张、焦虑、恐怖或神经衰弱,造成大脑皮层的调节功能紊乱,引起肛门周围神经功能障碍,当受到刺激时,皮肤易出现反应,呈苔藓样变化。
二:刺激因素:如过饮醇酒、咖啡等辛热兴奋剂,或服用某些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及内裤磨擦、搔抓等局部刺激,均为诱因。
三:疾病因素: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障碍等,亦为重要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