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妈妈都不是天生的,在带孩子的过程中都免不了犯错误,也许是受到上一辈人带孩子的影响,也许是因为自身观念的错误,导致带娃时犯了大错,让宝宝遭罪了,那么,我们今天就整理了一些几个常见的带娃误区,来提醒各位妈妈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避免。
目录 1.准爸准妈必掌握的五项育婴技能 2.这3个带娃误区很多妈妈还不知道 3.新手爸妈必学育婴十大经验 4.夏日育婴之20条经验谈 5.全职妈妈带宝宝的利弊是什么
1准爸准妈必掌握的五项育婴技能
喂奶
大多数婴儿在需要时才吃奶,所以什么时候喂奶他们说了算,喂母乳还是配方奶,这是你——孩子的母亲——已经和儿科医生讨论过的问题了。抱住孩子,用食指和伸出的拇指托住孩子的头部,较弱的颈部肌肉是一个成长过程中的固有缺陷。在孩子出生以前,用玩偶练习,直到这成为你的习惯动作。
打嗝
婴儿在进食尤其是大量进食时会咽下空气。婴儿需要别人帮助把这些空气排出。把婴儿竖着抱起,轻轻压住他的腹部,这样空气就被排出了。同样的道理,让他的肚子轻轻抵住你的肩膀,你再用手轻轻地有节奏地拍他的背部,这样空气就会出来了。
舒适
经常换尿布保护皮肤,提供舒适感,同时也顾及社会互动时间。把东西拿在手上,不要把孩子放在换尿布台上。给女孩换尿布时,从前往后擦(仰躺的话从上往下擦);给男孩换尿布时,手里随时备好一块尿布,防止墙纸或你的衣服弄脏。如果孩子的皮肤看起来不错,没有皴裂,这就说明你做得很好。
休息
大多数新父母都惊讶于孩子睡眠时间之长。在孩子出生的头三个月,孩子的平均睡眠时间是每天14小时至20小时。安抚孩子睡觉需要时间和安静。只要有可能,放心地和孩子一同睡觉以缓解你自己的睡眠不足.
应对孩子的哭叫
孩子需要哭,就如同我们需要说话一样。没有神奇的解决方法。安抚是一个消除孩子哭闹的常见原因的过程——饥饿,疲劳,压抑,尿布太紧或太松,太热或太冷,或者是没什么特别的原因。不要把孩子递给你的搭档,除非你已经试过了所有办法,或者是你已经找到了原因。晃动婴儿会严重伤害他们,因此绝对不要做。
这五项核心技能是作为合格家长必须掌握的技能,希望你做得更好,你的孩子也在为你加油鼓劲哦!!
2这3个带娃误区很多妈妈还不知道
1.痱子粉要慎用
宝宝的皮肤比较嫩,如果清洁不当,就很容易导致起痱子,尤其是在夏天这个湿气较重的季节,很多妈妈或者带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就会用他们老一辈人的经验给宝宝抹痱子粉,哪怕只是出了一点点的汗,就抹了厚厚的一层痱子粉,然而结果是没见痱子好,皮肤反而破皮了,根据医生的建议,痱子粉是可以用的,不过最好是用来预防痱子,而并非当痱子已经产生时使用。如果宝宝汗渍比较多的话,要用清水洗一洗,然后让皮肤自然干就好。
2.出生就该剪指甲
很多妈妈认为宝宝的指甲还没长好,刚生下来还不能减掉,但是很多妈妈会心疼宝宝用指甲把自己的脸给抓破了,可真是左右为难,有的妈妈为了防止宝宝自己抓破脸,就给宝宝戴上了手套,可是,新生儿是不适宜戴手套的,不透气的话很不利于宝宝手部皮肤的呼吸,所以,只要在宝宝睡觉的时候偷偷地给他剪指甲就可以了。还有,要注意剪指甲时不能剪得过深,这样会伤害到宝宝的指甲。
3.擦屁屁少用湿巾
很多妈妈为了图省事,就用湿巾来给宝宝擦屁屁,但是这样很有可能会导致宝宝红屁屁,严重的甚至会破皮,因为有些湿巾中会含有化学刺激成分,宝宝皮肤娇嫩自然不能用湿巾来擦,如果出门在外实在不方便的话,偶尔可以用,但是在家里的话,我们建议最好还是用纯棉的布沾水来擦宝宝的屁屁,然后在抹上些许护臀霜,这样就最好了。
宝宝吐奶之后,会有些许奶液流到脖底,很多妈妈会不注意,但是这样的结果就是,宝宝的脖子有了一道横着的红印,严重的还会破皮、感染,所以,如果宝宝吐奶,妈妈们不仅要清理洒落到外面的奶液,还要注意有没有奶液流到脖子上,如果有的话,要及时地清理干净,给宝宝一个健康的肌肤。
3新手爸妈必学育婴十大经验
1、吃睡最好养成规律
吃和睡,是宝宝出生后首先要学会的“本领”。婴儿应该建立相对稳定的睡眠规律,这通常是在出生2—3个月内,通过和妈妈一起生活逐渐形成。
