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老人耳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种系统的功能和生理功能都会慢慢的退化,比如人的耳朵听力会慢慢下降,视力也会慢慢变得不好了。60岁左右的人出现听力下降也是可能的,可能出现耳鸣耳嗡嗡响,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要防范病理性因素,那么究竟有哪些因素会导致老年人耳鸣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接下来,让小编为你们介绍吧。

目录 1.60岁以上人群久坐会导致残疾 2.60岁老人耳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3.年过60不要忘记这十一项检查 4.60岁以上老人服安眠药弊大 5.老年人饮食营养新标准

160岁以上人群久坐会导致残疾

  “久坐有其自身的危害”,美国西北大学费因伯格医学院多萝西·邓禄普教授说。邓禄普教授说。她调查评估了2000多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运动习惯和日常活动能力。

  “无论他们进行多久的体育锻炼,久坐时间越长,残疾的几率越大”,邓禄普教授说。

  但是另一位专家怀疑反过来这种关系是否也同样成立—即残疾的程度越深,由于缺乏锻炼能力而导致久坐的时间越长。

  这项研究受到了美国关节炎和肌肉骨骼疾病协会的支持,并在2月19日发布在《运动与健康》杂志上。

260岁老人耳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长期精神疲劳或紧张。紧张的情绪对身体有很大危害,并且会导致机体的激素水平出现紊乱,调控能力也会随之下降,是引发耳鸣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听觉系统正常的情况下,也会出现耳鸣,其发病原因在于下丘脑、大脑额叶及自主神经反应等,有可能是这些部位的病变,也有可能是其他器官的恶化而引发的伴随症状。

  三、噪声因素。很多从事噪声工作的人,像工厂工人,交警,夜店、迪厅管理人员,都是容易发生耳鸣的人群。由于长期受到造成的影响,听神经会出现部分损害,引发耳鸣也是非常正常的。所以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好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噪声的影响。同时长期带耳塞式耳机也会影响听力,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并且不宜将声音调的太高。

  四、饮食因素。很多刺激性食品会造成听力的下降及耳鸣,咖啡因和酒精就是其中的一种,不但引发耳鸣,还会使病情加重;吸烟能够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影响血红蛋白的溶氧能力,使其变硬,不能通过或者很少通过内尔血管,而内耳毛细胞又对氧含量比较敏感,所以容易造成毛细胞坏死,从而引发耳鸣。

3年过60不要忘记这十一项检查

  1、心脑血管检查

  心脑血管检查是老年人体检为关注的一个项目,因为许多疾病都是有高血压引发的,血压经常处于高峰,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心电图检查,可了解心肌供血情况、心律失常等,年纪很大,没办法跑活动平板者,建议做个心脏彩色B超、颈动脉B超,可检查出血管是否发生病变。

  2、肝、胆、胰腺B超及胸透

  老人体检不可以忘记肝、胆、胰腺B超及胸透,因为肝、胆B超可对肝、胆的形态进行检查,提前发现是否出现肝、胆肿瘤,或胆囊结石。由于这是一种无创伤检查,所以老年人可进行多次检查。胸透可早期发现肺结核、肺癌,常年嗜烟的老年人更应该定期做胸透检查,对无症状的早期肺部肿瘤,这是佳初筛手段。

  3、查眼底

  有许多老人在体检的时候会忘记查眼底,这是不正确的,不少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而得以及时发现,如观察视网膜动脉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动脉硬化甚至脑动脉硬化的程度。45岁以上,应每年检查眼底一次。对近期发生视物模糊并伴有头痛者,更需检查眼底。

  可及早发现老年性白内障、原发性青光眼。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病人,可通过查眼底反映出动脉是否硬化。

  4、查血糖和血脂

  肥胖或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人尤应注意此项,特别是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很能说明问题。

