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岁的宝宝鼻子不通气怎么办呢

  相信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遇到有宝宝滴鼻子不通气的现象,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病急乱投医,但是对于宝宝来说是不可以随便用药的,那么半岁的宝宝鼻子不通气怎么办呢?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目录 1.冷空气肆虐宝宝不做鼻涕虫 2.半岁的宝宝鼻子不通气怎么办呢 3.生活中如何防止婴儿窒息 4.小儿退热火候很重要 5.母婴同睡易导致宝宝呼吸困难

1冷空气肆虐宝宝不做鼻涕虫

  冷空气肆虐 宝宝易感冒

  小儿感冒多为病毒感染所致,治疗应多饮水,多休息,发烧可口服退热药,中成药效果较好,如小儿感冒冲剂、桑桔感冒片,板蓝根冲剂等。鼻塞可给予0.5%小儿麻黄素滴鼻液滴鼻。由于婴儿中耳内短而填,上呼吸道感染后细菌易进入耳朵,引起中耳炎。故大人应注意小儿的耳朵,如发现小儿大哭闹,有痛苦面容时,要及时去去看耳科。得到早期治疗。以防中耳化脓,耳鼓膜穿孔,引起耳聋。

  宝宝很容易得上呼吸道感染,而上呼吸道感染以后,很多宝宝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鼻炎。我们讲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大概七天就可以治愈了,但流鼻涕的时间可能很长,要有一个多月。说明可能有鼻炎的现象。

  对鼻炎没有什么好的治疗办法,因为药物到鼻腔黏膜浓度已经很低了,而且也不是病毒感染造成的。一些大点的宝宝可以用一些点鼻子的帮助粘膜收缩的药物,但三岁之前我们不主张用这种点鼻子的药,只能是让孩子慢慢好。

  婴幼儿流鼻涕、鼻塞的护理要点

  婴幼儿鼻腔发育尚未成熟,鼻腔小,鼻黏膜血管丰富,易发生炎症,炎症使宝宝鼻塞,也会使宝宝哭闹、烦躁不安,从而影响食欲和进食。

  幼儿接触冷空气,会因敏感而流鼻涕,如早上流鼻涕或鼻塞,常由过敏引起,这种鼻涕是清水样的,但伤风感冒也会流鼻涕,如果是黄色的,则可能感染了病毒。如宝宝吃东西或玩耍时,不慎将异物塞入鼻孔,宝宝会出现鼻塞、呼吸不畅、烦躁不安,宝宝鼻涕中会有血丝。

  1 宝宝流鼻涕护理方法

  父母可用柔软的手绢擦拭流出的鼻涕,因为宝宝皮肤很娇嫩,擦拭多了会令宝宝感觉不舒服,所以擦鼻涕后可用湿势毛巾捂一捂,再轻轻地涂上一点油脂,防止皮肤龟裂疼痛。

  2 宝宝鼻塞护理方法

  如果是因鼻孔中有异物堵塞,可用棉签蘸少量的清水,轻轻除去鼻腔中分泌物,动作要轻。千万不要将异物往里推,然后带宝宝去医院请医生取出鼻内异物。  另外,也可用温热毛巾敷于鼻子根部,这样可缓解鼻塞。如果宝宝鼻孔因被鼻涕塞住而影响呼吸,可用呼鼻器帮助宝宝把鼻涕吸出来。

  特别提醒:

  1 宝宝鼻子不通气时不可用滴鼻药

  因为使鼻子通气的药物中会有麻黄素,滴药时由于鼻咽相通,药物会被宝宝咽下。一旦麻黄素被宝宝身体吸收后,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年轻父母不可给宝宝使用滴鼻药。

  2 不可用硬物或手挖宝宝的鼻子

  由于宝宝鼻腔尚未发育成熟、鼻腔小、鼻黏腊分布丰富,用手或硬物去挖宝宝鼻子,很可能损伤宝宝鼻黏膜,引起鼻出血,若细菌进入鼻腔还可造成呼吸道感染。

2半岁的宝宝鼻子不通气怎么办呢

  新生儿鼻腔短小,鼻道窄,血管丰富,与成人相比更容易发生炎症,致使孩子不能很好地吃奶,情绪烦躁,哭闹,张口呼吸,所以说保持新生儿呼吸道通畅,就更显得重要。

  鼻子不通气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处理:用母奶点1滴在小儿鼻腔中,使鼻垢软化后,用棉丝等物刺激鼻腔使小儿打喷嚏,利于分泌物的排出;或用棉签沾少量水,轻轻插入鼻腔清除分泌物。注意动作一定轻柔,切勿用力过猛损伤粘膜,造成鼻出血。

