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朋友都知道卵巢对我们的重要性,卵巢是我们的排出卵子的地方,能不能怀孕生宝宝就靠它了。如果我们的卵巢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不孕不育等症状的出现。那么多囊卵巢应该怎么解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多囊卵巢的征兆 2.多囊卵巢应该怎么解决 3.多囊卵巢怀孕几率 4.多囊卵巢的危害 5.多囊卵巢综合征怎么回事
1多囊卵巢的征兆
1.月经异常
月经稀少、闭经,少数可表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多发生在青春期,为初潮后不规则月经。
2.多毛
较常见,发生率可达69%。由于雄激素升高,可见上唇、下颌、胸、背、小腹正中部、大腿上部两侧及肛周的毳毛增粗、增多,但多毛的程度与雄激素水平不成比例。同时可伴痤疮、面部皮脂分泌过多、声音低粗、阴蒂肥大、出现喉结等男性化征象。
3.不孕
由于长期不排卵,患者多合并不孕症,有时可有偶发性排卵或流产,发生率可达74%。
2多囊卵巢应该怎么解决
多囊卵巢治疗方法主要有西医、中医多种不同的疗法。简单来说,一种是药物治疗,可用西药和中药,另一种是手术治疗。一般药物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可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创伤小,恢复也快。如果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症状仍不算太严重,那也可以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缓解病情。
雄激素过多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基本特征,药物治疗可以对抗雄激素的作用,促使卵巢排卵。使用的药物主要是口服避孕药,药物同时可以调整月经周期。一般服用3-6个月左右,经过激素所平检测正常后就可以停止服药。可口服克罗米芬进行排卵治疗,低剂量能促进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诱发排卵,有月经者自经期第5日开始每日1次50mg,连服5日;无月经者任意1日开始,每日1次50mg,连服5日。一般在服药后7日左右排卵,3周后自然行经。连服3个周为一个疗程。闭经的多囊卵巢病人可先用黄体酮,在撤退性出血第5天开始再服用克罗米芬。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上以补肾助阳或滋肾养阴、益气健脾为主,兼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燥湿化痰、软坚散结等法。中药的治疗对身体毒副作用比较小,另外中医药治疗具有辨证灵活,调换组方自由度大,因病施治,因人施治,标本兼治,愈后不复发,具有治本除根的优势。
3多囊卵巢怀孕几率
多囊卵巢怀孕几率较小,但是随着内分泌的认识及检查技术不断进步,对卵巢功能不全所致的不孕症的诊断率有所提高。
而且只要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还是可以正常怀孕的,不必过于担心。
患上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女性想怀孕就要先确定激素正常,多囊卵巢综合症不一定会发生激素异常的。
有些患者有可能是排卵稀发并非是不排卵,只是偶然出现不排卵的情况,如果是排卵稀发的话就会有机率怀孕的。
一般多囊卵巢综合症经过治疗后,怀孕的机率有80%。所以,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想要增加怀孕几率,最好是尽快治疗,避免导致最终完全无法怀孕。
4多囊卵巢的危害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仅会导致多毛、肥胖,影响女性的美观,还导致不孕,甚至引起糖尿病、子宫内膜癌,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
祸害青春期:肥胖、多毛、月经不调肥胖、多毛、痤疮、月经不调等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典型症状。正常情况下,处于青春期的女孩体内雄激素会有一些增高,促使体毛的生长,同时也会长出痤疮。但当生殖器官及第二性征发育完善后,体内的雄激素就会逐渐趋于正常,痤疮也逐渐消失,体毛的发育也会维持在正常状态。如果痤疮持续生长,层出不穷,体毛粗黑而茂密,并伴有一些月经的异常,就要考虑雄激素水平过高了。
如果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可选择降低雄激素、抗胰岛素抵抗的药物治疗,症状便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祸害育龄期:剥夺女性生育权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由于持续性无排卵,当然无法怀孕。因此,对于育龄期并且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应当在调整内分泌的前提下给予药物促排卵治疗。如果反复药物治疗没有效果,可选择腹腔镜下打孔手术来帮助排卵,临床统计表现,手术后受孕的几率可以增加到60%左右。
祸害围绝经期:容易诱发子宫内膜癌、糖尿病
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的影响,缺乏孕激素的保护,可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增高。因此,如果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淋漓不断等异常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另外,由于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雄激素水平偏高、代谢紊乱、肥胖等,很容易诱发Ⅱ型糖尿病的产生。
5多囊卵巢综合征怎么回事
(1)不孕:由于月经失调和无排卵,常致不孕,月经失调和不孕常是就诊的主要原因。
(2)月经失调:主要是闭经,绝大多数为继发性闭经,闭经前常有月经稀发或过少,偶有月经频发或过多者。
(3)色素沉着:这是雄激素过多的另一体征,患者颈背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处皮肤出现灰褐色色素沉着,呈对称性。
(4)多毛与肥胖:由于体内雄激素分泌过多,可伴有多毛和肥胖,毛发分布有男性化倾向,多毛现象常不为病人注意,仅在体格检查时发现。
(5)双侧卵巢增大:少数病人可通过妇科检查发现双侧卵巢比正常大1~3倍,有坚韧感。大多数病人增大的卵巢需经辅助检查如B超等发现,不易为临床检查所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