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疼痛 耳穴针灸可治

  三叉神经痛由于发作时多数伴有面肌抽搐,故称之为“痛性抽搐”。系指局限在三叉神经支配区内的一种反复发作的短暂性阵发性剧痛。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三叉神经痛针灸可以治疗,下面介绍一下针灸治疗的方法。

目录 1.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2.三叉神经疼痛耳穴针灸可治 3.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护理常识 4.三叉神经痛会引起哪些危害 5.三叉神经痛的人可以运动吗

1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药物治疗

  1、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对70%的患者止痛有效,但大约1/3的患者不能耐受其嗜睡、眩晕、消化道不适等副作用。开始每日2次,以后可每日3次。每日0.2~0.6g,分2~3次服用,每日极量1.2g。

  2、苯妥英钠(sodium phenytoin):疗效不及卡马西平。

  3、中药治疗:有一定疗效。

  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

  1、三叉神经及半月神经节封闭术

  1903年,Schosser率先应用三叉神经周围支封闭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手术通过注射的药物直接作用于三叉神经,使之变性,造成传导阻滞,而得以止痛。常用的封闭药物是无水酒精和甘油。周围支封闭操作简单,但疗效不能持久,一般可维持3-8月,很少超过1年。半月节封闭术操作相对较复杂,可引起神经性角膜炎等并发症,总有效率72-99%,早期复发率20%,5-10年复发率达50%。

  2、半月神经节经皮射频热凝治疗

  是一种安全、简单、患者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疗效可达90%。其理论依据是可选择性破坏三叉神经内的痛觉纤维,而保留触觉纤维。其方法是在X线或CT引导下将射频针电极插入半月神经节内,通电后逐渐加热至65—75度,对靶点进行毁损,持续时间60秒。此法适用于因高龄、不能或拒绝开颅手术的患者。

  3、微血管减压术(micor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

  MVD手术是目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法。1967年由Jannetta教授首次提出,手术适应症包括:经影像学检查确认三叉神经为血管压迫者;其它治疗效果差愿意接受手术者;压迫三叉神经产生疼痛的血管称之为“责任血管”。

  常见的责任血管有:

  ①小脑上动脉(75%),小脑上动脉可形成一向尾侧延伸的血管襻,与三叉神经入脑干处接触,主要压迫神经根的上方或上内方。

  ②小脑前下动脉(10%),一般小脑前下动脉从下方压迫三叉神经,也可与小脑上动脉一起对三叉神经形成夹持压迫。

  ③基底动脉,随年龄增长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基底动脉可向两侧弯曲而压迫三叉神经根,一般多弯向较细小的椎动脉一侧。

  ④其它少见的责任血管还有小脑后下动脉、变异血管(如永存性三叉动脉)、脑桥横静脉、外侧静脉及基底静脉丛等。责任血管可以是一支也可以是多支,既可以是动脉也可以是静脉。

  微血管减压术的方法是:全麻下,于患侧耳后、发际内纵行4cm的直切口,颅骨开孔,直径约2cm,于显微镜下进入桥小脑角区,对三叉神经走行区进行探查,将所有可能产生压迫的血管、蛛网膜条索都“松懈”开,并将这些血管以Tefflon垫片与神经根隔离,一旦责任血管被隔离,产生刺激的根源就消失了,三叉神经核的高兴奋性就会随之消失,恢复正常。绝大多数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并保留正常的面部感觉和功能,不影响生活质量。

2三叉神经疼痛耳穴针灸可治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常用三种:

  1.普通针刺疗法:主穴:风池、翳风、下关、手三里、合谷。配穴:第1支疼痛者加太阳阳白捞竹头维。第2、3支疼痛者加太阳、四白、下关、听 会、地仓、承浆、迎香。行重刺激法并留针也可用电刺激治疗机作电针治疗。

  2.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 针刺眶上孔眶下孔、后上齿槽孔及颏孔直接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待出现同侧分支的分布区疼痛及麻胀反应而获迅速的镇痛效果。所持针刺手法系提插捻转强刺激不论阴阳补泻对初针患者采用卧位手法宜轻以免引起晕针或产生惧怕情绪。

