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基底节区多发梗塞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危害性蛮大的疾病,我们在生活中是一定要好好的重视自己的身体,对于疾病我们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治好它,毕竟被疾病缠身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那么,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脑梗塞的治疗方法有什么呢?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1.出现脑梗塞后的检查项目 2.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脑梗塞的治疗方法 3.脑梗塞的主要患病原因 4.脑梗塞预防 5.脑梗塞诊断鉴别
1出现脑梗塞后的检查项目
1、CT和MRI检查:可显示缺血性梗死或出血性梗死改变,合并出血性梗死高度支持脑栓塞,许多病人继发出血性梗死临床症状并加重,发病3-5日内复查CT可早期发现激发梗死后出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MRA可发现颈动脉狭窄程度或闭塞。
2、脑压检查:脑压正常,脑压增高提示大面积脑梗死,出血性梗死脑脊液可呈现血性或镜下红细胞;感染性脑栓塞脑脊液细胞数增高(早期粒细胞为主,晚期淋巴细胞为主);脂肪栓塞脑脊液可见脂肪球。
3、心电图常规检查:确定心肌梗死、风心病、心律失常等的依据,脑栓塞可作为心肌梗死的首发症状并不少见,颈动脉超声检查可评价管腔狭窄程度和粥样硬化斑块,对证实颈动脉源性栓塞有提示意义。
2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脑梗塞的治疗方法
1、低盐低脂肪饮食,
2、充足的休息,心情舒畅,
3、适宜的体育锻炼,
4、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聚集(拜阿斯匹林)、调脂药(他汀类)、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可能要长期副作用,但要注意每个药物的副作用,阿斯匹林容易引起消化道出血,所以如果有黑便一定要积极治疗,他汀类容易引起肝功能损害,定期复查肝功、血脂,
5、控制血糖、血压等动脉硬化高危因素
6.高血压患应长期药物治疗,定期测血压,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饮食,坚持降糖治疗,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定期查血脂,定期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血粘稠度过高者,需口服小剂量阿斯匹林定期心脏检查,特别注意心功能变化及心律失常,改善心脏供血,防治冠心病。 对突然发生的头痛、头昏、眩晕、记忆力力减退、反应迟钝、遗忘、视物不清、面部发麻等症状,应提高警觉,尽早到医院进行CT检查,以便早发现治疗。 在发病急性期要卧床休息,注意保持血压稳定,不能过高或过低,宁愿偏高也不愿过低,过低易空白生脑供血不足。为降低血粘度可应用血液稀释,如低分子右旋醣酐等药,以加快血流速度。应用抗凝治疗可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应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来降低血小板积聚,对预防血栓的发展及复发有效。脑供血不全,脑梗塞是由于颈动脉狭窄,血栓形成引起的,病人可施行手术,在颈动脉狭窄,血栓形成部位做血栓清除,血管内膜剥离。
3脑梗塞的主要患病原因
主要原因1、脑梗塞是脑部的细胞严重受损的一种疾病,这是神经性疾病的一种,很多的时候这个病是和患者生病吃药有关系的,长期的乱吃药,自己随意的加量或者是减量等都有关系的,时间长了就直接的引起了脑梗塞的疾病。
主要原因2、脑梗塞的疾病男性比较多的,这个病是和患者长期的吸烟喝酒有关系的,烟酒里边都是有病毒的,可能开始的时候不严重的,基本没有症状的,但是长期的吸烟喝酒会导致脑梗塞疾病出现的,会让患者的脑部受损的。
主要原因3、脑梗塞的疾病和不好好休息有关系的,很多的人都因为平时的工作忙,休息的时间特别的少,这样不注意休息了就会让大脑里边的氧气减少的,也就导致了脑梗塞疾病出现的。
主要原因4、脑梗塞的疾病是和患者的心情和情绪有关系的,看一天特别开心的人什么事儿都没有的,身体是特别的好,那些好发怒,经常的好生气的人会因为长时间的焦虑和忧郁引起血管神经功能发生变化的,从而引起了脑梗塞疾病了。
4脑梗塞预防
脑梗塞日常预防
控制体重。肥胖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应通过控制饮食(尤其是高能量的食物)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膳食营养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和谷类食品,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食盐摄入每天控制在6克以下。坚持锻炼能降低20%的复发危险,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中度体力活动,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等,每周5-7次。另外,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尽量保持积极、豁达、轻松的心情。对于有抑郁倾向者应加用抗抑郁药物治疗。
健康教育
1.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因为血压过高,易使脑内微血管瘤及粥样硬化的小动脉破裂出血;而血压过低,脑供血不全,微循环淤滞时,易形成脑梗死。所以应防止引起血压急骤降低,脑血流缓慢,血黏度增加,以及血凝固性增高的各种因素。
2.积极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3.讲究精神心理卫生,许多脑梗死的发作,都与情绪激动有关。
4.注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适度的体育活动有益健康。避免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暴饮、暴食。要以低脂肪低热量,低盐饮食为主,并要有足够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及微量元素。饮食过饱不利于健康,霉变的食品、咸鱼、冷食品,均不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要禁食。
5.当气温骤变,气压、温度明显变化时,由于中老年人特别是体弱多病者,多半不适应而患病,尤其是严寒和盛夏时老年人适应能力差,免疫能力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比平时高,所以要特别小心。
6.及时注意脑血管病的先兆,如突发的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软弱乏力,嘴歪,流口水;突然感到眩晕,摇晃不定;短暂的意识不清或嗜睡等。
5脑梗塞诊断鉴别
诊断
1、起病急骤:多数无前驱症状,发病急骤,以秒计,发病后常于数秒钟内病情达高峰。
2、多数患者有神经系统体征: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在主半球则有运动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少数患者为眩晕、呕吐、眼震及共济失调。可有短暂意识丧失,或局限或全身抽搐,严重患者可以有昏迷、消化道出血、脑疝,甚至很快死亡。
3、有产生栓子来源的疾病:多数患者有产生栓子来源的疾病如心脏病、心房纤颤、心肌病、心肌梗死等,尤其是心房纤颤的症状和体征。
4、脑CT扫描或MRI检查:发病后24~48h后脑CT扫描可见栓塞部位有低密度梗死灶,边界欠清晰,并有一定的占位效应。但是在24h内做脑CT扫描阴性不能排除脑栓塞。脑MRI检查能较早发现梗死灶及小的栓塞病灶,对脑干及小脑病变脑MRI检查明显优于脑CT扫描。
鉴别诊断
1、脑出血:有时脑梗死与小量脑出血的临床表现颇为相似,极易混淆。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症状可与脑出血类似,在所有的鉴别要点中,起病状态和起病速度最具有临床意义。头颅CT/MRI检查均可确诊。
2、脑栓塞:起病急骤,常有心脏病史,有栓子的来源,如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内膜炎、心房纤颤等。
3、颅内占位病变:某些硬膜下血肿、颅内肿瘤、脑脓肿等也可呈卒中样发病,出现偏瘫等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有时颅内压增高征象,特别是视乳头水肿并不明显,可与脑梗死混淆,CT/MRI检查不难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