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育龄妇女和孕妇工作压力加大,工作环境、家庭生活环境、经济状况等也是早产原因。80%的早产儿要比足月儿体重平均轻1千克,甚至更多,并要在温箱里度过一段时间。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早产。那么远离早产准妈妈要怎么做?下面大家就来一起看一看吧。
目录 1.早产儿的日常护理6个要点 2.远离早产准妈妈切忌5件事 3.早产儿为什么越来越多 4.早产儿有什么危害 5.早产儿要母乳喂养多久
1早产儿的日常护理6个要点
1、沐浴:2000克左右的早产儿,早几天采用油澡(用消毒的植物油擦掉胎脂),以后可用温水浴,过多的操作、搬动易使之疲劳,增加心脏负担和消耗热能,还会引起吐奶甚至颅内出血,因此,动作应尽量轻柔。
2、保暖:保暖是减少早产儿死亡的最重要措施,室温应保持在26—28℃,湿度维持在55%—65%,夏季可经常用湿拖把拖地,冬季在室内烧一壶启盖的沸水,充分的湿度可避免呼吸道粘膜的干燥。体温维持稳定在36—37℃之间为正常,触摸手脚指(趾)端暖和,面色红润,呼吸均匀,吃饱了能安静入睡为正常状态。过度保暖可发生高热甚至烫伤,热水袋的水温50—60℃,不能用沸水加入,也不能让热水袋直接贴挨宝宝的肢体,要隔被放置。
3、居室卫生:由于室内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细菌容易繁殖,因此,要求居室卫生清洁,空气新鲜,每日通风两次,每次15—20分钟。
4、预防感染: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更差,应尽量减少探视,对患呼吸道感染、发烧、腹泻、皮肤感染等疾病亲属的探访,要婉言谢绝,不让其进入早产儿的居室,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定时通风,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5、测体重:每周可测体重1—2次,如体重不增,应请保健医生协助查找原因。
6、喂养:保证母乳喂养。如发现宝宝有频频呛奶,气促,面色难看或唇周发青甚至拒奶,就要警惕宝宝可能生病了。早产儿吸吮能力较足月儿差,宜少量多餐,在吸吮过程中,会有几次含乳头休息的正常现象。
2远离早产准妈妈切忌5件事
一旦怀孕,就要定期去做检查
只要你确定自己已经怀孕,就要开始定期去做检查。这样做的原因是,一些可能的早产迹象能够及时地被诊断出来,如子宫颈张开、多胎妊娠、子宫肌瘤、子宫畸形、以往有早产史等等。只有早发现,才能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早产的发生。比如,如果是子宫颈张开,在孕期的前3个月就可以诊断和治疗。
避免久站和负重动作
胎儿的重量全部压在子宫颈上。原则上来说,子宫颈是关闭的,但是它也不总是像“安全门”那样紧闭。一般情况下,怀孕后要避免站立过久,尤其是你被医生诊断为有子宫颈张开的迹象时,更是要注意。如果你所从事的职业需要久站,从孕期的第4个月起,你可以要求调换工作岗位。
减少你的活动量
怀孕初期的3个月,由于恶心、困乏,你会感到力不从心,很难有太多的活动。然而,到了第4个月,你的感觉开始变得良好,并一直可以延续到第28周。
28周以后,你要注意适当减少活动量,因为这正是胎儿迅速增长的时期,他已经从第4个月时的16厘米长到了7个月时的28厘米!他的迅速增长会使你的子宫明显变大,你可能会有被抻拉的感觉,这很正常。但是,如果此时你所感到的是腹部有规律的收缩,就属于异常的情况了。
过了37周之后,尽管,你的子宫很沉重,但胎儿已经成熟,此时分娩就已不是早产。当然啦,胎儿经过快速增长期后,已经填满了你的整个子宫,你的肚子很大,活动自然也会受到限制。
出现了子宫收缩,必须休息
孕激素的分泌会减少子宫的敏感性,从而阻止子宫肌肉的反应活动。你需要充分的休息,减少子宫的收缩。但是,如果你处在紧张之中,或做过强体力活动,子宫会被体内的压力所刺激,使分泌的孕激素失去作用,子宫就开始出现收缩。尽管这种收缩很强烈且很紧凑,只要不是经常性的,就不会有提前分娩的危险。但是,如果你经常地感到这种不同于正常分娩时的收缩(不要认为这就是分娩时的子宫收缩,不久,你会体验到真正的子宫收缩),你就要特别注意了,因为这种在子宫肌肉纤维上的抻、拽、拉会使子宫颈张开,并使它变短、变软,胎儿就不能被紧紧地关在子宫里了。这时,你必须休息(这是惟一避免子宫反应的办法),并且服用阻止子宫收缩的药物。