  3.利用蜜蜂针刺疗法:蜜蜂蜇针中含有的蜂针液对神经系统有明显作用,结合针灸原理取穴治疗往往收到良好效果。

  虽然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有时候也可能产生很大的副作用。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极容易伤及面神经元,造成水肿,尤其在治疗急性的(面瘫)面神经炎、面肌痉挛、面神经痲痹、面肌萎缩、三叉神经痛、面瘫后遗症进行创伤治疗后,会造成面部肌肉群神经元及神经细胞活性的损伤和破坏。如出血、结巴、纤维化及炎症反应、疤痕形成、使面部26块肌肉相互粘连、甚至连成一块肌肉,导致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进一步加重病情,使面肌僵硬,面肌萎缩,抽搐,发紧,不适,天冷时加重,这些情况在临床上是十分常见的。治疗时间越长,损伤破坏越重,一般治疗30~60天后,就会出现面部肌肉的血液循环受阻,出现面肌萎缩,联动和痉挛,甚至毁容,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临床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由于中医治疗起效比较慢,一般需要持续治疗一段时间才可能起效,且效果不是很明显的,尤其是三叉神经痛发病急,不能立即止痛也是中医治疗的一大缺陷。

3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护理常识

  一、心态。我们在对逐渐康复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随访中发现,许多患者仍表现为:性格孤僻、多疑,担心病情复发,对微小的面部异常感觉非常敏感,仍有戴口罩和头巾的习惯,闭门不出,怕风、怕凉等。这都表明对三叉神经痛的阴影并没有散去,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创痛并没有康复,严重影响三叉神经痛的彻底康复。有这类情况的患者应该接受医生的开导,通过从事适当的运动、从事健康的爱好或把精力多用于家务、工作等方面,调整心态。

  二、饮食。患者朋友如果在饮食调理上不注意,会也大大的影响三叉神经痛治疗效果。三叉神经痛患者日常饮食调理其实很简单,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病人的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忌辛辣食物,假使病人出现白血球下降,可以多吃一点动物肝脏、豆制品、菠菜等,假使病人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可予少量多餐,在总摄取量不减少的前提下,可以分屡次进食,病人要注意饮食搭配,要注意营养。

  三、保暖。随着严冬的悄然到来,全国气温都在下降,天气寒冷,这里如果没有注意防寒保暖工作,会严重影响三叉神经痛疗效。因此,三叉神经痛患者应该注意头和面部的保暖,不用太冷、太热的水洗脸、吃饭、漱口、洗脸等动作应轻柔;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增强体质。

4三叉神经痛会引起哪些危害

  1、三叉神经痛对生理运动的影响急性或是长时间的疼痛会引起消化系统、起机体神经、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分泌等一系列的生理活动的变化。三叉神经痛不断发作性的疼痛刺激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分泌等一系列的生理活动的变化。

  2、三叉神经痛对精神与心理状态的影响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的剧痛,如烧灼、刀割样、针刺、电击样,并且发作比较频繁,疼痛会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增加,自然间歇期会逐渐的缩短直到终日发作,有时候轻微的刺激就有可能会引起疼痛发作,因此,三叉神经痛病人常常害怕进食、洗脸、漱口、刷牙,导致病人营养不良和面容污秽。这样对患者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产生巨大的影响,病人会心情焦虑、烦躁易怒,部分患者悲观失望、情绪低落、不能容忍痛苦,精神活动处于抑制的状态。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长时间的抑郁会使病人对外界变化的反应迟钝。

  3、三叉神经痛不断发作的疼痛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的状态,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可表现为儿茶酚胺分泌增多、糖原分解作用加强,有很多三叉神经痛病人不敢进食,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

5三叉神经痛的人可以运动吗

  挤眉动作能够牵拉三叉神经的眶上支及颞浅神经,起到锻炼这些神经及额颞部的肌肉头皮等组织的作用,改善神经功能用力皱眉至极限

  鼓腮动作能够牵拉三叉神经的眶下支及面神经,锻炼并改善这些神经功能,同时对面部组织的血液循环有促进作用,进而改善面部皮肤的颜色、弹性及细腻。

  张嘴动作能够牵拉三叉神经的下颌支及面神经的下颌分支,改善舌根部肌群咀嚼肌群下颌部肌肉群的弹性,改善神经功能,改善面部组织的血液循环,能够缓解头痛并有一定的美容作用。

相关搜索
目录 置顶
目录关闭