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心慌该咋办呢?

  生活中我们需要面临很多的挑战,在重大的考试、工作以及一些其他重要事件的时候我们都会特别紧张,感到心慌焦虑。这个时候心跳会异常的加速,人的情绪异常紧张,有的人甚至形容为心都要跳出来了。但是有的人在没有什么原因的情况下也会突然出现心慌,那么如果经常出现心慌的情况该怎么办啊?

目录 1.经常心慌头晕要预防心律失常 2.经常心慌该咋办呢 3.经常心慌是因心律失常闹的 4.注意经常胸闷心慌可能是患了风心病 5.经常心慌气促小心风心病作祟

1经常心慌头晕要预防心律失常

  专家说:经常心慌头晕要预防心律失常,有研究发现,几乎每个人都可能发生过心律失常。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心律失常的机会就更多了。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规律或者不规律的心悸、眩晕、憋闷、手足发凉和晕厥,很可能神志不清。所以平时常心慌头晕小心心律失常。

  少部分心律失常病人可无明显症状,心律失常症状仅在心电图方面有所体现。正常的心律频率为60-100次/分钟(成人),比较规则,当心律失常发生时,心脏搏动之前先有冲动的产生与传导,心脏内的激动起源或者激动传导不正常,引起整个或部分心脏的活动变得过快、过慢或不规则,或者各部分的激动顺序发生紊乱,引起心脏跳动的速率或节律发生改变。

  婴儿心律失常的症状会出现乏力、多汗、呼吸加快、烦躁、少食、睡眠不安、不爱活动等,大孩子自述胸闷、心慌、憋气、易疲劳等。孩子若出现以上症状,应引起家长关注,摸摸孩子的脉搏是否整齐,心率是否增快。

  严重时,心律失常的症状会表现为心前区剧烈疼痛、抽搐、晕厥及猝死。

  如果出现以上提到的心律失常症状的话,应警惕是否患了心律失常,须及时到医院心血管专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是否治疗要看自觉症状轻重

  心律失常是否需要治疗,还得看自觉症状的轻重,以及基础心脏病的有无、轻重程度。有的人每次早搏都有不适感,出现心前区上冲、下沉或扭动的感觉,有的人心率稍慢就感到头晕,有的人心率稍快就觉得心慌。对于这些人,用一点药使症状减轻当然有好处。但是,不少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副作用,所以在决定是否用药、用什么药、用多大剂量时,应该全面地权衡利弊,从得失两方面考虑。首先应考虑在药物以外想办法调整,比如尽量保持规律生活,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戒烟、戒酒等。

  对于过缓性心律失常(即每分钟心率低于40次),如窦房结病变或各种传导阻滞,如果是属于新出现的或时有时无的,说明有好转的可能,应抓紧时间治疗。如已成定局,心率又特别缓慢,有长时间的间歇,引起明显头晕或昏厥等症状,则宜安装心脏起搏器,以保平安。心率每分钟在50次以上,无明显症状的,可再观察一段时间,暂时不做治疗。有的人有器质性心脏病例如心力衰竭,出现频发室早、室速有导致室颤和猝死的危险,需要提高警惕及时治疗。此外提醒大家对跳的快的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跳的乱的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都可以通过射频消融治疗得到根治,获得一劳永逸的效果。

2经常心慌该咋办呢

  对于身体健康的平常人而言,心跳速度虽然不是固定的,有的快、有的慢,不同的人心跳速度都有所不同,年轻人与老年人的心跳速度不同,但是一般来说心跳的节律是相对稳定的,而且是有规律的,大多数身体健康的成年人的心跳频率为每分钟60─100次左右,如果我们人体的心跳的频率出现了明显改变时,往往最明细的感觉便是心慌。

  心慌有的是因为正常的生理反应所引发,但有时可能是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征兆。近年来,因为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因为冠心病所引发死亡率直线上升,成了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最大的疾患之一,因此,对于心慌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

  在手心位置的劳宫穴,心慌时用力按揉左手劳宫穴可以缓解,平时经常按揉可以保养心脏。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还是检测一下在对症处理为好!

