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保健八大要诀中老年人的营养食谱老年期的营养保健 “五更泻”,顾名思义就是指发生在黎明前(五更时辰)的泄泻,又名晨泻、鸡鸣泻,是老年(老年食品)人的常见病之一。老人发生五更泻,怎么办?针对这个问题需要注意什么呢?今天我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这方面的内容。
目录 1.老人要注意五大饮食习惯 2.中老年人有氧健身操的做法 3.老年人在家锻炼方式有哪些呢 4.浓茶对老年人的伤害 5.老人发生五更泻怎么办
1老人要注意五大饮食习惯
(1)吃饭要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老年人活动量减少,消化功能差,胃肠道肌肉张力降低,胃液分泌减少。吃得过饱,尤其暴饮暴食会造成消化不良;吃得过饱腹部发胀,膈肌上升,会使心肺活动受限,增加心肺负担,加重肺气肿、肺心病或冠心病病人的病情。吃饭不仅要定量,不能饥饱不匀,而且要定时,使胃肠道乃至整个机体的代谢活动劳逸相宜,这是保持健康必加注意的一条。
(2)吃饭是要细嚼慢咽,以利消化吸收。
吃饭时把食物细细嚼碎,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口腔内的唾液腺,每天可产生约1500毫升的唾液,这些唾液除了润滑食物、利于吞咽和清洁口腔外,其中还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有利于胃肠吸收;而且在咀嚼的同时,由于反射作用可引起胃液和胰液的分泌,有利于对食物进一步的消化和吸收。
(3)饮食要多样化,不要偏食。
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膳食的内容也应该是多种多样。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对饮食进行适当的调配,但不能单纯以偏爱与口味作取舍,不合理的饮食有碍身体健康。
(4)不宜进食很干和很烫的食物。
老年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抵抗力下降,故不宜进食很干和很烫的食物。可经常吃些羹汤、菜泥之类的食物,这样既有利于消化,又可补充一定的水分和营养。
(5)饭后走动,精神放松,有利于消化。
饭后稍事活动,精神放松,让胃有足够的血液去消化食物,对身体是有益的。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就是讲的这个意思。但是饭后却不能进行剧烈运动,因为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在饭后是最繁重的,需要较多的血液供应,分泌足够的消化液来消化食物。这时如果参加运动和过度用脑,血液就被大量集中到各运动器官或脑部去,胃血液供应必然减少,消化液的分泌功能受到阻碍,胃肠对食物的吸收不能正常进行,就会形成消化不良。
2中老年人有氧健身操的做法
1、很多中老年人练习者的仰卧起坐姿势不是很正确大部分人都是平躺在地上,把整个上身抬起来,双手抱头交叉在颈部,双肘接触膝盖。这套做法导致大腿根部的肌肉长期的用力,而腹部几乎没有用力,长期下去会使腰部的肌肉劳损,同时颈部神经也得到了压迫。正确的做法是:身体平躺,上身径直起来,使腰部真正得到发力,中老年人要注意腰部不要离开地面,然后缓慢使身体下降处于原位,重复做以上动作。当腹肌把身体向上拉起时,慢慢呼气,这样可以确保腹部较深层的肌肉同时参与,从而得到了锻练。
2、很多人在自己家里做仰卧起座,大家都认为这个动作做的越来越好其实这样子很容易造成腹部肌肉拉伤。过快的频率并不能提高锻炼效果,只有适当放慢运动节奏,才可以避免过度疲劳所导致的身体不适,增强腹肌的训练效果。如果想达到减去腹部赘肉的目的,就要控制住节奏,避免一开始就做很多次数的仰卧起坐,导致肌肉酸疼。中老年人最初可以尝试一分钟做5次,此后慢慢增加,直至达到30次左右。
3、做仰卧起坐时尽量保持身体平衡身体不要左遥右摆,身体不能偏离直线,应尽量控制好仰卧起坐的方向,速度尽量放慢,最好在起来时用心感觉一下腹部肌肉的运动状况,这样子中老年人才可以很好的锻练腹部肌肉。
4、单纯的仰卧起坐只能达到局部瘦身的效果,还需配合其它有氧运动。长期的仰卧起坐可使腹部肌肉力量加强,但身体其它部位,如大腿、臀部等得到的锻炼相对比较少。只想通过一种运动来达到某个部位的减肥效果是不可能的。