  对没有分泌物的鼻堵塞,可采用温热毛巾敷于鼻根部的办法,也能起到一定通气的作用。治疗鼻子不通气,还可以用些促使鼻粘膜血管收缩的药物,新生儿非用不可时,1天最多只能滴1—2次,因为长时间用药可产生依赖性,造成药物性鼻炎。

  宝宝的鼻子出现不通气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湿毛巾帮助宝宝清除鼻子内的残留物,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宝宝的鼻子出现发红或者是疼痛的现象。若是有必要的话,我们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下风油精,风油精可以助力宝宝的鼻子通气,不过风油精容易刺激到宝宝的眼睛,使用的时候要非常小心。

3生活中如何防止婴儿窒息

  母乳或用奶瓶喂奶时,切忌让婴儿躺下仰卧喂食,要抱起来喂。

  成人不宜将婴儿搂抱在怀中一起睡觉,成人的身体和手臂易挤压婴儿,造成婴儿窒息死亡。

  要注意3个月已会翻身的婴儿,睡觉或独立躺在床上时,要多照看。婴儿翻身俯卧时,因颈椎和背部肌肉还不能很好地支撑头部,易引起窒息。

  不要给婴儿睡过大过软的枕头,因为有时枕头会堵住婴儿的口鼻而造成窒息。

  婴儿睡觉时,不要在头上蒙盖头巾、手绢等物,因为两三个月的婴儿有时会用手去抓,容易盖住口鼻引起窒息。

  不要用豆类或颗粒状的食物在婴儿嘴边逗引,以免误入婴儿口中,滑入婴儿气管引起窒息。

  不要让幼儿靠近婴儿吃的食品,防止幼儿往婴儿口中放食物,引起窒息。

4小儿退热火候很重要

  把握退热“火候”

  体温37.5℃~38℃为低热,39℃以上为高热。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小儿的正常成长发育。发热的热型及规律,也有助于帮助医生做出病因诊断,比如午后潮热盗汗,可见于结核病。因此,一般发热时见热退热,反而不利于病情观察。因此,一般的轻至中度发热无需做退热处理,只要注意居室通风与合理休息,适当补充水分、盐分、糖分、维生素等便可。但是体温达到39℃以上就必须用药。

  退热方法的选择

  对于高热患儿,除了药物降温外,可应用物理降温。特别是当患儿体温上升过快,神志不清,无从给药之时,易造成多汗虚脱时,物理降温非常必要。具体方法是:①用35%~50%的酒精洗擦上、下肢两侧及背部,重点为腋下、腹股沟,为时约2~4分钟,以达退热目的,但要避免擦胸腹。②冰袋敷于颈项、头顶、腋下、腹股沟等处。两者均需等半小时后测体温以观其效。显然,物理降温相对较为温和,而药物降温效果切实。当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时,也需实施药物降温。至于给药途径,肌肉注射退热较之口服为快,可酌情选用。方便小儿应用的鼻滴剂及塞肛的外用栓剂都有较快的退热效果。

  退热药物的选择

  乙酰氨基酚具有与阿司匹林相类似的较强退热效果,而且副作用较小,成为目前临床上最受欢迎的退热药。百服宁、泰诺林、必理通之类均为其制剂,其中的口服液及滴剂,尤其适用于儿童。退热药都有较大的副作用:刺激胃黏膜,破坏食欲,使胃溃疡加重甚至出血,引起胃肠长期少量出血并由此而导致缺铁性贫血;引发血液疾病;损害肝脏和肾脏;严重过敏反应者,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合并肝肾中毒而致死,因此,在选用时要特别注意。

5母婴同睡易导致宝宝呼吸困难

  危害一:降低宝宝抵抗力

  母婴同睡不仅影响妈妈的失眠,而且还会降低宝宝的抵抗力。因为,如果宝宝睡眠较浅的话,妈妈们的随意翻身很容易吵醒宝宝,对宝宝的身体抵抗力都会有影响。

  危害二:使宝宝遭到细菌感染

  如果妈妈爸爸很正常的一个翻身,睡得深沉的爸爸妈妈们不知道自己压到宝宝了,那么宝宝要么被惊醒,要么就呼吸困难了。而且爸妈盖被子,在扯被子的时候是否会覆盖到宝宝的脸呢,盖到宝宝会使宝宝呼吸的空气不新鲜,有时候氧气不足而窒息。而且大人身上带的细菌也是较多的,宝宝的抵抗力差,特别是睡眠中的宝宝,容易遭到细菌的侵袭。

  危害三:导致宝宝呼吸困难

  冬季在妈妈的惰性比较强,尤其是在给宝宝喂奶的时候,有的宝妈为了不让宝宝哭闹,或者喂着喂着宝妈就睡着了,从而造成使宝宝含着乳头睡觉,貌似很安稳的在睡觉,其实容易造成宝宝呼吸困难。

相关资讯
目录 置顶
目录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