  在一般的体检项目中,多要求空腹测血糖,一些人以为空腹血糖正常就万事大吉了。然而,虽然空腹血糖正常,如果餐后两小时血糖值高于正常值,即使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也属于葡萄糖耐量低减,大血管病变此时警钟已响起。由于许多糖尿病前期无明显症状,等到发现自己有糖尿病明显症状时,实际上已经患糖尿病好几年了。

  40岁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的人,除了查空腹血糖外,还应做餐后血糖的测试,做好预防措施。

  5、检测骨密度

  骨质疏松在初期的症状并不明显,有时会出现全身骨痛、无力,特别是腰部、骨盆、背部的持续性疼痛,许多人误以为是腰椎的问题。骨质一般从30多岁就开始流失,肌体对骨质中的主要成分钙质的吸收能力逐渐减弱,等发生骨折的时候就已经流失了1/3以上的骨质。

  6、胃肠镜检查

  50岁以上的老人,胃肠镜检查可发现一些癌前病变,如大肠息肉等,以便尽早清除。另外,通过大便潜血试验还可早期发现消化道疾患及癌症。

  7、妇科检查

  老年女性即使已绝经,也不能忽视每年一次的全面妇科检查,而男性则应做前列腺检查。

  8、脑部CT

  日常生活中,脑梗死的先兆可能仅仅是觉得胸闷、头晕、睡眠不好等,人们多以为是亚健康的表现。CT可以检查肿瘤、脑梗死,但常规体检中一般不会查脑部,而且由于费用比较高,许多人一般不会做脑部CT。

  经常头晕、头痛、胸闷的人,在经济条件许可下,可以做一做脑部CT检查,排查早期疾病。

  9、防癌检查

  人的年龄越大,接触致癌物的几率越多,发生癌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有资料表明,35~50岁年龄组的癌症病死率,已居该年龄组各种疾病死亡的第一位。

  1、心脑血管检查

  心脑血管检查是老年人体检为关注的一个项目,因为许多疾病都是有高血压引发的,血压经常处于高峰,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心电图检查,可了解心肌供血情况、心律失常等,年纪很大,没办法跑活动平板者,建议做个心脏彩色B超、颈动脉B超,可检查出血管是否发生病变。

  2、肝、胆、胰腺B超及胸透

  老人体检不可以忘记肝、胆、胰腺B超及胸透,因为肝、胆B超可对肝、胆的形态进行检查,提前发现是否出现肝、胆肿瘤,或胆囊结石。由于这是一种无创伤检查,所以老年人可进行多次检查。胸透可早期发现肺结核、肺癌,常年嗜烟的老年人更应该定期做胸透检查,对无症状的早期肺部肿瘤,这是佳初筛手段。

  3、查眼底

  有许多老人在体检的时候会忘记查眼底,这是不正确的,不少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而得以及时发现,如观察视网膜动脉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动脉硬化甚至脑动脉硬化的程度。45岁以上,应每年检查眼底一次。对近期发生视物模糊并伴有头痛者,更需检查眼底。

  可及早发现老年性白内障、原发性青光眼。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病人,可通过查眼底反映出动脉是否硬化。

  4、查血糖和血脂

  肥胖或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人尤应注意此项,特别是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很能说明问题。

  在一般的体检项目中,多要求空腹测血糖,一些人以为空腹血糖正常就万事大吉了。然而,虽然空腹血糖正常,如果餐后两小时血糖值高于正常值,即使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也属于葡萄糖耐量低减,大血管病变此时警钟已响起。由于许多糖尿病前期无明显症状,等到发现自己有糖尿病明显症状时,实际上已经患糖尿病好几年了。

  40岁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的人,除了查空腹血糖外,还应做餐后血糖的测试,做好预防措施。

  5、检测骨密度

  骨质疏松在初期的症状并不明显,有时会出现全身骨痛、无力,特别是腰部、骨盆、背部的持续性疼痛,许多人误以为是腰椎的问题。骨质一般从30多岁就开始流失,肌体对骨质中的主要成分钙质的吸收能力逐渐减弱,等发生骨折的时候就已经流失了1/3以上的骨质。

