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又称多发性抽动症。是指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性抽动及在抽动的同时伴有暴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男性多见,大部分患者于4~12岁之间起病。患者常存在多种共病情况,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强迫障碍(OCD)、行为问题等。儿童抽动症的治疗有哪些方法?儿童抽动症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
目录 1.儿童抽动症是怎么回事 2.儿童抽动症有什么表现 3.儿童抽动症的治疗 4.如何避免儿童得抽动症 5.儿童得抽动症不能吃什么
1儿童抽动症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对儿童抽动症的病因尚未完全弄清。认为有特殊素质的儿童,当有各种精神因素或模仿他人动作时,易形成异常运动性条件反射。
二、发病机制
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大脑运动分析器兴奋性高,容易发生抽动性反应,尤其在具有特殊素质的儿童,当有各种精神因素或模仿他人动作时,均易形成这类运动性条件反射,成为病理性惰性反应。开始可能是患者对某些刺激的反应,日久则成为习惯性抽动。
1.遗传因素:短暂性抽动障碍可有家族聚集性,患儿家族成员中患抽动障碍较多见,故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2.躯体因素:开始时往往由于局部刺激而产生抽动。如眼结合膜炎、倒睫刺激引起眨眼,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而出现吸鼻、面肌抽动。当局部疾病因素去除后,抽动症状仍继续存在。
3.体质因素:有抽动症的小儿,一般不安静,对人对事较敏感,神经质,要求水准高,有固执倾向。并常合并一些心理性症状,如头痛、腹痛、不明原因的发热、便秘、哮喘、遗尿等。
4.情绪因素:常与家庭有关,常见的因素如父母对患儿过高的学习要求,过多的责备,母亲常有神经质,精神上不安静。过多的干预使小儿发生情绪障碍,特别是焦虑和紧张等情绪,抽动即是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在运动系统方面的反应。家庭的争执,父母离婚,亲人死亡等。
另外,还有人认为与患儿曾有过运动活动遭受限制的历史有关,如父母对儿童安全过分担心或早年的某些疾病限制了儿童的活动。精神上的刺激也可成为诱因。或患儿近期遭受意外事件如生病住院、遇见危险等。或患儿看紧张的电视、录像节目,玩紧张的游戏如打游戏机等,抽动成为心理应激的一种表现。这一因素在短暂性抽动障碍中起主要作用。
5.学习理论:开始时的抽动可能是出于条件性的逃避反应,如眼中有异物而眨眼,或学习其他人的某些生理缺陷或病态,后来由于外界的原因起到了增强作用,以致形成了习惯性抽动。
6.药源性因素: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哌甲酯、抗精神病药的长期服用可能产生抽动症的不良反应。
2儿童抽动症有什么表现
1、运动抽动
①简单运动抽动,如眨眼、挑眉、皱鼻、伸舌、舔唇、点头、摇头、耸肩、弹指等交替发生。
②复杂运动抽动:表现较完整的或较缓慢的抽动,如眼球的转动、面部的抽动而引出的某种特殊表情,肩臂或手足做出某种姿势。如突然伸手拍人、触碰家具、打自己身体或肌张力障碍姿势如旋转、蹦跳、挺身或弯曲腰腹部,常遭周围人的误解和厌恶,患儿不得不停学或不出家门,随之变得孤僻退缩,对人敌意,导致社会功能及个性障碍。
2、声音抽动
①简单声音抽动表现为快速地、无意义地单调的重复,如不断地清嗓子、咳嗽、发出“吭吭…”“啊啊…”等不自主的尖叫声。
②复杂声音抽动:出现一些有意义的短句,或更复杂的句子,也有的表现为重复、刻板的完整语句。
3、其他行为障碍
①注意缺陷约占50%,还有30-40%的患儿发生情绪不稳、学习困难、攻击行为。发作时尖叫、冲撞墙壁、威胁、攻击他人,个别患儿出现不正常的性行为或猥亵行为。
