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间皮瘤

  腹膜间皮瘤为原发于腹膜上皮和间皮组织的肿瘤。病理上可将之分为腺瘤样间皮瘤、囊性间皮瘤和恶性间皮瘤。前两者属良性肿瘤。临床表现腹痛、腹水、腹胀及腹部包块等。腹膜间皮瘤约占所有间皮瘤病例的20%。由于腹膜间皮瘤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难与结核性腹膜炎、腹腔内转移性肿瘤等疾病相鉴别,因此正确诊治腹膜间皮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请大家跟随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关于腹膜间皮瘤的相关问题吧。

目录 1.腹膜间皮瘤的症状 2.腹膜间皮瘤的偏方 3.腹膜间皮瘤的检查 4.腹膜间恶性皮瘤能得到控制吗 5.了解“恶性腹膜间皮瘤”

1腹膜间皮瘤的症状

  腹膜间皮瘤可发生在2~92岁,国外文献报告其平均确诊年龄为54岁,其中约63%的病例在45~64岁之间,儿童患病者罕见。腹膜间皮细胞瘤早期无明显症状,只有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并累及胃、肠等腹腔内脏始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水、腹部肿块、胃肠道症状和全身改变。

  1. 腹痛 腹痛是腹膜间皮瘤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持续性隐痛、胀痛,也可为阵发性绞痛或突发性剧痛,疼痛常位于上腹部和右上腹部,也有腹痛在下腹部而造成临床上误诊为宫外孕或盆腔肿瘤的报道。腹痛的发生与壁层腹膜受侵犯、肿瘤与胃肠道和盆腔脏器粘连造成肠梗阻、器官扭转以及大量腹水、腹部包块产生占位效应等因素有关。病程中腹痛性质和部位可发生变化。

  2.腹胀 由于腹水、腹腔内肿块以及继发的消化不良、肠梗阻等因素,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腹胀。症状严重者可影响进食,甚至出现呼吸困难。

  3.腹水 约90%的腹膜间皮瘤病人存在腹水,而且相当一部分病人腹水增长迅速,腹水可为黄色渗出液或血性黏稠液,此与肿瘤细胞具有活跃的分泌透明质酸功能有关。

  4. 腹部包块 是腹膜间皮瘤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部分病人是由于腹部包块而就诊的。腹膜间皮瘤的腹部包块可为单发,也可为多发,质地偏硬或硬,表面呈结节状,位于大网膜、肠系膜浆膜面的包块在体格检查时可以移动,腹块可有压痛。位于盆腔的包块可以通过直肠指检或三合诊发现,合并有大量腹水的病人抽放腹水后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腹部包块的情况。详细体格检查可以初步了解腹部包块位于腹壁、实质性脏器之外,藉此为临床提供初诊资料。

  5.其他 少数病人还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泌尿道刺激症状、月经改变以及乏力、发热、消瘦、贫血,个别病人有低血糖、弥漫性腹部骨化等临床表现。当病人合并有其他部位的间皮瘤或腹膜间皮瘤转移至其他脏器或出现并发症时,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2腹膜间皮瘤的偏方

  1、黑豆30克,红花6克。

  水煎服,去红花食黑豆与汤,曰2次。

  2、麻黄、炙甘草、姜炭、白芥子各6克,熟地、牛膝各15克,肉桂、水蛭粉各3克(装胶囊),鹿角胶12克。

  隔日煎服1剂,水蛭粉连续服用。

  3、延胡索15克,当归20克,香附12克,官桂3克,小茴香、干姜各6克,川芎、赤芍、蒲黄、炒五灵脂、乌药各10克。

  每日1剂,水煎成400毫升,分2次温服,月经期不停药。

  4、桂枝、穿山甲、白芷、制乳香、制没药、制大黄、柴胡各10克,皂角刺、赤芍、桃仁、生黄芪各12克,三棱、莪术、茯苓各15克,红花6克,当归20克。

  用水煎汁后混合,浓缩至50毫升左右,待温度降至38度左右,用50毫升针筒抽取药液,接肛管灌肠。一般每晚灌1次,急性而症状较重者可1天灌2次。

  上述偏方适用于所有患者,但是患者仍然要小心谨慎在使用这些药方之前最好咨询有关专家,在专家的建议之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偏方,以便达到高效、方便的治疗目的,希望上述偏方能为患者减轻病痛。

3腹膜间皮瘤的检查

  1.血液学检查 腹膜间皮瘤的病人可以有血小板增多、低血糖、血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高及高免疫球蛋白血症。腹膜间皮瘤病人中约25%的病人CA125升高。Duan等认为,部分间皮细胞来源的肿瘤具有分泌CA125的能力,如果病人同时有腹膜间皮瘤肝内转移、慢性肝病致肝脏对CA125的清除能力下降,则血CA125水平可明显增高。但由于CA125增高多见于卵巢癌,也可见于胰腺癌、胃癌、结肠癌及乳腺癌,因此血CA125测定对腹膜间皮瘤的鉴别诊断意义不大。

  2.腹水检查 腹膜间皮瘤的腹水可为血性或黄色渗出液。由于间皮瘤细胞具有活跃的分泌透明质酸的功能,其浆膜渗出液中透明质酸浓度可达0.2~0.8g/L(浊度试验),虽然感染、转移性肿瘤以及心力衰竭引起浆膜腔积液中透明质酸浓度也可升高,但大于0.8g/L者只见于恶性间皮瘤。因此,腹水中透明质酸含量测定对腹膜间皮瘤的诊断有参考意义。因间皮瘤组织中缺乏癌胚抗原(CEA),如腹水中CEA含量高于10~15µg/L,对排除恶性间皮瘤的诊断有一定意义。此外,有人发现:间皮瘤病人腹水中酸性黏多糖水平增高,用抗间皮瘤细胞血清可以从浆膜渗出液中检出相应抗原。此外,腹水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增高而血浆HCG水平正常有助于区别腹膜间皮瘤的良恶性程度,腹水中胶原的存在可帮助区别病变为间皮瘤抑或转移性腺癌。