新妈妈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婴儿应该在晚上9点以前入睡;不足3个月的婴儿每天睡眠时间应达15—16小时;而3个月以后的宝宝每天睡眠时间要达12—13小时。同时,还应该建立相对稳定的哺育规律,婴儿最好每隔2—3小时喝一次奶,也就是说每天喝奶次数要达到8至12次。
如果婴儿表现出烦躁不安,而父母筋疲力尽,说明这时候并不是喂奶或睡觉的“正确时间”。此时,父母不要刻意要求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一些工具也有利于安抚孩子,比如转动缓慢、声音柔和的床铃等。
2、开辟一块“安全育儿区”
家有小生命,安全恐怕是所有大人最关心的问题了。事实上,家庭安全护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家里开辟一块理想的“安全育儿区”,在这里给宝宝换衣服、尿布时,不用担心磕碰、污染等问题,还可以把宝宝常用的物品、用具等放在附近,以方便寻找。
家长要格外关注以下几点:第一,给婴儿换尿布的台子要大一点,地方不能过高,以防父母意外将婴儿跌伤。第二,婴儿洗澡室温以24℃—26℃为佳,水温不宜过热,家长的动作要轻柔而迅速,澡盆必须清洁消毒,向澡盆中倒水的顺序应该是先冷后热,以免烫伤婴儿,澡盆必须经常放到室外晾晒。第三,护理婴儿时,至少要保证视线或手有一样不离开婴儿。
3、分床不分室更独立
宝宝要不要和父母同睡,是年轻父母们经常讨论的话题。虽然这样做并没有什么错误,但多数育儿专家并不推荐小婴儿和父母同睡,这是因为不仅父母容易吵醒婴儿,而且成人呼吸的二氧化碳量大,容易让孩子呼吸污浊空气。更严重的是,如果家长睡着之后压到孩子,很容易引起婴儿窒息、甚至婴儿猝死。
因此,新生儿应有自己的床铺,但是要与父母在同一房间,即“分床不分室”。婴儿床应该足够大,并且不能太软,否则不利于孩子骨骼的发育。睡觉时父母应将还不会翻身的小婴儿包裹好,但宝宝的手和手臂要可以自如活动。宝宝学会翻身后,床要大到足够他们移动,但是周围要做好安全措施以防婴儿跌落。
4、打造自娱自乐空间
很多父母特别害怕“离开”宝宝,其实,让宝宝懂得自我寻找娱乐,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突破。虽然婴儿需要全天候看护,但家长也要给他们独自玩耍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宝宝自己会想办法对抗寂寞,过分关心,只会阻碍他自我发展及学习新事物的机会。父母要做的,是制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在大人的监控和观察下,鼓励宝宝自我玩耍,比如孩子睡醒后,不要马上抱着他走动、玩乐,可以留给宝宝一点“个人时间”,看看他自己想做点儿什么。这短暂的“冷却”时间,能让看护人员稍微休息片刻,也让婴儿有机会自得其乐,学习如何独自“打发时间”,得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5、宝宝的专属成长轨迹
“我家宝宝会抬头了”、“我家宝宝长牙了”……我们经常看到家长凑在一起“比较”各家的孩子。虽然生长发育有着“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会走”等一般规律,但家长更应该意识到,每个婴儿都有自己特定的发育时间表,并不会完全按部就班。
因此,家长实在没必要拿自家孩子和别人的比较,而是应该为宝宝的每一点进步感到高兴,并且仔细观察他们的成长变化,摸清专属于自己宝宝的“成长轨迹”,比如,我的宝宝身体比较强壮,协调性不错,但开口发声和说话较晚;我的孩子可能很早就开始走路,但个子长得小。如果孩子与同龄儿相比差异太大,则可以向儿科医生咨询。
6、视听享受促进感官发育
6个月以前,婴儿都处在发育的基础阶段,父母应该理解并遵循这一“自然”过程。比如,两个月大的新生儿只能看到视线20—25厘米以内的物体、分辨黑白两色,对触碰的物体并不会有切实的感受。如果跳过基础发育的必要步骤,会对孩子的感官发育等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1个月左右的宝宝,可以将粗线条的物体放在婴儿床上方,让他跟着看,慢慢刺激视觉发育,逐渐用不同的颜色和图案吸引他;3个月以后,宝宝开始喜欢聆听音乐和妈妈的声音,在给他换尿布、洗澡时,可以对他唱歌或说话,这些语言是他最初的交流工具,睡觉时,也可以放些柔和的摇篮曲帮他放松。
