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中医学的疾病名称,也是人们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和俗称,该病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死、脑血栓形成)两大类。那么,中风都有哪些后遗症?中风后遗症怎么治疗呢?
目录 1.中风后遗症都有哪些 2.中风后遗症如何治疗 3.如何预防中风 4.中风预后怎么样 5.中风后需做哪些检查
1中风后遗症都有哪些
脑中风病临床最主要的表现,是神志障碍和运动、感觉以及语言障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除神志清醒外,其余症状依然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症状,称为后遗症。后遗症的轻重,因病人的体质和并发症而异。脑中风常见的后遗症如下:
1、麻木:患侧肢体,尤其是肢体的末端、如手指或脚趾、或偏瘫侧的面颊部皮肤有蚁爬感觉,或有针刺感,或表现为刺激反应迟钝。麻木常与天气变化有关,天气急剧转变、潮湿闷热,或下雨前后,天气寒冷等情况下,麻木感觉尤其明显。
2、嘴歪眼斜:一侧眼袋以下的面肌瘫痪。表现为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鼓颊和吹哨时,口角歪向健侧,流口水,说话时更为明显。
3、中枢性瘫痪:中枢性瘫痪,又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或称痉挛性瘫痪、硬瘫。是由于大脑皮层运动区锥体细胞及其发出的神经纤维――锥体束受损而产生。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失去了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抑制调控作用,使脊髓的反射功能“释放”,产生随意运动减弱或消失,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呈痉挛性瘫痪。
4、周围性瘫痪:周围性瘫痪,又称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或称弛缓性瘫痪、软瘫。是因脊髓前角细胞及脑干运动神经核,及其发出的神经纤维――脊骸前根、脊神经、颅神经受损害产生的瘫痪。由于下运动神经元受损,使其所支配的肌肉得不到应有的冲动兴奋,临床上表现为肌张力降低,反射减弱或消失,伴肌肉萎缩,但无病理反射。
2中风后遗症如何治疗
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方法
中风后遗症,也不一定标志着我们会失去沟通的机会,再也没有了完整的表达。
这些曾经偏瘫在床、言语不清的患者们,这些已经摆脱束缚的家属们,在邦尔健麝香抗栓丸的帮助下勇闯三关,如今成功的走上了康复之路,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内心的喜悦!
治疗期
服用7天:四肢发热,血栓部分溶解,肢体僵硬明显好转,手脚冰冷显著改善 。
服用两周:口眼歪斜逐渐缓解,足膝浮肿、筋骨疼痛、手足拘挛明显减轻、偏瘫在床的患者可以持续坐卧30分钟左右。
服用1疗程:患者言语功能得到逐渐恢复,能做简单的对话,情感障碍得到康复,由不认人到能够逐渐认识人。不用搀扶,可以独立坐卧,上肢可做简单的运动,下肢可以下地站立,柱拐杖可以缓慢行走。
恢复期
服用2疗程:患者完全不用拄仗独立走动,步伐稳健,可较清晰对话,记忆力恢复较好,上肢有力,手持物能力大大增强,生活完全达到自理。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风后遗症
(1)、心肾阳虚型 表现意识朦胧或痴呆,健忘,舌强语謇,肢体不遂,畏寒肢冷,心悸气短,眩晕耳鸣,血压偏低,舌红干或胖嫩,苔白,脉沉细。治宜滋阴补阳,熄风开窍。方选地黄饮子加减:生地、黄芪各30克,山萸肉、巴戟天、肉苁蓉、石斛各12克,远志、菖蒲、麦冬、牛膝各10克,五味子、制附子、全蝎各6克。偏肾阴虚,骨蒸劳热者加桑枝、鳖甲、地骨皮;偏肾阳虚者加淫羊藿、仙茅;气虚甚者加党参或人参。