  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国内外文献报告,腹膜间皮瘤病人腹水中往往不能发现典型的间皮瘤细胞,如果腹水中发现大量异型或非典型的间皮细胞或瘤细胞,可通过分析测量细胞核面积、细胞质面积以及核浆比例等参数,结合电镜和免疫组化检查以与增生间皮细胞及转移性腺癌、肉瘤等鉴别。

  1.胃肠道造影 胃肠道造影主要有以下表现:

  (1)肠曲受压移位改变,肠襻扭曲变形,间距增宽,外形不整。

  (2)肠曲分布异常,围绕肿瘤周缘拥挤分布。

  (3)如肿瘤压迫严重造成肠腔狭窄,可表现为不完全肠梗阻。

  (4)晚期聚集的肠曲可发生粘连固定,而黏膜皱襞却完好无损。上述表现均非特异性,仅能间接提示本病。

  2.腹部超声 因腹膜间皮瘤常伴有腹水,腹水的产生为超声观察腹膜提供了良好的声学条件,腹水多时可清楚观察到腹膜新生的部位及其形态、大小和回声。腹膜间皮瘤常见的超声声像图有以下特征:

  (1)腹膜不规则增厚,部分呈较大的实质性肿块改变,形态不规则,部分呈分叶状。

  (2)可伴有腹水,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或其他脏器的转移声像。

  (3)伴有大网膜、肠系膜的增厚以及肠道受推压致不完全性肠梗阻和肠粘连的改变。

  (4)行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肿块周边和内部见较丰富的血流。超声检查对腹膜间皮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获得确切的病理诊断。

  3.CT扫描 CT扫描对腹膜间皮瘤的诊断有一定帮助,腹水是腹膜间皮瘤最常见的CT表现;早期腹膜病变CT显示比较困难;当腹膜、大网膜和肠系膜广泛粘连时,CT下可见广泛的腹膜不规则增厚,大网膜受累、粘连形成饼状腹块,肠系膜密度增高、粘连形成星状或皱纸花状包块的特征。但CT表现不易与卵巢癌、胃肠道肿瘤转移和腹腔慢性感染等鉴别。CT定期复查对观察病变进展和疗效是非常有用的。

  其他一些影像学检查手段如腹腔动脉造影、MRI等,亦可用于腹膜间皮瘤的诊断,但因其具有创伤性或价格昂贵,而不常用于临床。

  4.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诊断恶性腹膜间皮瘤的手段。镜下可见腹膜壁层及脏层、大网膜弥漫分布的结节、斑块、肿物,肝纤维囊(Glisson’s capsule)也可有结节存在,但肝实质无受侵表现;镜下无转移性肝癌或腹腔、盆腔内其他器官肿瘤的证据。镜下可于壁层和脏层腹膜、大网膜病变处以及病变与相对正常组织交界处多处取活检,用较大的活检钳可以取得满意的组织供病理学检查。腹腔镜检查还能排除腹腔或盆腔内其他器官的肿瘤和疾病。镜检未发生任何并发症。但对大量腹水、腹腔内病变广泛、与脏器粘连明显者,腹腔镜的检查受到一定的限制。

  B超和CT检查,可发现薄片状肿物图象和腹水。腹水为渗出液,也可为血性。腹水中透明质酸如增高至120ug/ml,对诊断很有帮助。腹水中找到新生物性间皮瘤细胞具有诊断价值,也可对腹水中间皮细胞染色体进行分析,有助于诊断。腹腔镜检可见腹膜表面满布结节和斑块,活检病理检查可证实诊断。

4腹膜间恶性皮瘤能得到控制吗

  病情分析:恶性腹膜间皮瘤中年男性患者.体质较差.指导意见:目前腹膜间皮瘤尚无规范化治疗方法,常以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为主.如果疾病比较局限,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不过局限患者比较少见,多数为弥漫性病变,难以手术治疗.如果不能手术者,可以更具具体情况,考虑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由于缺乏比较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腹膜间皮瘤预后比较差,经过治疗的患者3年生存率在30%-40%左右.生活护理:恶性腹膜间皮瘤治疗效果欠佳,预后较差.

5了解“恶性腹膜间皮瘤”

  恶性腹膜间皮瘤是唯一原发于腹腔浆膜的一种较少见的肿瘤。

  1908年Miller等首先报道了该肿瘤,腹膜间皮瘤约占所有间皮瘤病理的20%。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目前腹膜间皮瘤在我国并不多见,发病率也低于胸膜间皮瘤,有事可与胸膜间皮瘤共存。

  这种疾病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见于40~60岁,约半数病例发病与石棉接触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腹膜间皮瘤患者常有严重的石棉接触史,而胸膜间皮瘤则以短暂性接触石棉的患者居多。肿瘤的潜伏期常达15年或更长。

  一些腹膜间皮瘤的发生于与胶质二氧化钍(Thorotrast,一种含二氧化钍的造影剂)接触之后,而另一些则继发于反复的间皮刺激。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难与结核性腹膜炎及腔内转移肿瘤及腹膜转移癌等疾病相鉴别。

  而且由于间皮的多潜能分化能力,使该肿瘤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经常与转移性腺癌,反应性间皮细胞混淆,在临床和病理诊断上颇为困难,误诊率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