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炎哮喘是小孩子常见的两种疾病。如果你发现孩子出现了一些伤风感冒,在这段时间出现一些咳嗽和喘息、困难的情况,主要考虑是因为哮喘性支气管炎,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转变为支气管哮喘。那么哮喘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到底有哪些区别呢?
目录 1.小儿支气管炎的食疗方大全 2.喘息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应该如何区别 3.支气管炎传染吗 4.急性支气管炎注意事项 5.支气管炎的预防
1小儿支气管炎的食疗方大全
方1、葱白粥
组成:糯米60克,生姜5片,连须葱白5茎,米醋5毫升。
用法:糯米生姜捣烂,加入葱白米醋煮粥,趁热饮用,并温覆取汗。
功效:发汗解表。
主治:风寒感冒,咳嗽初起,痰白稀薄,头痛恶风,不发热。
方2、姜糖饮
组成:生姜10克,红糖15克。
用法:生姜洗净,切丝,以沸水冲泡,盖5分钟,调入红糖,应有足够辛辣味,趁热顿服。服后盖被取汗。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和胃。
主治:风寒感冒,风寒咳嗽痰稀,鼻流清涕,头痛恶风者。
方3、生姜饴糖煎
组成:生姜10克,饴糖5克。
用法:加水适量煎服。
功效: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主治:风寒咳嗽,不发热,畏寒,痰稀,流涕者。
2喘息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应该如何区别
哮喘性支气管炎除了支气管炎的表现外,还伴有哮喘的症状,并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其病因多与感染、过敏有关,多见于2岁左右的虚胖小儿,往往有湿疹等过敏史,多在上呼吸道感染2~3天后出现喘息性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喘息昼轻夜重,常在烦躁哭闹时加重,安静时减轻。
支气管哮喘的发作诱因、频度和预后等与成人哮喘不尽相同。随着婴幼儿呼吸系统的发育,免疫功能的成熟,抵抗力增强,大部分哮喘性支气管炎喘息症状会逐渐缓解,甚至消失,只有存在特异性体质或其他因素又未给予适当干预才发展成为支气管哮喘。据最近的研究资料统计,约有72.6%的病例在学龄前期症状缓解,仅有20%左右的喘息患儿可发展成为支气管哮喘。
因此,对哮喘性支气管炎的婴幼儿,家长及医务人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尽量减少或避免伤风感冒,一旦发病应及时治疗。特别是对那些过敏性体质的孩子应设法消除或避免接触过敏物,同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使用抗过敏的药物治疗,将其控制在萌芽阶段,这样就能使哮喘性支气管炎转变为支气管哮喘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小孩子如果出现一些疾病的话是非常让家长感觉到头疼的,因为小孩子如果出现一些头疼感冒,可能会出现一些哭闹不停的情况,这时候会让家长感觉到十分烦恼,所以小编提醒您,如果孩子出现一些疾病的话一定要立刻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希望小编以上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3支气管炎传染吗
支气管炎不是传染病,支气管炎是种呼吸道疾病,此种疾病发生时,常常伴有绿脓杆菌、克雷白氏菌、金葡菌等病菌,而当患者将咳出的痰液排出口中的时候,对于抵抗力较弱的患者来说就有可能被感染上,但这并不表示支气管炎就是传染病。因此支气管炎不会传染,但是大家也要注意避免接触细菌,支气管炎患者应该避免随地吐痰的坏习惯,不要让痰液中的细菌散布到空气中,让其他人感染。
支气管炎的危害
1.肺结核:活动性肺结核常伴有低热、乏力、盗汗、咯血等症状;咳嗽和咯痰的程度与肺结核的活动性有关。
2.肺癌:多发生在40岁以上男性,长期吸烟者,常有痰中带血,刺激性咳嗽。
3.支气管扩张:常继发于麻疹、 肺炎或百日咳后, 有反复大量脓痰和咯血症状。 两肺下部可听到湿罗音。
4急性支气管炎注意事项
1、注意饮食
患上这一疾病以后,要减少钠盐的摄入,尤其是在疾病发作的期间,要增加水分的摄入量,避免由于缺水导致的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还要多吃一些可以清肺止咳的水果,像是雪梨和枇杷在这方面就有着不错的作用,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因为肺部的燥热对于支气管的恢复是极为不利的。要少吃会导致胃部胀气的食物,比如说山芋和豆制品。
2、注意环境
在患上这一疾病以后,要经常开窗,这样可以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室内的摆设要尽量的从简,这样可以预防螨虫滋生,室内不能使用地毯,要用湿抹布和吸尘器进行打扫,避免尘土飞扬。不要养猫狗之类的动物,有的花粉可能会导致过敏,使患者的症状更加严重,所以最好也别养花,要经常换洗传单被套。
除了上述这两点,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还要注意保持心情的愉悦。如果一直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会导致林巴系统失衡,对于疾病的治疗是非常不利的。平时要加强锻炼从而增强自己的抵抗能力,气温下降的时候要及时的增加衣物做好保暖的工作。
5支气管炎的预防
1.戒烟
为了减少吸烟对呼吸道的刺激,患者一定要戒烟。其他刺激性的气体,如厨房的油烟,也要避免接触。
2.促使排痰
对年老体弱无力咳痰的患者或痰量较多的患者,应以祛痰为主,不宜选用镇咳药,以免抑制中枢神经加重呼吸道炎症,导致病情恶化。帮助危重患者定时变换体位,轻轻按摩患者胸背,可以促使痰液排出。
3.保持良好的家庭环境卫生
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有一定湿度,控制和消除各种有害气体和烟尘。改善环境卫生,做好防尘、防大气污染工作,加强个人保护,避免烟雾、粉尘、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