(2)、肝阳上亢型 表现有高血压病史,常头痛,眩晕,心烦易怒,咽干口苦,失眠多梦,中风偏瘫后血压持续升高,上述症状不减,且口眼歪斜,言语謇涩,脉弦滑或弦数,苔薄黄或黄腻。治宜育阴潜阳,平肝熄风。方选镇肝熄风汤加减:生赭石、生白芍、生龙骨、生牡蛎、丹参各30克;玄参、生地、夏枯草、生麦芽各15克,黄芩、栀子、川芎各10克,生甘草6 克。热象明显者加龙胆草、生石膏;头痛眩晕者加钩藤、菊花、白蒺藜;言语謇涩加菖蒲、郁金、天竺黄;肢体麻木,伸屈不利或震颤者加蜈蚣、全蝎、白花蛇;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
(3)、气虚血瘀型 表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謇涩,神疲乏力,面白少华,头晕心悸,血压偏高或不高,舌质淡或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或弦细。治宜益气活血,祛瘀通络,方选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丹参、鸡血藤各30克,当归、赤芍、桃仁各10克,川芎、桂枝、红花各12克,地龙、牛膝各15克,甘草3克。偏于气虚,重用黄芪或太子参;血瘀偏重加三棱、莪术、水蛭、三七;口眼歪斜加牵正散;肢体麻木,伸屈不利者加桑枝、蜈蚣;言语不利者加远志、菖蒲、郁金;素体阳虚,手足不温者加附子、肉桂;脾胃虚弱,大便溏薄者加党参、白术、茯苓;大便秘结者加酒大黄或番泻叶;小便失禁者加熟地、山茱萸、益智仁、桑螵蛸。
3如何预防中风
一、妥善照顾。如冬天保暖、预防便秘、接受诊疗(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患者应接受治疗与控制,以防脑中风的发生)。
二、生活正常。均衡饮食:少盐、少糖、少油、定时定量、多吃蔬菜及补充水分、少吃动物性油脂与动物内脏;情绪稳定;减少饮酒,拒绝吸烟;规律运动:适度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管阻塞机会。
三、注意前兆。脑中风的前兆,例如:突如其来的肢体虚弱或麻木、语言或运用文字有困难、剧烈头痛、失去平衡、眩晕或视力出现问题。当发觉这些异状时,必须立即就诊。
四、定期健康检查。
五、脑中风急救的黄金时间——决战3小时。突发中风的病患,一定要珍惜宝贵的三小时,及时送医接受治疗,才能使伤害减到最低。
4中风预后怎么样
1.出血性脑中风
(1)年龄年龄越大,预后越差60岁以下的病死率较低,约占30%左右,70岁以上的病死率可高达70%以上。
(2)高血压病史越长,血压越高,预后越差。血压在200/120毫米汞柱以上者,死亡率为30.07%。
(3)昏迷昏迷越深,时间越长,预后越差。深昏迷者94%死亡。病后无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逐渐好转者,预后较好。嗜睡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4)病情病情进展越快,高颅压症状出现越早,表现越重,预后越差。
(5)出血量出血量较大者,预后较差。有血肿形成,中线结构移位明显者,预后较差。腰穿脑脊液无色透明者,预后较好。
(6)伴有癫痫发作者预后较差。因可加重脑水肿或脑出血。
(7)伴有内脏功能紊乱者预后较差。常见者为消化道出血,死亡率达80%。
(8)合并有代谢障碍者如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者,预后较差。
(9)反复发作者预后较差。(10)治疗效果脱水、降压等治疗效果越差,预后越差。
2.缺血性脑中风
(1)与阻塞的血管大小有关如阻塞的是小血管,脑缺血范围小,侧支循环易形成,恢复较快,预后较好。如阻塞的血管大,脑缺血范围大,脑组织受损严重,临床症状恢复慢,预后较差。
(2)与发病速度有关缓慢逐渐发病者,较易形成侧支循环,脑缺血可逐渐代偿,预后较好。急性起病者,未能建立侧支循环,预后较差。
(3)与梗塞的次数和数量有关首次发作,预后较好。
(4)与栓子的性质有关如栓子疏松,在随血液运行过程中,自身破碎,流到血流的远端,阻塞小血管者,预后较好。而脂肪栓子、空气栓子、细菌栓子,比心源性栓子预后严重。但心源性栓子引起脑脓肿者,预后较差。
(5)与局灶定位症状轻重有关发病后偏瘫失语等定位症状较轻,预后较好。反之,偏瘫失语程度较重者,预后较差。
(6)与昏迷程度有关昏迷程度严重,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起病时无昏迷,以后进入昏迷,且昏迷程度逐渐加重者,预后较差。病人神志始终处于清醒状态,预后较好。
