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性眩晕的原因 你知道多少?

  ​说到头晕是很多人不陌生的,头晕很多人都出现过,尤其在夏季的时候,这样的情况时常出现,夏季头晕一般都是天气过热造成,这个时候选择一些解暑的食物,都是可以很好的缓解这样情况,那一过性头晕怎么回事呢,对此也是很多人不清楚的,那么一过性眩晕的原因你知道多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一过性头晕怎么回事 2.​一过性眩晕的原因 你知道多少? 3.眩晕是怎么发生的 4.头晕眩晕最常见的病因 5.什么是眩晕

1一过性头晕怎么回事

  1、一过性低血压:久坐或久蹲起立时,常见一过性头晕、眼黑,甚至眼前冒金星。这是由于一过性低血压造成视网膜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减少所致。因加压反射很快起反应,血压提高到平时状态,故症状在3~5秒钟内即消失。患者不伴意识障碍、肢体感觉和运动的异常。平时血压偏低和伴有贫血的人,尤易出现这种一过性的头晕、眼黑。

  2、颈性眩晕:是极为少见的情况。颈椎旁交感神经干、颈椎关节和肌腱的运动感受器传入冲动至前庭神经核,在颈部受牵拉时或受损伤时偶可引起眩晕。当然也可能由于颈椎的特殊病变,在转头时直接压迫了经过的椎动脉,造成椎—基底动脉的缺血。或者由于脑外盗血综合征,当上肢活动过多时,出现椎动脉的血液倒流至上肢而引起椎—基底动脉缺血。而出现一过性的头晕,多为眩晕、眼黑、视物模糊、复视,肢体的感觉和运动障碍。这一类情况实质上就是暂时性脑缺血发作。

  3、晕厥:实质上也是一过性脑供血不足。这是由多种病因造成的全脑一过性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症状,轻者头晕、目眩、视物模糊、全身肌肉松弛无力、恶心、出汗、皮肤苍白;严重者意识不清,但一般持续时间较短,病人躺倒后很快清醒,很少超过3分钟,可伴心率缓慢、恶心、呕吐、出汗等。晕厥的实质是全脑性一过性缺血,常伴意识障碍,但不像暂时性脑缺血发作那样常有局灶症状和体征(如复视、面舌瘫、半身感觉障碍和偏瘫)。眩晕在晕厥时少见,而在椎—基底动脉引起暂时性脑缺血发作时常见并伴眼球震颤。

2​一过性眩晕的原因 你知道多少?

  1、药物副作用。

  高血压药物ACE抑制剂和阿米替林等抗抑郁药,都会降低血压,诱发眩晕。英国心脏协会专家娜塔莎·斯图尔特表示,一些心脏病患者服用利尿剂时会脱水,也会产生眩晕感。镇静剂抑制中枢神经,使大脑活动减速,也是导致眩晕的一大因素。而缓解鼻塞的解充血药使血管收缩,影响大脑供氧致眩晕。

  2、缺铁。

  疲劳乏力是贫血的一大主要症状。由于身体缺铁,血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携氧量减少,大脑血氧量不足,因而产生眩晕感。

  3、偏头痛。

  英国偏头痛协会苏珊·海顿教授说,眩晕常是偏头痛发作的前兆,其原因是大脑血管变窄,血流量减少。

  4、全身扫描。

  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也可能导致眩晕。人体平衡受内耳控制,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产生的强磁场会导致内耳平衡器官失衡,进而导致眩晕。

3眩晕是怎么发生的

  1、周围性眩晕(耳性眩晕):由内耳前庭至前庭神经颅外段之间的病变所引起。

  ① 梅尼埃病:可能是由于内耳的淋巴代谢失调、淋巴分泌过多或吸收障碍,引起内耳膜迷路积水所致。

  ② 迷路炎:多由中耳病变直接破坏迷路骨壁引起,少数是炎症经血行或淋巴扩散所致。

  ③ 内耳药物中毒:多由对药物敏感、内耳前庭或耳蜗受损所致。

  ④ 晕动病:由于乘坐车、船或飞机时,内耳迷路受到机械性刺激,引起前庭功能紊乱所致。

  ⑤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由动脉管腔变窄、内膜炎症、椎动脉受压或动脉舒缩功能障碍等因素所致。

  2、中枢性眩晕(脑性眩晕):由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经核及其纤维联系、小脑、大脑等的病变所引起。

  ① 颅内血管性疾病:由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延髓外侧综合征、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脑病和小脑出血等引起。

  ② 颅内占位性病变:由听神经纤维瘤、小脑肿瘤和其他部位肿瘤等引起。

  ③ 颅内感染性疾病:由颅后凹蛛网膜炎、小脑脓肿等引起。

  ④ 颅内脱髓鞘疾病及变性疾病:可由多发性硬化、延髓空洞症引起。

4头晕眩晕最常见的病因

  耳石症,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指头部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的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和眼震,多表现为起床、躺下、翻身或者低头、仰头时出现的一过性眩晕,部分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安徽省立医院耳鼻喉科罗彬

  前庭性偏头痛,是导致阵发性眩晕的常见因素,在偏头痛发作期有明显的眩晕和不稳的症状,症状持续时间由数分钟到数天不等,多无听力表现,但是在发作间期无客观的前庭病变证据,其诊断为排它性诊断。

  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曾称美尼尔病或美尼尔氏综合症,其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胀感,眩晕持续时间为二十分钟到数小时,多数患者发作时有恶心呕吐症状。

  前庭神经炎(前庭神经元炎),是因前庭神经元受累所致的一种突发性眩晕疾病,部分患者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眩晕与自发性眼球震颤为其主要临床表现。重症者可伴有恶心、呕吐,但无耳鸣、耳聋;眩晕常在几天内逐渐缓解,一般2周内多可完全恢复;少数病人可短期残留不同程度的头昏、头晕和不稳感,持续数日或数月,活动时症状加重。通过前庭功能检查结合其他检查可确诊。

5什么是眩晕

  1、真性眩晕

  是指由于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根据受损部位不同,可以分为眼性、本体感觉障碍性和前庭性眩晕。

  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眩晕多数症状较重,如美尼尔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干梗塞等,常反复发作。

  眼性眩晕可以是生理现象,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如在列车上长时间盯住窗外的景色,可以出现眩晕及铁路性眼震;在高桥上俯视脚下急逝的流水,会感到自身反向移动和眩晕。这些都是视觉和视动刺激诱发的生理性眩晕,脱离环境症状就会消失。眼睛的疾病,如急性眼肌麻痹可以出现复视和眩晕。

  本体感觉障碍引起的眩晕称为姿势感觉性眩晕,见于脊髓空洞症、梅毒患者因深感觉障碍和运动失调而引起的眩晕。

  2、假性眩晕

  是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眩晕,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到“飘飘荡荡”没有明确的转动感。

  病史和临床症状体征

  1、眩晕发作前的情况

  发病前有无烟酒过度、精神情绪不稳、劳累失眠等因素。

  2、眩晕发作情况

  (1)夜间还是晨起发病,突然发病还是缓慢发病,

  (2)首次发病还是反复发病;

  (3)何种情况下发病,体位改变、扭颈,或某种特殊体位发病;

  (4)眩晕的形式是旋转还是非旋转性的;

相关搜索
目录 置顶
目录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