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皮下坏疽

  新生儿皮下坏疽是一种急性蜂窝织炎,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好发于新生儿容易受压的背部或腰骶部,偶发枕部、肩,腿和会阴部,冬季易发

目录 1.新生儿皮下坏疽病因 2.新生儿皮下坏疽症状 3.新生儿皮下坏疽预防 4.新生儿皮下坏疽诊断与鉴别诊断 5. 新生儿皮下坏疽会引发什么疾病?

1新生儿皮下坏疽病因

  皮肤防御能力差(30%):

  新生儿的皮肤薄嫩,皮肤防御能力及对炎症的反应均差,淋巴结屏障功能也不完善,局部皮肤在冬季又易受压潮,不易保持清洁,故细菌容易从皮肤受损处侵入,引起感染。

  细菌感染(25%):

  新生儿极易受细菌感染而发生皮下坏疽。感染的细菌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亦可偶为绿脓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等。并发败血症时,血培养可得阳性结果。

  物理刺激(23%):

  新生儿长期仰卧位,被服的磨擦、大小便浸渍或哭闹躁动等都可诱发局部皮肤损伤,使细菌得以侵入。

2新生儿皮下坏疽症状

  典型症状: 足趾皮肤发黑(73%) 高热(71%) 皮肤坏死(70%) 腹泻(70%) 黄疸(65%) 腹胀(65%)

  1.局部症状

  好发于身体受压部位,以臀部和背部多见,枕部,骶部,颈部,腿部和会阴部亦可发生,其特征是:

  (1)起病急,局部皮肤温度增高,呈红色,稍有肿胀,质硬,界限不清;指压部位变白。

  (2)皮肤与皮下组织分离:数小时内病变迅速扩展,1天内可扩散至大部或全背,皮肤变软,中心区的颜色转为暗红,皮下组织坏死液化,但脓液不多;皮肤与皮下组织分离,触诊有漂浮感,很少出现波动感。

  (3)皮肤坏死:因皮肤和皮下的血管内血栓形成,皮肤出现坏死,部分患儿局部皮肤出现多个水泡,并逐渐融合,内容物转为血性液体;中央部皮肤变黑,出现逐渐增大的坏死区。

  2.全身症状

  表现为高热,哭闹,拒乳,或有呕吐,腹泻,体温多在38~39℃,高者可达40℃,合并败血症时表现为高热,嗜睡,发绀,呼吸困难,腹胀,皮肤黄疸,有出血斑点,病情严重者体温不升,出现中毒性休克,因呼吸和肾功能衰竭而致死。

3新生儿皮下坏疽预防

  要切实做好新生儿卧室的卫生工作,室内一天通风2-3次,避免对流风,清洁地面时以湿式擦扫为主,避免呼吸道感染者接触新生儿,必须接触者戴口罩,注意新生儿的皮肤清洁,每日洗澡,勤换尿布,便后用温水冲洗擦干,并涂鞣酸软膏,防止红臀。

  尿布力求松软,防止皮肤擦伤;及时更换被尿,粪污染的尿布,粪后清洗臀部皮肤;注意产房,婴儿室及婴儿用具的消毒,呼吸道感染人员(家长,工作人员)应暂时避免与婴儿接触,保护婴儿健康,儿衣服要宽大,柔软,尿布以易吸水,质软为宜,以防摩擦损伤新生儿娇嫩皮肤。

4新生儿皮下坏疽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1.病史:身体局部长时间受压或尿粪浸泡史;与不洁物品接触史;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史等。

  2.局部特征性表现:身体受压或尿,粪浸湿部位皮肤有界限不清的红,肿,硬,伴婴儿发热及行为异常;或皮肤暗红,触及皮肤有漂浮感,或皮肤下空虚感。

  3.实验室检查。

  鉴别诊断:

  注意与尿布疹和硬皮病作鉴别,尿布疹的皮肤红布不肿,硬皮病的皮肤肿而不红,两者都无感染的全身症状。

  1.尿布疹:尿布疹的皮肤发红,无肿胀。

  2.硬皮病:皮肤有肿硬,不发红,多以双下肢僵硬为主,无感染的全身症状。

  3.丹毒:病区广泛红斑,边界清楚,稍高出周围皮肤表面,无漂浮感,极少发生于新生儿。

5 新生儿皮下坏疽会引发什么疾病?

  首页 > 疾病 > 新生儿皮下坏疽 > 新生儿皮下坏疽的并发症新生儿皮下坏疽会引发什么疾病?

  收藏权威编辑:快速问医生(医生组)

  1.支气管炎。2.肺脓肿。3.败血症。4.中毒性休克。5.呼吸功能衰竭。6.肾脏功能衰竭。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肺脓肿(Lungabscess)是多种病原菌感染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炎症,导致组织坏死、破坏、液化形成脓肿。

  败血症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

  中毒性休克一种由葡萄球菌外毒素引起的综合征,其特征为高热、呕吐、腹泻、意识模糊和皮疹,可很快进展为严重而难治的休克。

  呼吸衰竭是由于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时不能进行正常呼吸,发生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肾功能衰竭肾脏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病理状态。

相关资讯
目录 置顶
目录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