(7)与有无合并症有关如合并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糖尿病,冠心病,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等,预后较差,无合并症者,预后较好。
(8)与患者年龄有关年龄大,体质差,预后较差。年龄小,体质好,预后好。
5中风后需做哪些检查
1.脑脊液检查 由于现代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诊断明确者,一般不做脑脊液检查,以防脑疝发生。但在无条件做脑CT扫描或脑MRI检查时,腰穿仍有一定诊断价值。中风后由于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力一般较高,80%患者在发病6h后,由于血液可自脑实质破入到脑室或蛛网膜下隙而呈血性脑脊液。所以脑脊液多数呈血性或黄色,少数脑脊液清亮,因此,腰穿脑脊液清亮时,不能完全排除中风的可能。术前应给脱水剂降低颅内压,有颅内压增高或有脑疝的可能时,应禁忌做腰穿。
2.血常规、尿常规和血糖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在急性期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高。可有尿糖与蛋白尿阳性。中风急性期血糖增高由应激反应引起。血糖升高不仅直接反映机体代谢状态。而且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血糖越高,应激性溃疡、脑疝、代谢性酸中毒、氮质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
影像学检查
1.CT检查 临床疑诊中风时首选CT检查,可显示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血肿,边界清楚,并可确定血肿部位、大小、形态,以及是否破入脑室、血肿周围水肿带和占位效应等;如脑室大量积血可见高密度铸型,脑室扩张。l周后血肿周围可见环形增强,血肿吸收后变为低密度或囊性变。CT动态观察可发现进展型中风。
2.MRI检查 可发现CT不能确定的脑干或小脑小量出血,能分辨病程4~5周后CT不能辨认的中风,区别陈旧性中风与脑梗死,显示血管畸形流空现象。并可根据血肿信号的动态变化(受血肿内血红蛋白变化的影响)判断出血时间。①超急性期(0~2h):血肿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与脑梗死不易区别;②急性期(2~48h):为T1等信号、T2低信号;③亚急性期(3天~3周):T1、T2均呈高信号;④慢性期(>3周):呈Tl低信号、T2高信号。
3.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 可检出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Moyamoya病和血管炎等。
4.心电图检查 脑血管病患者因为脑-心综合征或心脏本身就有疾病,可有心脏功能和血管功能的改变:①传导阻滞:如P-R间期延长,结性心律或房室分离。②心律失常: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③缺血性改变:S-T段延长、下降,T波改变。④假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等。
5.动态血压检测 急性脑血管病发病1周内血压明显升高,高于正常参照值,也高于发病前的血压水平,提示高血压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同时,血压波动以及低血压状态在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中占有一定比例。血压波动既可以导致血压升高,同时也可以作为高血压的后果。无论短期或长期血压波动较大的患者,其靶器官如大脑的损害严重程度与急性脑血管病发生率,均显著增高。血压波动常与血压升高伴存,出现血压骤降或骤升,此时患者往往伴有较明显的不适症状,如头晕、头痛、晕厥、胸闷、心慌等。
6.经颅多普勒(TCD) 有助判断颅内高压和脑死亡。当血肿>25ml,TCD显示颅内血流动力学不对称改变,表示颅内压力不对称,搏动指数较平均血流速度更能反映颅内压力的不对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