  心肌缺血的情况多见,症状一般会有无力,头晕和局部的胸疼为症状,这个一般多见于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心肌炎的情况,需要做心电图明确诊断,心肌缺血者要注意饮食,六个字,低脂肪高纤维。情绪上要注意不要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时排便,不能过度劳累。另外如果有高血压需要积极控制血压,有血液粘稠度高的情况,或是高血糖,都需要及时的治疗控制,禁烟酒,同时避免暴饮暴食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经常心慌的人需要去做一个24小时的心电图动态观察,看是否存在心脏方面的问题。另外建议去做一个心脏的超声检查。心脏方面存在缺陷,危险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及时作出处理,禁止干重体力活。尽量卧床休息,同时要有人看护,否则一个人容易发生危险。

3经常心慌是因心律失常闹的

  脉搏过快、过慢或不齐往往提示有心律失常。心电图可确诊大多数心律失常,临床上最常用。但绝大多数心律失常为阵发性,患者就诊时若未发作,心电图可能仍为正常。这时,可进行24至48小时连续动态心电图监测。

  有朋友和小编反应,***妈患有冠心病,前段时间因为降温,她的妈妈就感冒了,后来就老是老感觉心慌慌,是不是就出冷汗,而且老感觉喘不上气,这让她很担心,这些症状到底是因什么问题导致的?于是,小编带着这些问题请教了心血管专家。

  专家解答,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系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临床表现根据心脏跳动的频率、规律的不同而不同,如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多有心悸、气促、心前区不适、头晕、出汗及恶心等表现。前期收缩(又称早搏),患者会有胸闷、心跳停顿感等。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有很多,如高血压、冠心病、体内电解质紊乱等。根据临床医生观察,也有不少人的心律失常大多由生活因素而诱发的。

  摸脉判断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怎样的一种疾病,其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专家说,正常人心跳节律规整,静息状态下心跳一般在每分钟60至100次之间,若每分钟心跳低于60次、超过100次或节律不规整,就认为发生了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既可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也可为独立疾病。其种类繁多,为便于临床治疗,可分为心动过缓和心动过速两种。

  研究显示,几乎所有心脏病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出现心律失常,这是导致心律失常的最常见原因,其中以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等多见。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度疲劳、大量饮浓茶或浓咖啡、过多喝酒、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干扰神经调节功能,影响心脏跳动,此类情况临床也较为常见。感冒、扁桃体炎、菌痢等感染性疾病也会引起心律失常,这往往与感染后引起了心肌炎有关。此外,甲状腺机能亢进或低下等代谢性疾病、缺钾或血钾过高等电解质紊乱,也可干扰心脏正常跳动。有上述情况者均属心律失常高发人群,应多留意心跳。

  初步判断心律失常的最简单方法就是摸脉。脉搏过快、过慢或不齐往往提示有心律失常。心电图可确诊大多数心律失常,临床上最常用。但绝大多数心律失常为阵发性,患者就诊时若未发作,心电图可能仍为正常。这时,可进行24至48小时连续动态心电图监测。若还不能发现,可进行电生理检查。

  哪些生活原因导致心律失常

  一、体位:据研究,人体在体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除迷走神经张力有变化外,血液动力学也会发生程度不同的改变。有些人的适应力、调节能力差,在由立位到卧位或由卧位到立位时,可出现短暂的心律失常,如立即做心电图检查可见图像有异常改变,但也会很快消失。

  二、吃:有些人在吞咽食物3到6秒钟时可突发心悸、头昏,甚至昏厥;有的出现心动过速、频繁早搏;有的则发生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狼吞虎咽”时症状更明显。吞咽食物引起的心律失常多数可自行消失,但也有反复发作而致死亡的病例。因此吃东西时还是应该细嚼慢咽,这样也有助于消化吸收,对健康有益。

  三、衣服:合成纤维衣服可使一些人出现室性早搏。这可能与机体对合成纤维过敏导致组织胺类物质释放有关,也可能是合成纤维衣服引起皮肤静电干扰,改变体表电位差,从而使心脏电传异常。

