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很多人经常会患有慢性鼻炎,鼻炎分为很多种,有的属于过敏性鼻炎,有的属于普通性鼻炎,有的属于单纯性鼻炎,喝酒加上抽烟太多,吃辣椒过度的喝酒都有可能会引发鼻炎的现象,患有鼻炎的人说起话来都会有一种很浓厚的鼻音,慢性鼻炎怎么调理呢?来了解一下。
目录 1.慢性鼻炎的病因 2.慢性鼻炎怎么调理才好 3.慢性鼻炎诊断鉴别 4.慢性鼻炎的症状有哪些 5.慢性鼻炎如何预防
1慢性鼻炎的病因
局部病因(35%):
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而演变成慢性鼻炎;由于邻近的慢性炎症长期刺激或畸形,致鼻发生通气不畅或引流阻塞,如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慢性扁桃体炎或腺样体肥大等;鼻腔用药不当或过量过久形成药物性鼻炎(rhinitis medicamentosa),常见于久用滴鼻净之后。
全身病因(20%):
长期慢性疾病,如内分泌失调,长期便秘,肾脏病和心血管疾病等,而致鼻粘膜长期或屡发性充血或瘀血;维生素缺乏,如维生素A或C;烟酒过度可影响鼻粘膜血管舒缩而发生障碍;长期服用利血平等降压药物,可引起鼻腔血管扩张而产生似鼻炎的症状。
环境因素(15%):
在有水泥,烟草,煤尘,面粉或化学物质等环境中的工作者,鼻粘膜受到物理和化学因子的刺激与损害,可造成慢性鼻炎,温湿度急剧变化的环境,如炼钢,冷冻,烘熔等车间工人,也较易发生此病。
病理:
慢性单纯性鼻炎:粘膜深层血管慢性扩张,尤以下鼻甲海绵状血窦变化最明显,粘液腺功能活跃,分泌增多,鼻甲粘膜肿胀,但粘膜下组织无明显增生性改变。
慢性肥厚性鼻炎:粘膜上皮纤毛脱落,变为复层立方上皮,粘膜下层由水肿继而发生纤维组织增生而使粘膜肥厚,久之,可呈桑椹状或息肉样变,骨膜及骨组织增生,鼻甲骨骨质也可呈肥大改变。
慢性干燥性鼻炎:鼻粘膜杯状细胞减少或消失致鼻粘膜干燥,但鼻粘膜和鼻甲骨均无萎缩,鼻分泌物也无臭味。
2慢性鼻炎怎么调理才好
饮食保健
宜:多食富含维生素A、B2、C、E、烟酸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又宜多食含铁食物。临床上用铁剂治疗萎缩性鼻炎,有效率可达75%左右,可见对血清较低的萎缩性鼻炎患者,多吃含铁食物,疗效是肯定的。
忌:抽烟和食辣椒、饮酒、吃火锅等上火、生冷、辛辣食物。
预防护理
以锻炼体格、增强机体防御能力和根除致病因素为主。如消除焦虑状态,清除病灶,治疗全身性疾病,戒烟酒,注重饮食和工作生活环境卫生,矫正鼻腔畸形,避免长期用血管收缩剂滴鼻等,均为预防慢性鼻炎的重要措施。
3慢性鼻炎诊断鉴别
一般不会与其他疾病混淆,特殊情况的也不排除。
症状基本与慢性单纯性鼻炎相同,但鼻塞程度较为严重,多呈持续性。闭塞性鼻音及嗅觉减退程度也较重。鼻涕通常不多,呈粘液性或粘液脓性,不易擤出。
肥大的下鼻甲后端压迫咽鼓管咽口,可引起耳鸣,听力减退。下鼻甲前端粘膜肥厚,阻塞鼻泪管开口,可引起溢泪,或继发泪囊炎、结膜炎。长期鼻塞、经常张口呼吸,以及鼻腔分泌物长期刺激,易继发慢性鼻窦炎、咽炎、喉炎。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精神萎靡、失眠等症状较慢性单纯性鼻炎严重。当肥大的中鼻甲压迫鼻中隔时,可引起三叉神经痛(第一支),称为“筛前神经症候群”,以地卡因麻醉嗅区粘膜时头痛可得到缓解。
检查见鼻腔被肥大的下鼻甲所堵塞,鼻腔底或下鼻道内充满粘液或粘脓。粘膜肿胀,呈苍白、粉红或淡紫红色,表面不平,呈结节状或桑椹状,以下鼻甲前、后端及游离缘最为明显,用探针触压下鼻甲时有硬实的感觉,不易凹陷,或凹陷后不易复原。
肥厚的鼻粘膜对血管收缩剂不敏感,局部使用麻黄素类药物后,粘膜肿胀无明显消退。后鼻镜检查可见下鼻甲后端肥大,严重者呈桑椹状,可突出至鼻咽部,鼻甲后端多呈灰白色,有的呈息肉样变,鼻中隔后缘两侧粘膜对称性肥厚。
4慢性鼻炎的症状有哪些
1.慢性单纯性鼻炎
(1)鼻塞特点为:①间歇性:白天、夏季、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②交替性:侧卧时下侧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较好,当转向另一侧卧位时,另一侧鼻腔又出现鼻塞。
(2)多为半透明的黏液性鼻涕,继发感染后可有脓涕。鼻涕可向后经后鼻孔流入咽喉部,引起咽喉不适、多“痰”及咳嗽等症状。小儿患者由于鼻涕长期刺激鼻前庭及上唇,可出现鼻前庭炎及湿疹。
(3)由于鼻塞,可有间断嗅觉减退、头痛不适及说话时鼻音等。
2.慢性肥厚性鼻炎
(1)鼻塞较重,多为持续性。有闭塞性鼻音,嗅觉减退。鼻涕不多,为黏液性或黏脓性,不易擤出。
(2)肥大的下鼻甲后端如压迫咽鼓管咽口,可出现耳鸣及听力下降。
(3)由于长时间的张口呼吸以及鼻腔分泌物的刺激,易发生慢性咽喉炎。
(4)多伴有头痛、头昏、失眠及精神萎靡等症状。
5慢性鼻炎如何预防
1.戒烟酒,注意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粉尘长期刺激。
2.避免长期使用鼻腔减充血剂,该类药物有可能造成“药物性鼻炎”。
3.积极治疗急性鼻炎,每遇感冒鼻塞加重,不可用力抠鼻,以免引起鼻腔感染。
4.应注意锻炼身体,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
5.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6.应尽量避免出入人群密集的场所,并注意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