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一些坎坷的时候,总会在精神方面出现一些问题,其中出现强迫症就属于这种表现,多数出现强迫症的时候都会感到比较焦虑,强迫自己进行思维,有一些强迫行为,甚至会强迫自己反复做一件事儿,比如反复洗手等等,那么引起强迫症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目录 1.青少年强迫症治疗有哪些方法 2.强迫症引起的原因有哪些 3.预防青少年心理强迫症的方法有什么呢 4.8种食物可以帮助调节强迫症 5.儿童强迫症危害巨大表现十分清楚
1青少年强迫症治疗有哪些方法
一、青少年强迫症的药物治疗:较常用的药物常用剂量为每天150~300毫克,分2次口服,一般2~3周就可显效,用药周期不少于半年,部分患者需要长期用药。如果用药后1个月还未见效,则可考虑改用其他药物。氟西汀也可以用药强迫症的治疗,效果与三环类药物相当,且副作用较小。对于存在心境障碍的患者,可联合使用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来改善症状。
二、青少年强迫症的精神治疗:该治疗方法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主,对强迫动作进行行为治疗,具体又可分为心理动力学治疗、行为治疗和家庭人际关系治疗三个大方面。心理动力学治疗强调通过顿悟、改变情绪经验以及强化自我的方法去分析和解释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矛盾冲突,以此达到治疗的目的。
三、青少年强迫症的治疗可以分为两个基本的流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强迫症,治疗的重点也有所不同,行为疗法的常用手段有系统脱敏、榜样学习技术、暴露疗法、反应阻止法等等。家庭人际关系治疗强调人际关系的因素,避免单纯研究孤立的个人行为。
2强迫症引起的原因有哪些
性格特征(25%):
1/3强迫症患者病前具有一定程度的强迫人格,其同胞,父母及子女也多有强迫性人格特点,其特征为拘谨,犹豫,节俭,谨慎细心,过份注意细节,好思索,要求十全十美,但又过于刻板和缺乏灵活性等。
精神因素(35%):
上海调查资料中35%患者病前有精神因素,凡能造成长期思想紧张,焦虑不安的社会心理因素或带来沉重精神打击的意外事故均是强迫症的诱发因素。
在强迫症的发生中,社会心理因素是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之一,当躯体健康不佳或长期心身疲劳时,均可促进具有强迫性格者出现强迫症,关于发病机理也有不同解释;巴甫洛夫学派认为在强烈情感体验影响下,大脑皮质兴奋或抑制过程过度紧张或相互冲突形成孤立的病理惰性兴奋灶,是强迫观念的病理生理基础,心理动力学派认为强迫症状来源于被压抑的攻击性冲动或“性欲望”,有人用学习理论解释强迫观念是激发焦虑的刺激和该观念间建立条件联系的结果,关于扣带回活动过度可能与强迫症的发生有关的说法,尚缺少扣带回的结构或功能改变的直接证据。
遗传因素(20%):
患者近亲中的同病患率高于一般居民,如患者父母中本症的患病率为5~7%,双生子调查结果也支持强迫症与遗传有关。
出现强迫症的时候,最好及时进行治疗,这种病属于精神方面的疾病,上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导致强迫症产生的多种原因,一般来说,很少有单一的原因,多数强迫症导致的原因都比较复杂,所以这种病在治疗起来比较困难,多数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当然,心理因素也占很大部分,学会自我调节很重要。
3预防青少年心理强迫症的方法有什么呢
青少年对于强迫症的预防也应当双管齐下:一是家庭努力营造宽松的氛围,二是及早发现、纠正可能引发孩子强迫症的不良习惯。
首先,青少年要切记不要过分在乎自我形象,不要过于追求完美。不要老是问自己:我做得好吗?这样做到底行不行?别人又会怎么看我?
其次,要学会顺其自然。青少年心理强迫症的一大特点是喜欢琢磨,一个芝麻大的事情常常会想出天大的事来。因此青少年在思考问题时,要学会接纳他人,不要钻牛角尖,要明白:适应环境远比改变环境重要。这也是强迫症的预防措施之一。
最后,就是要学会享受过程,不过分看重结果。做事情都抱着一种欣赏、感受和体验快乐的心态。牢记一条生活准则:凡事只许想一次、做一次,力戒重复和不放心。
48种食物可以帮助调节强迫症
1、全麦面包,谷类中含微量矿物质硒,有振奋精神的作用。碳水化合物抵抗忧郁的作用虽然较慢,却是最健康、无副作用的。
2、燕麦中富含维生素b,有助于平衡中枢神经系统,使患者安静下来。
3、菠菜含有丰富的镁能使人头脑和身体放松,因此,菠菜是调节强迫症的好食物。
4、瓜子富含可以消除火气的维生素b和镁,还能够令你血糖平稳,有助于患者的心情平静。
5、鸡蛋富含胆碱,胆碱是维生素b复合体的一种,有助于提高记忆力,使注意力更加集中。
6、香蕉中含有一种被称为生物碱的物质,可以振奋精神和提高信心,有助于调节强迫症。
7、鸡肉是硒的一个重要来源,硒的摄取能够帮助人恢复协调性。
8、葡萄柚不但有浓郁的香味,更能净化繁杂思绪,也可以提神醒脑,加强自信心,其所含的高量维生素c,不仅可以维持红血球的浓度,使身体有抵抗力,而且维生素c也可以抗压。
5儿童强迫症危害巨大表现十分清楚
1、强迫动作和行为:儿童强迫症的患者往往是为减轻强迫观念所引起的焦虑而不由自主地采取的顺应行为。
2、强迫意向:儿童强迫症的患者反复体验到想要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的强烈内心冲动。患儿明知这样做是荒谬的、不可能的,努力控制自己不去做,但却无法摆脱这种内心冲动。
3、强迫情绪:现为对某些事物的担心或厌恶,明知不必要或不合理,自己却无法摆脱。例如,担心自己会伤害别人,担心自己会说错话,担心自己会表现不理智的行为,担心自己受到毒物的污染或细菌的侵袭等,明知不合理,却无法克制。
4、强迫思维:强迫怀疑,儿童有对自己言行的正确性反复产生怀疑,明知毫无必要,但又不能摆脱。强迫性穷思竭虑,患儿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自然现象,寻根究底,反复思索,明知缺乏现实主义,没有必要,但又不能自我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