②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在本症中出现较晚,干扰儿童的正常生活,无法摆脱,为此十分痛苦。表现强迫计数,强迫检查,强迫清洗等。
③患儿虽然学习困难,但智商往往正常。有50%患儿可能有轻微或不稳定的神经系统异常体征,或出现非特异性脑电图改变,大多数脑CT检查正常。
3儿童抽动症的治疗
1.心理行为疗法
(1)消除诱因:短暂性抽动障碍中,特别是抽动时间不长的患儿,在行为约见中往往不难寻找出诱因。年幼儿童的诱因通常是看紧张的电视或录像节目、玩游戏机、耳闻目睹害怕的事物所致,因此,寻找诱因并消除它至关重要。
(2)详细分析心理因素:应对患儿病前的心理因素应详细分析,找出可能的致病诱因,然后予以解决。年长儿童常因遭受意外,家庭冲突、学习压力太大而产生抽动。
如各种矛盾的调整,家庭矛盾,父母、祖父母对小儿的过度要求和强制所造成的精神矛盾和紧张情绪必须予以解决。如有学校因素,应与教师联系协同解决。对属于无法解决的因素,则应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帮助患儿分析精神诱因,找出正确对待的办法。
(3)给家长以必要的指导:对患儿的父母说明此病的性质,不要惊慌失措,这样可消除由于父母的过分关注所造成的强化作用。父母对抽动常常过于担忧,应使父母了解抽动发生的诱因,合理安排患儿生活、学习和活动。
对患儿的抽动症状不要提醒,指责和给予过度的关注,因为这样使患儿更紧张,对抽动的控制不利,而是对患儿的抽动应采取不予理睬态度,可使症状逐渐消退。多数病人经过数月后症状会自然消失。帮助患儿消除诱因,提供一个良好而又宽松的家庭环境。
采取肌肉松弛疗法、操作性处理法等可望取得良好效果。在患儿接受行为治疗时,要取得患儿与家长的合作,并给家长以必要的指导以协助治疗。
2.行为矫正:鼓励患儿自行控制抽动,采用正性强化的方法如奖赏其通过努力,克服并减少抽动,并且用放松的方法减少患儿的精神紧张,这对年幼儿童较为有效。
3.药物治疗:抽动症一般无需药物治疗,只有当抽动明显地影响患儿的运动和说话,干扰人际关系和课堂学习时,才给予药物治疗,
(1)消除诱因:扁桃腺炎、变态反应性结膜炎、鼻炎、上感等有时为儿童抽动症的诱因。因此,首先应对这些疾病进行治疗。
(2)氟哌啶醇(HALOPERIDOL,HAL):可阻断多巴胺受体。剂量0.02~0.05MG/(KG·D),从小量开始口服,0.25MG,2次/D,无效时逐渐加量,直至满意效果,使症状获得控制而无副作用。儿童可达1~6MG/D,本药易引起锥体外系副作用,其中以急性肌张力障碍及静坐不能最常见。大剂量应用还可致心肌损伤。为防止锥体外系副作用,可合用安坦或东莨菪碱。
(3)对严重焦虑患儿可加用地西泮(安定)(1.25~2.5MG,2次/D)。
本症在数月内可自愈或经治疗而愈。部分患儿可迁延数年。
4如何避免儿童得抽动症
儿童抽动症的预防方法:
一、在家庭环境里,应避免直接用敏感语言明示患儿症状,这是儿童抽动症的预防方法。
二、在患儿抽动时应给予忽视,视而不见状,这也是儿童抽动症的预防方法之一。
三、给予患儿更多的鼓励,培养孩子建立自信,缓解压力,这是儿童抽动症的预防方法。
四、儿童抽动症的预防方法:应与学校老师沟通,避免给予患儿敏感性语言批评教育,要很好的配合治疗期患儿的教育工作;
五、季节交换期,尤其是春、秋季为感冒高发期,应注意患儿的脱、穿衣,谨防感冒,因为感冒极易引起患儿复发或症状复发、加重,这也是儿童抽动症的预防方法。
5儿童得抽动症不能吃什么
一、忌食品添加剂食物酒石黄等人工色素以及香精、胡椒油等调味剂影响小儿抽动症的发生,为小儿抽动症忌吃食物。因此患儿不可食用含色素食品,比如可乐、橘子水、蜜饯和奶油蛋糕上红绿裱花及加入调味剂的各色食品。
二、忌含食品患儿应禁止食用含有丰富酷氨酸的乳制品、大豆和松鱼干等食品,以免体内酷氨酸含量增加,导致病症加剧,不利于病症的有效控制和治疗,为孩子身体健康着想,家长务必要禁止让孩子食用此类食品。
三、忌含铝量食物含铝量高的食物是小儿抽动症忌吃食物,铝元素含量过高会导致儿童智力减退,降低患儿记忆力,引起食欲不振及消化不良等。所以,抽动症患儿不可使用无涂膜铝质食具、容器或者用其煮食高蛋白和酸性食物及饮料等。
四、忌含铅量食物小儿抽动症受摄入铅含量的影响,患儿要尽量避免含铅食具的使用,不要吃大虾、向日葵、皮蛋、爆米花及在冶炼厂周围种植的蔬菜等受到铅污染食物,也不可饮用酒精类的饮料,以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