7、不让过早“开发”伤害孩子
激烈的社会竞争,让越来越多的父母高喊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很多刚刚有了孩子的父母,就开始热衷于“开发”和“教育”他们的孩子,似乎这样孩子就能“领先一步”。
但需要提醒的是,婴儿——特别是还不满3个月大的新生儿,他们是一天一天慢慢长大的,这一过程通常无法通过人为加快。而早期教育、智力开发等,并不等于要让孩子早认字、早读书和早学习。
婴幼儿阶段,家长更应该引发孩子的探索行为和认识世界的能力,逐渐促进孩子在大运动、精细动作、情绪、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比如,通过让宝宝抓握自己的手指、摸不同材质的玩具等,练习触觉和运动能力。拔苗助长,只会让宝宝无助、家长焦虑。
8、共同玩耍交流情感
婴儿出生后到1岁,是父母和孩子建立情感纽带的“黄金期”。不能误以为这么小的婴儿只是需要睡觉吃奶,不需要情感上的沟通交流。
一方面,要增加和孩子的接触,哺乳、洗澡的时候,眼睛一定要看着孩子,和他目光交流。此外,宝宝对触摸格外有反应,尤其是哭闹时,抚摸可以让他知道有人在关心他。另一方面,要陪婴儿一起玩耍。这既是孩子的天性,也能促进身体和大脑发育,掌握各种能力。家长可以带着宝宝认识各种物品、颜色;把玩具放在宝宝手边引诱他去抓握;用不同的表情吸引宝宝,让他试着观察和模仿等。
9、新手妈妈放松自己
很多妈妈分娩后,会有突如其来的巨大压力,包括担心婴儿的安全、新生儿不好照料、身体不适,以及激素水平改变等。因此,保持身心平和,对新妈妈非常重要。
首先,不要把全家所有人的精力都单纯放在宝宝身上。家人,特别是爸爸,要多给妈妈鼓励和支持。其次,大量进补很容易令人心烦气躁、甚至焦虑,多吃新鲜的蔬果、多喝温开水更有利于调整身心状态。最后,别要求自己24小时“全职”,要适当休息、调整和倾诉。
10、新手爸爸多参与
现代家庭中,我们越来越强调爸爸的作用。照料新生儿也不例外,爸爸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比如哄宝宝、换尿布、给宝宝洗澡、带他到户外活动等,都是爸爸可以胜任的工作。
爸爸特有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激起孩子对外界的兴趣,鼓励他们探索外部世界;而且孩子会在爸爸的引导下,获得对世界的信任感。要知道,建立亲密关系的“黄金期”一去不复返,新爸爸们可以通过游戏、玩具等和宝宝互动,消除“婴儿很难照料”的恐惧心理。
小编总结:据我们小编的介绍,目前宝宝入睡难、易受意外伤害、缺乏独立性等的问题困扰着许多的父母,因此想要教育出健康、聪明、快乐的小宝宝还需要家长们正确的呵护!
4夏日育婴之20条经验谈
一、勿过多食用冷饮:冷饮是小儿喜欢的食品一定要限制摄入量。过多摄入冷饮会引起小儿胃肠道疾病,也可伤害牙齿。冷饮一般要比胃内温度低二、三十度。胃黏膜受到过冷刺激后,黏膜血管强烈收缩,胃内分泌紊乱。胃酸、胃酶分泌锐减,使胃的消化、杀菌、免疫能力大幅度下降。儿童胃黏膜非常娇嫩,很易造成“冷食性胃炎”,出现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若冷饮不合格,还可造成细菌性胃肠疾病。过多食冷食还可影响小儿牙齿发育,尤其是换牙期。
二、小心食用熟食:夏季蚊蝇较多,细菌容易繁殖。食用熟食一定要倍加小心,尽量不食用熟食,熟食要经过高温后再给孩子吃。
三、不要食用剩饭:即使是放在冰箱中,也要加热后再吃。冰箱不是消毒箱,冷藏室中的细菌同样可污染食品。
四、避免肠道传染病: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如细菌性痢疾、大肠杆菌性肠炎等,注意饮食卫生,是阻断肠道疾病的有效方法。