  四、烟:烟草中的多种有害物质可直接刺激植物神经,常会引起心律失常。

  五、饮:多饮酒可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肌耗氧量,大量喝咖啡也会导致同样结果。

  六、外界的刺激:机体突然受寒、受惊吓、神经系统受刺激,血管突然收缩,血压升高,引起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七、运动:运动时通过降低副交感神经张力,增加交感神经张力,会使心率增快,房室传导改变,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心律失常。

  八、情绪:喜、怒、哀、乐、惊、恐、悲、这七情的调节失控均可通过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使心脏神经功能及内分泌激素释放失衡,导致心律不齐。

  上面的这些原因都是生活中导致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所以患有心脏病的朋友,请您一定多加注意!

4注意经常胸闷心慌可能是患了风心病

  如果在日常生活出现下列现象时,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风心病。劳累或紧张时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伴有出汗。体力活动时有心慌、气短、疲劳和呼吸困难。饱餐、寒冷、看惊险影片时有心悸、胸痛现象。

  在公共场合或会场中、或上楼、爬山时,比自己以前特别是同龄人更容易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气短。晚间睡眠枕头低时感到憋气、需要高枕卧位,熟睡或恶梦过程中突然惊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后才好转。性生活时感到心悸、胸闷或胸痛等不适。反复出现脉搏不规则、过速或过缓。及时就医尤为重要,医生可通过手术等方法来治疗。若就医不及时,后果不堪设想。

5经常心慌气促小心风心病作祟

  风湿性心脏病常常是因为一次感冒就会留下病根,如果你进行体力活动时出现心慌气促的状况,一定不要同自己身体前后状况比较,而是要和同龄人比较,如果与同龄人相比更易出现心悸胸闷,则应及时寻求医生帮助。

  扁桃腺发炎会导致风心病

  对于风湿性心脏病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很多人普遍认为:不是说之前没有心血管病史就不会得风心病,其实不然。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外科主任冯晓东解释:如果之前曾经有像猩红热、急性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和淋巴结炎等急性链球菌感染,是很容易得风心病的,并尤以中青年为多。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如果在日常生活出现下列现象时,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风心病。劳累或紧张时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伴有出汗。体力活动时有心慌、气短、疲劳和呼吸困难。饱餐、寒冷、看惊险影片时有心悸、胸痛现象。在公共场合或会场中、或上楼、爬山时,比自己以前特别是同龄人更容易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气短。晚间睡眠枕头低时感到憋气、需要高枕卧位,熟睡或恶梦过程中突然惊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后才好转。性生活时感到心悸、胸闷或胸痛等不适。反复出现脉搏不规则、过速或过缓。及时就医尤为重要,医生可通过手术等方法来治疗。若就医不及时,后果不堪设想。

  预防风心病先防风湿热

  大家也不要这样就被风心病吓到了,其实风心病还是可以合理积极预防的。对于风心病的预防,冯晓东主任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风心病的预防,首先应着重预防风湿热的发生,使心脏瓣膜病根本无发病的基础。一旦瓣膜损害已经形成,仍应积极控制和预防风湿活动,控制症状,改善心功能,以免病变加重。

  出现以下6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很可能您已经患上风湿性心脏病,建议立即去专业心胸医院进行专业检查。

  1.进行体力活动时有心慌、气短、疲劳和呼吸困难。

  2.饱餐、寒冷、看惊险影片时有心悸、胸痛现象。

  3.在公共场合或会场中、或上楼、爬山时,比自己以前特别是同龄人更容易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气短。

  4.晚间睡眠枕头低时感到憋气、需要高枕卧位,熟睡或恶梦过程中突然惊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来才好转。

  5.性生活时感到心悸、胸闷或胸痛等不适。

  6.反复出现脉搏不规则、过速或过缓。

  名词解释

  何为风湿性心脏病?

  所谓的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直至心力衰竭而死亡。有的则表现为动脉栓塞以及脑梗塞而死亡。吴同果教授解释道,其实本病是风湿热———变态反应性结缔组织病损害心脏所导致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