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样精神病能不能治好呢?

  分裂样精神病属于精神病的一种,很多朋友分裂样精神病并不是很了解。那么什么是分裂样精神病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什么是分裂样精神病的相关内容,仅供大家参考。

目录 1.引发精神分裂症有什么病因 2.分裂样精神病能不能治好呢 3.精神分裂症的主要四大危害 4.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5.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精神分裂症

1引发精神分裂症有什么病因

  1、遗传因素:临床遗传学研究,证明遗传因素在本病的发生中起一定的作用。国外Kallmam,国内上海、四川等地的家系调查,发现本病患者近亲中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数倍。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越高。有关孪生子的研究预告,本病单卵孪生的同病率比双卵孪生一般高4~6倍,寄养子也是如此。关于遗传途径,目前多处于假设阶段、许多作者倾向于多基因遗传,即疾病是由于几对致病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起病。近几年由于分子遗传学的进展,英国科学家在精神分裂症家族聚集性较明显的家系中进行研究,提示本病的病理基因位于第5对染色体,引起精神学界的重视。目前对精神分裂症的基因定位研究,尚无定论。

  2、内分泌因素:本病大多在青春期前后性成熟期发病,部分病人在分娩后急性起病。此外,本病发病率在绝经阶段也较高。以上临床事实说明内分泌在发病中具有一定作用。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和垂体功能障碍,也曾被不少学者疑为本病的病因,但有关这些方面的研究未能给出肯定的结论。

  3、病前个性特征:孤僻、敏感、害羞、好幻想、逻辑性思维差等特殊的病前个性特征导致精神分裂症的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50%~60%,国内资料分析发现,病前具有胆小、犹豫、主动性差、依赖性强等性格的占40%,比对照组高7倍。

  4、环境因素:在母孕期受到病毒感染的胎儿,其成年后发生精神分裂的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期及围产期的合并症,也使本病的发病率提高。

  5、社会心理因素:本病的发生多是在幼年至成年生活中的困难遭遇所造成的,其中与精神分裂症亲属的接触是致病的主要因素。有学者认为,社会心理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发生中起决定性作用,国内12个地区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经济水平高与经济水平低的人群患病率不同,差别有显着性,在业人群与失业人群的患病率也有显着性差异,这可能与生活的物质环境差、经济贫困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大、社会心理应激多有关。

  6、神经生化的研究:神经生化、生理、精神药理等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脑成像技术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推动了本病神经生化基础研究。本病的生化病理基础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1)多巴胺功能亢进假说。(2)5-羟色胺假说。(3)血小板单胺氧化酶活性的研究。(4)神经肽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5)多巴胺能子流和谷氨酸子流功能不平衡假说。(6)额叶纹状体功能缺陷假说。上述假设反映了近二十多年来神经科学的研究进展,并将在精神病学科学发展中经受检验和发展。

  7、大脑病理解剖结构的研究:本世纪上半叶,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病理解剖研究,在慢性病例可见大脑皮质轻度萎缩和脑室扩大。显微镜下所见主要为退行性变化,中胚层反应缺如,未见炎性现象。这些变化没有特异性。组织病理学研究,早期阶段未见明显改变,晚期阶段的病例中,可见细胞硬化、脂肪变性、空泡形成,最后可见细胞脱失。主要见于大脑皮质第三层,与血管分布无关。大脑皮质各部位以及皮质下基底节均可有病变,但以额叶、顶下叶、颞叶的损害较明显。

2分裂样精神病能不能治好呢

  分裂样精神病一般以妄想、幻觉并意识障碍(错乱型)或情感紊乱(情感型)为主,起病急而病程短ICD-10与CCMD-3规定在1月内。分裂样精神病也称癫痫性分裂样精神病。

  癫痫性分裂样精神病是癫痫性精神病的短暂性精神分裂症样发作。通常患者意识清醒,定向力良好,表现紧张烦躁,吵闹不休,活动过多,幻觉妄想明显,往往在抗痫治疗后突然发作,通常历时数天或数周。精神病发作期间一般没有痉挛发作。