发烧,必须马上看医生
发烧是感染的症状,这时,不能任其发展,尤其是体温的增高会引起子宫收缩,因此必须尽快使体温降下来。孕期中,不能依靠自我治疗。医生会给你开一种孕妇专用的退烧药。如果有必要,可以验一下血,以便判断是何种细菌感染,是否需要服用抗生素。如果胎儿在子宫里发生窒息,或你本人有危险,医生就会决定是否提前让孩子出生。
3早产儿为什么越来越多
孕期感染:根据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孕期感染可能是早产的重要原因,孕期发生润毛膜羊膜炎者,早产发生率明显增高。
母亲和胎儿的各种疾病:母亲孕期各种疾病,胎儿各种疾病,都有可能导致早产。
多胎:多胎容易导致早产,现在试管婴儿明显增多,使用促排卵药物也较多,试管婴儿和使用促排卵药物者,多胎比率明显高于自然受孕。
高龄孕妇:孕妇年龄大于35岁早产发生率增加数倍。
母亲压力:现在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育龄妇女和孕妇工作压力加大,工作环境、家庭生活环境、经济状况等也是早产原因。
其他:包括环境污染、气候变化、遗传因素等许多因素都可能与早产相关。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预防措施,以预防早产,降低早产发生率。有些发达国家已开始大力宣传预防早产,引起社会的关注,使早产发生率有所下降。
身体周刊:对于孕妈妈们而言,如何预防早产?
陈超:“准妈妈”,要加强孕前、孕期保健,积极防治生殖道感染,减少羊膜早破、宫内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孕期各种并发症,如心脏病、贫血、慢性高血压、糖尿病、甲亢、外伤、疲劳等。
对可能发生早产的孕妇,在可能发生早产前给予激素治疗,促进胎肺成熟,可预防早产儿出生后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减轻症状。
最后,建议有早产可能的“准妈妈”最好到有新生儿救治条件的医院分娩,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身体周刊:早产儿出院后及远期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陈超:早产儿出院后仍会发生许多问题,应通过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到了学龄期和青少年期还会出现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解决措施。
出院后随访:早产儿出院后必须进行随访,第一年的前半年应1-2个月随访1次,后半年2个月随访1次,以后仍需继续随访。随访目的是指导家长正确护理孩子,定期评估早产儿的营养和生长发育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做到早期干预。随访的重点是生长发育评估,神经系统检查,做行为测试、头颅B超或MR、脑电图等检查,随访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将患儿转给相关科室采取干预措施。
营养问题:早产儿出院后经常发生营养不良,生长发育缓慢。少数病例可能发生过度追赶生长、肥胖等。通过出院后定期随访,在医师指导下做好喂养工作。
后遗症问题:随着患儿月龄增大,少数孩子逐渐出现后遗症表现。通过随访监测,及时发现和诊断。我国于1997年对7省市1-6岁3万余名儿童调查,脑瘫发生足月儿0.2%,早产儿2.91%,胎龄<32周早产儿6%。国外报道超低出生体重儿25%~40%可能发生神经运动异常,10%~15%可能发生脑瘫。80%~90%到2-3岁会走路,8%~13%有多部位残疾。
据统计,胎龄<26周的早产儿,随访到30个月时,严重残疾23%,其他残疾25%,死亡2%,无残疾49%。在超低出生体重儿,9%发生视觉障碍,11%听力障碍,在<750克早产儿,31%发生视力损害。
学龄期和青少年期问题:早产儿到了学龄期和青少年期仍会发生许多问题,需要继续评估和照顾。少数早产儿发生代谢综合征,发生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问题。
出院后死亡:早产儿出院后仍有一定比例的死亡,出院后死亡主要原因包括,反复感染、营养不良、猝死、意外窒息、脑瘫等,应积极预防。
身体周刊:早产儿成长过程中,面临哪些社会问题?
