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诊断标准是什么呢

  肝脏是人体当中非常重要的器官,不但有排毒解毒的功效,而且还参与人体造血功能,但如果在平时不注意养肝护肝的话,很容易导致肝脏出现一些问题,慢性肝炎就是肝脏疾病,有很多人出现慢性肝炎的时候,因为不知道慢性肝炎的症状,所以导致延误病情,那么慢性肝炎诊断标准是什么呢?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1.慢性肝炎应该如何预防 2.慢性肝炎诊断标准是什么呢 3.慢性肝炎怎样治疗 4.慢性肝炎的病因 5.慢性肝炎如何护理

1慢性肝炎应该如何预防

  慢性肝炎的饮食调理

  患者多食蔬菜、水果,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素,也助于促进消化功能。肝脏功能减退时常常影响脂肪代谢,所以很多慢性肝炎患者合并有肝炎后脂肪肝。因此饮食要低脂肪、低糖(过多的糖进入人体内易转化为脂肪)、高蛋白。高蛋白饮食要包括植物和动物蛋白,如豆制品、牛肉、鸡肉、鱼肉等,动植物蛋白质要各半搭配。摄入蛋白质在消化后被分解为氨基酸才能吸收,然后在肝脏制造成人类最重要的肌肉和血液成分的蛋白质。人体有8种氨基酸自身不能制造,一定要由外源供给。当动植物蛋白质每天各半搭配、均衡提供时,可弥补各自的不足,明显增加蛋白质的利用率。适量的植物蛋白质能抑制动物性脂肪量,减低对动脉硬化的影响,保证必需氨基酸的充分吸收利用。挑食对肝病康复是不利的。

  食量要恰当

  肝损害时消化功能减弱,进食过饱常导致消化不良,也加重肝脏负担。吃饭八成饱最好,暴饮暴食对肝脏、胃肠功能都不利。

  饮食清淡

  炒菜应清淡,少放油,少食生冷、刺激性食品,戒烟戒酒。

  合理应用中药补药

  肝炎患者不提倡过分服用补药,正常饮食即可提供足够的营养。服用补药最好征求中医医生的意见,盲目进食补药没有益处。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饮食中蛋白质含量不宜过高,因为蛋白质易在肠道被细菌分解产生氨气,而氨是导致肝昏迷的重要因素之一。急性肝炎或重症肝炎恢复期的病人要低糖饮食,否则易发生脂肪肝。

  肝炎及康复期患者应选用哪些食品以补充糖、脂肪和蛋白质呢?

  五谷杂粮等含淀粉类食品以及各种水果类、蜂蜜等,能供给糖,有补充日常生活所需热量、增进肝脏的解毒功能。芝麻、花生、大豆、菜子、玉米、葵花子、椰子等食品及植物油、蛋黄、牛奶等,可为肝炎患者提供脂肪酸,补充热量,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鱼、虾、贝类,牛、羊、猪的瘦肉、禽蛋类等,可补充蛋白质的食品,它们都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补充机体代谢消耗,提供一定热量。

2慢性肝炎诊断标准是什么呢

  慢性肝炎指的是多是由急性乙型肝炎、急性丙型肝炎久治不愈,病程超过半年,而转为慢性的肝炎。也有很慢性肝炎多人感染肝炎病毒后,起病隐匿,发现时已经成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传染性较强。甲肝和戊肝一般不会发展为慢性肝炎,但是急性甲肝有迁延不愈的现象。丁型肝炎只能和乙型肝炎同时发生或在病人已经携带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因为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有缺陷的病毒,它必须依赖乙型肝炎病毒才能繁殖传播,丁型肝炎也可以转变为慢性肝炎。

  以往根据其症状体征及肝脏的病理改变分为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

  ①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改变均不严重,常见症状为乏力,食欲不振,肝区轻微疼痛,偶尔出现黄疸,肝脏轻度肿大,质地可中等硬,轻微压痛。少数病人可有脾肿大。

  ALT升高或反复升高,其他肝功能试验及蛋白代谢大致正常。其主要病理变化特点为汇管区的细胞浸润,浸润细胞以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为主,中性粒细胞很少。肝实质内可见少量肝细胞变性或点状坏死。但肝小叶完整,没有肝细胞再生结节形成,因而不发展或肝硬变,一般预后良好。

