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咳嗽有白痰是怎么回事呢,相信很多的患者朋友对于这个问题是比较关注的,这是属于慢性的咽喉谈,如果长久得不到很好的治疗的话,伤害的不进就是咽喉了,很有可能会损伤其他的器官,感染向上蔓延,最后很有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所以建议患者朋友应该要早日接受治疗。下面来看看吧。
目录 1.中医有哪些止咳化痰方法 2.秋季咳嗽有痰按摩哪里 3.嗓子咳白痰怎么回事呢 4.痰证的辨证施治 5.痰多是什么原因
1中医有哪些止咳化痰方法
医生解释道,咳嗽是人体的反射性保护动作,咳嗽有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轻度而不频繁的咳嗽不必使用镇咳药。如果咳嗽伴有黏痰和脓性分泌物时不宜立即使用镇咳药,否则,痰液不能及时被排出,滞留于呼吸道及肺部,易引起其他(如: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多种呼吸道并发症。所以,对于痰咳患者,“要先化痰,再止咳”,使呼吸道的炎性分泌物———痰液能够得以彻底咳出,咳嗽症状得以缓解。
医生说,有些人在咳嗽时便自己购买川贝类药服用,但有的病人服后病情好转,有的病人却无效,甚至越吃咳得越厉害。这是因为川贝性寒、味苦,能清热润肺、化痰止咳,虽有“止咳化痰圣药”之称,却只适用于热咳。所谓热咳,一般症状是:口干、咽痛、痰少、痰黄而黏稠,有的还伴有发热,甚至头痛。若不加辨证,一咳就乱用川贝,会耽误治疗时机,使病情加重。
医生提醒说,有人认为,多吃橘子能止咳化痰,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橘性温味甘,多吃燥热生火,肺燥、起痰生疮。因此,患上呼吸道疾病者食橘非但不能化痰,反而有生痰、聚痰之弊。真正能起到止咳化痰作用的是橘络、橘红、橘皮。咳嗽者可多吃冰糖腌的鲜橘皮或煎服陈皮、橘络、橘红,但不宜食橘瓤。医生推荐了几种化痰止咳的食疗方法:
1.咳嗽痰多时,可研磨藕根,用纱布绞汁加适量蜂蜜饮用,每次1杯,连续3天。
2.新鲜白萝卜洗净后,连皮切成块状,浸入麦芽糖内10-12小时,萝卜呈干瘪状后,将麦芽糖及汁饮下,1-2次后,咳嗽即止,极为有效。
3.嫩豆腐500克,陈皮、橘梗各5克,一起放锅内加水浓煎,待熟后把豆腐吃下。
当然,如果咳嗽久日不愈应尽快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使病情加重。
2秋季咳嗽有痰按摩哪里
1、 合谷穴
合谷穴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虎口”,专家表示,当我们咳嗽不停的时候可以按压合谷穴来止咳。不过小编提醒大家,按摩合谷穴的时候不宜太用力,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意外。
2、 列缺穴
列缺穴位于手腕处,当两手虎口交叉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按压到这个穴位,秋季出现咳嗽的时候可以用拇指按压列缺穴直到出现酸疼的感觉,你会发现咳嗽的情况有改善。
3、 肺腧穴
这个穴位位于人体的后背,平常时候出现咳嗽肯定是不能及时按摩到肺俞穴的,专家建议大家在睡前让家人用双手拇指采用顺时针、逆时针的方法各按压肺俞穴3-5分钟。
4、 膻中穴
膻中穴位于人体的胸口部位,当我们感到喉咙发痒的时候可以用拇指轻轻按压膻中穴3-5分钟,或者按压膻中穴直到出现酸胀感,这样做可以有效缓解咳嗽。
3嗓子咳白痰怎么回事呢
1.慢性咽炎如果长久得不到很好的治疗,损伤其他邻近器官;感染向上蔓延,就会波及耳、鼻,可导致急性鼻炎、鼻窦炎,急性中耳炎;向下发展,可侵犯喉、气管等下呼吸道,引起急性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及肺炎;若致病菌及毒素侵入血液循环,则可引起全身并发症,如急性肾炎、脓毒血症、风湿病等。所以专家建议咽喉有痰的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科学检查。
2.针对慢性咽炎病程长,症状顽固,短期难见显效,不易治愈的特点,重庆协和医院耳鼻喉专家组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验证,特推出能够全面、快速治愈咽炎顽疾的“第六代多尼尔数字等离子微创疗法”来源于美国军方的高能军用等离子技术,利用数字智能识别功能,螺旋状发射程序,定向定量释放能量,对于慢性咽炎的治疗,它以精确、安全、简便、微创伤、高疗效、疼痛小、恢复快、大部分患者不需住院、治疗后护理简单等优势很快取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嗓子咳白痰的原因,我们建议大家先仔细阅读上面的文章,想要早点摆脱这种烦人的疾病,患者朋友们也只能尽快到找到治疗的方法,这样才不会引起其他的疾病,同时患者朋友在生活上也需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哦!
4痰证的辨证施治
一是掌握该病证的脏腑虚实缓急,急则先治其痰,以化痰、祛痰为主,缓则求其本,治在肺、脾、肾。
二是依据痰的不同性质,采用不同法则。
对脾失健运,湿聚成痰者,宜健脾燥湿化痰;对火热内郁,炼津为痰者,宜清热化痰:肺燥阴虚,虚火灼津为痰者,宜润肺化痰;脾肾阳虚,寒痰内停者,宜温阳化痰。若外邪袭肺,肺失宣降,聚液为痰者,宜宣肺化痰;痰迷心窍者,宜涤痰开窍;痰火扰心者,应清心豁痰;痰停于胃,宜健脾燥湿化痰;肝风内动挟痰上扰者,宜熄风化痰;胆郁痰扰者,宜清化热痰、降逆和胃;痰浊上犯于头,宜健脾去湿、化痰熄风;痰气凝结于咽喉,宜化痰利气解郁;痰阻经络筋骨,宜软坚消结、通络化痰。
5痰多是什么原因
第一,体质虚弱,中气不足,由于脾虚不运,可以使水湿停留,凝聚为痰。
第二,脾胃薄弱,宿滞逗留,损伤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阳被伤;或因热病饮水过多,脾运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湿停留,聚集为痰。还有恣食肥甘,胃中浊气郁蒸,酿湿生热也可以化为痰浊。
第三,外感失治,或体弱屡患外感,肺气被伤,不能输津四布,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水液停留,也可成痰,痰贮于肺,肺气不利,痰涌气道而发,必致咳嗽痰多。
第四,患有鼻炎,炎症作用下鼻粘膜分泌大量脓性且粘稠度很高的分泌物,经鼻纤毛运送至鼻咽并粘附于鼻咽处,导致咽部异物感,进而通过咳嗽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