陈超:首先,生活和学习问题:
生活能力:包括沐浴、进食、喂养、穿衣服等,有后遗症的早产儿生活能力较差。应该对早产儿的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积极康复治疗。
心理和行为问题:大多数国家调查显示,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可能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社交困难,这与早产儿神经发育未成熟有关。
学习困难:部分早产儿发生学习困难,需特殊教育。调查显示,在超低出生体重儿,55%学习困难,20%需特殊教育,22%~26%留级1年。
接受高等教育问题:国外统计,早产儿成年后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低于社会平均水平。
其次,就业问题:由于早产儿残疾率较高,残疾早产儿就业非常困难,总体就业率较低,如何提高残疾早产儿就业问题非常重要,没有就业将严重影响早产儿的生活质量。
第三,对家庭的影响:
对父母的影响:在早产儿整个生长发育和成长过程中,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有后遗症者更是如此,严重增加家庭负担。有些父母亲出现焦虑和心理问题,随着孩子的长大和父母亲年龄的增大,父母亲的焦虑和担忧更为严重。
成年期家庭生活与婚姻问题:后遗症比较严重的早产儿,成年期会明显影响家庭生活,影响婚姻。
早产儿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相关部门共同帮助解决。
4早产儿有什么危害
早产儿的危害主要体现在:
早产儿可发生硬肿、肺出血;早产儿呼吸系统不健全,心肺发育不好,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死亡;早产婴的体温中枢发育不全,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体温随外界环境改变而升降,一般体温较低,若没注意好保暖,可发生硬肿。
早产婴容易发生黄疸,有时程度可以很重;早产儿吸吮力差,喂养较为困难,可发生低血糖等情况;早产婴抵御感染的能力都较差,容易发生肺炎等感染。
5早产儿要母乳喂养多久
早产儿喂养是指由于胎儿不足37周早产,易产生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肝脏功能不完善、低血糖、低血钙、智力低下的诸多病症,而对婴儿特殊照顾与喂养。
这些宝宝由于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身体的功能、生活能力和抵抗力都比较差,因此要加强对早产儿的喂养,在喂养、保暖和预防疾病上给予特殊护理。家长应做到,科学喂养细心护理,让早产宝宝实现追赶成长并健康成长,医生的指导下喂养,适当添加营养素。
由于早产儿特殊的体质,在喂养方法上也相对的讲究一些。早产儿喂养方法主要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注意保温,由于早产儿体质较差,体温调节能力不足,所以,在保温上要特别注意,室温在24℃-26℃,湿度在55%-65%之间。其次是要给早产儿补充充足的微量元素,由于早产儿生长快,又储备不足维生素、钙、镁、锌、铜、铁等也都应分别在生后一周至两周开始补充。
早产儿喂养方法还要注意预防感染,早产儿室避免或不让闲杂人员入内。
最后,就是早产儿的要及时补充母乳,早产儿在营养需求方面相对比较特殊,初乳中各种人体必需的元素,蛋白质、脂肪酸、抗体的含量都高,正好适合快速生长的早产儿所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