3老年人在家锻炼方式有哪些呢
一、踮脚
老年人可以选择在家里,踮脚走路也是不错的锻炼方法,就是足跟提起用前脚掌走路,行走百步,可以锻炼屈肌。从经络角度看,还有利于通畅足三阴经。老年人应注意安全,以免站立不稳而摔倒。患有较严重的骨质疏松症者最好不做。
二、沙发做运动
1、用沙发靠摩运动:
老年人背对沙发,后靠背外侧,由颈椎开始,向下至双肩、腰背、腰眼处,摩擦按摩。
2、用沙发做蹬车运动:
老年人正向坐在布艺沙发前沿处,双臂扶在左右扶手上,向上前方斜举双腿,左右腿交替蹬出,如同骑自行车,反复练习。
3、用沙发做托体运动:
坐在沙发床上,左右手臂撑住沙发床两边扶手,将全身托起,屁股离开沙发座位,将两腿向前方尽力伸直,反复托起,再落下。这是正向托体。反向托体则面对沙发,将双手臂扶在左右扶手上,双腿向体后弯曲成跪姿,将身体托起在沙发上,起落数次。
4、发举腿运动:
两只单布艺沙发相互对放靠紧,身体躺入两沙发内,双腿先左后右,轮流交替向上方伸举。以感觉舒适为宜。
4浓茶对老年人的伤害
现在人们幻想的最理想的老人生活就是喝着茶,看看报纸,陪陪小孙子,多欢乐的气氛啊。但是在喝茶这个过程中,老年人适量饮茶还是很有好处的,但是切忌喝浓茶。浓茶既伤肾,又伤骨。
如今有一种疾病叫“茶叶型氟中毒”,即指摄入过多含氟量高的茶或茶叶制品而导致的慢性氟中毒。氟中毒可导致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浓茶含较高的氟,常喝浓茶会损害肾脏。因为,肾脏是氟的主要排泄器官,当机体摄入过量氟超过肾的排泄能力时,导致氟在体内蓄积,肾脏含氟量会明显增多。实验表明,滞留肾脏过量的氟能引起动物肾脏皮质与髓质肾小管损害。
不少人总以为喝浓茶可解酒。其实,浓茶非但不解酒,还更会伤肾。原因是浓茶中的茶碱能迅速地通过肾脏产生利尿作用,这样就会促使尚未氧化的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乙醛对肾脏有较强毒性,可使肾小球和肾小管细胞受损,给肾功能带来危害。所以,喝浓茶解酒是不足取的。
多喝浓茶易伤骨。国外一项对美国3170名50岁以上老人进行饮茶习惯与骨折危险的研究分析表明:每天饮浓茶5杯的人,骨折的危险较不饮浓茶者高70%。据国内流行病学家对4659名内蒙古牧民的调查,因他们长期喝浓茶,骨质疏松程度比不饮浓茶的汉民高17%。因为浓茶中的咖啡碱含量较多,而咖啡碱既可抑制十二指肠对钙的吸收,又可加速尿中钙的排出。由于抑制吸收和加速排泄这双重作用,导致体内缺钙,易诱发骨中钙质流失,天长日久,便易引起骨质疏松症。
5老人发生五更泻怎么办
其主要症状是,每至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 泻,泻后则安。 这类泄泻往往积年累月,久作不愈,故病人甚为烦恼。 祖国医学认为,这种慢性腹泻多属肾虚所致,故以有“肾泻”之称。人至老年, 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能温煦脾土,即不能帮助脾胃腐熟水谷,消化(消化食品)吸收,运化失常就会出现泄泻。而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尤易发作。这类病人除黎 明前迫不急待的去厕所排便外,平素还常伴见形寒怕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等一系列肾阳虚衰的表现。 患了这种病,服中药效果一般比较好,坚持治疗一段时间,大都可以好转或治愈。
中医治疗多采取温肾运脾、涩肠止泻的方法,方剂常用四神丸合附子理中汤加 减,处方:补骨脂9克,五味子9克,肉豆蔻(煨)9克,吴茱萸5克,熟附子9克,党参15克,炒白术12克,木香6克,赤石脂15克,石榴皮12克,干姜 9克,炙甘草6克。 其次,下列一些验方和中成药也有较好疗效,可供选用: 五味子60克,吴茱萸15克,二味同炒后研末,每次服6克,早晨米汤送下; 肉豆蔻(煨)30克、木香8克、研末,用枣肉捣烂调和做成如梧桐子大丸子每次服40 ̄50丸,用米汤送下; 四神丸(成药):每次10克,日服2次; 附桂理中丸(成药):每次1丸,每日3次。 此外,还选命门、天枢(双)、关元、足三里(双)等穴位进行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