  癫痫性分裂样精神病应用抗癫痫药合并抗精神病药治疗。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19例次,鲁米那18例次,卡马西平12例次,少部分配合丙戊酸钠、安定、癫健安。抗精神病药物均使用奋乃静6~16 mg/d或氟哌啶醇4~12 mg/d。疗效:治愈6例,好转15例,进步9例,无效1例。

  本调查资料显示慢性癫痫性分裂样精神病出现平均年龄为(29.5±12.1)岁,与国内报道相符。癫痫发作至精神症状出现时间平均为13.6年,亦与文献报道一致。且发现11例(35.5%)患者是在癫痫发作频率明显减少的情况下出现精神症状,这支持Flor-Heury提出的精神症状与癫痫发作之间“逆转”关系的假说。但确切发病机制未明,有认为可能与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所致叶酸代谢障碍有关。

  分裂样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症状多种多样,半数以上有幻听、幻视,情感障碍多为易激惹和情感淡漠。可见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均可出现于本病中,因此易误诊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大多数病人有脑电图异常。据报道这种病人的情感和社会接触保持相对较好,有别于精神分裂症。且缺乏内向性表现、精神活动之间的不协调等精神分裂症的特点,有助于鉴别。此外,癫痫发作史和癫痫性格改变也有助鉴别。

  对这类病人有时减少抗癫痫药物剂量,反而可使精神病状态好转。有人主张对情绪异常,明显的幻觉妄想病人药物治疗无效以及将有衰竭可能者,可考虑电休克治疗。

3精神分裂症的主要四大危害

  主要危害一:社会

  患者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危及社会的行为,有些患者难以走出心理误区,偏执记恨于政府、社会,有的甚至采取过激行为,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主要危害二:他人

  出现危险的冲动行为,攻击他人,多会对被攻击者的心理和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而且被攻击者往往是患者周围熟悉的人,甚至亲人居多。

  主要危害三:家庭

  给家人造成身体乃至生命上的伤害,还会造成家庭经济状况、生活质量的下降、精神负担加重等情况,尤其对青少年的心理发育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主要危害四:自己

  自伤自杀是对精神疾病患者危害最大的一种行为方式。据临床调查,自杀率最高的精神心理疾病是抑郁症,其自杀危险高于一般人的武士倍;其次是精神分裂症,在死亡的精神分裂患者中约占10%左右。

4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精神症状:本病的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可有很大差别。但它均具有特征性的思维、情感、行为的不协调和脱离现实环境的特点。布鲁勒(E.Bleuler)认为,本病的主要临床特点是人格的分裂。从症状机制出发,分为原发性症状和继发性症状。布鲁勒所指的原发性症状包括联想障碍(Association)、情感淡漠(Apathy)、意志缺乏(Abulia)和继之而来的内向性(Autism)。K.Schneider则将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称为一级症状。

  思维障碍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可仅表现为思维联想过程在内容意义上的关联不紧密。此时病人对问题的回答叙述不中肯、不切题,使医生感到与病人接触困难,称联想松弛。

5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精神分裂症

  1、不良的社会应激因素可以诱发本病发病和复发:应注意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适应能力。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对防止复发和再住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定期复查,坚持服用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注意社会功能锻炼,防止功能衰退和精神残疾。由于精神分裂症治疗是长期的治疗,患者和家属需要掌握疾病的自我管理技能,尽可能长期维持病情稳定。

  2、对于存在高危症状群的人群:对症状进行规律监测,对遇到的心理社会问题给予帮助。

  3、注意母孕期和围产期的医学保健:注意婴幼儿心理健康发育。有研究资料显示,母孕期病毒感染,围产期并发症,幼年时不良应激,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有一定影响。

相关资讯
目录 置顶
目录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