五、避免蚊虫叮咬:尤其是到野外游玩时,野外蚊虫有毒,小儿被咬后由于毒素作用,局部会出现严重的红肿。甚至发烧。另外,蚊虫也是传染病的传播媒介,没有接种过乙脑疫苗的小儿,更易被传播上,即使是接种了乙脑疫苗也有被传染的可能。
六、防止日光性皮炎:夏季日光中紫外线指数大,应注意避光。尤其是对小儿眼睛的保护。配戴太阳镜一定要注意太阳镜的质量,劣质的太阳镜不但不能有效的防止紫外线的辐射,反而会损害眼睛。涂抹防晒霜时也要注意质量和防晒系数。
七、预防哮喘:夏季花粉、粉尘、驱蚊药等等,都可成为过敏原,引发小儿哮喘。
八、慎用驱蚊药:以防夏季哮喘,或中毒反应。
九、预防“红眼病”:不要混用毛巾,到游泳馆游泳时要注意馆内卫生。
十、夏季穿得少,要注意小儿摔伤:尤其是膝关节是最易受伤的部位,而且不易康复,要注意保护。
十一、科学使用空调、电风扇:不要把室内温度调得太低,一般情况下,室内与室外温度之差不超过7摄氏度。
十二、注意小儿皮肤护理:避免出痱子。
十三、生瓜果,生菜中可能附有虫卵:吃进后可在人体中生长、繁殖,到秋季时,虫卵变成成虫,是小儿罹患肠虫症、胆道蛔虫症等的主要原因。小儿不宜食半生食品,如涮海鲜产品、肉等,吃半生的淡水海螺、螃蟹等可感染上肺吸虫病。小儿手上和指甲缝中可存在蛲虫卵,通过口腔进入肠道使小儿患肠蛲虫症。
十四、夏季通风:开窗睡觉时注意不要有对流风,空调的冷风口和电扇不要直接对着小儿吹,尤其在小儿出汗时更应远离风口。
十五、多饮用白开水:任何饮料都不能代替白开水。
十六、补盐:小儿夏季出汗多,适当增加盐的摄入。
十七、午睡:夏季日照时间长,晚间睡眠时间相对少,要让小儿午睡。
十八、苦夏:因夏季炎热,小儿食欲差,但消耗不少,要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保证小儿生长需要。
十九、进商场、游乐场、冷饮厅、麦当劳等场所:室外是烈日炎炎,进入带有空调的场所时,小儿汗毛孔突然关闭,会发生外感风寒,很易患感冒。一定要注意小儿出汗时不要马上进入带有冷气的房间,要擦干身上的汗水,穿上长裤长袖衬衫;到室外后再换上短衣。这样虽然费事,却能避免小儿患病。
二十、防止小儿中署:夏季要让室内通风,即使是有空调的房间,也要定时开窗通风一定的时间。不要让小儿在烈日下玩耍,多饮水。尤其是婴幼儿,父母总是怕着凉受风,往往穿太多,不敢开窗,造成小儿中暑。
5全职妈妈带宝宝的利弊是什么
辞职在家带小孩,对于事业心强的妈咪可能会是一大考验!虽然妈咪可能得中断事业,但可全程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日后是非常好的回忆呢!而且还可以保障宝宝的安全及落实教育理念,是妈咪得到的最好报酬啰!
另一方面,全职妈咪可专心与孩子相处,投入亲子教育的时间较长,亲子间的依附关系也会较佳,边些都是金钱买不到的好处。
1、充份休养:甫坐完月子,若能在家带宝宝,可使身心获得充足的休息,对妈咪而言也是好处多多呢!此外,若妈咪想亲自哺乳,在家里可就方便多啰!不必担心因工作压力使奶量减少,也没有储存母乳及喂食的问题,便利性十足。
2、安全有保障:自己在家带小孩有什么好处呢?不用说,当然是可以保障宝宝的安全。如果将宝宝委托给保姆或外庸照顾,家长可能就是仔细打听托育品质,及环境,以免有受虐的可能。如果是由妈咪亲自照顾,当然就可以去省去这层顾虑,安全及托育品质绝对是有保障的啰!
3、培养亲子关系:常有许多妈咪会抱怨,将小朋友托给保姆或是长辈带,孩子会与自己不亲。其实这是难免的现象。倘若父母的上班时间很长,仅有假日有空与宝宝相处,那么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就可能会更远啰!随着时间愈久,亲子关系就会显得愈生疏。
但若由妈咪带在身旁照顾,那么情况可能就大不相同了!由于4个月—3岁是宝宝与主要照顾者建立依附关系的重要时期,如果妈咪能舍弃工作,专心且耐心地与孩子互动,可加强依附关系,促进亲子情感,长期相处下来,亲子关系会更加亲密,相信妈咪对于小朋友的一举一动都可了若指掌。
4、让另一半无后顾之忧:当父母双方都是上班族时,可能会面临一个窘境,即宝宝生病时,该由谁请假照顾?倘若双方的工作都十分繁忙,不易请假,那么可能就会因为担心孩子的状况而无法专心上班,也易使夫妻产生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