  ②慢性活动性肝炎:临床症状较重,病程经过以病情反复加剧为其特征。乏力、厌食、腹胀、肝区痛等症状明显,中等度黄疸,肝肿大,脾脏常可触及,肝病面容,有蜘蛛痣及肝掌。及有肝外系统表现,关节炎、脉管炎、皮疹、ALT持续或反复升高,蛋白代谢异常,白/球倒置,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并可有贫血。其病理特征为汇管区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及其向周围肝实质内侵入发展,破坏肝小叶界板,肝细胞变性坏死和小叶内间隔形成,随后逐渐出现肝细胞再生结节,病变逐渐向肝硬变转化。一般认为慢活肝容易导致肝硬变。

  多数出现慢性肝炎的人,都会出现全身乏力,不想吃任何东西,有的还会出现黄疸,肝脾肿大,甚至还表现为关节炎,贫血等现象,当身体发出一些信号的时候,最好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是很必要的,这种疾病都属于慢性的,治疗起来疗程比较长,所以要有足够的耐心。

3慢性肝炎怎样治疗

  慢性肝炎治疗方法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自觉症状较轻,当病程往往迁延不愈,转氨酶持续增高和伴有慢性肝炎组织学的改变,部分病人经过20-30年转变为肝硬化,肝癌。因此慢性丙型病人对自己的病情不要等闲视之,但不要紧张恐惧。要做到生活上动静结合,有规律;饮食上适量进食优质高蛋白,适当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不宜过多吃糖及高脂肪的食物,要戒酒病配合医生给与必要的治疗:

  (1)干扰素:

  3丙型肝炎的发病一是可能由于丙型病毒直接侵害肝细胞,二是可能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造成自身免疫性肝损害。干扰素可以直接抑制丙肝病毒的复制,并能阻止丙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因此干扰素是目前治疗丙性肝炎的唯一较有效的药物。

  白细胞干扰素(a干扰素,天然或重组)和纤维母细胞干扰素(B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的疗效均比较肯定,表现在血清转氨酶水平的降低或正常化,丙肝抗体(抗HCV)的滴度降低,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RNA)水平的降低或消失,以及肝组织学的改善。

  干扰素的剂量至少需要每次300万-600万单位,用法每周三次或每日一次,共两周,续而以每周三次为多,也可隔日一次。疗程因大于半年。对产生干扰素抗体的患者可选用其他类型的干扰素代替。对复发的病例可在干扰素。

  (2)强力新:

  是甘草酸(甘草提取的主要成分),日本报道可用于治疗丙型肝炎。

  (3)熊去氧胆酸(UDCA):

  是一种亲水性胆汁酸,它能逆转慢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因疏水性胆汁酸滞留所引起的肝细胞损害,并抑制小肠吸收毒性胆汁酸。

  (4)病毒唑:

  是一种核苷类似物,照相报道对抑制丙型肝炎病毒有效果。但最新研究表明对治疗丙型肝炎的疗效是有限的,仅对部分病人有效,降低血清转氨酶的效应要小于干扰素。

  (5)干扰素和其他药物的联合使用:

  1.干扰素 熊去氧胆酸;

  2.干扰素 病毒唑;

  3.干扰素 香菇多糖;

  4.干扰素 左旋咪唑。

4慢性肝炎的病因

  慢性肝炎多是从急性病毒性肝炎转变而来,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长期应用损害肝脏药物及机体对药物过敏,酗酒以及某种酶的缺乏,代谢紊乱等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饮酒(18%):

  酒精对肝脏有明显的毒性作用,而且对肝脏损害的程度与其酒精含量高低成正比。原先没有肝病的人,长期饮酒也会招致肝病,甚者发生“酒精性肝硬化”。

  药物或化学毒物(25%):

  许多药物和化学毒物都可引起肝脏损伤,发生药物性肝炎或中毒性肝炎。如双醋酚汀、甲基多巴、四环素以及砷汞、四氯化碳等。

  病毒感染(28%):

  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

  其他传染病(12%):

  很多全身性传染病都可侵犯肝脏,如EB病毒、细菌性传染病中的伤寒等,都可以引起血清转氨酶的升高或其他肝功能异常。

5慢性肝炎如何护理

  1、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疲劳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2、继续服用药物,做好护理。

  3、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恐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4、适当的营养供给,在如今的生活条件下,不宜过多强调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及低脂肪饮食。但营养的搭配要平衡,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肉类、蛋奶类等,其摄入量依人的胖瘦来决定,严禁烟酒。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