  6、胃肠镜检查

  50岁以上的老人,胃肠镜检查可发现一些癌前病变,如大肠息肉等,以便尽早清除。另外,通过大便潜血试验还可早期发现消化道疾患及癌症。

  7、妇科检查

  老年女性即使已绝经,也不能忽视每年一次的全面妇科检查,而男性则应做前列腺检查。

  8、脑部CT

  日常生活中,脑梗死的先兆可能仅仅是觉得胸闷、头晕、睡眠不好等,人们多以为是亚健康的表现。CT可以检查肿瘤、脑梗死,但常规体检中一般不会查脑部,而且由于费用比较高,许多人一般不会做脑部CT。

  经常头晕、头痛、胸闷的人,在经济条件许可下,可以做一做脑部CT检查,排查早期疾病。

  9、防癌检查

  人的年龄越大,接触致癌物的几率越多,发生癌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有资料表明,35~50岁年龄组的癌症病死率,已居该年龄组各种疾病死亡的第一位。

  10、口腔检查

  牙不痛绝不意味着牙一定就没问题。例如,刷牙时流血、口臭、牙齿松动、吃热的食物会敏感和酸痛等,都说明牙齿存在问题。有以上症状时就应该找口腔医生检查和治疗,好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每半年一次。

  11、心脏检查

  目前采用的常规体检,对心脏一般靠心电图来检测。现在不少人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所以心脏的负担比较大,体检中往往会发现有心律失常、心肌劳累等问题。

  但是对于隐形冠心病、早期心肌梗死等早期心血管病很难发现,必须再借助其他的检查。有心律失常、心肌劳累等症状的人,应做进一步检查。

460岁以上老人服安眠药弊大

  很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受到了失眠症的困扰,这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因此,这些老人选择服用安眠药片来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睡眠。但是,日前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份分析文章却指出,让这些老人服用安眠药物实际上是弊大于利。

  据《每日邮报》11月11日报道,加拿大多伦多毒瘾及精神健康中心的工作人员对1966年至2003年间实施的24项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研究共涉及2417人,旨在判断镇静剂及安眠药片的疗效。

  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服用镇静剂的不良后果包括头昏眼花、身体失去平衡、跌倒及丧失知觉等。而这足以让他们考虑采取一种更好的不用吃药的方法来对抗失眠。研究小组发现,24项研究中的13项都提到了服药后出现诸如头昏眼花、丧失知觉等副作用。

  研究人员称,他们并不否认人们服用镇静剂会有很多潜在的好处,如睡眠不易被打扰、容易入睡以及睡眠时间充分等。但他们同时指出,老年人却并不适宜服用此类药物,他们更容易受到药物副作用的影响。相比较起来,其它一些不用服药的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则更适合于老年人用来对抗失眠症。

5老年人饮食营养新标准

  脂肪

  应占饮食总量的15%,其中包括饱和脂肪酸0~10%,不饱和脂肪酸3%~7%。代表食物主要有米糠油、豆油、玉米油、芝麻油、花生油、菜子油等。脂肪摄入量不宜过多,否则对健康不利。

  蛋白质

  应占饮食总热量的10%~15%。其余85%~90%的热量由脂肪、碳水化合物提供,其中复合碳水化合物应占50%~70%,它们主要存在于小米、玉米、绿豆等食物中。

  微量元素

  锌也不可缺少。老年人应当适量多吃一些含锌的食物,这些食物为沙丁鱼、胡萝卜、牛肉、花生、核桃仁、杏仁、糙米等。

  游离糖

  主要指从甜菜、甘蔗中提纯的游离糖。水果、蔬菜、牛乳中天然存在的糖不包括在内。游离糖食用总量的上限,为食物总量的10%。

  食用纤维

  每日应摄食16~24克。芝麻、香椿、豆类、竹笋、萝卜、海藻等食物中的食用纤维含量丰富,可以适当多吃。

  食盐

  每日摄入的上限为6克,无下限量。

  食物胆固醇

  每日摄入的上限为300毫克,无下限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